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想尿?喝下去的水,究竟需要多久變成尿?

2020-11-27 騰訊網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睡前喝兩口水,就會感覺有尿意。

哪怕只有短短幾分鐘,準備躺下睡時,還是要強迫自己再去一趟廁所。

但也有一些人,喝了水幾小時後卻毫無尿意……

喝下去的水,過多久會變成尿?一天到底尿幾次算正常?《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解讀,並告訴你一泡健康的尿長什麼樣。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吳芃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宋崇升

喝下去的水,多久會變成尿?

水變成尿液,正常一般需要30~45分鐘,相當於學校裡一堂課的時間。

水在體內停留時間長短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個是吃的鹹還是淡,另一個是吃得多還是少。

如果吃得過鹹,間隔時間會長一些;吃了東西再喝酒比沒吃就喝酒,更不容易有尿意;運動完喝的水不易排出;天氣冷,人也容易上廁所。

此外,天氣的冷熱也會影響排尿時間。水變成尿之後,會儲藏在膀胱中,排出的是快是慢,還要看膀胱的大小。

水在體內變成尿的時間,最短只需要6~8分鐘,最長則需1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說,水喝入體內,大約需要6~120分鐘變成尿液,不同的人,尿液形成速度不同。

一天,尿幾次才算正常?

一般來說,人每天排出的尿量大約是1500毫升左右。但只要每天尿量多於400毫升、少於3000毫升都沒有太大問題。

一天大約排5~8次小便,白天4~7次,晚上0~1次,是排尿頻次的最佳比例。

如果飲水量並不多,但是小便超過8次,那就算尿頻。

健康的尿液應該是這樣的:

顏色淡黃透亮,就像沏的第一遍茶水。

喝水多的時候,尿液可能像白開水一樣,是無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時候,尿液就可能會呈啤酒似的黃色,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為什麼有些人特容易想排尿?

很多人以為老想尿,肯定是腎虛。其實,大多數尿頻都和腎無關。只有尿頻而且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也高的,才有可能是腎有問題。

事實上,「尿頻」多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01

膀胱過度活躍症

這是一種以尿急症狀為特徵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症狀。

膀胱過度活動症發病非常普遍,4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為1/10,且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

對於比較肥胖的人,要注意減輕體重,避免一次攝入大量的水,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和飲料。儘量在白天多喝水,睡前不喝水。

02

天生膀胱較小

膀胱的大小各有不同,一些人天生膀胱就比較小,存儲的尿液容量也就比較小。

03

喝水和排尿習慣

有些人平時不習慣主動喝水,非要等到特別渴了才會去喝,時間久了膀胱也會適應缺水的環境。一旦有水分流入,膀胱突然受到刺激,就會產生尿意。

04

血糖水平高

如果不僅排尿次數多,而且尿量也不少,有可能是內科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血糖水平較高的人,通常存在代謝障礙,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減弱,尿液中的糖分就會增多,尿液也會增多,即使喝水不多,也容易頻繁跑廁所。

05

神經性尿頻

神經性尿頻多和不良的心理因素有關,特別是越焦慮,尿頻就越明顯。

比如最初是外出乘車怕上廁所不方便,就提前上廁所,並且試圖把尿排乾淨或多排一點,因此反覆去小便。

為什麼有人喝水多卻無尿意?

成人平均膀胱容量約450毫升,一般250毫升即有尿意。

每天尿量少於400毫升,即為少尿,正常人幾乎不會出現。一旦發生,多為急性腎衰竭。

01

有憋尿的習慣

如果平時經常憋尿,膀胱的敏感度就會有所下降,即使喝很多水,身體也能適應,不會那麼快產生尿意。

02

運動出汗多

經常鍛鍊的人,身體消耗能量、水分的速度都會比較快,水進入體內被代謝的較快,加上出汗等,就沒什麼尿意。

03

處於極度缺水狀態

這時補充水分,腎小管會首先吸收大量水分,形成的尿液就比較少,所以喝了很多水,也可能難以有尿感。

04

疾病因素

病理性的尿量減少分為:少尿和無尿。

少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於400ml ,突發的少尿是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無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於100ml ,持續性的無尿主要見於器質性的腎功能衰竭,表現為尿毒症。

具體尿量減少的原因,需要根據影像學、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的判斷。▲

本期編輯:劉雲瑽

等等,右下角點個讚再走

相關焦點

  • 喝下去的水,需要多久會變成尿?一喝水很快就有尿,說明什麼?
    夏季一到,天氣轉熱,人體出汗量會變多。出汗量變多,體內的水分流失快,身體容易缺水。為了健康,應該多喝水,及時幫助身體補充水分,以免身體缺水。水喝入體內,經過身體代謝之後,會變成尿,多喝水意味著尿會變多。
  • 腎不好,尿先知?為何有人喝很多水都沒尿意,有人一喝水就想尿
    可生活中還有另外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喝了很多水的前提下也沒有尿液,而另外一種是剛喝完水就想排尿。 這時大家都在好奇,究竟哪一種代表著腎不好呢? 為何有人排尿頻繁,但有些人喝了水也沒有尿?
  • 一喝水就想尿和經常喝水卻沒尿,到底誰更健康?真相沒那麼簡單!
    01 喝下去的水,要多久會變成尿? 水向尿轉變的這個過程,正常情況下是30-45分鐘這樣。 但這僅僅是正常情況,因為水變成尿會受到體內是否缺水、溫度、情緒和活動量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時間並不是太固定。 有研究顯示,這個過程最快是6-8分鐘,最長也不會超過120分鐘。 所以,水變成尿的時間基本上維持在6-120分鐘。
  • 一喝水就有尿的人和喝水多沒尿的人,誰更健康?尿多是腎不好嗎?
    比如現在人們發現自己喝一點水就會出現尿多的情況,有的人而喝了好多水,才尿一點,並且沒有尿意,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排尿多到底是不是腎不好,下面為大家說一下。一、喝了水尿多的人我們人為什麼會排尿,因為尿液其實就是水形成的,而它是從外界進入我們身體裡的,就好比我們平時喝水,還有水果之類的,而水是生命之源。
  • 為什麼有的人喝了好多水尿也不多,有的人喝了一點尿就很多?
    尿量的多少涉及四方面因素:飲水量、腎臟本身的濃縮功能、有關激素分泌的多少、尿中溶質的濃度。下面就從這5個方面因素談談為什麼有的人喝了一點尿就很多,是否腎虛呢?1.飲水量一般情況下,大量飲水之後尿量是會增加的,但同時需要考慮腎外途徑丟失的水分。
  • 為啥有些人一喝水就尿,很多人喝很多水卻不尿?原因早知道早好
    導語:水對於身體的健康至關重要,我們從小就被告訴要多喝水,每天起床一杯溫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多喝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速度,稀釋血液濃度,補充我們身體的所需水分,多喝水還可以使人看起來更加有活力,多喝水的人的體態看起來要比其他人更加輕盈,身體裡的有毒物質更容易排出體外,因此多喝水的好處太多了。
  • 一喝水就想跑廁所和經常喝水卻沒感覺,到底誰更健康?
    而有些人,明明喝了很多水,卻長時間沒有尿意...難道他們的腎功能好一點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01喝下去的水,要多久會變成尿?水向尿轉變的這個過程,正常情況下是30-45分鐘這樣。但這僅僅是正常情況,因為水變成尿會受到體內是否缺水、溫度、情緒和活動量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時間並不是太固定。有研究顯示,這個過程最快是6-8分鐘,最長也不會超過120分鐘。所以,水變成尿的時間基本上維持在6-120分鐘。02一喝水就想排尿怎麼回事?
  • 一喝水就尿多,是怎麼回事,是腎臟的問題嗎?看看這些就明白
    水在人體新陳代謝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水也是人體內生存的基本要素,水分就是人體細胞外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細胞內物質代謝的主要媒介,人體內的新陳代謝,無一不是在水中進行的,有人估計人的一生中大概要飲50噸以上的水,沒有水分也就沒有生命,大家都知道喝水上廁所是很正常的事,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人喝水之後,就有尿意,但有的人呢一喝水就有尿
  • 你每天都在喝著恐龍的尿
    水是萬物之源,地球從誕生生命的那一刻開始,水就已經出現在我們的星球。我們每個人對水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你知道嗎?你每天喝的水裡面幾乎每一個水分子都被恐龍喝過!專家說普通人每天要喝八杯水,才能滿足人體每日對水的所需。要是我告訴你你喝的水基本上全部是恐龍尿,你是不是會覺得手中的水他就變得不香了嘛,甚至還難以下咽。
  • 孩子多飲多尿 需要警惕3種可能
    起床後、睡覺前都不停喝水,就連吃飯也是吃幾口就說口渴。喝得多,廁所也去得多,晚上睡覺還常常尿床,每次睡醒後都精神萎靡。後來爸媽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孩子得了糖尿病。專家提醒,孩子每天喝水量應該在2L以下,如果喝水喝太多,並且經常上廁所,就要警惕可能是以下幾種疾病所引起的: ■新快報記者 林恆華 通訊員 林惠芳 可能1 糖尿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謝丹宇指出,兒童糖尿病一般有兩種。
  • 為什么女性容易尿路感染?醫生:做好這幾件事,尿路感染不敢來犯
    那麼為什么女性就很容易尿路感染?女性容易得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女性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由於女性的尿道口比較短並且較寬,細菌就會容易進入上行引發感染,在加上尿道口離肛門比較近,肛周的細菌也會趁機而入。
  • 尿路感染為什麼偏愛光顧女性?
    尿路感染為什麼偏愛光顧女性?因此,尿路感染常見,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的尿路感染更為常見。研究發現,女性到24歲,至少有三分之一經歷過至少1次尿路感染,而超過半數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過至少一次尿路感染。
  • 尿路感染、尿結晶?貓咪飲水機解決貓咪不喝水的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貓咪都不愛喝水,近期觀察發現咪咪不愛喝水,之前有過一次輕微尿血,去寵物醫院衝洗膀胱然後抱著掛了一下午吊瓶,現在每天懶洋洋趴成一個「貓餅」,食欲不振很是心疼。因為咪咪一天都在家裡,所以運動量不太夠,又不愛喝水,非常容易復發尿路感染和尿結晶的問題。
  • 水!水!貓狗不會自己喝?用你管?!
    那麼還有一個辦法去讓PH值為5.5的酸性溶液去變成中性,那就是加水,去稀釋這個溶液,加水的好處就是不管你加多少,PH值只會無限接近7,也就是中性,不會往鹼性的方向發展;即使面對不同的個體的貓狗來說,水多水少,也就是多尿一泡少尿一泡的事兒。不會變成鹼性的尿;而面對尿液PH值比如是7.5的鹼性尿來說,同樣的道理啊,加水只會稀釋它無限接近中性,而不會再往酸性的方向發展。
  • 水喝的多了,自然就有尿了!
    水喝的多了,自然就有尿了!它最好可以方便轉發連結、方便評論和讚賞,這樣你的寫作才可能會有反饋,有意外之喜,也更有可能持續寫下去。 一開始寫的時候你會遇到許多困難。你可能不知道寫什麼好,或者好不容易些了幾百字,自己特別不滿意地又刪掉。你也可能是寫了一段時間了,閱讀量從來沒超過 100,你開始懷疑自己為它付出的精力和寫作的意義。
  • 魚尿也有大價值?科學家說要保護它
    製作:蘇澄宇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月26日,科學家在的《科學進展》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說一些魚的尿對生態系統特別有價值,甚至關係到數百萬人的食物供應。乍一看不大可思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人會問——魚是怎麼撒尿的?
  • 吃了紅心火龍果尿尿會變紅,那吃什麼會尿出一道彩虹呢?
    隨著健康養生觀念的深入人心,「多喝水」已經成為百搭通用的健康關照。飲用充足的水,是人體水代謝的「善始」,而澄澈的尿流通暢地排出體外,則是水代謝的「善終」。喝下去的水,是如何變成尿液的?尿液的顏色為何時深時淺、時清時濁,又為何有時是不同顏色?尿液性狀的改變為何是泌尿系統疾病的晴雨表?
  • 尿常規顯示蛋白尿,是腎出問題了?醫生:剛做完1件事別急著檢查
    人體的尿液組成成分就是95%的水和5%的其他物質,尿液是經過腎臟過濾後產生的,因此尿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出腎臟的健康問題。蛋白尿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大量蛋白質成分,一般是因為腎小球濾過有問題導致的,於是很多人把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畫上等號。
  • 尿常規結果波動比較大,我們怎樣確定自己是否存在蛋白尿?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也會遇到病人會問我們同樣的問題:醫生,為什麼我多喝水,排尿多了尿蛋白加號就沒有或者減輕,我少喝水了,查尿蛋白就會增加呢?但是這個尿常規雖然簡單方便,但是卻不夠精確,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運動量 飲食 飲水,以及白帶 泌尿系感染 精液 前列腺液等影響。尿常規只是反應當時一次裡的蛋白多少,如果喝水太多,就會導致尿液稀釋,導致尿蛋白結果偏低,如果喝水少,尿液濃縮,當次的尿蛋白就會偏多,另外喝水太少,尿道中也會殘留一些分泌物,對結果也有一定影響。
  • 媽媽我要尿尿、喝水、講故事、看動畫、拉粑粑、喝...
    媽媽我要尿尿、喝水、講故事、看動畫、拉粑粑、喝牛奶…… 相信很多家長一看到標題就笑了。我特別羨慕那些說自己家娃是睡覺天使的,一躺下沾枕頭不到五分鐘就睡著。在此之前我一直懷疑,這樣的娃現實世界中真的存在嗎?想我家的娃,睡個覺,他每天晚上能給你找80個理由都不帶重樣的,到最後,耐心耗盡,還是只能靠最沒招的「獅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