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被譽為「第五大塑料」的聚氨酯(PU)產能是否過剩?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全球聚氨酯巨頭亨斯邁集團(下稱「亨斯邁」)對此並不十分擔心。「這個行業過了五六十年,但是我們能夠不斷地看到一些更新的創新機會,舉一個例子,聚氨酯在養豬業真正形成主要的運用市場,也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12月1日,亨斯邁聚氨酯亞太區總裁潘律民對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如是表示。
最近的新機會則來自增長迅速的現代農業和物流冷鏈中的倉儲環節,亨斯邁將食物供應鏈解決方案作為新的重要發力點。潘律民表示,「聚氨酯不斷會有新的下遊、更尖端的新的技術發展出來,市場也會隨之不斷發展。」他提到,尤其是在疫情過後,食物供應鏈的安全、衛生受到更多重視,越來越多人也在開始擔心,疫情危機之後全世界是否會面臨糧食危機?
當天,亨斯邁與河南超誠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超誠建材」)在河南新鄉舉辦了首批基於泰絡優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連續板材下線儀式。在此次的雙方合作中,亨斯邁提供基於泰絡優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主要用於冷庫保溫材料),超誠建材則負責具體生產聚氨酯連續板材以及市場推廣。這是亨斯邁在華布局的首個基於泰絡優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連續板材項目。
據介紹,在保溫方面,使用Terol泰絡優生產的聚氨酯保溫板,建築保溫性提升50%以上;在防火方面,泰絡優也具有優異的防火阻燃性能,以其為原料生產的聚氨酯產品的建築防火等級從目前普遍的B2級提升至更嚴苛的B1級。亨斯邁聚氨酯事業部中國區商務總監張駿表示,聚氨酯是目前市場上保溫性能最好的一種材料,「如果以常見的冷庫來計算的話,每天一平米使用的電費大概是1塊錢,一萬平米的冷庫一年要300多萬的電費支出,如果選擇用聚氨酯的保溫材料,至少可以節約20%的電費開支。」
值得一提的是,亨斯邁此前研發出回收PET塑料循環再生利用技術 ,用於生產TEROL泰絡優聚酯多元醇,其成分中高達60%來自回收PET塑料。
實際上,就在今年5月,亨斯邁成立了新的建築解決方案(HBS)業務線。而自2018年起,亨斯邁斥資7億美元收購了北美和全球領先的兩家聚氨酯噴塗公司安捷能Icynene Lapolla和Demilec,「聯合亨斯邁現有的聚氨酯業務,把這三個業務整合形成了新的業務線,經過整合以後,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聚氨酯噴塗公司。」亨斯邁建築解決方案亞太區總經理劉雪紅表示。
劉雪紅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建築解決方案成立的契機主要有兩點,「首先亨斯邁聚氨酯的戰略都在走下遊,這是我們非常明確的一個戰略,噴塗是聚氨酯下遊一個非常大的運用。」第二點則是看好全球聚氨酯保溫市場,「我們估計全球的聚氨酯的保溫市場是8000億美金,而且每年的增長速度都在5%-6%,所以我們認為要在聚氨酯噴塗這個行業做深耕。」她補充道,亞洲的增長平臺是全球最受關注的,再加上現在亞洲對於冷鏈的需求,「我們覺得在這樣的一個時間成立這樣的一個業務部門是符合公司戰略,也符合外部的市場需求。」
這一新的業務線面向的主要市場即包括冷鏈倉儲、屋面維修、建築維護保溫等。劉雪紅提到,在中國和亞太區亨斯邁會專注於冷鏈行業,「過去可能是水果老闆商自己投一個小冷庫,屠宰戶自己投一個小的冷庫,隨著這幾年國家對冷鏈的重視,高端客戶不斷出現,這就對冷庫的施工質量提出非常的高的要求。」她認為冷庫的施工質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溫材料首先能合格,而且能夠實現保溫性能和阻燃性能完美的平衡;二是施工的質量。
劉雪紅提到,從亨斯邁的角度來說,其在原料方面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生產過程非常的合規。但她同時強調,亨斯邁會跳出原有的原料供應商思維。
「對於噴塗的施工單位我們會採用全球的統一標準,對客戶施工隊的施工人員進行規範培訓,只有拿到了我們的認證之後,我們才會把他作為合格的施工人向我們的甲方推薦。另外我們會跟用戶溝通,讓他們了解什麼樣的是合格的好的保溫材料。」劉雪紅還提到,亨斯邁也會和各相關方一起推動整個冷鏈行業聚氨酯噴塗的質量標準的提高。
亨斯邁於1970年在美國創立,業務覆蓋化學品、塑料、紡織品、鞋類、油漆與塗料、建築材料等。2019年亨斯邁營業收入約70億美元,其中近半來自聚氨酯事業部。作為進入中國最早的全球聚氨酯巨頭,該公司目前在中國的累計投資已超15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