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測繪精彩人生——記欒川縣地理信息中心共產黨員、測繪工程...

2020-12-06 洛陽網

魏亞南,男,出生於1988年,200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欒川縣建設局測繪隊工作,2008年5月在欒川縣地理信息中心工作至今。

  魏亞南,男,出生於1988年,200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欒川縣建設局測繪隊工作,2008年5月在欒川縣地理信息中心工作至今。

  魏亞南同志紮根規劃測繪一線以來,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立志把自己的人生與黨的事業緊緊相連,理想執著,信念堅定,與時俱進,兢兢業業,不計名利,勤奮耕耘,團結同事,熱心服務群眾,以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甘於奉獻,用實際行動帶頭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贏得了領導、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向優秀黨員看齊,著力提升測繪業務能力

  魏亞南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高度的責任心去幹好每一項工作,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地理信息業務工作需要實時掌握操縱新儀器的能力,這就需要不斷學習新的職業技能。魏亞南同志注重把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相統一,他堅持不斷學習黨的政治思想理論,並把這些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在工作的點點滴滴中體現共產黨員的標準,並延續成為思想上的自覺和習慣。特別是在崇山峻岭、溝壑縱橫的老君山二期索道測量工作中,沒膝深的積雪,讓人心驚膽戰的冰道,幾近冰壁的陡坡更是讓人步步驚心,稍不留神就會跌入萬丈深淵。魏亞南不但沒有退卻,扛起測繪儀器,還總是走在最前面,披荊斬棘,破冰掛纜繩,做大家的開路先鋒,讓隊員安全通行,再開始精準操作測繪儀器。他的認真與敬業精神感染了項目組的每一個人,大家跟著魏亞南一起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單位承擔的《金鼎客運架空索道測繪工程》項目,並榮獲2015年河南省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成果)二等獎。

  二、向優秀黨員看齊,創新開展測繪工作成績斐然

  魏亞南同志始終堅持著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憑藉他對業務始終不渝的鑽研勁頭和勤於思考的工作習慣,工作以來一直是地理信息中心的業務骨幹,參與和承擔了大量工程項目,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參與完成的項目成果分別獲河南省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工程(成果)二等獎1次,三等獎1次,個人二等獎1次;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魏亞南同志白天參加野外數據採集,晚上熬夜加班內業成圖整理,每天如此重複著,累了就趴一會,然後繼續工作,從不叫苦叫累。

  三、向優秀黨員看齊,以螺絲釘精神帶動身邊其他黨員

  魏亞南同志認為,做好工作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工作作風,有一個好班子,有一批技術過硬的工作夥伴,因此,無論多忙,他總是擠時間和同事們進行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通過示範帶動同事們的工作熱情。魏亞南同志不是感天動地的先鋒,也不是轟轟烈烈的楷模,只是一名勤懇工作、默默奉獻在一線的普通黨員。他始終自覺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自己,忠誠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自認為不是金子,只是螺絲釘,不求發出金子的光芒,但必須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工作中,無論面對批評還是表揚,壓力還是動力,他都能毫無怨言,坦然面對。十年來,他不但持之以恆地「修煉」自己的業務本領,同時也影響和帶領身邊的同事,通過言傳身教,把自己的知識經驗無保留地傳給同事;通過壓擔子,常溝通,多交流,使每個人都敢負責,有擔當,促進大家共同成長,形成一個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團體。

  四、向優秀黨員看齊,不畏艱辛延展測繪業務

  魏亞南同志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他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夙興夜寐、殫精竭力,能吃苦,能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敢於到艱苦崗位,以累為榮、以苦為樂,始終奮鬥在工作最前線。特別是當西峽縣測繪的工作任務開展後,面對接近35度的高溫與工作生活環境的艱苦時魏亞南同志主動請纓帶隊前往。測區在深山老林,灌木叢生,他用斧子開路,天氣炎熱,衣服整天都粘在身上,每天都在跟艱苦的工作環境作鬥爭,蚊蟲叮咬也讓人無法忍受,在一次野外作業中被馬蜂攻擊險些威脅生命。不但工作艱辛,而且生活條件也非常惡劣,但魏亞南同志堅持不懈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工作任務。

  他的工作,繁瑣、複雜,甚至枯燥;他的故事,看似簡單,實則引人深思;他的初心,燃燒在每一寸測繪大地。牢記使命,不負芳華,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為大美欒川建設貢獻測繪力量;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作者:李玉麗)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科技信息...
    8月23日至25日,第十一屆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科技信息網分會成立40周年大會在西安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科技信息網分會主辦,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承辦。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出席會議開幕式並講話。李維森高度肯定了科技信息網分會為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技交流,繁榮測繪地理信息學術研究,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所做的積極貢獻。
  • 你真的知道什麼叫測繪地理信息嗎?
    從我們乘坐的地鐵、公交,到出門騎行的共享單車,甚至你手中的手機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的支持。然而你知道什麼是測繪地理信息嗎?北鬥衛星對於我國安全起著什麼作用?地下綜合管廊如何不讓馬路成「拉鏈」?共享單車和衛星之間存在哪些關係?
  • 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含量不斷提高——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10月28日,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開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9年,甲級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共有專利授權26384項,同比增長55.4%,增速是2018年的兩倍,是近5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表明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含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測繪基準、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處理、管理、服務與應用,以及裝備製造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 測繪地理信息與導航高端論壇暨《測繪學報》創刊60周年學術研討會...
    本次論壇由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測繪學報》編委會、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深圳大學、深圳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主辦,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十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協辦。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李維森出席論壇並致開幕詞,中國地圖出版集團董事長王寶民,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深圳市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覃躍良分别致辭。
  • 測繪專家中原「論劍」 兩名院士現場描繪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前沿
    河南日報金水河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經緯築夢,出彩中原,地理信息產業正在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熱點。11月18日,河南省測繪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焦作召開,來自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專業院校、科研院所、測繪地理信息企業的400多名人士濟濟一堂,研討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技術和產業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王家耀先後做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地理信息系統」「關於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專題報告,給與會者描繪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前沿。
  • 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工程計算器與測量教學...
    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工程計算器與測量教學整合研究」研討會在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舉行會  場  近日,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和卡西歐(中國)貿易有限公司舉辦的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工程計算器與測量教學整合研究
  • 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工作座談會在江蘇無錫召開
    4月2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工作座談會暨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檢站長會在江蘇無錫召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李維森副局長出席會議並做總結講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胥燕嬰通報了近期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工作情況。
  • 學術交流丨自然資源管理中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若干思考
    當前,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邁向地球空間信息服務新時代,通過多平臺、多尺度、多解析度、多時相的空、天、地觀測手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全地域的時空信息服務[2]。因此,發揮測繪地理信息的專長,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科學手段和決策依據,是新時期黨中央和國家賦予測繪地理信息的新使命和主要職責,也是此次機構改革將測繪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資源管理的戰略要求。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陳軍:紮根科研一線 書寫測繪人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從皖北大地到珞珈山下從大洋彼岸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彈指一揮間他已與測繪科學打了半輩子交道這正是他做學問搞科研不變的初心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 軍紮根科研一線 書寫測繪人生——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軍從皖北大地到珞珈山下,從大洋彼岸到自然資源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今年6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軍,與測繪科學打了半輩子交道
  • 省級學會 | 雲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舉辦「智能測繪」新技術交流會
    省級學會 | 雲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舉辦「智能測繪」新技術交流會 2020-11-2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研討會圓滿召開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科學謀劃測繪地理信息質檢領域「十四五」規劃,推動質檢創新發展,12月29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研討會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主任張繼賢作了「智能時代時空地理信息發展探討」主題報告,深入分析了數據驅動、技術驅動、需求驅動、戰略驅動和產業變革五大驅動力對測繪智能化升級與轉型的影響,提出以融合協同、立體感知、智能處理、精準認知、泛在服務為特徵的新一代測繪體系,構建時空地理信息大腦,實現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到空間知識基礎設施的升級。
  • 臺灣地理資訊中心代表團訪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5月27日,應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邀請,臺灣地理資訊中心董事長孫志鴻一行到局訪問。國家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有關領導及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談。    會議圍繞兩岸共同申辦全球空間數據基礎設施(GSDI)大會有關籌備工作、兩岸測量師相互認證、臺灣參加測繪學會年會、兩岸合作推動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等內容進行了熱情友好的討論與交流,並明確了下一步工作計劃。    會後,孫志鴻一行參觀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科研機房和無人機、雷達等科研成果。
  • 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推薦的4項科研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
    獲取精確的海島礁測繪地理信息,對海島礁開發利用、海洋經濟發展,推動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意義重大。在「十二五」期間的短短4年時間裡,先後建成了與陸地一致的海島礁測繪基準,精確獲取了我國海域海島礁的位置、形狀和面積等信息,繪製了重要海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產品,實現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從陸地到陸海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所依靠的正是 「國家海島礁測繪重大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
  • 科普| 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是什麼?如何下載?
    可快速關注我們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含義及種類測繪地理信息基礎數據的承載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各種類型的數據、衛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種比例尺地圖,甚至聲像資料等等。
  • 為大學生活添姿加彩——記我校測繪學院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孔良德
    孔良德是我校測繪學院測繪工程專業學生,成熟端莊、帥氣陽光,大方得體的談吐舉止,臉上一直掛著燦爛的笑容,這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勤奮讓大學更精彩學習是學生的主業,只有搞好主業,才能讓大學更精彩。從進入大學起,孔良德一直把學習放在首位,他始終堅持「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積極投入到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中。
  • 中國測繪丨堅持和堅守——訪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
    從航測、信息中心到基礎測繪辦,再到信息工程分院、信息工程所,後來的二十餘年中,信息工程所是落實青島院創新驅動、人才驅動的典型代表,也帶動該院向數位化、信息化不斷轉型,讓其開啟了地理信息專業高速發展的時期。
  • 廈門市地理測繪再升級 助推發展惠民生
    「天地圖·廈門」作為廈門的專屬地圖,在近年來持續優化升級,更詳盡、多面地呈現全市地理情況,成為人們外出的「領航員」、城市建設的「引航燈」。 天地圖·廈門是市資源規劃局搭建的公益性地理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是國家、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的重要組成部分,匯聚了全市各類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資源。
  • 測繪學報
    《測繪學報》創刊於1957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測繪學會主辦、《測繪學報》編輯部編輯、測繪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測繪學報》是美國《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曾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全國優秀測繪期刊等稱號,入選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並被國內外多個重要資料庫收錄,是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期刊旨在尊重科學、弘揚學術、追求卓越、求實創新。
  • 分支機構 | 關於舉辦「2020年測繪前沿技術院士專題講座暨測繪地理...
    是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在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態勢下,為了解測繪前沿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促進行業學術交流,推動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發展,在中國測繪學會的指導下,《測繪學報》編輯部決定舉辦「2020年測繪前沿技術院士專題講座暨測繪地理信息新技術應用(線上)高級培訓研討會」。
  • 中國測繪丨寧波測繪機構改革實踐實錄——專訪寧波市測繪和遙感...
    2020年7月下旬,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下屬11家事業單位集中掛牌,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是整合原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寧波市遙感應用中心)、原寧波市城鄉規劃監測中心、原寧波市土地勘測規劃院、原寧波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等單位職能後組建而成,加掛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調查監測中心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