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

2021-01-13 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消息:7月24日消息,近日GMIC2019官方確認,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將帶著《喬治的宇宙》來到中國,參加GMIC2019大會。此次大會上,露西·霍金將向人們展示科普的力量以及科學的美麗。


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

GMIC2019暨科學復興節將於7月25日到7月28日在廣州召開。此前,GMIC官方發布了第二批嘉賓名單,其中榮耀公司總裁趙明、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楊波等知名科技界人士將出席此次會議。

本次GMIC大會邀請了百位世界頂級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齊聚廣州,每一位受邀嘉賓在各自研究領域都是一座巔峰,有著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今年GMIC大會是首次移師廣州舉辦,將於7月25日到7月28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和廣交會威斯汀酒店召開。本次大會的口號為「讓科學成為一種習慣」。

(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http://news.zol.com.cn/722/7226374.html

http://news.zol.com.cn/722/7226374.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722/7226374.html report 695 中關村在線消息:7月24日消息,近日GMIC2019官方確認,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將帶著《喬治的宇宙》來到中國,參加GMIC2019大會。此次大會上,露西·霍金將向人們展示科普的力量以及科學的美麗。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GMIC2019暨科學復興節將於7月25日...

相關焦點

  • 開啟科普之旅,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小說來到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少年喬治和安娜一起在銀河系探險,參加未來火星之旅,走向宇宙深處……這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為孩子們撰寫的《喬治的宇宙》的故事。今日,露西·霍金和母親簡·霍金攜《喬治的宇宙》在長沙舉行媒體見面會,並與讀者交流。
  • 霍金女兒:父親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霍金女兒:父親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2019-06-09 20:41 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6月9日電 (鄭瑩瑩)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9日來到上海科普大講壇,介紹與父親合著的少兒科普讀物《喬治的宇宙》。
  • 去星球樂園看「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科普展,首個以「霍金」為主題的...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將落戶嶽陽星球樂園。還記得去年持續了兩個月的宇宙聚會嗎?「霍金與喬治的宇宙」——這個吸引了48000人觀看的科普展,讓更多人感受到好奇的力量,很多人因此對展覽藝術和宇宙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 開啟科普之旅,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小說《喬治的宇宙》來長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少年喬治和安娜一起在銀河系探險,參加未來火星之旅,走向宇宙深處……這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為孩子們撰寫的《喬治的宇宙》的故事。今日,露西·霍金和母親簡·霍金攜《喬治的宇宙》在長沙舉行媒體見面會,並與讀者交流。
  • 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科普小說到訪上海—新聞—科學網
    6月9日上午,著名作家簡·霍金博士與科普作家露西·霍金博士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與三百餘位現場觀眾分享了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科普讀物的奇妙經歷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科普展登陸長沙 我們去太空探險吧
    這次別開生面的體驗展將為今年省會少兒的暑期生活帶來不一般的科普體驗,充實今夏湖南的科普與藝術生活。本次體驗展由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沙博物館等聯合承辦。7月17日,主辦方特邀本報記者提前探館。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 沉浸式科普展20日開展 締造今夏網紅打卡點
    作為科普展覽領域首個以「霍金「為主題的原創全沉浸式互動體驗展,將刷新長沙沉浸式展覽體驗的標高,充實今夏湖南的科普與藝術生活。領跑科普傳播,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助力青少年科普教育「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的展覽內容改編自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女兒露西·霍金唯一共同創作的作品《喬治的宇宙》,這本書被譽為兒童版的時間簡史。
  • 霍金女兒露西攜《喬治的宇宙》長沙開講 「全沉浸式宇宙探險」等你來
    6月4日,露西·霍金中國行長沙媒體見面會在長沙舉行。露西·霍金(中)和母親簡·霍金(左)。紅網時刻6月5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梁蕾)今年6月,露西·霍金與父親合著的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在中國正式出版上市,這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唯一參與創作的兒童小說。6月1日起,露西和母親簡·霍金共同踏上了中國科普之旅。
  • 霍金父女共同寫的這本書信息量很大,還易懂
    露西是英國著名的兒童作家、科普推廣者,最重要的,露西是科學家霍金的女兒,這樣的三重身份,讓她得以寫出《喬治的宇宙》這樣一個科普故事系列。這套書涵蓋了大量科學知識,故事豐富有趣,是霍金父女共同寫給孩子的科幻探險故事,希望小讀者放飛想像,被激發出更多的求知慾。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周六空降長沙!
    7月20日,「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以下簡稱「霍金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其中,「科學家書房」場景將再現長沙。霍金關於宇宙的想像,在這裡將以太陽系光波球池、踏入月球、引力場域、時空隧道、逃離黑洞等形式直接生動地展示。展覽到底什麼樣?記者提前探秘。
  • 霍金女兒在上海談黑洞:如果我們進入它 可能會被擠成義大利麵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6月9日報導:前不久,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讓許多人再一次懷念起了那位研究黑洞的偉大物理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霍金生前不僅做科研,還熱心科普。他最廣為人知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就以「從大爆炸到黑洞」為副標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
  • 史蒂芬·霍金與女兒合著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引進出版
    《喬治的宇宙》是一套英國引進版科普故事讀物,由史蒂芬·霍金與女兒露西·霍金共同創作的少年科學探險故事,主要講述喬治與安妮在超級電腦Cosmos的幫助下,進行太空探險的故事。書中還包括了一些有關時間旅行以及大爆炸的科學知識,以及一些世界級科學家特此講述的科學理論。
  • 霍金的女兒來寧波尋根 送給天一閣一本父親霍金寫的書
    「午餐時,同事告訴我,路上老太太都在討論霍金女兒來寧波(天一閣)尋根的事情。嗯,天一閣家譜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說不定,140年以後,大批金髮碧眼的老外來此尋根呢。」這是天一閣副研究館員應芳舟昨天發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昨天,媒體刊登了《霍金女兒來寧波尋根了》的消息,一時之間,成為街頭巷尾大家討論的熱點。
  • 霍金女兒竟有中國血統 中國行特地去寧波看故土
    與同為作家的女兒露西的科普分享不同的是,「我的演講不是對未來的探索,而是對過去的一個回顧」,她說。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簡和丈夫霍金頭上都籠罩著核戰爭的陰霾,簡回憶起當時的心情,「我即便知道他活不長了,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可以結婚。雖然我沒有生病,但是可能在未來的核武器戰爭當中我也會化為灰燼,所以我們結了婚。」
  • 她是霍金的女兒,好奇心超越49歲的年齡,給「孩子們」寫故事是她的...
    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星際旅行,或許是很多人自孩童時期就曾種下的夢想。無數有識之士也接力賽一般,想要創造出真的可以完成「星際旅行」的方法。露西·霍金(Lucy Hawking)女士就是其中之一。Lucy是誰?
  • 霍金:子女今何在?長子在微軟,次子高管,女兒作家
    霍金家庭的發言人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聲明稱,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不平凡的人,他的研究和成就的影響將持續多年」。「我們將永遠懷念他」。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子女今何在?
  • 2012.06:統計學是一門藝術(習勤)
    統計學是一門藝術習 勤其實不然,在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這樣描述:統計學是一門藝術,它是對令人困惑費解的問題作出數字設想的藝術。是收集、分析、列示和解釋數據的一門藝術和科學。有人說得好,預測是一門藝術色彩很濃的方法。又如大量觀察法中著名的普豐實驗,通過大量觀察揭示了數學圓周率的來歷。它的一個特殊的功能,就是消除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偶然性,反映事物發展的必然性。
  • 關於黑洞,霍金的女兒是怎麼說的?
    &nbsp&nbsp&nbsp&nbsp前不久,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許多人還記得那位研究黑洞的著名物理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6月9日,霍金之女露西·霍金作客上海科普大講堂,寄語小朋友們:展開想像。
  • BBC消息,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家人已經確認 霍金生平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霍金教授已經去世。霍金在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獲得CH(英國榮譽勳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2017年為英國BBC錄製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 霍金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打開美樂,輕鬆賞閱幾年前有一場名叫「冰桶挑戰」的活動在網絡上特別流行,相信很多人應該都還有印象,就是參與者拿一桶冰水把自己從頭到腳全身澆下來,拍成視頻發布在網絡上,然後邀請其他人接力參與。這個冰桶挑戰的活動規定,被邀請者要麼在24小時內接受挑戰,要麼就選擇為「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症」患者捐出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