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地是一片很神奇的草原,這裡不僅有迷一樣的民族,還有迷一樣的魚類。這種魚就是肺魚,肺魚實際有三大種類,按生活的地域來分,有澳洲肺魚,非洲肺魚和美洲肺魚。這三者的形體不同如下圖:
我們今天就來講非洲肺魚,這種迷一樣存在的生物。為啥不講其它的肺魚呢,因為澳洲肺魚的生存狀況比較良好,他們還沒被逼的會上岸,事實上,澳洲肺魚也是這裡面唯一一種不會在土裡休眠的肺魚。
非洲肺魚的生存狀況相對較差,這裡溫度過高,蒸發快,讓肺魚不得不快速的適應這裡的惡劣環境。肺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億萬年前,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動物,歷史可比恐龍還要久。
最開始的時候肺魚也是一種正經魚,和魚類同胞一樣靠腮呼吸,可是非洲的高溫少雨的環境讓肺魚很容易面臨一種脫水的狀況。這時候經過常年累月的進化,肺魚也學會用鰾來呼吸了,這種鰾其實就相當於一種原始的肺,這樣肺魚就有了可以脫水而活的機會。並且在非洲這片土地上,肺魚成活的機率比其它魚類都要高。
旱季到來的時候,肺魚就會鑽出一個20多釐米的洞,然後用自身分泌液和泥土混合,形成一個簡易的繭殼。
然後躲在這個殼裡面開始不吃不喝的等待下一個雨季的來臨,大部分肺魚一般都是等下一個雨季,6個月左右。
非洲肺魚會留下一個小孔呼吸。
有些迷糊魚可能跑錯了河床,可能要等幾年,在沒等到的時候,肺魚已經消耗了很多的能量,這時為了自保,肺魚甚至會吃掉自身部分為求的生存。
非洲肺魚有時候會和泥土一起被拌在牆上被做成了房子,雨天一來,它們就歡騰的從牆上落下,迎接一次新生。
這個旱季終於過去了,非洲肺魚終於等來了一年一度的大雨,它們突破繭殼又一次活躍在水裡。乾旱從來不是它們的終結者,人類才是。
因為非洲人民知道肺魚的這一習性,所以在極度缺水的時候,他們也會把鋤頭伸向肺魚,只要用鋤頭在地裡挖,總可以挖出肺魚來。然後擠壓肺魚,肺魚僅有的一點水就會噴出來。
除此之外,肺魚也會成為非洲人民的碗中餐,雖然這些魚肉吃起來味道並沒有那麼好,不過總比餓著要好。
這大概也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