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消息,10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11例,內蒙古2例,陝西2例,河北1例,山西1例,福建1例,廣東1例,四川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61例(境外輸入24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25例(均為境外輸入);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539例(境外輸入400例)。
新疆新增137例無症狀感染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通報,10月25日0時至24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7例,均在喀什地區疏附縣,全部為對24日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中篩查出來的。(此前報導請戳→新疆喀什新增137例無症狀感染者…均與同一家工廠相關聯)
截至10月25日24時,新疆(含兵團)現有確診病例0例,無症狀感染者138例,均在喀什地區疏附縣。
喀什地區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疫情發生後,喀什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立即啟動一級響應,自治區、地區聯合專家組迅速趕赴疏附縣開展工作,相關部門全面開展疫情研判、流調、重點人群排查、核酸檢測等工作。堅決堅持科學施策、精準防控,確保疫情不蔓延、不擴散。
喀什地區4個鄉鎮升級為高風險
據喀什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消息,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定和喀什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經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研究決定:
自10月25日24時起,將喀什地區疏附縣站敏鄉、託克扎克鎮、吾庫薩克鎮、薩依巴格鄉疫情風險等級定為高風險,疏附縣其他鄉鎮疫情風險等級定為中風險,其他縣市疫情風險等級定為低風險。
外地遊客離開喀什需持核酸檢測報告
在昨晚的新聞發布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副主任顧瑩蘇介紹,目前,喀什地區的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道路全部正常暢通。外地來喀什人員不實行隔離,無需攜帶核酸報告,只需要落實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措施即可。需要離開喀什的外地遊客,只需要持七日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均可以正常離開喀什。
專家:此次疫情或與氣溫下降有關
為何一夜之間,新疆喀什地區感染人數驟增?
「雖然是連續兩天通報病例,但並不能說明患者是在這兩日才被感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這部分病例或在前期與第一例病例接觸時已被感染,只是在對第一例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才被排查出來。
導致本次喀什疫情的原因是什麼呢?楊功煥表示,因尚不明晰流調的具體情況,尚無法判定具體原因。
但楊功煥認為,此次疫情與冬季來臨,氣溫下降有一定關聯。「隨著氣溫下降,新冠病毒活性會有所增加,這也是疾病發生的規律。」
「小範圍零星病例,公眾不必太過恐慌」
今年7月中旬,烏魯木齊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根據官方通報,截至到8月2日,當地確診病例超過了500例。8月之後,當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隔2個多月,為何新疆又再次出現疫情?
在楊功煥看來,這並不意味著新疆的疫情防控失效,也並不能斷定疫情將大面積蔓延。她解釋稱,相比於其他國家的疫情發展情況,我國疫情的防控已取得明顯成效,但在外防輸入、加之新冠病毒本身的傳染特性上,任何地方出現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病例均不足為奇。「兩次疫情都屬於小範圍的零星病例,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有可能在將來,各地都有可能出現疫情的小波動,但絕不會再出現1月時武漢的嚴重疫情,公眾不必太過恐慌。」
北京昨日無新增確診病例
據北京市衛健委消息,10月25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市衛健委提醒,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市民朋友前往醫療機構,要備好口罩、消毒溼紙巾或免洗洗手液。
如有發熱症狀的患者就醫時應佩戴口罩,避免與其他人員接觸,進入醫療機構後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儘量選擇步行、騎行、駕乘私家車等交通方式,若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全程佩戴口單,注意與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離,乘坐時儘量開窗通風;就醫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儘量避免觸摸門把手、掛號機、取款機等物體表面,接觸後及時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候診和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儘量選擇樓梯步行,若乘坐廂式電梯,應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員過多過密;自醫療機構返回家後,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也可以直接用手消毒劑揉搓雙手,更換外衣並儘快清洗。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