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觀察魚缸,池塘或河裡的魚時,看到他們在水中的嘴巴一張一合,遊來遊去,反反覆覆,好像是在喝水似的,但這是一種錯覺,魚只是在呼吸而已,魚需要通過魚鰓吸入和流出的水來獲取氧氣,海魚則另當別論。

海魚是要喝水的,這個我們稍後再解釋。現在我們先說淡水魚,如果河魚喝了水,後果會很嚴重,由於他們生活在淡水環境中,它們排出的液體的鹽濃度遠高於淡水環境中的鹽濃度。

在這種情況下,水可以通過魚口和魚鰓進入魚的體內,因為河裡的鹽濃度比魚體內的低,為了不把自己「脹破」,淡水魚必須不停的排水,這些淡水魚一整天都在尿尿,按平均來計算,一隻兩斤重的淡水魚,平均每天要排出300毫升的尿液,也就是說,一隻20斤的鯉魚,一天要排出三升的尿液,真是堪稱「尿王」。

與河水不同的是,海水的含鹽量要比魚體內的含鹽量高得多,鹹水魚的細胞中只含有少量的鹽分,鹽分無法通過被細胞膜包裹著的細胞,不過水可以,由於水是從鹽濃度低的地方流向鹽濃度高的地方,魚體內的水分會逐漸慢慢的流失,就變成了「魚乾」。它們必須喝大量的水來補償體內的流失的水分,但喝大量海水的同時,大量的鹽分也會進入它們的體內和血液。

硬骨魚的魚鰓會濾除過量的鹽,像鯊魚這樣的軟骨魚,則有特殊的直腸腺,可以排出多餘的鹽分。海魚減少排尿,以此防止水分流失。
最後,魚到底喝不喝水?
答案是:海魚喝淡水魚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