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些期刊上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

2021-01-10 沃斯智研

今日,高懸在一眾期刊及科研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下,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的《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正式發布。見到名單後憤然不滿者有之,拍掌叫好者有之,暗自慶幸者有之,但更多的人還是想知道這些期刊為什麼會被列入預警名單,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上榜的期刊究竟是什麼情況。

本次共有65本期刊上榜,其中材料科學4本,地球科學2本,工程技術12本,化學5本,生態環境2本,計算機1本,農林科學1本,生物學7本,數學4本,醫學26本,綜合1本。

影響因子方面,5分以上的有兩本,分別為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5.546)和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5.177)。4-5分的有6本,3-4分的有16本,1-2分的有24本,1分以下的有17本。

近兩年發文量方面,IEEE Access(31312篇)和Sustainability(15993篇)之前預測就很危險,這次果然上榜。但是在同是OPEN期刊的情況下,另外兩大發文巨頭SCIENTIFIC REPORTS(36833篇)和PLOS ONE(28037篇)卻沒有上榜,因此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

除此之外,近兩年發文量在10000以上的還有Applied Sciences-Basel(13286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13226篇),Sensors(11750篇)和Energies(10581篇)。但也有發文量並不大的,近兩年發文量在1000篇以下的有15本。

自引率方面,自引率高達77.26%的Zeitschrift Fur Kristallographie-New Crystal Structures成功上榜。其實自引率比該刊更高的期刊還有11本,例如Slovo A Slovesnost和Psychiatrie De L Enfant的自引率甚至高達100%。但是這11本期刊上根本就沒有國人的文章(除開自引率79.87%的Cytologia上國人佔比1.64%),估計出於這個原因,所有沒有被納入這個預警名單。

其後,Electronics以41.25%的自引率排在第2,自引率30%-40%的有5本,20%-30%的有15本,10%-20%的有17本,其餘都在10%以下。最低的Biofactors自引率僅0.51%。

在OPEN論文佔比方面,有41本都是100%的OPEN期刊,佔比10%以下的有16本,還有7本期刊未發表過OPEN出版論文。

國人佔比方面,近兩年最高的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國人佔比高達97.08%。90%以上的還有6本,分別為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92.81%),Oncotargets and Therapy(92.08%),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91.22%),Medical Science Monitor(90.61%),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90.49%)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90.44%)。

總體來說,這些期刊的國人佔比還是比較高的,50%以上的有35本。但也有國人佔比較低的,例如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只有1.1%。

撤稿方面,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以46篇排在第一。但是另外兩本撤稿數更高的PLOS ONE(163篇)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91篇)並未上榜。

綜上所述,這個名單其實還是比較讓人迷惑的,因為很難總結出固有的規律。比如Biofactors這個期刊,發文量很小(177篇),自引率極低(0.51%),也不是OPEN期刊,也沒有撤過稿,影響因子也不錯(4.734),中科院分區還在2區,國人佔比43.50%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也上了榜。

但可以肯定的是,MDPI成最大輸家。這幾年,MDPI幾乎已經成為圈錢的代名詞,因為其發文量大,版面費高,幾乎不拒稿而廣受詬病。本次MDPI旗下共有18本上榜,分別是:Metals,Coatings,Materials,Minerals,Atmosphere,Sensors,Energies,Polymers,Electronics,Processes,Catalysts,Molecules,Sustainability,Water,Cells,Mathematics,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最後,篩選了一下,撤稿0篇,自引率20%以下的非OPEN期刊共有4本,分別是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Natural Product Research,Acta Medica Mediterranea和Biofactors,而且發文量也不大,看起來還是比較冤的。

更多期刊詳情,請參見下表。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學之策」,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正式發布《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
    老編首先說兩句評價的依據(期刊載文量、作者國際化程度、拒稿率、論文處理費(APC)、期刊超越指數、自引率、撤稿信息等)過於粗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還不如某些單位自己制定的名單目錄(這裡講的主要是生物醫學方面的哈!其他領域的我不了解...)。
  • 中科院發布《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裡的高分期刊,都有哪些硬傷?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432天 中科院黑名單裡的高分期刊 今天中科院正式發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現在總計包括了65本期刊,
  • 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正式發布,含65本期刊,醫學類數量最多
    今天(12月31日)中科院正式發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現在總計包括了65本期刊,其中醫學類的有26本,數量最多,生物學領域也有7本。部分高校機構期刊黑名單:1.Oncotargets and therapy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期刊負面清單
  • 中科院預警期刊預測名單出爐,這些期刊很危險!
    ↑↑↑ 關注柳葉刀學術 ↑↑↑  撰文 | 鐵非  來源 | 學之策  12月4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發布消息,稱將推出《國際期刊預警名單
  • IEEE Access剛成為 top 期刊,轉眼居然就上了預警名單!!!
    聯繫郵箱:Pubpeer@qq.com中科院這波操作讓我有點懵,IEEE Access剛成為 top 期刊就上了預警名單12月17日,《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正式發布。IEEE Access,分區為大類二區,Top期刊!無疑暗示著這期刊靠譜、權威(真實情況大家都清楚,就不說了)。12月25日,IEEE公布了2021年新增會士(Fellow)名單,其中華人科學家80位左右,約佔三成。
  • 狼終於來了:中科院公布SCI期刊預警名單
    、預警期刊終於有了政府部門官方認定。  12月31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公布了10大學科、63種預警SCI期刊。從12月4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發布消息稱將推出《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到12月31日靴子落地,前後不到1個月。  瑞士MDPI出版社和希臘Spandidos出版社Wiley出版社、美國e-Century出版社的多本期刊名列此名單。
  • 中科院版期刊預警名單醞釀待出,「水刊」慌了,「灌水的」也慌了!
    那些水刊的日子要到頭了 近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推文,「《國際期刊預警名單 文中提到《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將綜合評價期刊載文量、拒稿率、論文處理費(APC)、自引率、撤稿信息等多項指標,來找出有風險的期刊。依據各刊數據差異,將預警級別分為高、中、低三檔,風險指數依次減弱。 首批預警期刊名單預計將於2020年12月發布,之後也會持續更新。
  •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預警名單背後,誰都不想吃虧的三方博弈
    結果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公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雖然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強調了預警名單僅僅旨在「提醒科研人員審慎選擇成果發表平臺、提示出版機構強化期刊質量管理。期刊預警不是論文評價,更不是否定預警期刊發表的每項成果。」但是鑑於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國內科研院所中的巨大影響力,本次公布的國際預警期刊名單估計會對接下來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關政策產生很大影響。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這本中科院預警期刊發文量增加,性價比高,對國人友好,審稿快
    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中Aging-Us赫然在列期刊分析美國細胞生物-老年生物學類期刊Aging-US(ISSN:1945-4589)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創刊於2008年,由著名出版社Impact Journals LLC 出版,2019年影響因子4.831。
  • 關於航空航天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候選期刊名單修訂的通知
    2020年8月,中國航空學會發布了《航空航天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發布工作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航空航天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審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並對候選期刊名單進行了公示。
  • 科技部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 建立學術期刊「黑名單」
    原標題:中國官方多管齊下破除科技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記者 孫自法)「基礎研究類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技術研發類、社會公益性研究類機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完善學術期刊預警機制
  • SCI期刊「黑名單」;2020年中科院分區表
    ,即對於某些質量不高的期刊,無法報銷版面費,無法用於晉升,不納入業績。近日,中科院正式發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現在總計包括了65本期刊,其中醫學類的有26本,數量最多,生物學領域也有7本。以下為名單,發供參考、收藏: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整理了45種警示期刊,警示期刊隨時可能被SCI資料庫剔除,論文也容易出現學術不端等問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不予經費支持期刊目錄1.
  • 高校再發「期刊黑名單」,74種期刊「上榜」!附期刊明細!
    」具體範圍包括:(一)同一種期刊(雜誌)同一期刊物上刊登的文章數量在50篇及以上;(二)同一種刊物中一篇學術論文的字數少於5000字或其他類型的文章少於3000字;(三)同一種刊物存在版本較多的狀況(如學術版、普及版、大眾版等);(四)同一種刊物存在版次眾多的狀況(如周刊、旬刊、半月刊等,其中除北大、南大和社科版核心期刊以外的
  • 中山大學被曝列中文學術期刊黑名單
    但唐老師強調,這份名單是「內部文件」,僅針對學校教師科研工作的管理,她不知道為什麼這份文件會在網上流傳。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湧天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中文期刊中,很大比例是為了讓研究生畢業及教師的職稱晉升發表論文而存在的,其中很多文章完全是信息汙染。儘管危言聳聽,但捫心自問,不無道理。」
  • 《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正式發布
    《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以下簡稱升級版分區表(試行))首次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SSCI)期刊納入到分區評估中。
  • JMS第三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
    JMS第三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 2015-12-22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清華大學圖書館等日前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15)》顯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再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這是該刊連續第三次獲此殊榮。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
    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這並非首例高校公開發布的期刊預警名單。  期刊投稿亂象拉響警報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隨後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通知提出,科技部要建立學術期刊預警機制,支持相關機構發布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預警名單,並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
  • 《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發布方案
    2019年,分區表團隊在長期研究積累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升級版方案」。考慮到用戶對分區表使用的延續性和明確性,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將在2019年分區表發布之後另行公布。分區表升級版(試行)旨在解決期刊學科體系劃分與學科發展以及融合趨勢的不相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