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需要水 渴僅是喝水的事嗎

2020-11-25 民主與法制網

水,對生命健康很重要。一個人若沒有食物,可生存3周;沒有水,可生存3天;沒有空氣,只可生存3分鐘。可見,水對於人體是僅次於空氣的重要物質。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水?

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水約佔成年人體重的60%~70%,人體血液中的大部分物質都是水分,我們的肌肉、肺、大腦等組合和器官中也含有大量水分。

水,是一種良好溶劑。水是多種礦物質、微生物、葡萄糖、胺基酸及其他營養素的良好溶劑,參與體內的物質轉運,它將營養物質運送到細胞內,同時運走體內的代謝廢物。

水,是體溫調節系統的主要組成成分。體內能量代謝產生的熱,通過體液傳到皮膚表面,經蒸發或者排汗帶走多餘的熱量保持體溫恆定。

水,能起到潤滑作用。關節潤滑劑、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腸粘液、呼吸系統氣道內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離不開水。

二、水分來源

我們每天通過喝水、食物和機體內生水這三個途徑來獲得所需水分。喝水包括各種途徑所獲得的白水、茶水、飲料等。

我國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我們常用的烹調方式與西方不同,多以蒸、燉、煮、炒為主,不僅保留了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還往往在烹調時加入一定的水,因此,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水分。據北京、上海、成都和廣州四地進行的飲水調查發現,被調查對象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分佔外源水的41%,喝水佔56%,還有一少部分來自於飲酒。

機體內生水是指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也是機體獲得水分的一個途徑。

三、飲水過少不利健康

我們通過排尿、排便、呼氣、皮膚蒸發或出汗丟失水分,其中,排尿是最主要的途徑。人體內有一個水平衡調控系統,確保了液體攝入量與丟失量之間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當身體出現體液不足時,口渴中樞受刺激,產生口渴感,引發飲水行為;如果不能及時通過飲水來補充缺失的水分時,機體會通過增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使得腎臟內體液瀦留,通過減少排尿量來保持體內液體平衡。而如果水分攝入較多,則通過增加排尿量來排出水分。

機體缺水超過體重的1%以上,而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則會產生一些症狀(見表1)。另外,還有很好識別的症狀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如關節痛、肌肉疼痛、後背痛、便秘;尿液氣味濃重、色黃等。

四、飲水不是越多越好

當水攝入量超過了腎臟排出能力時(0.7~1.0升/小時)可引起體內水過多或水中毒,水中毒可導致低鈉血症。正常人很少會出現水中毒,但在高溫環境下,多見於腎臟、肝臟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個體為了避免中暑,在短期內攝入大量水分,而鈉鹽攝入不夠時可導致低鈉血症。國外研究表明,大量喝水後,人體會產生疲倦感、食慾降低、腦袋昏昏沉沉。這是因為飲水過多衝淡了血液,全身細胞的氧交換受到了影響,腦細胞一旦缺氧,人就會變得遲鈍。可見,並非飲水越多越好,如表2。

五、每天我們需要多少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成年男性每天飲水1700毫升,女性1500毫升。

當我們活動量較大時丟失的水分增加,應該適當增加飲水量。短時間的運動,可額外補充400~600毫升液體即足以彌補丟失的水分;但若進行持續1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則需補充更多的液體。另外,較熱的環境使得排汗增多,室內或飛機上開空調或暖氣可造成皮膚中水分蒸發丟失,也需增加飲水量。飲酒會加快機體內的代謝反應,使得排尿量增加,應補充增加的飲水量沒有定數,只要保持體內水分平衡即可。

六、飲水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儘管在起床後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我們一直想當然地認為,口渴時我們體內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機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並開始利用調節系統進行水平衡的調節,此時飲水雖然可以補充丟失量,並不是最佳的飲水時機,而且一次性飲大量水,會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

七、 白開水是補水最佳選擇

生活中常喝的飲品包括白水、茶水、飲料等,白水不含能量、解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而白水中又以白開水為最佳。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並且乾淨衛生、製作簡單、經濟實惠,是飲品中的最佳選擇。礦泉水、礦物質水、純淨水等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但不宜作為主要的飲用水。【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作者介紹:馬冠生,博士,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從事營養與健康研究27年。現任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婦女兒童問題專家,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項目專家組組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2013第六屆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健康傳播風尚人物,2012年獲首屆科學傳播人頒獎盛典授予的「科學傳播年度人物」獎,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社「健康中國2012·十大年度人物獎」,中國營養學會2008年至2010年度營養科普工作個人一等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想尿?喝下去的水,究竟需要多久變成尿?
    水變成尿液,正常一般需要30~45分鐘,相當於學校裡一堂課的時間。 水在體內停留時間長短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個是吃的鹹還是淡,另一個是吃得多還是少。水變成尿之後,會儲藏在膀胱中,排出的是快是慢,還要看膀胱的大小。 水在體內變成尿的時間,最短只需要6~8分鐘,最長則需1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說,水喝入體內,大約需要6~120分鐘變成尿液,不同的人,尿液形成速度不同。 一天,尿幾次才算正常?
  • 養魚不換水行不?魚為什麼跑到水面喝水?海裡魚「喝水」口渴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殖觀賞魚。金魚、錦鯉、孔雀魚等成為人們魚缸裡面的寵物。生活在大海裡魚類,它們的身體運轉是需要水。人需要呼吸才能生存,那魚需要呼吸不?魚缸裡養魚的過程中,不知道你有沒有近距離地觀察過。很多人只看到魚兒總會不斷地打開嘴巴大口地喝水。那麼它們真的只是在喝水?
  • 生活在水裡面的魚,它們口渴了需要喝水嗎?
    看到這裡的時候,你一定感到很奇怪,長期生活與海洋裡的魚類,一直與水有接觸,為何它們不需要喝水?難道它們體內細胞的分裂不需要水?這時候,魚類就不需要喝水,因為繼續喝水的話,容易使得細胞破裂,魚會因此膨脹死亡。
  • 喝水的學問:什麼是水質好?什麼樣的水才健康?
    喝水是一件講究的事!水是生命之源,人體70%是水。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水,每一天都要喝水。那究竟喝什麼樣的水最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另一個問題,什麼才是水質好?|水對人的影響「一方水士養一方人」!說的就是,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水土環境,這種差異表現在不同地域的水質不同,最終也影響著不同地區人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健康。水具有調節人體溫度,參與新陳代謝,補充體液,輸送營養,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保持細胞最佳狀態的功能。
  • 腎受傷了,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很多人不清楚,你也看看吧
    那麼對於腎臟本身就不好的人來說,如果喝太多水的話會不會加重腎臟負擔,那麼這類人是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腎受傷了,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很多人不清楚,你也看看吧因為大部分水分都是通過腎臟代謝出去的,因此對於有腎臟疾病的人來說,儘量不要喝太多水,只要保持在正常喝水量就行,特別是對於患有尿路結石的患者來說,如果體內結石過大無法自動排出,喝水過多反而會加重腎臟負擔。
  • 蠶工坊: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
    有天,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來問俺「寶寶吃飯渴了要喝飲料、喝果汁、喝湯水、吃水果,那麼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啊?」,這個問題對於有著數十年養蠶經驗的蠶悟達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其實蠶寶寶從出生到結繭到產卵,整個過程中都不直接喝水的,家庭侍養玩家大概都如此(當然專業的工廠養殖可能會有所不同)。民間養蠶時有一個講法「桑葉有水汽,蠶寶會拉稀,之後鐵定要歸西」。
  • 人體每天需要喝八杯水嗎?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
    當人體處於缺水狀態時,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乏力、喉嚨口渴等,因此喝水非常重要。然而飲用水並不是完全鬆懈的,此前有各種傳言稱人體每天需要喝8杯水,真的是這樣嗎?人體每天需要喝八杯水嗎?這不一定,要看分數。這句話不是一定的量,比如八杯水「杯」,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一杯多少錢,也不能確定。
  • 高溫暴汗卻越喝越渴?你的水缺了電解質!
    近期的天氣開啟了燒烤模式,出門5分鐘,暴汗2小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被熱得不要不要的……全靠空調給我冷風吹和不斷喝水續命。但是有的小夥伴卻說:咋感覺這水越喝越渴,喝得多也不解渴,身體還有虛脫的感覺。這是因為,你喝的水不對!
  • Nature:渴還是不渴,這是兩回事
    這種「大腦控制」實驗表明在SFO中確實存在兩種調控口渴的神經元,其中稱為 CAMKII 的神經元能開啟口渴的感覺,而另外一種:VGAT 神經元,則會關閉這一信號,讓人不感覺到渴。當研究人員打開 CAMK11 神經元時,小鼠就會立即開始找水,不停的喝水。對於缺水和不缺水的小鼠來說都一樣,都會執行這一行為。一旦關閉光照射,這一信號就會被關閉,小鼠就會立即停止喝水。
  • 同樣喝地球上的水,為什麼人類需要過濾,其他生物卻不需要?
    而這也讓許多人感到奇怪,同樣是地球上的水,為什麼人類喝需要過濾或燒開,其他生物卻不需要呢?是因為動物身體比人類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就能帶來這麼大的改變嗎?可野生生物的能力註定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飲用過濾水,只能依靠大自然來對水進行簡單的過濾淨化,而這也就引出了文章開頭問題的下半部分——為什麼野生生物不需要飲用過濾水。
  • 為什麼動物能直接喝髒水,而人類喝水需要過濾後,才能飲用?
    而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一切生命起源於海洋,水是我們有生命物種不可缺少的生存條件之一。大約38億年前,海洋中開始有了生命的存在,進而逐漸進化成我們人類。而自然界一直有很多事情是非常奇怪的,比如,為什麼動物能直接喝髒水,而人類喝水卻需要過濾?
  • 水專家:中國95%的人不懂如何喝水,純淨水吸收性差
    我為什麼如此重視飲水?因為水是生命之源,也被譽為「百藥之王」。水隱藏在體內,維持著我們的健康,但其重要性往往被遺忘。很多人不知道,水約佔成年人體重的70%,大腦、肺、心臟的80%,血漿的92%,氧氣、營養物質等都需要在水的幫助下輸送到全身各處。
  • 美國醫學博士:「你沒有生病,你只是渴了」
    多喝水有益健康,這是我們經常能聽到家人朋友會這樣提醒。但是你每天喝的水真的滿足了身體需要嗎?可能我們從來沒有認真關心過水在身體裡的作用和功能。其實缺水對身體造成的嚴重後果,遠遠比你想像得要嚴重得多。只有口渴了,才是缺水的徵兆嗎?巴特曼博士經過多年的醫學研究發現,將口渴作為身體的缺水信號其實並不可靠。身體對於水的需求是另一種運行邏輯和模式,也就是為了給咀嚼和吞咽食物提供潤滑劑。只有當口腔乾燥無法產生合理量唾液時,我們才能感覺到口乾舌燥想喝水。但其實,口渴只是身體缺水的後期徵兆之一。
  • 地球正在瘋狂地「喝水」,會不會有一天,把地表上的水給喝乾了?
    水作為最重要的生命之源,在大數據不變的情況下,是否在暗地裡搞小動作呢?要知道,地殼運動一直在進行,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裂縫,地球的水流地球內部那都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是在說地球也在喝水,但是現在來看的話,即使我們能接受這個事實,但是如果你知道了它的驚人的速度,估計你也是難以接受的。
  • 喝水也能中毒?為了做B超一次喝3升水成功入院,醫生:不是個例
    對於人類來說水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長時間不喝水的話,人會直接死去,這也是為什麼,沙漠這種地方會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原因,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人體對於水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如果一口氣喝太多水的話,也是會喝水中毒的。
  • 其實你根本就不懂怎么喝水!
    其實你根本就不懂怎么喝水!>但其實正常身體代謝啥的那都需要水啊而且水不僅僅是H₂O喝水還有點額外的好處比如可以給你補充一些礦物質北大營養系主任馬冠生就指出中國居民不是礦物質攝入量不夠嗎飲用水裡的鈣、對人的意義就比較大了所以認真勸你多喝水的男生真的很體貼不僅關心你渴不渴還關心你體內的礦物質夠不夠有種說法反覆燒開的水裡面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升高千萬不能喝
  • 在沙漠中渴了能吃仙人掌嗎?為什麼?
    任何的植物生長都離不開水,即便是生長在沙漠之中的仙人掌也不例外,只不過由於缺水,所以它們進化出了複雜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從地下和雨水中吸收水分。從整個仙人掌的結構看,其莖是含水量最大的。既然仙人掌的莖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那麼人在沙漠中需要水時可不可以吃仙人掌呢?
  • 為什麼人喝水需要處理過濾?而動物可以直接喝,和長壽有關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的開始,有了它,地球變成了一個70%都是水的蔚藍色星球;有了它,地球變得生機盎然,充滿活力氣息;有了它,各種生命的出現都成為了可能。動物需要水,植物需要水,我們人更需要水,水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成年人體內,水佔到了體重的70%,兒童甚至達到了80%,多喝水更有利於身體健康更長壽。曾經更是有實驗表明,如果我們一個正常人,有水喝但不吃飯,還能勉強活差不多一個月,但是不喝水,人不能活過一個星期,可見水的重要性!那水這麼重要地球上的水也很多,為什麼我們卻不能和其它生物比如動物一樣直接去喝呢?
  • 大象為什麼用鼻子喝水?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喝水不嗆?
    大象為什麼用鼻子喝水?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喝水不嗆?時間:2017-07-17 13:06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象為什麼用鼻子喝水?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喝水不嗆? 大象的鼻子應該是大自然中最長的了吧!那他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 水精靈遊歷記,一本繪本,讓孩子愛上「喝水」【雙語圖解故事】
    在嬰幼兒體內,水的佔比可以達到60%,水可以幫助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對於幼兒來說水十分重要。 家長們在鼓勵孩子多喝水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可愛有趣的繪本來讓孩子明白水的重要性,從而讓孩子更容易的進行喝水這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