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六萬多個點位無一差錯,中鐵十一局測量員張杰:毫米級精度的...

2020-12-05 荊楚網

打開三腳架,將全站儀快速對中和整平,一般人需要3分鐘完成的儀器架設,張杰僅需幾十秒。

張杰,中鐵十一局一公司武漢地鐵5號線工人村車輛段項目測量隊隊長。

「測量不僅講究快,更要準。」在全站儀前,張杰用眼睛仔細窺測儀器,靠近、遠離,蹲下、起身,一項項調準,一遍遍核對。

幹了11年測量,他測放的6萬多個點位,無一差錯。

「測量是工程的『眼睛』,每個環節、每次測放必須精益求精、毫釐不差,這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張杰說。

今年7月,30歲的他獲評2020年度「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人員」。

0.3毫米誤差的精調,

由8小時縮短為4小時

2009年大學畢業後,張杰先後參加滬寧城際鐵路、京福高鐵、西成高鐵等項目測量工作。

「高鐵項目對於測量精度要求最高,在毫米級以下。」張杰介紹,橋梁、隧道、路基段落的軌道精調,直接決定高鐵運行是否安全平穩。

在長期的隧道和橋梁模板校正測量中,張杰探索出多種快捷準確的新方法。

京福高鐵項目隧道施工測量中,他總結出「雙導線交叉控制測量」法,高質量、低誤差地完成了杆山尖隧道的施工測量工作。

西成鐵路項目施工中,他尋找出符合測量規範、滿足施工要求且高效省力的「後方交會」測量放樣法,解決了測量精度要求高、點位數量多、人員緊張的難題。

一條120多米長的橋梁結構軌道精調,誤差要控制在0.3毫米以內,原本需要七八個小時,通過運用新方法,測量時間縮短為4小時,人員也由原來的3人至4人減少到2人完成。

毫釐必究,

挽回企業巨大經濟損失

「一點都不能差,差一點都不行。」這是張杰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他深知,測量工作來不得絲毫差錯,失之毫釐、謬以千裡。

一絲不苟地測量,讓他練就一雙慧眼。

2013年,面對國內首座單跨132米鋼桁梁施工拼裝、橫移測量工作,沒有經驗可借鑑,張杰挑燈夜戰深入鑽研,反覆計算與校對。

在成千上萬的數據中,經過一遍遍繁瑣計算,張杰發現了一項測量誤差。

這誤差看似不起眼,如果不及時改正,將導致落梁時支座不能順利落入錨栓孔,後果不堪設想。

張杰及時修改孔位,確保橫移後落梁準確無誤,為公司避免了巨大經濟損失。

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張杰特別注重傳幫帶,「現在我的徒弟很多都當上了隊長。」

11年時間裡,張杰輾轉各地,從陝西到江西,從銅黃高速公路到京福高鐵,從百米高墩到長大隧道,6萬個測量點、120公裡的施工放樣線路,無一差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通訊員 付向東 戴燕)

相關焦點

  • 中鐵十一局一公司舉辦2019年職工職業技能比武大賽
    中鐵十一局一公司舉辦2019年職工職業技能比武大賽發布時間:2019年07月13日 16:0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7月13日電 (楊龍鳳 沈正華)中鐵十一局一公司近日舉辦2019年職工職業技能比武大賽
  • 中鐵十一局漢十5標項目召開沉降觀測培訓會
    【中國路面機械網訊】(作者 祝燕 馮仕傑 審稿人 雲天才)12月5日下午三點,中鐵十一局漢十5標項目部召開沉降觀測培訓會。這是是項目部召開的首次沉降觀測培訓會,此次培訓會由所有項目部測量人員34人參加。
  • 中鐵十一局集團公司:武漢「方艙醫院」建設再立功
    1月30日,湖北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急需大量電焊工和鋼結構工支援,中鐵十一局集團接到武漢市求援指令後,火速組建近百人的專業施工團隊星夜馳援。經過兩天一夜的持續拼搶,他們利用極為緊缺的吊車等資源,圓滿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55根鋼結構立柱、2圈立柱圍欄鋼管、7榀屋面鋼桁梁的施工任務。
  • 軌道測量「大師」助力火箭發射 創造「中國精度」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軌道測量「大師」助力火箭發射 創造「中國精度」  中新社記者 餘湛奕  「希望通過我自主研發的專利和多年積累的測量技術經驗,讓中國的每一條軌道更平穩、更安全。」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測量隊隊長、高級技師劉軍華說。
  • 中建某局330頁測量員日常工作圖解,實戰解析讓你測量快又準
    中建某局330頁測量員日常工作圖解,實戰解析讓你測量快又準測量員如何快速上手工作?對於剛畢業或者剛從事測量員的來說,書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上就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而測量員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繁雜和重要,有時候一個失誤可能就會導致結果出現很大的偏差。
  • 工程測量技術難?300頁測量員圖文詳解,學會工資暴漲!
    300頁測量員圖文詳解目錄展示一、工程測量基礎二、建築工程製圖與識讀三、測量誤差基本知識四、 建築工程測量常用工具五、水準測量300頁測量員圖文詳解工程控制測量概述工程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兩部分。
  • 白芝勇:追求測量精度不停步
    ◎ 科技日報記者 矯 陽21年間,他只幹了一件事——工程精密測量。大江南北的高鐵、地鐵、橋梁、公路、隧道都有他的身影。中國高鐵3.6萬公裡運營裡程中,他和他的團隊精測的線路佔到近十分之一。21年間,他努力創新測量技術,追求工程測量精度,從普通工人成長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組織和參加攻克了豎井定向測量系統應用技術、長大隧道測量GPS定位技術、測量內外業一體化系統的應用與研究、CPⅢ控制網測量等技術難關,推動了工程精密測量行業水平的發展。
  • 中鐵十一局集團漢十5標項目部成功舉辦首次焊工技術比武大賽
    3月19日,中鐵十一局集團一公司漢十5標項目部首次焊工技術比武大賽在二工區成功舉辦,拉開了漢十5標項目部技術比武擂臺賽的序幕.此次焊工技術比武大賽,由本項目部安全部和質檢部聯合發起,工區內18個焊工參加角逐,並邀請監理站全程監督評選,旨在測試焊工技術水平,提升項目工程安全質量。
  • 突破毫米級精度的背後——廣西遙感中心北鬥技術運用現場科研團隊工作側記
    地校雙方在合作中形成共識,傳統的形變監測技術存在監測周期長、精度差、成本高、見效慢等問題,而衛星導航形變監測系統價格昂貴,受限於現有無線通信網絡信號質量。因此,要實現高精度北鬥時空服務網絡關鍵技術及應用,就要創造性地開發基於遺傳粒子濾波的多徑抑制碼環和精密同頻信號伴生技術、共生數據調頻廣播等,形成一體化位置網絡服務體系,以實現分米級到毫米級的多行業定位服務和災害預警。
  • 328頁測量員全能圖解,含識圖/常用工具/測量技能等,全面實用!
    328頁測量員全能圖解,含識圖/常用工具/測量技能等,詳細實用!在工程項目中,測量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崗位,其工作內容責任重大,任何差錯都有可能影響整體工程質量。每天扛著幾十斤的專業儀器,那麼辛苦但一旦出錯,也沒有任何可辯解的。那麼,如何才能不出錯,甚至優秀完成作業?
  • 一拍一測一切!他把衛星平面精度提高到0.05毫米
    從業至今,宋華輝參與過風雲系列等多個國家重點型號衛星的裝配任務,是名副其實的「衛星工匠」。上海衛星裝備研究所坐落於閔行區,宋華輝每天都沉浸在車間裡測量、組裝、修整衛星上的部件。為確保衛星能穩定、精確地工作,作為裝配骨幹,他的工作不能出現一絲閃失。宋華輝和他的團隊不僅要嚴格根據圖紙、規範來組裝衛星,還要憑藉經驗來提升衛星部件的修整精度。
  •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帶你解讀工程測量技術專業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學生實現雙證書就業(畢業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還可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測量員與該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通過測量協會和學院組織院級測量技能大賽和參加省測量技能大賽來促進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
  • 中鐵二十局裝點亞洲面積最大平原人工湖
    中鐵二十局裝點亞洲面積最大平原人工湖 2019-11-04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鐵十一局集團上海封浜項目部奏響「六部曲」 迎接新職工
    奏響「六部曲」 迎接新職工——中鐵十一局集團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封浜車輛段工程項目經理部八月的上海驕陽似火,熱情的天氣,也迎來了2018年火熱的新生季。中鐵十一局集團上海封浜項目部為讓5名新員工儘快了解融入這個大家庭,適應環境轉變角色並融入工作崗位,奏響「六部曲」迎接新職工的到來。項目安排人員到車站接新員工(攝影:黃曉琳)初次相遇,給你家的溫暖。為讓新員工體會到「新家庭」的溫暖,項目部提前做了精心準備,從接站到會餐,從宿舍到辦公,從床褥到餐具……都做了詳細的安排。
  • 兩百餘工程測量員同臺競技
    通訊員供圖 廣東省主辦該專業職業技能大賽,成果精準度要達到毫米小數點後兩位新快報訊 記者沈逸雲 通訊員粵仁宣報導 工程開工,測量先行,其結果的精準度將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
  • 直尺加遊標,測量精度提高至0.02毫米,遊標卡尺是什麼原理?
    刻線直尺和卡尺雖然很早就出現了,但真正具有現代測量意義的遊標卡尺是法國人約尼爾·皮在1631年發明的,他在數學著作《新四分圓的結構、利用及特性》中描述了遊標卡尺的結構和原理,他的名字Vernier也演變成了遊標的英文單詞沿用至今。遊標卡尺結構簡單,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直尺,再加上一個滑動遊標。主尺的刻度線,以一毫米為單位,而遊標尺有10、20、50等分格。
  • 把「中國精度」刻在每一個戰位
    全球組網,意味著北鬥導航實現「國內、區域、全世界」的「三級跳」,有能力在更大範圍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務。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楊志遠 攝精度,是北鬥的一個關鍵詞。1400多個北鬥基站遍布全國,上萬臺(套)設備組成星地「一張網」,國內定位精度全部達到亞米級,最高精度甚至可以到釐米或毫米級。
  • 中鐵十一局南玉六景鬱江特大橋鋼圍堰順利下水
    11月20日,中鐵十一局一公司南玉鐵路3標項目六景鬱江特大橋P4#主墩雙壁鋼圍堰順利下水,此舉標誌廣西新建南寧至玉林鐵路控制性工程之一六景鬱江特大橋主橋的施工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為後續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完成各項目標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中鐵二十一局三公司渭武高速項目木寨嶺隧道軟弱圍巖「馴服記」
    「從曾經的『一步三回頭,到現在的穩步推進40米以上,木寨嶺隧道軟弱圍巖這一『攔路虎』在NPR錨索工藝『緊箍咒』的管控下,總算是被馴服了。」渭(源)武(都)高速土建七標項目負責人陳文淵笑著和筆者說。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嶺隧道,橫貫漳河與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穿越多個地塊交界地帶,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帶及青藏高原東北緣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層夾有12條大斷層破碎帶,巖層擠壓強烈,圍巖均為V級以上,屬極高地應力區,是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
  • CATIA技巧15——顯示精度、測量單位、測量精度設置
    本期分享的內容CATIA顯示精度、測量單位、測量精度設置。1、顯示精度設置我們在使用catia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以下問題:明明是個圓,卻看起來不圓。按以下調整顯示精度即可。能在零件設計中可用,在裝配圖中無此菜單。2、測量單位、測量精度設置CATIA系統中一套默認的測量單位,如長度的測量單位默認是mm,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