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億光年外,神秘天體發出最強亮光。科學家:可吞噬一切

2020-12-01 威哥話世界

如果問你宇宙中什麼天體最為神秘,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回答:黑洞。的確,自1916年人類首次發現黑洞之後,便對黑洞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觀測,但到了現在,人類對黑洞的了解還只停留在表面上,加上人類無法用肉眼直接觀測到黑洞,這更為黑洞添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一些沒有天文基礎的小夥伴可能會認為「黑洞」就是宇宙中一種黑色的洞,其實不然,黑洞是宇宙空間中大量存在的一種特殊天體,它的密度極大,如果地球要變成一顆黑洞的話,至少要將半徑6000千米的地球縮小到一粒黃豆大小,而質量保持不變,由此可見,黑洞的密度大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根據愛因斯坦的萬有引力公式,密度越大引力就越大,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包括光都無法逃脫黑洞引力的束縛,這是怎樣一個可怕的存在,說它是宇宙中的霸主也不為過。

宇宙中有大量的恆星,光我們銀河系就至少有4000到5000億顆恆星,恆星的壽命平均為50到100億年,當一顆恆星的燃料耗盡時,會產生超新星爆發現象,由於恆星自身引力的作用,爆炸後的恆星會迅速坍縮,體積瞬間減小到原有體積的百萬分之一甚至千萬分之一以上,一顆黑洞就此誕生。一般認為,質量最少為6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爆發後才能變成一顆黑洞,而像我們太陽這樣質量較小的恆星最終只能成為一顆中子星。

在過去的138億年間,宇宙中形成了數量龐大的黑洞,在銀河系中就有上百萬顆,它們分布在銀河系的各個角落,默默地吞噬著周圍的一切。人馬座A*是銀河系中最大的黑洞,質量為600萬倍太陽質量,它處於銀河系中心,銀河系內所有的恆星都繞其公轉。雖然人馬座A*有著600萬倍太陽質量,但它在SDSJ140821面前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SDSJ140821是目前人類已知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960億倍。它位於35億光年外一個類星體的中心,由於它的引力過於巨大,使得周圍的物質運動極其劇烈,這些物質相互碰撞摩擦,產生出巨大的熱量與極強的亮度,導致它所在的這個類星體成為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

黑洞的引力大小決定了它的視界範圍,質量越大的黑洞其視界範圍就越大,像人馬座A*的視界範圍就超過了0.5光年,也就是說任何物體進入到人馬座A*方圓0.5光年的範圍內,就再也沒有出來的可能了!

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有關黑洞的知識可能不及它所有信息的萬分之一,黑洞還有太多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但是,想要對黑洞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就必須近距離地與它接觸,可黑洞的惡劣環境又使得人類望而卻步。難道我們人類永遠也無法走近黑洞?小編認為,黑洞固然可怕,但人類的智慧必定更勝一籌,只要人類文明不滅,徵服黑洞只是時間問題!

小夥伴們,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相關焦點

  • 35億光年外雙黑洞發出相當於萬億顆恆星的光芒 佐證了黑洞無毛定理
    騰訊太空訊 4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雙黑洞系統OJ287再次發出亮光 據悉,蝎虎座BL型天體OJ287是一個雙黑洞系統,距離地球約35億光年,其中較小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以橢圓形軌道運動,周期大約12年。 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這個大黑洞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宇宙中最大黑洞之一,質量是太陽的180億倍,相對較小的黑洞質量也有太陽的1.5億倍。
  • 8億光年外發現神秘天體,科學家:以前從未見過
    科學家已經知道,當一個質量巨大的恆星死亡時,要麼在自身引力之下塌縮成為一個黑洞,要麼成為一個中子星,而要成為一個黑洞的恆星,其質量必須至少為太陽質量的5倍,如果要成為一個中子星,那麼,該恆星的質量必須小於太陽質量的2.5倍,也就是說,宇宙中已知最小的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5倍,而最大的中子星,其質量不過太陽質量的2.5倍,但是最近的一個發現,似乎出現了令科學家感到迷惑的問題:距離地球8億光年外,
  • 100億光年外,神秘天體發出極強光線,其能量可以摧毀太陽系
    宇宙的神秘吸引著無數的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他們夜以繼日地觀測,探索和研究,發現了許多神奇又恐怖的天體,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黑洞。黑洞,是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天體,根據萬有引力公式可以得知,黑洞擁有著巨大的引力。黑洞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也就是說,任何物質包括光都逃不出它的束縛。由此可見,黑洞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它在宇宙中「橫著走」也沒有誰能夠管得著。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不過,在進入到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前,物質之間因為高速摩擦而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發出極其明亮的光。所以,雖然黑洞本身看不到,我們通過這些發光的下落物質也可以檢測到黑洞的存在,觀察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不過,雖然有強烈的光芒,但是它經常被黑洞周圍的一層神秘的塵埃所遮擋,這給科學家們更精確地了解潮汐破壞事件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外
    ,它們隱藏在黑暗中,不斷吞噬周圍一切物質和能量。科學家很關心,地球附近到底有沒有黑洞呢?想找出一顆黑洞並不容易,放眼整個星空,吸引我們的都是那些閃閃發亮的恆星。其實這些恆星離我們都很遠,其中很多離我們有1000光年以上。想想似乎很神奇,我們用肉眼就可以感知來自幾千光年以外的光。然而換個角度來想,這些恆星很多都比太陽亮得多。或許我們想找的黑洞就隱藏在這滿天繁星之間。
  • 科學家觀測到2億光年外的星系碰撞,38億年後的銀河系也會如此
    138億年前,一個神秘的奇點發生了大爆炸,隨之宇宙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之後並沒有如人們想的那樣,立馬就形成了恆星,行星等天體和星系。宇宙大爆炸之後,最初形成的是氫等各類基本元素,其中氫是最主要的元素,後來的星際塵埃等物質都是由氫等基本元素轉化而來。
  • 30億光年外,15個強烈的神秘電磁波來到地球!被科學家截獲
    但也有意外,最近40年來,科學家斷斷續續地接收到一個固定星系發出來的電磁信號,而且這些信息比較固定,好像承載著一些信息。可至今沒有任何科學家宣稱可以破解這一信號。這也是宇宙留給我們最神秘的事件之一。無獨有偶,就在近期,科學家又接收到神秘的宇宙電磁信號。這是一個專門接受宇宙空間神秘電磁信號的組織,該組織就是霍金的突破聽力的天文機構。
  • 2.15億光年外的恆星真的會被黑洞瞬間吞噬?子虛烏有
    最近網上流傳一組2.15億光年外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沒的視頻,據說是通過歐洲天文臺拍攝的,但本人看後認定這是後期加工合成的!主要有三點根據。怎麼可幾秒鐘完成?天文學家在幾秒鐘用肉眼通過望遠鏡看到的吞噬畫面基本應該是一個靜止畫面,決然不會有這種視頻效果,如果真有這種效果,那宇宙也可能用不了多久就會毀滅。其二,如果「黑洞」真的存在的話,那麼因其無法對外發射光線而使人類肯定無法拍攝到的,2019年的那張著名的「黑洞」照片也被證明是為了增強視角效果而後期特意著色的。
  • 引力波探測到8億光年外的神秘天體
    時空的漣漪揭示了黑洞與一個神秘天體的遙遠碰撞。這個由LIGO(雷射幹涉儀引力波探測器)和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於2019年8月14日監測到的事件,看起來像黑洞與中子星之間的碰撞。但是,對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進行的分析,卻得出了一個讓科學家迷惑的答案。讓科學家迷惑的是,這個神秘天體的質量超過中子星的理論質量值,但低於黑洞的理論質量值。科學家在6月2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中報告說,對引力波的計算表明,神秘天體的質量大約是2.6個太陽質量。
  • 科學家發現了26億光年外的神秘天體
    經過仔細研究,他們發現這些發射光譜不過是氫光譜的巨大紅移造成,這表示該天體正在快速遠離,而根據紅移值計算,速度超過了4.7萬千米/秒,這個速度遠超當時已知星系!並且在發現的這些天體中的輻射的功率大到難以想像,達到了10^41W,是銀河系的數千倍!
  • 10億光年外的神秘物體高速飛入黑洞內,科學家表示:它是故意的
    黑洞,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天體,和地球,太陽一樣都是宇宙的一份子,但是其誕生的原因很獨特,是通過恆星的逐步死亡而最終形成的。黑洞之所以被稱為黑洞,其實不是因為其真的顏色是黑色的,而是因為其看不見,黑洞的吞噬速度很快,快到連光都無法贏過它,所以光到這裡面也會被其吞噬,從而無法被我們看到。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1秒能釋放太陽35億年的能量
    ,其實都是太陽8分鐘之前發出的,舉個例子,如果未來有一天太陽消失了,那麼地球要在8分鐘之後,才會陷入一片黑暗。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分析,太陽每秒向外發射的能量,如果被地球全部吸收的話,大概夠我們使用20萬年的時間,由此可見,太陽的能量是多麼的龐大。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1秒能釋放太陽35億年的能量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分析,太陽每秒向外發射的能量,如果被地球全部吸收的話,大概夠我們使用20萬年的時間,由此可見,太陽的能量是多麼的龐大。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在遙遠的宇宙之中,存在著一種最危險的天體,它每秒鐘所釋放出的能量,可以抵上太陽35億年不間斷所釋放出的能量,簡單來說,太陽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而這種天體只需要3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將太陽的全部能量給消耗殆盡,大家想一下,是不是真的非常可怕?
  • 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遠天體是什麼?它就在130億光年外!
    1978年,天文學家Edward Speigel創造了「blazar」(布拉扎,音譯)一詞來描述這類特殊的天體。利用亞利桑那州大型雙目望遠鏡天文臺(LBTO)的望遠鏡,一個研究小組最近觀測到一個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布拉扎星系。
  • 30億光年外的神秘無線電,每157天重複一次,科學家困惑不已
    而科學家近十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神秘的快速電波爆發現象,只是絕大部分信號都是瞬間即逝。唯獨一個編號為「FRB 121102」的信號重複出現。,指的是一種毫秒級的神秘瞬態電波脈衝,於2007年首次被西維吉尼亞大學天文學家發現。
  •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天體可見光
    這張圖像展示的是位於7800光年外的黑洞天體「天鵝座V404」所發出的微弱可見光。其亮度足以被一臺中等口徑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任何一位擁有口徑20釐米或更大口徑望遠鏡的觀測者都能夠觀測到來自這個黑洞發出的暗弱可見光。
  • 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1997年,科學家終於在宇宙中找到了超光速現象,它就是類星體的輻射源分離,打破了認知。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類星體,這類天體距離地球都有幾十億光年,有的類星體甚至在100億光年之外。這種神秘天體類似於恆星,光譜像星雲卻又不是星雲,對外發出的射電輻射強度又和星系相似,實在是不倫不類!它們所發出的能量比恆星大多了,有的大型類星體,發出來的能量是一個星系的能量總和。
  • 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1997年,科學家終於在宇宙中找到了超光速現象,它就是類星體的輻射源分離,打破了認知。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類星體,這類天體距離地球都有幾十億光年,有的類星體甚至在100億光年之外。這種神秘天體類似於恆星,光譜像星雲卻又不是星雲,對外發出的射電輻射強度又和星系相似,實在是不倫不類!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類星體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一種非常恐怖的天體,它們的亮度非常驚人,甚至可以超過整個星系。科學家分析後認為,類星體的本質就是在瘋狂吞噬物質的超大質量黑洞。類星體的紅移值也非常驚人,意味著它們距離我們普遍有幾十億甚至一百億光年之遙。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發現的最遙遠類星體叫做J1342+0928。
  • 物理定律不再起作用,黑洞是宇宙最可怕天體,或是一切物質墳墓
    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宇宙最神秘天體引力是如此之強,任何不幸落入黑洞引力漩渦的物體都將被吸進去,因此,黑洞成為人類最想了解的天體之一,為何引力如此強大,內部是否存在時空隧道,,先將物體加速到光速,撕成粉碎,形成吸積盤,發出亮光照亮整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