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科普小說到訪上海—新聞—科學網

2020-12-02 科學網

 

 

6月9日上午,著名作家簡·霍金博士與科普作家露西·霍金博士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與三百餘位現場觀眾分享了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科普讀物的奇妙經歷。作為已故傑出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愛女,露西·霍金為上海的觀眾們帶來了她與父親歷時八年共同創作的兒童科普讀物《喬治的宇宙》。

 

簡·霍金博士首先為大家帶來題為《從事實到電影到小說》的講座。簡曾與霍金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出版了自傳體著作《音樂移動星空》和《飛往無限》,在書中她回顧了與霍金的生活,她的回憶錄也是電影《萬物理論》的靈感來源。演講中,簡分享了霍金這位天才科學家曲折而又不凡的科學探索之路。她表示,科學研究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孤獨與寂寞、靈感與激情都是路邊的風景,要有勇氣去面對一切。

 

露西·霍金博士帶來主題為《喬治的歷險—與露西和史蒂芬•霍金一同探秘宇宙》的演講,她將與父親合著的《喬治的宇宙》系列定義為「為兒童打開宇宙大門的鑰匙」,這套風靡全球的少兒科普讀物是許多人了解宇宙的起點。整個系列由六本圖書組成,前五本由霍金與露西一起完成,霍金病逝後,露西獨立完成了小說的大結局,為喬治的宇宙大冒險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作為霍金的女兒,露西坦言,要達到父親的標準並非易事,而從他身上所得到的靈感與鼓舞是無價之寶,是她不斷前進的動力。

 

在最後的互動與籤售環節中,眾多慕名而來的小粉絲踴躍提問。令人驚喜的是,許多小朋友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嘉賓展開互動,表達了自己對天文知識的興趣以及對神秘太空的憧憬。露西和簡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成長為有思想、有擔當、有勇氣接受未來世界挑戰的人,在科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據悉,上海科普大講壇由上海市科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承辦,上海科普發展教育基金會支持。目前已舉辦123場,邀請到兩百餘位海內外科學家進行。

 

 

相關焦點

  • 開啟科普之旅,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小說來到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少年喬治和安娜一起在銀河系探險,參加未來火星之旅,走向宇宙深處……這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為孩子們撰寫的《喬治的宇宙》的故事。今日,露西·霍金和母親簡·霍金攜《喬治的宇宙》在長沙舉行媒體見面會,並與讀者交流。
  • 開啟科普之旅,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小說《喬治的宇宙》來長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少年喬治和安娜一起在銀河系探險,參加未來火星之旅,走向宇宙深處……這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為孩子們撰寫的《喬治的宇宙》的故事。今日,露西·霍金和母親簡·霍金攜《喬治的宇宙》在長沙舉行媒體見面會,並與讀者交流。
  •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之女攜著作現身長沙 開啟科普之旅
    【解說】露西·霍金是英國的兒童小說作家,公眾或許更熟知她的另一個身份,那便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女兒。6月4日,露西攜她與父親合著的系列叢書《喬治的宇宙》來到長沙,並面向學生開放演講交流會,開啟科普之旅。
  • 霍金女兒:父親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霍金女兒:父親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2019-06-09 20:41 上海科技館 供圖   中新網上海6月9日電 (鄭瑩瑩)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9日來到上海科普大講壇,介紹與父親合著的少兒科普讀物《喬治的宇宙》。
  • 霍金女兒在上海談黑洞:如果我們進入它 可能會被擠成義大利麵
    而他生前與女兒露西·霍金合著的另一套面向兒童的叢書——《喬治的宇宙》則被稱為「為兒童打開宇宙大門的鑰匙」,霍金和女兒露西曆時八年創作了《喬治的宇宙》系列,強子對撞、量子計算、太空旅行、時間膨脹、人工智慧......《喬治的宇宙》在有趣的太空冒險中融合了最硬核的宇宙科普,可謂是簡明版《時間簡史》,成為了全球少年兒童了解宇宙的起點。
  • 霍金女兒露西攜《喬治的宇宙》長沙開講 「全沉浸式宇宙探險」等你來
    6月4日,露西·霍金中國行長沙媒體見面會在長沙舉行。露西·霍金(中)和母親簡·霍金(左)。紅網時刻6月5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梁蕾)今年6月,露西·霍金與父親合著的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在中國正式出版上市,這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唯一參與創作的兒童小說。6月1日起,露西和母親簡·霍金共同踏上了中國科普之旅。
  • 史蒂芬·霍金與女兒合著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引進出版
    《喬治的宇宙》是一套英國引進版科普故事讀物,由史蒂芬·霍金與女兒露西·霍金共同創作的少年科學探險故事,主要講述喬治與安妮在超級電腦Cosmos的幫助下,進行太空探險的故事。書中還包括了一些有關時間旅行以及大爆炸的科學知識,以及一些世界級科學家特此講述的科學理論。
  • 兩位霍金博士作客上海 講述史蒂芬·霍金的科學探索之路
    今天上午,著名作家簡·霍金博士與科普作家露西·霍金博士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與三百餘位現場觀眾分享了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科普讀物的奇妙經歷。作為已故傑出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愛女,露西·霍金為上海的觀眾們帶來了她與父親歷時八年共同創作的兒童科普讀物《喬治的宇宙》。
  • 關於黑洞,霍金的女兒是怎麼說的?
    &nbsp&nbsp&nbsp&nbsp前不久,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許多人還記得那位研究黑洞的著名物理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6月9日,霍金之女露西·霍金作客上海科普大講堂,寄語小朋友們:展開想像。
  • 霍金女兒竟有中國血統 中國行特地去寧波看故土
    6月9日,梳著中分,穿著藍色花裙子,外加一件白色外套的作家簡,站在上海科技館的報告廳裡,用中文和讀者們打了聲招呼。 與同為作家的女兒露西的科普分享不同的是,「我的演講不是對未來的探索,而是對過去的一個回顧」,她說。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簡和丈夫霍金頭上都籠罩著核戰爭的陰霾,簡回憶起當時的心情,「我即便知道他活不長了,但是我覺得我們還是可以結婚。
  • 霍金父女共同寫的這本書信息量很大,還易懂
    露西是英國著名的兒童作家、科普推廣者,最重要的,露西是科學家霍金的女兒,這樣的三重身份,讓她得以寫出《喬治的宇宙》這樣一個科普故事系列。這套書涵蓋了大量科學知識,故事豐富有趣,是霍金父女共同寫給孩子的科幻探險故事,希望小讀者放飛想像,被激發出更多的求知慾。
  • 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
    中關村在線消息:7月24日消息,近日GMIC2019官方確認,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將帶著《喬治的宇宙》來到中國,參加GMIC2019大會。此次大會上,露西·霍金將向人們展示科普的力量以及科學的美麗。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GMIC2019暨科學復興節將於7月25日到7月28日在廣州召開。
  • 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與科學家面對面」科普活動—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館分館)精心策劃打造的品牌科普活動「與科學家面對面」在自博館地下二層中庭火熱開展。 當天的「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集市共設12個展位,29位醫學健康、自然生態、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青年學者齊聚一堂,為公眾帶來了一道道乾貨滿滿的科普饕餮大餐。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為大家展示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利用小小的果蠅研究人類疾病、利用肺幹細胞拯救生命等。
  • 她是霍金的女兒,好奇心超越49歲的年齡,給「孩子們」寫故事是她的...
    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星際旅行,或許是很多人自孩童時期就曾種下的夢想。無數有識之士也接力賽一般,想要創造出真的可以完成「星際旅行」的方法。露西·霍金(Lucy Hawking)女士就是其中之一。Lucy是誰?
  • 霍金著作有哪些 霍金代表作品介紹
    霍金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同時還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下面就來一起看下霍金著作有哪些吧。霍金髮表的著作包括:與G.F.R.艾利斯合著的《時空的大規模結構》,與W.以色 列合著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世紀眺望》和與W.以色列合著的《重力300年》以及《果殼中的宇宙》。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
  • 70歲霍金:不老的科學「傳教士」
    剛出版《時間的形狀》一書的科普愛好者汪潔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霍金之所以擁有如此大名氣,更深層的原因是他趕上了1980年代第二次全球科普熱潮,那時候人類發明了太空梭、哈勃望遠鏡等,美國的航天探索更是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全世界的人都希望了解科學。而霍金為全球的科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科普界的帶頭人。」  霍金曾說:「你們中很少人能夠懂得我研究的東西,但至少我們還能交流。」
  • 霍金:子女今何在?長子在微軟,次子高管,女兒作家
    霍金家庭的發言人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聲明稱,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不平凡的人,他的研究和成就的影響將持續多年」。「我們將永遠懷念他」。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子女今何在?
  • 「歷史」霍金的一生
    1942年1月,由於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迫使霍金一家從倫敦郊區的海格特家園搬遷到較為安全的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出生後又回到了倫敦海格特,又先後生下兩個女兒,還收養了一個兒子;霍金在童年時代時,他的智商和同班的同學一樣,體育運動也不是他的長項,特別是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但他房間的書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尤其特別喜歡設計一些極為複雜的玩具
  • 暢銷書作家霍金:閱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穫—新聞—科學網
    江曉原教授就曾笑言,霍金真正的學術著作,迄今為止並未引進中國——因為太枯燥乏味了,一般公眾無法消受他們。但其實即使是科普著作,「看不懂」這個梗一直都在。 1992年,清華大學教授劉兵在湖南科技出版社李永平和另一位圖書編輯孫桂鈞的辦公室聊天,說起要為《時間簡史》中譯本策劃一句廣告語。劉兵冒出的一句「閱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穫」,得到認可。
  • 霍金的兒子獲得多項專利,女兒寫的小說暢銷全球
    霍金出生於高知家庭霍金的父母都畢業於牛津大學,從小便受到了良好教育,在好學氛圍的薰陶下,霍金表現出了強大的動手能力,在很小的時候便可以把一些沒用的廢棄物組裝成一臺電腦。這讓他的父母感到非常驚喜,也把他往物理學家的方向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