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解螺旋、高分子科學前沿、社科學術圈
隨著國內機構對水刊和學術不端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機構對SCI期刊進行黑名單管理,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
從最新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中山大學的黑名單期刊看,範圍不再只限於低分期刊,一些一區TOP期刊,也被納入,比如最新為8.579分的Theranostics。
Theranostics雜誌是由 Ivyspring International出版商發行,於2011年創刊,比Journal of Cancer遲一年。目前JCR分區為醫學研究與實驗1區,中科院分區為醫學1區。在136本同類別SCI期刊中,Theranostics排名第10。
經Web of Science檢索分析,Theranostics雜誌上近兩年國人學者的文章佔比高達65%。其中,排名前五的發文單位依次為中科院、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佛大學排名第七,佔比3%。
那些水刊的日子要到頭了
近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推文,「《國際期刊預警名單》醞釀待出」。
文中提到《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將綜合評價期刊載文量、拒稿率、論文處理費(APC)、自引率、撤稿信息等多項指標,來找出有風險的期刊。依據各刊數據差異,將預警級別分為高、中、低三檔,風險指數依次減弱。
首批預警期刊名單預計將於2020年12月發布,之後也會持續更新。
中科院的「預警名單」
在期刊評價方面,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無疑是國內的Top 1,每年發布的中科院分區,有時甚至比影響因子更讓人看中。現在學術代表作制度中所謂高質量論文基本就等同於中科院一區期刊的論文。
所以,由這家發布的期刊預警名單,無疑擁有全國最高的權威性。
這對於學生或者青年教師來說,是個巨大利好。比方說,一個學生在向期刊投稿錄用後,期刊卻被學校拉進了黑名單,那麼,原來可以申請畢業答辯的學生可能就因為不符合相關規定而不能答辯畢業。同樣,一個教師也可能因為缺少了一篇SCI論文而在職稱晉升時受到影響。
在沒有權威的「預警名單」前,文章投到哪本期刊才保險,完全是個玄學。就比如中山大學一附院的名單裡,還有個8分一區的Theranostics。
悲劇就是,你眼中的頂刊,卻是人家名單裡的水刊。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專挑爭議期刊投稿,因為其稿源受到影響而更容易被錄用,所以在這些期刊還沒被踢出之前趕緊投稿打個時間差。
在「預警名單」公布後,各機構有了統一的參考。尤其是「高風險期刊」,基本算是判了死刑,可以預見到這類的投稿不確定性就會大大減少。
「
最新「預警名單」推測
最後根據各機構黑名單來推測下,有哪些期刊會上「預警名單」。
首先就是四大水刊,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Medicine、Oncotarget。畢竟之前影響巨大,多少研究生靠著它們畢了業。Medicine和Oncotarget都是黑名單常客,不過Oncotarget早就被踢出了SCI,影響不大。
接下來就是Spandidos出版社管理的期刊,此出版社旗下期刊以版面費高、國人文章多著稱,每年為希臘貢獻大量GDP。黑名單裡Oncology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Oncology Reports和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都是他們家的。
而Spandidos出版社一共才9本期刊(1本沒有IF),算是被一鍋端了,後面的日子恐怕沒那麼好過了。
然後是IJCEP和IJCEM,它們都屬於e-Century出版社,而且在各個機構的黑名單裡兩個都是成對出現。由於過去被灌的太多,它們的影響因子都只有1分左右,已經入不了許多機構的法眼。
最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論文生產國,一份權威的「期刊預警名單」可以更好的震懾劣質和掠奪性期刊,無疑會讓這些「流氓」期刊紛紛破產,而這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是件好事。
本文來源解螺旋、高分子科學前沿、社科學術圈
公眾號改版,為防失聯,給公眾號加個星吧~
分享點讚加在看,來個【一鍵三連】吧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