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據湖北電臺報導,8月26日,武昌實驗小學舉行新生入學培訓會,新開的「終身發展實驗班」成為家長們關注焦點。該實驗班中的學生上小學期間,沒有任何書面家庭作業,但必須學會洗碗、掃地等家務勞動,還要經常看《百家講壇》等節目……
該校校長張基廣介紹,「終身發展實驗班」的學生,一到六年級免除全部家庭書面作業,但同時增加六項「素質作業」:勞動作業、鍛鍊作業、閱讀作業、思維作業、組織作業和鑑賞作業。家長也不能給學生買任何教輔資料。在作息時間及收費上,與其它班級沒有區別。
據了解,學生是否加入實驗班完全按自願原則進行。在報名時,老師會告訴學生家長有這樣的班級,一旦學生進了該班,將完全按照無書面家庭作業等計劃進行,家長自行選擇。
記者從新生名冊上看到,該校招收的400餘名新生中,有88人選擇成為「終身發展實驗班」的第一批學生,共分為兩個班。「報名情況出乎我的意料,我以為一個班都招不滿,想不到竟招了近90人。」張基廣表示,原計劃只開設一個實驗班,開設的初衷是為了給學生減負,把時間還給學生,著眼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這畢竟與應試教育的『指揮棒』格格不入,我擔心沒有家長和老師敢『吃螃蟹』。沒想到,報名的學生不少,大多數老師也比較支持。」
「終身發展實驗班」的方案引起家長們的熱議。不少家長表示贊同,他們認為這種做法「能有效減輕孩子的壓力,也能讓孩子成長更加全面」。但也有些家長持謹慎態度,一家長說「孩子將要面對『小升初』、升高中、高考等選擇,分數是絕對標準,沒有書面作業,怎能保證成績不落後呢?」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周光禮教授認為,「終身發展實驗班」的理念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但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該校的「激進」做法表示擔心,「實驗班的理念確實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質,但是如何與初中、高中銜接,是一個問題。畢竟,在高考的指揮棒下,所有學生都必須做題練習,才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