你以為的養生,卻是在損害健康,這些養生常識全是謠言!

2020-04-30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養生之風是越刮越熱,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養生大軍當中。大家都知道養生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但是很多人在養生方面非常的盲目,經常受一些謠言的誤導,養生反而變成了「傷身傷心」的事。有哪些常見的關於養生方面的謠言呢?

你以為的養生,卻是在損害健康,這些養生常識全是謠言!

有哪些關於養生方面的謠言?

1、每天喝8杯水就能養生

之所以會出現每天喝8杯水這樣的養生言論,是因為喝水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非常的高。每天要多喝水,但是不一定喝8杯水。首先8杯水的量就有待商榷,如果杯子很小就不夠喝水量,如果杯子很大就超過了喝水量,如何衡量就成了問題。喝水千萬不要貪多,如果飲水量超標反而會讓腎臟的負擔加重,不利於腎臟健康,甚至還容易引發水中毒。每天的飲水量應該控制在1500毫升,不超過2000毫升。

2、保健藥品很有必要

有相當一部分人的養生就是吃各種各樣的保健品,保健品確實會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如果過量,對於身體的損害就很大了。保健品說白了也是藥品,吃太多了會加重肝臟負擔,甚至會導致藥物性肝損傷。養生不能只靠保健藥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在生活的細節入手達到養生目的才是正確的選擇。

你以為的養生,卻是在損害健康,這些養生常識全是謠言!

3、想要養生每天必須走一萬步

每天走一萬步能夠達到養生的效果,最開始出現在日本的廣告當中,因此它的根源是為了廣告營銷。但是走路確實有養生的效果,堅持走路這種鍛鍊方式能夠讓人更加健康,不容易生病。但是每天走一萬步這種硬性規定就沒有必要遵守了,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膝蓋所能承受的強度也是不一樣的,沒有那個身體條件非要走一萬步,很容易造成膝蓋關節的損傷,也會讓人過於勞累,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每天走六千步就很合適,沒有必要追求一個數字,而把健康放在一邊。

4、喝骨頭湯能夠補鈣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堅持以形補形的方法,很自然而然的就認為想要補鈣一定要多喝骨頭湯,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完全是一種謠言。骨頭湯確實有營養,但是鈣並沒有很多,甚至還不如小小的蝦米。為了補鈣而多喝骨頭湯,只能攝入過多的脂肪,沒有補成鈣反而變胖。

你以為的養生,卻是在損害健康,這些養生常識全是謠言!

5、吃醋吃得多會軟化血管

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血管軟化,避免出現心血管疾病,就會想很多的方法,多吃醋就是其中一種。其實這是一種謠言,多吃醋並沒有軟化血管的效果,相反還會引發腸胃問題,不是正確的養生方法。

養生這件事並沒有多少條條框框,但是謠言千萬不要輕信,否則不僅沒有達到養生的效果,還會損害身體健康。養生雖然概念很寬,但是它要落實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凡事以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要把養生當作一種習慣來堅持。

參考資料:

《養生謠言坑慘了多少人?下面7個偽養生方式你中招了嗎!》,網易新聞,2020-04-12

相關焦點

  • 這些誤解了20年的養生謠言,必須提醒咱爸媽
    點擊上方「青年文摘」關注來源:《一起來粉碎朋友圈養生謠言—其實很多爸媽以為的常識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這些謠言不僅毫無科學依據甚至有害身體健康!!因此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梳理了 五個流傳最廣的養生謠言 快分享給爸爸媽媽一起科學養生吧!
  • 這些養生謠言你信了幾個?
    從偏方的組成看,雖然醋、花生米、雞蛋或者大蒜等都是不錯的食物,都比較健康,但要說他們或他們的組合能使血壓下降,好像有點無從談起。過去流傳著醋可以軟化血管,預防動脈硬化,但經過認真的研究發現,醋的作用是中性的(沒有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但也沒有壞處)。醋泡花生確實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是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花生米泡醋可以降低血壓。
  • 23個坑人的「養生常識」,越養越病!別再盲目相信了
    有一種朋友圈叫爸媽的朋友圈自從老爸老媽有了朋友圈,養生知識、心靈雞湯和謠言也跟著來了~很多人都是出於善意地轉發,但也有人盲目地聽信偏方,常被謠言誤導,養生反而變成了
  • 這些養生方法屬於偽科學,別再踩坑了!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許多人都開始注重起了養生,於是許多所謂的「健康專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甚至連保健品也數不勝數。然而這些盲目的「養生方法」是否都是正確,有人總覺得這些養生方法很好,聽起來很靠譜,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許多的養生方法就是都是偽科學。
  • 新華日報:這五個常見的養生常識,都屬於「偽科學」,別再上當了
    新華日報:這五個常見的養生常識,都屬於「偽科學」,別再上當了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而且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發展,人們的養生意識也更強了,但是人們的健康指數卻沒有提高,反而在不斷下降,出現在人們身上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雖說大部分都能夠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 別被韭菜補腎可樂殺精騙了,男子聽信養生謠言發生意外!
    關於養生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只要是害怕死亡,就會謠言不止,這句話或許不全對,但有一點說的沒錯,有些商家會利用人們害怕死亡、疾病這一點,鼓吹養生偏方,這種事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據悉以前的人都是吃兩頓飯的,後來一個食品公司的專家說要一日三餐才健康。
  • 關於養生的10大謠言,醫生:千萬別信,比「廢話」還害人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許多人開始注重養生,許多的所「謂養生專家」拔地而起,連保健品也是花樣百出~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讓人盲目的「養生大法」是否都是正確的呢?生活中的10大謠言,你可千萬別信,否則比「廢話」還害人!
  • 有種關心,叫爸媽又給你丟養生雞湯連結了...
    ,情況就完全不受你控制了...如果說心靈雞湯還只是小打小鬧,那麼這種養生謠言絕對是大殺器,打著科學的名號說著不知所以的結論,卻讓無數父母長輩深信不疑。阿拉燈123:我最擔心的是,爸媽一旦按照朋友圈的偽科學去做,就會影響他們的健康!
  • 冷冷冷,冬季禦寒養生謠言,你信了幾個?
    聯通用戶發送簡訊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簡訊SD到106597009 冷冷冷,冬季禦寒養生謠言,你信了幾個?
  • 健康冬季養生的小常識
    健康冬季養生的小常識 冬天由於氣溫很低,和我們正常的體溫相差甚遠,所以大家感覺到的不適應,比 其他的三個季節感覺的更強烈,特別是一些體質比較弱或者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說,在嚴寒惡劣的天氣中對健康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冬季養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們談談冬季養生的小常識。
  • 養生行業亂象叢生:借養生「大師」之名騙消費者
    借養生「大師」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養生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範  從綠豆「神醫」張悟本,到生吃泥鰍的「健康教母」馬悅凌……沒有行業標準,沒有科學依據,隨著養生熱的興起,千奇百怪的「養生大師」應運而生,以「養生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專家建議:健康教育應「提速」,行業監管待加強。
  • 《2018健康與您同行——戴光強養生檯曆》發布
    12月7日,由安徽出版集團旗下的時光流影平臺與著名醫學保健專家、原安徽省衛生廳廳長、被譽為「保健大使」的戴光強教授共同打造的《2018健康與您同行——戴光強養生檯曆》產品發布會舉行。
  • 這本謠言粉碎書請收好
    回想起小時候縈繞在耳邊的——其實很多時候爸媽以為的常識這些謠言不僅毫無科學依據甚至有害身體健康!!如果你也有同款「信謠」父母一定要把這本書送給他們!小編特意從書中摘出了五條流傳度最廣的養生謠言給各位真愛們闢謠動動手指把這篇文章轉發到家族群吧!
  • 海參斑魚湯健康養生的「 」
    海參斑魚湯健康養生的
  • 養生騙局:磁療養生、酸鹼體質……漂洋過海來騙你!
    來源:健康時報 正文共:3148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市面上也有各式各樣的養生產品和方式。
  • 騙局可怕沒科學常識更可怕
    貴州省貴陽市不少家長都將孩子送往秒慧好記星科技有限公司貴陽雲巖一分校進行「全腦開發」。該機構說通過訓練,孩子即使蒙著眼睛,也能憑著聽覺、觸覺、嗅覺,辨別出顏色、圖案、文字。看到這樣的新聞,小馬飛刀想起了二三十年前的事,甚至有一種穿越感。
  • 寒露到 秋意濃 這些習俗和養生常識你知道多少?
    一候鴻雁來賓:寒露節氣之後,你可以看見天空中的鴻雁成群結隊南遷,它們時而排成一字形,時而排成人字形。二候雀入大水為蛤:天氣進入深秋,寒氣開始逼人,雀鳥們都躲藏起來,而海邊出現了很多蛤蜊,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所以古人以為蛤蜊是雀鳥變成的。三候菊有黃華:說的是寒露將要謝幕時,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約好似的,一夜之間凌寒怒放,給肅殺悽涼的深秋塗抹上了一絲勃然生機。
  • 當養生都「被」快消了,你該去做保溫杯
    在中國,這些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愛上了「保溫杯養生大法」。(《2020 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 不少分析認為,保溫杯市場之所以能免遭疫情打壓,繼續以年複合增長率4%的高速增長,基本是蹭了這波Z世代「朋克養生」快消熱 ——畢竟,什麼速溶養生品都需要用個杯子泡。
  • 正確的醫學科普有可能打敗養生謠言文嗎?
    舉報   記者 | 許悅 金淼 編輯 |  網際網路縮小了許多領域的信息鴻溝,但是醫療信息卻良莠不齊,謠言甚至比正確信息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 科學養生 樂享生活!這場趣味公益活動中老年們「扎勁」得很~
    養生誤區請走開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主辦金融投資報社承辦「科學養生 樂享生活——趣味課堂分享養生妙招」公益活動在成都寬窄巷子憶茶小院舉行活動辦得好不好先看觀眾笑不笑↓↓大咖分享《健康養生 合理避坑》講座活動現場觀眾認真聆聽網絡時代,中老年朋友在健康養生方面常常被誤導,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