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不換水行不?魚為什麼跑到水面喝水?海裡魚「喝水」口渴嗎?

2020-12-05 盼奔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殖觀賞魚。金魚、錦鯉、孔雀魚等成為人們魚缸裡面的寵物。生活在大海裡魚類,它們的身體運轉是需要水。人需要呼吸才能生存,那魚需要呼吸不?魚缸裡養魚的過程中,不知道你有沒有近距離地觀察過。很多人只看到魚兒總會不斷地打開嘴巴大口地喝水。

那麼它們真的只是在喝水?每天喝那麼多水不會把肚皮撐破!

其實,我們看到的並不是魚兒在「喝水」,而是它在呼吸哦~

圖片來源網絡

魚也有鼻子的,卻不是用來呼吸的。那魚是在水裡是到底是怎樣自由呼吸的呢?

生活中大部分魚的鰓都位於身體的兩側、眼睛的後面。魚的呼吸器官為鰓,它有大量的細絲狀結構,叫鰓絲。鰓絲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水中溶解的氧氣透過鰓絲中的毛細血管壁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

魚的鰓主要由鰓絲、鰓耙和鰓弓三部分構成。當水流經過鰓絲時,氧氣通過鰓小片上的毛細血管被吸收,再通過血液循環來供給魚身體的需要,水則被鰓絲濾去,又回到了魚生活的水體中。

由上面就我們可以了解到,鰓只能在水中使用,在陸上時會因乾燥及鰓絲粘連而使鰓失去作用。

一旦破壞了鰓的結構,使其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雖然有寫魚的皮膚、氣囊、腸管可以輔助呼吸,但是那些遠遠不夠。

特別跟大家說下:魚並不是不能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只是由於鰓的水適應性結構使得它在空氣中不能獲得充足的氧氣。

顯然,上天是公平的,人在水中無法呼吸。所以魚兒離不開水。

圖片來源網絡

這就是魚為什麼要「喝水」,而且還必須不停地「喝」的原因。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實從始至終,水並沒有被魚喝進肚子裡,因此,儘管魚兒喝了很多水,但是它的肚子卻沒有被撐破。

我們有時候看到魚嘴一張一合其實不是在喝水,而是從口中吸水然後從腮中排出。

淡水魚的血液和組織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鹽分,溶解濃度高於周圍的淡水,滲透壓也高於周圍的淡水。因此,周圍的淡水會從各個方向進入魚的身體,從而補充水分。所以淡水魚還要想辦法排水。

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體液濃度一般會比外界水的濃度高,更具滲透壓原理周圍的淡水會從四面八方滲入到它們體內,滲入的結果就是淡水中的魚不但不用喝水,還得想方設法的將體內多於的水排出體外,不然它們會被水「撐爆」。

那麼淡水魚是如何排出水份的?

就是尿尿哦~家養魚缸中小魚兒們的生活環境你可以腦補一下,這也是魚缸需要定期換水的原因之一。

然而生活在海中的鹹水魚,因海水的含鹽量比魚體內的體液含鹽度高很多。海水的滲透壓也比魚體內的滲透壓大很多,所以大海每天都在拼命的吮吸著魚類體內的水,搞得海水魚類非常的渴。

既然你都拼命吸了,我還不玩命的喝啊。因此生活在海中的絕大多數魚類,沒事每刻都在玩命喝水。

圖片來源網絡

魚又分為淡水魚和鹹水魚。大家都知道海水很鹹不能解渴的,茫茫大海中魚類去哪找淡水喝。在大海或鹹水湖中的魚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海水不能飲用只是針對像人類等一淡水為主要水份補充的物種來說的。

魚類在海洋中不斷的進化早已適應了海水的成分,一些海魚中的黏膜可以充當半透膜,在呼吸壓差的作用下,只允許水分子通過,把鹽分擋在外面。另外,海水魚的嘴部、鰓部等部位存在氯細胞,它們可以分泌出海水中的氯離子,從而達到海水淡化的作用。會吞進大量的海水來攝取水份,再通過鰓中特殊的泌鹽細胞將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而一些海鳥和海龜則會通過眼角泌鹽腺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

大海裡有一些魚類是不用喝水的。比如說海洋中兇猛的鯊魚,這貨體內有著很高濃度的尿素,不僅不會讓它失去水份,反而會對海水形成反滲透。這樣鯊魚就能獲得足夠多的水份。不過靠著尿素來提高體內體液濃度維持滲透壓,也挺難為鯊魚的,怪不得人們大多只吃魚翅,而覺得鯊魚肉是騷的。

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比如鯨魚,它們的體液濃度與陸地哺乳動物差不多,都是低於海水。然而,一些海洋哺乳動物可以直接喝海水,因為它們的腎臟具有強大的排鹽能力,它們的尿液鹽度可以達到海水的兩三倍。

另外,肉食性的海洋哺乳動物可以通過捕食獵物來直接獲取水分,而且代謝食物時也會產生淡水。由於一直生活在海水中,海洋哺乳動物失去水分較少,它們所需的淡水也會較少,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完全不用喝水。

其實,無論海水魚還是淡水魚絕大多數都需喝水,都是魚類為了生存對環境的一種適應。如果不適應就算再會遊泳的魚也會有被淹死的那一天。高鹽度海水與到淡水中的不適應性就是明顯的表現。

不過,對於的草食性海洋哺乳動物,它們攝入水分就比較麻煩了。這些海洋哺乳動物既沒有淡化海水的能力,也無法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水分,它們只能遊到江河的入海口喝淡水。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喜歡養魚當寵物的人來說養魚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什麼魚缸裡的魚跑到水面上「大口喝水」? 魚怎麼會跳出水面?

魚浮到水面,用嘴呼吸。是由於水中含氧量不足,魚需要從水面吸取氧氣。一般來說,抬頭是魚最直接的表現。每當看到魚浮出水面呼吸,就應該注意加氧或換水了。

引起跳缸的原因很多,比如受驚嚇、不適應新環境和缺氧。但缺氧卻是跳缸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小容器裡的魚如果有跳缸行為,就要注意觀賞魚是否缺氧。最後,若魚長期缺氧,就會導致身體反轉,肚皮朝上,時而上浮,時而下降,最後缺氧致死。

2、魚缺氧是什麼造成的?

本來你的魚缸裡面只養了幾條魚,水中的溶氧量是足夠供給這幾條小魚呼吸和硝化細菌系 統的建立的。突然增加了很多條魚,一下子入了缸,本來充足的氧氣現在一下子成為了奢侈品,氧氣含量無法同時供給這麼多條魚呼吸,就會出現集體缺氧的現象,甚至硝化細菌系統崩潰掉。

水中的溶氧量是有限的,如果沒有氧氣來源,一旦氧氣被全部用完就沒了。當水體很小的時候,魚缸裡面沒有水草藻類,並且魚缸中沒有水循環系統,養上幾條魚,相信不久這幾條魚就會立刻出現缺氧的現象。

3、如何處理魚缺氧的問題?

第一是要趕緊把 增氧泵插上打氧。這個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如果魚缸水體小就換個大一些的環境,減少耗氧速度。而在魚密度太大的情況下建議分缸,否則無法根除後患。

並且一定要準備一個充電式的增氧泵。因為難免家裡會有停電的時候。一旦停電了增氧設施就無法繼續運行,充電式的增氧泵就可以派上一些用途。

養魚離不開換水,要做到勤換水。經過暴曬、爆氧、消毒的水就可以用來更換舊水。在保證水質和溫度的情況下,勤換水就有利於增加水中含氧量,保證魚不缺氧。

相關焦點

  • 生活在水裡面的魚,它們口渴了需要喝水嗎?
    看到這裡的時候,你一定感到很奇怪,長期生活與海洋裡的魚類,一直與水有接觸,為何它們不需要喝水?難道它們體內細胞的分裂不需要水?魚類生物並不是不用喝水,只是不用刻意地喝水而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研究下吧。
  • 睡前口渴、總想喝水的原因找到了!
    總的來說,該研究發現,如果在睡前兩小時限制小鼠喝水,會導致小鼠在睡眠過程中出現明顯的脫水症狀。而大腦的生物鐘對渴覺神經的刺激會造成睡前的口渴現象,因此,睡前喝水是為了維持睡眠狀態下身體的穩定狀態。研究者表示,雖然研究對象為齧齒動物,但是對於人類在睡前感到口渴的現象也提供了一個解釋。
  • 魚在水中竟然是不喝水的,大自然好奇妙
    養在水池裡的遊來遊去,嘴巴時不時的一張一合,有時還會一群魚搶食玩,好不悠閒自在。玩一會嘴巴一張一合,玩一會一張一合,這炎炎夏日確實是要多喝水,什麼,它們不喝水的,真的嗎我不信魯不豫,它們不渴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去翻了下資料,果不其然,發現了新大陸了,魚竟然真的不喝水。
  • 方舟生存進化怎么喝水 方舟生存進化口渴了怎麼辦
    方舟生存進化是一款生存遊戲,那麼飢餓與缺水這些元素肯定是會有的,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方舟生存進化中人物渴了要怎么喝水,一起來看看吧。
  • 人為什麼需要水 渴僅是喝水的事嗎
    水,對生命健康很重要。一個人若沒有食物,可生存3周;沒有水,可生存3天;沒有空氣,只可生存3分鐘。可見,水對於人體是僅次於空氣的重要物質。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水? 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 水,能起到潤滑作用。關節潤滑劑、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腸粘液、呼吸系統氣道內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離不開水。 二、水分來源 我們每天通過喝水、食物和機體內生水這三個途徑來獲得所需水分。喝水包括各種途徑所獲得的白水、茶水、飲料等。
  • 大象為什麼用鼻子喝水?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喝水不嗆?
    大象為什麼用鼻子喝水?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喝水不嗆?時間:2017-07-17 13:06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象為什麼用鼻子喝水?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喝水不嗆? 大象的鼻子應該是大自然中最長的了吧!那他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 為什麼野外有的地方有水就有魚?
    只要哪天有水和適合的溫度,就能孵化出小魚。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農村裡那些小水塘,只要長年有水,那裡面必定會有小魚。只是水塘大點的話,可以抓到比較大的魚。而水塘小點的,通常都是一些很細小的魚。那麼,這些小魚是怎麼來的呢?1:其他動物帶過來的。首先,魚類通過無性繁殖,受精卵會浮遊在水面,或者依附在水草上。
  • 動物界十萬個為什麼:魚會口渴嗎?奶牛為什麼總有奶?
    魚會口渴嗎?這個問題就好比「如果住在大米飯裡會不會感覺到餓?」那麼首先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是渴?「渴」這個詞,最基本的意思是一種喝水的衝動魚會不會口渴需要分魚而論淡水魚體液的鹽濃度高於它們周圍的水它們不會主動喝水,而是利用滲透作用通過皮膚和魚鰓吸收水分然後排出更稀釋的混合物以除去體內過量的水,所以它們不但不渴
  • 動物界十萬個為什麼:魚會口渴嗎?奶牛為什麼總有奶?
    以前總是給你們講各種地質地貌形成原理今天來講一些動物界的冷知識魚會口渴嗎?「渴」這個詞,最基本的意思是一種喝水的衝動魚會不會口渴需要分魚而論淡水魚體液的鹽濃度高於它們周圍的水它們不會主動喝水,而是利用滲透作用通過皮膚和魚鰓吸收水分然後排出更稀釋的混合物以除去體內過量的水,所以它們不但不渴
  • 喝水的方式不對,會對心臟產生什麼影響呢?怎樣喝水才會更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當體內缺水時身體就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症狀,而如果身體出現了喉嚨腫痛、感冒發燒等情況的時候,我們也會經常說多喝點水,補充水分,讓人誤以為喝水就肯定是好事。但是大家要知道,喝水雖好,可是有的時候喝水方式不正確心臟是會受不了的。
  • 【注意】口乾口渴,喝大量水也不管用?當心是這些病發出的預警!
    水! 今天第一杯水喝了嗎 但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整日水杯不離手, 喝水講究「時」有「度」 喝水有時: 喝水跟吃飯一樣,也需要定時,不要在感覺到「口渴」之後才喝水。如果人體長期處於一種潛在的缺水狀態,會不利於正常代謝。當出現口渴心煩或乏力頭疼等狀況時,說明機體細胞已經開始脫水。
  • 魚的嘴巴一張一合,是在喝水嗎?不不不,它們只是在排尿
    當我們觀察魚缸,池塘或河裡的魚時,看到他們在水中的嘴巴一張一合,遊來遊去,反反覆覆,好像是在喝水似的,但這是一種錯覺,魚只是在呼吸而已,魚需要通過魚鰓吸入和流出的水來獲取氧氣,海魚則另當別論。魚兒不是在喝水海魚是要喝水的,這個我們稍後再解釋。
  • 闢謠:貓咪就應該多喝水?別高興太早,貓咪突然愛喝水可不是好事
    特殊造型的水碗,自動飲水機,寵物淨水器,甚至大喵還聽到有鏟屎官特意煮了肉湯給貓咪喝,就是為了讓它們可以多喝一點水。在讓貓咪喝水的這條路上,鏟屎官們可謂是「各顯神通」,畢竟貓主子天生不喜歡喝水,喝水少又很容易生病,容易導致貓咪尿路感染等問題。
  • 烏鴉喝水的故事 烏鴉喝水簡短小故事
    《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吧,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是會在床前給我們講許多小故事,哄我們入睡。長大了,便沒人在耳旁給我們講故事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重溫一下《烏鴉喝水》這個故事吧。
  • 喝水也會把人喝死?水中毒了解一下!
    醫院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水中毒,這種結果令很多人吃驚:喝水也會把人喝死?2012年6月,合肥一男子在連續喝了20瓶礦泉水後,出現抽搐、癲狂、意識不清等症狀,醫生診斷此人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經過解毒處理後,男子轉危為安。有位愛美女生對自己的「豐滿」身材很不滿意,她聽說多喝水既減肥又美容,一個星期來,她幾乎每小時喝500~600毫升水。
  • 知道不愛喝水,對身體的這8條危害,你還敢不喝水嗎?
    ,但是生活中,你會見到很多不愛喝水的人以及不愛喝水所導致的身體缺水的表現。2、水在人體的分量水在人體中是含量最多的成分,人體總體水是會隨著年齡、性別和體型的胖瘦存在個體差異,一般新生兒總體水最對,佔到80%,成年男性在60%,女性在50%-55%,以後會隨著肌肉組織含量的減少,總體水也會減少,而且人體總體水還會隨著機體脂肪含量的增多而減少,這就是為什麼人到年齡越大的時候,身體越容易缺水的緣故。
  • 魚兒在水裡會喝水嗎?
    魚天天都泡在水裡,那麼它會喝水嗎?當我們觀察魚缸或者池塘裡的魚時,會看到他們的嘴一張一合,遊來遊去,看起來好像喝水一般,但這其實是一種錯覺,魚不過是在呼吸罷了!魚需要通過魚鰓吸入和流出水來獲取氧氣,如果魚喝了水,後果會很嚴重。由於魚排出體液的鹽濃度遠遠高於淡水環境下的鹽濃度,這時水可以通過魚口和魚鰓進入魚的體內,為了不把自己脹破,淡水魚必須不停的排水,他們一整天都在尿尿。一般來說,一隻20公斤重的淡水魚每天要排出3升的尿液,真是堪稱尿王!
  • 魚缸長期不換水對觀賞魚危害大,魚缸換水正確操作,及換水量多少
    即使你不養魚,也知道魚缸是需要換水的吧。換水的目的其實有很多,方法也不同。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要將魚缸的老水抽出,換成新的水。觀賞魚在生長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髒東西。一部分髒東西被過濾吸收,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沉澱的,不會被過濾吸收。
  • 給幾個魚缸同時換水,為什麼每個換水量和處理方法都不一樣?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昨天由於網絡問題的原因,導致文章不能及時更新,有些魚友的私信也不能恢復。所以養魚老道閒暇之餘,就可以給我的那些觀賞魚換換水了,針對不同的魚缸,一定是採取不同的換水頻率和操作思路,主要的依據還是要看我們魚缸濾棉的溢流狀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水質的狀態、觀賞魚的狀態和有無適當困水等因素所決定。
  •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 喝水多了會「中毒」
    美國醫學博士巴特曼在《水是最好的藥》一書中記載的多項研究證明,健康飲水可緩解高血壓、糖尿病、過敏、哮喘、癌症等多種疾病,他曾用水治癒了3000多名患者。  如何正確喝水  感覺口渴時,一般成人水分丟失量約為體重的2%,兒童水分丟失量約為2%~5%,此時身體機能開始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