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低孩子成績的3個壞習慣,比懶惰還可怕!

2021-01-15 瑞文網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明明孩子學習很勤奮,但是成績就是上不去。

是不是學習太難,還是說自己的孩子智力有問題呢?

還是說老師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

我相信,不少家長心中都會有的疑問。

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低下呢?

其實家長在從外部找問題的時候,不妨回歸孩子本身,確認孩子身上是否擁有以下有關學習的壞習慣。

如果有,那他們就是拉低孩子成績的關鍵原因所在,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改正過來。

01隻做題,不檢查,不糾錯

倩倩是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在老師眼裡,倩倩上課積極認真。

在父母眼中,倩倩學習主動、自覺。完全是一個好孩子,好學生的榜樣。

但是,每次一到考試,倩倩的成績總是不那麼理想,父母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按照倩倩的表現來看,看不出任何學習的異常。

直到有一天,媽媽陪倩倩寫作的時候注意到,對於做作業,倩倩有一個習慣性的毛病。

倩倩一上來,就會選擇一口氣把題目都做完,然後便放一旁不再理會,接著去做下一個科目的習題。

完全沒有回過頭去檢查自己的答案,更沒有去糾錯修改的意思。

媽媽還發現,考試發下來的卷子,倩倩的心態就是:考試已經過了,沒有必要再看試卷。

所以,也不會去看自己考試究竟錯在哪裡,哪裡需要修改。

導致很多問題這次考試不會做,等下一次再遇見的時候,照樣還是不會做。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樣懶惰的心理。

只要做完作業,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那就好了,對不對都不重要,反正做完就好了。

所以面對孩子這樣的心理,家長應該這樣做:

1.為孩子準備錯題本,並定期查閱

家長為孩子準備一本小本子,教孩子遇到錯題要及時記下來,經常去翻閱。

為了避免孩子有惰性,而導致半途而廢,家長可以適當的根據孩子的錯題集增加相關的練習題,測試孩子是否有翻閱錯題集。

2.分類進行訓練

歸納出孩子總是容易出錯的相關難題,得出孩子學習的難點所在。

從中尋找出規律,引導孩子去分析總結自己的過錯,然後有針對性的加強孩子對相關知識的練習,強化知識點。

02聽課不愛記筆記

很多孩子上課都處於能聽懂的狀態,但是一遇到做題的時候,往往又懵了。

所以等到考試的時候,往往已經不記得上課所聽到的內容,導致做題無法下筆,成績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的大腦有一定的遺忘規律,新的知識不斷的填充進來,舊的知識如果記憶不夠深刻的話,就會逐漸被淡忘。

課堂上學會做筆記,課後複習回顧筆記的內容,就能更好的記住知識點,就算是遺忘,過程也不會過快。

所以,如果孩子沒有上課做筆記的習慣,很有可能是造成成績低下的主要原因。

因為上課做筆記,用筆尖重複一遍老師傳授的知識,不僅有利於當場的記憶,更有助於課後複習,梳理知識點。

所以,懂得做筆記也是學習一個必備的習慣。

03不注重勞逸結合

小小是個很懂事也很努力的孩子,目前在上小學六年級。

迫於升學的壓力,加上老師與父母日常的督促,小小對於學習,可以用勤奮二字來形容。

無論是周末還是假期,小小都選擇窩在自己的書桌前,看書或者做習題。

在父母眼裡,這樣努力的小小一直讓人感到欣慰。

在學校裡,課間休息的時間,同學們到操場上跳繩、踢毽子,玩遊戲,但是小小卻沉浸在習題裡。

這樣努力的孩子成績一定很好。

但是,考試成績出來,總是事與願違。

小小的成績還不如那些課間喜歡跑出去玩,回家喜歡做完作業看電視的同學。

其實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小小過於緊繃的神經,對於學習,過於有壓力。

不懂得如何去做到勞逸結合,一味的學習,反而會讓自己感到更加有壓力,身心感到疲憊。

在學習中,適當的放鬆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腦能夠高度集中精力的時間最多只有半個小時左右,所以一節課的上課時間只會在45分鐘左右,不會過長。

目的就是為了讓大腦有足夠的時間休息,你能更好為下一節課集中精力。

所以,當孩子學習超過45分鐘,就要適當讓孩子休息,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效率,而不是單純的與時間做抗爭。

孩子成績不理想,很多時候問題都出在學習習慣上。

孩子還小,可能無法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做到及時糾正。

但是作為家長,應該要多留意、多觀察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認清自己,改正自己的學習方式。

對於學習上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勞逸結合地去解決問題,才是提升成績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期中考數學成績不理想,歸根結底是這15個壞習慣!附改進措施!
    「這次考試,數學最難了,又是數學拉低了我的成績。」同學們是不是經常有這種困惑和煩惱? 的確,數學學習是一個一環扣一環的過程,不像語文、英語課程那樣,即使學校沒有跟上,課下複習也可以有所提高。
  • 孩子睡前總有3個「壞習慣」,青春期很難長高,當心虧了10釐米
    眾所周知,孩子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外界條件。遺傳的話這個就靠自己爸媽了,沒得選擇。然而外界條件,只要父母們運用好,幫助孩子孩子長到理想身高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小芳的父母就很懂得為他們三姐弟長個子,儘管父母身高都沒有超過165釐米,可他們姐弟三個,長大之後身高都有170,真的是太驚人了。
  • 孩子成績越來越差怎麼回事?可能與3個原因有關,教你2招可改善
    家長們一定沒有太在乎的,但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孩子身上呢?當孩子剛學的知識轉眼就記不清楚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到家就忘記要做什麼,別的同學在穩步前進的時候,你家孩子成績筆直下滑,家長還認為這是小事嗎?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說明右腦發達,好好培養容易出學霸
    由於分工不同,左腦發達還是右腦發達孩子就有了區別。接下來我就說一說,身上出現這幾種看似是「壞習慣」的孩子,其實可能是右腦發達的表現,家長不用太在意。而對於孩子來講,繪畫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最直白的表達方式。對於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保護和激發是父母能給孩子的財富,孫儷和鄧超夫婦就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一對家長,孫儷在家放任孩子塗鴉,家裡的牆壁都是孩子的塗鴉,鄧超還高興地稱之為創作。
  • 3歲前,孩子有這五種「壞習慣」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阻止
    當孩子長到此年齡時,他們已經漸漸有了自我意識,這時候的他們開始擅長表達自己,但是由於肢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欠缺,所以有時候他們只能通過哭鬧本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過這在父母們看來卻是屬於一些壞習慣。但是李玫瑾教授通過自己多年的觀察孩子以及豐富的育兒經驗總結出了自己的觀點,比如以下的這幾點行為舉止在父母們看來是不正確的,是需要立馬糾正孩子的,但其實這反而是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
  • 高中生若是有這4種壞習慣,成績會一降再降,很難考上理想大學
    高中生若是有這4種壞習慣,成績會一降再降,很難考上理想大學,高中階段對學生的生活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進入什麼樣的大學,所以這三年來,希望學生們珍惜學習生活,不僅對學生來說,高中階段也很重要,父母也很關心學生的成績,為了和孩子一起學習,可以放棄工作。
  • 生活中5個壞習慣,會加快你變老、變醜的速度,中招的趕緊改掉
    五個壞習慣加速衰老,你中了嗎?熬夜熬夜極其有害身體健康,熬夜過度消耗身心,不僅使心力加速衰竭,還會增加心臟病發生的概率。熬夜過度分泌腎上腺激素,讓人在本該休息的時間亢奮起來,這點不僅違反了自然作息規律,而且也打亂了我們穩定規律的生物鐘,從而導致內分泌失調和身體狀態紊亂等現象。
  • 孩子身上有這幾個壞習慣,標誌其右腦發育好,將來容易成為小學霸
    孩子0~3歲的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的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熊孩子」舉動,看似是壞習慣,其實卻是孩子大腦發育好的標誌。 孩子身上有這幾個壞習慣,暗示其右腦發育好 朋友悅嵐最近情緒特別暴躁
  • 班主任:小學成績很好,初中不斷下滑,刨去早戀大多是這4個原因
    比如沒有培養好專心寫作業、每天複習、按時寫作業、學習缺乏條理性,作息混亂等,小學學習簡單,這些壞習慣對成績影響可能並不明顯,家長沒有重視,到了初中,知識點更深了,如果不深入鑽研,就無法透徹的掌握知識,淺嘗輒止,日積月累,成績肯定不好。這其實是小學的問題沒解決,在初中體現出來了而已。3、欠的閱讀債。
  • 教師的懶惰之風有沒有,如何形成的?怎樣糾正
    工資的構成其權重由高到低為工作成績、工作量、學生滿意度、教齡、職稱等。對於論文課題和特殊貢獻的另外獎勵。用學生滿意度來制約只重成績而帶來的一些不良現象。此外,不要以快樂學習、減負為幌子找些不著實際的理由,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本就是不快樂的一件事。我很想知道:「懶惰之風」這個觀點你是如何形成的?
  • 越長越醜的孩子是怎麼回事?家長要知道,都是這些壞習慣導致的
    晚上散步的時候聽奶奶提起,原來是她不愛運動,長期只喝碳酸飲料,還偏食,所以身材變胖了,還有其他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才讓她變成現在這樣。小時候那麼好看,長大了卻更不好看了。哪些壞習慣會影響孩子的顏值變化?1.
  • 壞習慣堅固如磐石?意志力不是「大力水手」,3招和壞習慣說拜拜
    總之白天會下無數個決心,但是到了晚上故態復萌:還不到十一點,可以再玩會兒手機;十一點半再睡吧,剛好是個整點;十二點一定睡,如果七點起的話,還可以睡七個小時呢,如此反覆,時間到了凌晨一兩點。就這樣,我們下決心,失敗,再下決心,再失敗,循環往復,最後我們還是原來那個我。於是我們開始懊惱、自責、悔恨,並給自己打了一個標籤:我是個意志薄弱的的人!果真如此嗎?
  • 孩子排便拉出小蟲 竟是開襠褲惹的禍
    起先,小女孩感覺屁股癢並且不停抓撓,家長只給孩子塗了點護臀膏,直到拉出蟲子,才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經檢查,病因是感染了蟯蟲,使孩子受到感染的罪魁禍首竟然是開襠褲!原來,孩子之前一直是由孩子奶奶帶的,老人覺得穿開檔褲上廁所方便,不會尿溼褲子,喜歡給孩子穿開襠褲,但是平時孩子玩耍後,往往不洗手直接吃飯。
  • 北大教授一針見血: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有4個特質,佔1個也不錯!
    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有4個特質,佔1個也不錯1、孩子具備探索精神孩子小時候好奇心旺盛,面對有趣的東西總想著自己拆開看看,尤其是家中的玩具,被孩子拆卸的到處都是,這樣的行為就是孩子探索的表現,孩子愛拆東西並不是說他不聽話,故意給你找麻煩,而是為了滿足西內心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 讓人變笨的3個壞習慣,你或許也在經常做,勸你儘早改掉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使我們對大腦變得懶惰,久而久之它對身體各個部位的控制能力也變得減弱了,所以就會讓人看起來行動遲緩,反應速度和邏輯思維能力都在下降。以下三個會讓人變得壞習慣,你是否會經常去做呢?如果有的話希望你儘早改掉吧,否則腦部的衰老程度將是無法想像的。
  • 清華教授:儘量別讓孩子用這兩種「工具」輔助學習,會毀了孩子
    現在很多父母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學習工具來幫助孩子學習,這看起來很普通,但是有些輔助工具會讓孩子變得懶惰,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清華教授:儘量別讓孩子用這兩種「工具」輔助學習,會毀了孩子,一起來看看吧。1.計算器很多學生為了偷懶而使用計算器是非常不好的現象,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本來是想讓學生自己做的,所以好好掌握學習的知識,使用電腦的話,作業就不會有效果了,再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那就是懶惰,結果孩子的作業做得很好,一到考試就發生問題,太依賴電腦了,自己失去了很多東西,很多父母說買電腦是為了孩子檢查。
  • 孩子偏食挑食影響身高發育,如何糾正壞習慣
    危害二:免疫力低,容易生病 偏食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從食物中獲取營養來提高免疫力還可能形成不良性格,營養不均衡還會促使寶寶形成極端性格。家長若經常用威脅、責罵等方法逼迫寶寶吃東西,會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長此以往使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這些負面影響都是不良性格的起因。
  • 孩子「懶惰不上進」怎麼辦,父母巧用「馬蠅效應」,孩子越來越自律
    即使家長整天督促他,不停地提醒他們,孩子也不為所動,一個懶惰,不知道上進的孩子,將來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所以家長要從小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不要放任孩子的懶惰行為,家長此時不妨試試「馬蠅效應」。什麼是「馬蠅效應」?
  • 3個壞習慣加速女性衰老,吃再多保健品、敷再多面膜也難挽回
    雖然有數不盡的美容項目和保健品為女性的「青春靚麗」保駕護航,但也敵不過三個壞習慣。因為,這三個壞習慣正在從內而外悄悄的偷走我們的「膠原蛋白」。最可怕的是,這三個壞習慣正是當今愛美女性的「標配」,下面筆者便詳細介紹這三個壞習慣是如何悄悄地破壞我們的容顏。
  • 2020年,是時候學會養成習慣,讓大腦天生懶惰了
    習慣的形成是因為大腦想變得懶惰毫無疑問,人是懶惰的動物,總是想著懶惰。大腦一直在尋找省力的方法,他會把一些平常的行為變成習慣,這樣他就能得到更多的休息。因此我們自然能夠接受水,擠牙膏,刷牙,一次完成這一切,而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根據杜克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40%的人的日常行為實際上不是由決定引起的,而是由習慣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