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識別+聲納定位 聯豐訊聲用科技傾聽城市聲音

2020-12-05 36kr

近幾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93%的地級以上城市、部分縣級市,總共約有700個城市已經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佔到同期全球提出創建智慧城市總量的70%。

而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網絡建設中,較為直觀的視覺信息收集硬體和系統佔比超過九成,對於城市聲音信息的收集被遺忘或忽視,智慧城市的「聽覺」網絡亟待完善。

西安聯豐迅聲信息科技以「用科技傾聽城市的聲音」為公司研發和運營的核心理念,目標成為以「聽覺」為核心的物聯網方案解決提供商,致力於智能空氣聲納系統的開發與推廣。

智能空氣聲納系統通過聲場景識別、聲音定位、聲音定向增強三大技術,可以實現多種功能。其中基於系統打造的違法鳴笛抓拍系統目前已應用於黑龍江、江蘇、浙江等地的數十個城市。

該系統在禁止鳴笛區域安裝之後,通過聲吶定位與視頻抓拍結合,空氣聲吶會對監控區域內的鳴笛信號實時捕獲與定位,快速捕捉鳴笛車輛,實現自動化執法,解決了交通執法部門對違法鳴笛取證、執法困難的問題,實現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智慧化升級。該系統還可以應用於改裝車抓拍,通過自動識別改裝車引擎轟鳴聲,實現目標跟蹤,生成視頻證據,為交警執法提供依據。

除了智慧交通管理外,智能聲納還可以作為工業監測的故障診斷系統,當設備發生故障有異常聲音時,空氣聲吶會迅速識別並實時預警,防患於未然,可用於用於煤礦、火電廠、能源電站等大型工業場景,保障人員、生產和設備安全。

聯豐訊聲科技團隊深耕聲學定位多年,擁有專業的聲學試驗環境,公司創始人、CEO項彬研究生期間多次參與空氣聲吶研製項目,具有豐富聲學軟硬體開發與算法實踐經驗。首席科學家陳建峰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後,從事聲學和信號處理領域20餘年。團隊依據國內首個城市環境聲音資料庫——迅聲雲環境聲音資料庫的近百萬條聲音數據,完成了自主低成本模塊化的設計工作,目前已擁有該領域多項發明專利和軟體著作權。

在由紐約大學、坦佩雷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效承辦,谷歌贊助國際最權威的音頻分類賽事2019聲學場景事件檢測和分類挑戰賽中,公司研發團隊在Task5城市環境聲音標記任務中,F1-score排名國際第一。

隨著產品與數據的不斷積累和各種場景中的聲學處理流程與聲學模型的不斷完善。聯豐訊聲認為,空氣聲吶設備在交通、安防、環保等應用場景的逐漸落地,將為營收帶來強勁增長動力。

未來,公司將打造售價從200元~10萬元不等的多元化、差異化的產品策略,滿足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性能需求,採取「以試轉賣」,「處罰分成」等多種模式建立銷售渠道,與各地集成商合作,積極搶佔市場,爭取在五年內成為國內最大的聲陣列設備製造服務商。

相關焦點

  • 聲納定位、攝像頭拍攝!麓谷鳴笛抓拍「黑科技」原來是這樣的
    聲納定位、攝像頭拍攝!現場執法民警告訴記者,此次14處配備的違法鳴笛抓拍還可以實現鳴笛機動車定位、定位抓拍、車牌識別、音視頻存儲、交警執法系統聯動等功能。「真實的交通環境中,噪聲類型多樣化,可能會存在一些在聲波等方面與汽車鳴笛聲相近的噪聲類型,會存在一定的『虛警』,那麼這款「神器」又如何排除『虛警』呢?」
  • 「聲納電子警察」上崗專抓鳴喇叭 聽到聲音瞬間捕捉
    為整治機動車亂鳴喇叭,南昌交警自8月10日開始開展為期3個月專項活動,並試行啟用一套聲納電子警察抓拍機動車鳴喇叭交通違法。這一舉措給心存僥倖心理的車主澆了盆冷水,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疑惑:車輛鳴笛具有轉瞬即逝且取證困難等特點,該如何抓呢?對此,記者向南昌交警探了個究竟。
  • 傾聽一座城市的「聲音」 杭州亞運會音樂徵集採風活動留下溫暖...
    知名音樂人文化人齊聚 傾聽「城市的聲音」昨天,朱海、撈仔、田地、陳維東、許環良、龐龍、楊帆、胡堯、應憶航、王天明、林尚專、宋可夫等嘉賓來到杭州奧體博覽城主體育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良渚遺址公園、京杭大運河等地採風。路線經過亞運核心場館設施和世界文化遺產,涵蓋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標。
  • 噓,傾聽世界的聲音 | 聲音互動裝置
    聲音一直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存在,但聲音真的只能聆聽嗎?隨著數位技術的不斷進步,藝術家們已經能夠把聲音與視覺藝術等內容相結合,製作出新媒體交互作品,讓聲音不僅可以聽,還可以看。通過麥克風接收聲音,隨著聲音波動,粒子舞動散開。隨著音量的大小變化,花兒生成的速度也同步快慢變化。聲音越高亢,彩色畫面的色彩飽和度就越高,黑白畫面的對比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 黑客利用聲納原理:通過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破解智慧型手機
    舉例來說,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竊聽硬碟風扇的聲音隔空從計算機中恢復數據內容。他們還能夠通過聯網印表機的聲響確定列印在紙上的內容,或者根據3D印表機的聲音重建列印的3D對象。多數情況下,這些都屬於被動型旁道攻擊,意味著攻擊者只是在聆聽設備運行時自然產生的聲音。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夠「聽」到宇宙的「聲音」。  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一片嘈雜的背景噪音中,一聲「噗」的清脆聲響,如水滴落水,持續時間短暫得不到當天在華盛頓召開的記者會上,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OGO)科學家現場播放了來自宇宙的「聲音」。  這個聲音源自於13億年前一個雙黑洞系統的合併。正如LIGO項目組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加布裡埃拉·岡薩雷斯所言,那時「多細胞生物才開始在地球上擴散」。
  • 噪聲背景下環境聲音識別研究
    關鍵詞:最小均方誤差;聲音識別;聲音增強;譜圖特徵;扇形投影;支持向量機  *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8JJ3486);湘潭大學校級科研項目(16XZX02);湘潭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15QDZ28)  0 引言  聲音信號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聲音信號不受光線和視野影響並且需要的存儲空間及處理難度低於視頻信號,通過對環境聲音信號進行識別可以獲取豐富的信息
  • 怎樣的定位才是精準? 剖析聲音定位原理
    很多初燒或者是已經在燒的朋友們仍然無法弄明白定位的問題,比如怎麼叫做定位精準,怎樣的定位才是精準的,關於聲音從什麼地方傳出來,應該怎麼去判斷這些一大堆的問題。    或許一般聆聽音樂的人並不會太多去注意到定位的情況,因為在我們聆聽的大眾流行音樂中大都是採用近場錄音的,聆聽起來基本上聲音都是由最近的地方傳出,不會需要太多去注意定位的問題,也沒有必要去注意。
  • 美國研究連續主動聲納技術可用於反潛和獵雷
    聲納是英文"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譯音,漢語意即"聲音導航與測距"。後來,變成水下聲波導航與定位設備的簡稱。目前,幾乎所有水下聲學儀器和設備都稱為聲納。由於人們發現了聲音在水中可以傳播,而且速度為每秒1435米。於是研究製造了聲納這種在水中發射聲波去控測目標的設備。
  • 傾聽運河的聲音 多位音樂大咖來杭尋找創作靈感
    今年來,他對杭州的印象,已經從淡妝變成了「濃抹」,「城市快速發展,包容,開放,使杭州兼具古韻和現代化氣息。」採風過程中,嘉賓們充分感受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亞運氛圍,增進了對於杭州亞運會的了解,傾聽一座城市的「聲音」,挖掘屬於杭州的音樂元素,為開展亞運音樂創作積澱靈感。(原標題《傾聽運河的聲音!
  • 可毫秒級反應的AR眼鏡、讓聲音被「看見」的聲學照相機……
    見習記者 傅凌波/文 記者 張之冰/攝 昨天,2019全國雙創活動周在杭州夢想小鎮發布「新物種」,來自北京悉見科技XMAN AR眼鏡和來自北京中科東韌的聲學照相機亮相發布會。 天天「新物種」發布是本屆全國雙創活動周主辦城市杭州推出的重點活動,從6月13日到19日,來自13家科技公司的14件「新物種」一一發布。
  • 2020 LADY FIRST路虎探索之旅 傾聽女性聲音
    穿過山谷狹窄的小路,漫步茂林修竹,在蜿蜒的群山中馳騁,讓平時生活在城市裡的小姐姐們突破自我,發掘自己的潛能,更好地徵服整個地形。 與路虎公司合作,越野也舒適優雅。無論是企業精神生活還是學生地理的疆界,憑藉路虎獨有的全地形信息科技,強大的多功能性和皇室御用豪華工藝等品牌文化核心管理技術與產品主要驅動力,與消費者可以共同努力探索一種全新教育領域,徵服各種險峻,使她們朝著更遠大的徵途篤定前行。將整個地形屬性深深刻入路虎品牌的基因。
  • 小學語文 擬聲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啾啾: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也形容悽厲的叫聲。刷啦:形容迅速擦過去的短促的聲音。撲稜:形容翅膀抖動的聲音。我們要學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並向大自然學習,融入大自然並與大自然交流。貓聲喵:象聲詞,形容貓叫的聲音。咪咪:象聲詞,形容貓叫的聲音。畜聲咩[miē]:象聲詞,形容羊叫的聲音。哞[mōu]:象聲詞,形容牛叫的聲音。
  • 海獅用鬍子聽聲音,這是真的嗎?
    海獅不僅僅耳朵能夠聽到聲音,它的鬍子也是能夠聽到聲音的。而且它的鬍子比耳朵還要靈,能夠聽到幾十裡外的聲音。而它的耳朵只能聽到比較近的地方發出的聲音,不如鬍子的功能強大。 海獅的鬍鬚是縱橫交錯布滿神經的,不僅有很強的觸覺,且具有較高精確度的聲音感受器,能根據咽部發出定位信號收集來自目標返回的回聲,確定目標大小和形狀,從而準確辨別物體。
  • 聲納對海洋有危害嗎?
    曾有新聞報導,美國的環境保護團體「地球正義」懷疑,美國海軍曾於10月19日和20日在聖地牙哥附近海域舉行演習,其間使用的聲納可能是致死寬吻海豚的罪魁禍首。專門受理環保相關案件的律師說,聲納發出的一個水下脈衝信號就足以讓100米開外的一頭海洋哺乳動物永久性「失聰」,因此聲納的使用對海豚、鯨等聽力敏感的海洋生物會造成負面影響。
  • 怎麼用聲納尋水下搜索馬航失聯飛機?
    看到搜救力量已經在利用聲納進行水下搜索,這種方式靠譜麼?騰訊科技:3月12日,中國海軍發言人梁陽稱,為了搜救失聯客機,海軍搜救力量將通過吊放式精測聲吶、成像聲吶、水下電視、水下機器人等,發揮艦艇夜航優勢,進行24小時不間斷搜索。目前搜索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失聯飛機的黑匣子,如果落入水中,黑匣子會發出一定頻率的信號,可以通過聲納來探測到。
  • 從亞航事件淺析光纖水下聲音探測技術
    在與陸地環境完全不同的深海中,聲音的傳播也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變化,據了解:海水若放「煙霧彈」,這正是在監聽和定位失聯航班的黑匣子信號時搜救隊所面臨的巨大難題。人類的聽力系統並非為水中環境而設計,潛入水後「聽」到的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仿佛一切水下的東西都在朦朧的聲音中變得緩慢而壓抑,而極深的海底則是一片絕對寂靜。事實上,聲音能以五倍於空氣中的速度在水中傳播。
  • 中考物理知識點匯總:聲音的知識點總結
    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 那是什麼聲音?11種迴蕩在地球內外的奇異而神秘的聲音
    根據它的叫聲模式,它被識別為藍鯨,但它似乎有一種獨特的高音,主音頻率為52赫茲,這對人耳來說,卻是一個低音。科學家告訴我們,大多數藍鯨說話的頻率在10到40赫茲之間。這也是這頭鯨魚為什麼獲得「最孤獨的鯨魚」稱號的主要原因,因為科學家猜測它無法與所有其他藍鯨進行交流。這頭藍鯨可能是一頭雜交鯨魚,雙親來自不同的鯨魚物種,這可能會導致不同的體型和不同的叫聲。
  • 聲波的特殊應用 聲納對海洋有危害嗎?
    知識點:聲納,也寫作聲吶,指的是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對水下的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一種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