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自檢蘑菇出現螢光 欲起訴北京工商局

2020-12-05 科學網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自檢蘑菇出現螢光 欲起訴北京工商局

出現螢光的口蘑(上)和蟹棒菇(下)樣品照片。

 

針對「蘑菇漂白」事件,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教授12月20日透露,他和學生已自己動手檢測了蘑菇中的螢光物質,參與檢測的學生表示,在22組受檢蘑菇中,有3組在紫外分析儀下出現明顯的螢光物質斑點。何兵表示,已經讓學生草擬好訴狀,準備起訴北京市工商局。

 

18日,何兵發表博文《

中國政法大學學生:發現市場蘑菇存在問題

》,文章描述,法大學生從市場上購買蘑菇送檢北京農學院、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均碰壁。「我們找到了農業部頒布的關於如何檢測螢光粉的國家標準……國家不檢測,我們自己動手!」這項檢測在17日進行,參與檢測的是何兵的兩名學生。檢測過程持續了兩小時。何兵將有螢光反應的蘑菇照片傳到博客上,一張是蟹棒菇,另一張是口蘑,蟹棒菇的菌杆和口蘑表面有明顯的藍紫色螢光。

 

何兵在博客中說,檢測結果給他的最大感受是:北京市兩千多萬市民的食品安全,根本沒有保障。他表示,已經讓學生草擬好訴狀,準備狀告北京市工商局。另外,何兵還建議,不能僅僅靠工商局自己檢測,須設立制度,動員社會和廣大群眾參與,「政府應當在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設立檢測機構,免費讓消費者送檢,就像工商在市場設立公平秤一樣。」

 

對於此事,北京市工商局相關人員表示,他們將在了解詳細情況後再作答覆。

 

何兵檢測試驗

 

★檢測儀器:參加檢測的法學院研一學生慶啟辰說,按照農業部發布的《食用菌中螢光物質的檢測》標準,他從某儀器經銷公司購買了一臺紫外分析儀,約1000餘元。檢測中他和另一名學生戴著塑料手套防止汙染樣品。

 

★檢測地點:法學院某辦公室。

 

★檢測樣本:本月8日,何兵的13名研究生在海澱、東城、西城、朝陽、豐臺、昌平的17個超市和市場隨機購買新鮮食用菌,包括平菇、口蘑、金針菇等七種常見品,每個菇種稱取一兩斤。蘑菇樣品採集完全隨機,來源以露天菜市場為主,規模都不大,最大的採集點是一家大超市。這些蘑菇在本月10日曾送到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要求檢測,遭婉拒後,被凍在冰櫃裡封存至今。

 

慶啟辰說,實驗前先剔除凍壞的部分蘑菇,然後洗淨。冰櫃裡共22袋蘑菇,每袋取一點,放在紫外分析儀下照射。

 

★檢測過程:按照檢測標準的4個要求步驟,將蘑菇放入清潔的培養皿,置於紫外分析儀下——固定數位相機,關閉閃光燈,調焦——避光條件下,調整紫外燈,觀察是否有可見藍紫色螢光,拍照——不對原始照片做任何處理。

 

★檢測結果:慶啟辰說,22袋蘑菇中,共有3袋蘑菇在接受照射時出現螢光,另一張照片螢光不太明顯,就沒有放在網上。

 

觀點

 

僅靠紫外線難定「漂白」

 

科學松鼠會、科普專欄作家瘦駝稱,「蘑菇體內存在的木質素就是一種螢光物質,蘑菇本身所含的木質素,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也會產生藍綠色的螢光。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蘑菇的培養液中含有的秸稈或木屑也屬於可以被紫外線激發出螢光的物質。平時大家買蘑菇的時候,會看到有一些白色或棕色的顆粒,這些物質中都有可能激發出螢光。因此,僅用紫外線照射蘑菇,然後看它是否會發出螢光,是不足以判斷蘑菇是否被工業螢光增白劑汙染的。不同種類的蘑菇中含有的木質素多少不同。」

 

對於政法大學教授何兵的檢測方式,瘦駝表示「沒有看到實驗過程」故不便評價。「雖然我不知道農業部關於食用菌中螢光檢測的具體標準,但依我的經驗來看,僅用紫外分析儀照射,就能用照相機拍出含有如此明顯螢光的圖片確實不太正常,正常情況下螢光不會那麼強烈。」

 

瘦駝認為,紫外分析儀只能間接檢測蘑菇中是否含有能激發螢光的物質,但無法準確判斷蘑菇是否被螢光增白劑汙染。「如果蘑菇受到螢光增白劑的汙染,用紫外分析儀確實是可以檢測出螢光的。但是,檢測的蘑菇中激發螢光的物質是否確實為螢光增白劑還不好說,不同螢光物質也有可能激發出同樣程度的螢光,僅從照相機拍攝的圖片就能判斷出激發螢光的物質也不準確。這一切都有待更精確的檢測,如採用檢測農藥殘留的氣相色譜、液相色譜等方式可以精確到分子檢測,那才是確定激發螢光物質的直接手段。」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教授自檢蘑菇發現螢光 工商局稱了解情況後答覆
    日前,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教授發博文稱,針對「蘑菇漂白」事件,他組織學生在北京市(含郊區縣)採集22組蘑菇樣品,通過自購的紫外分析儀檢測,發現3組樣品存在明顯的螢光斑點。何兵表示,準備起訴一家民營檢測機構及北京市工商局。  對此,有學者認為,蘑菇普遍存在一定螢光物質,理論上僅紫外線照射不足以判定是否遭螢光增白劑漂白,但不排除確曾被漂白。
  • 著名社會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康逝世—新聞—科學網
    訃 告 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學會顧問,離休幹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康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3
  • 西南政法大學:喜訊!
    新型重點智庫01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主要從事人權諮政、人權理論研究、人權實踐調研、人權教育培訓、人權對外宣傳等工作。研究院由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兼任院長,張永和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擔任執行院長。
  • 太白的蘑菇不要買 當心螢光增白劑
    又到吃蘑菇的最好季節,市場上各種鮮美的菇類吊足了人們的胃口。不過,我市重百、新世紀超市的菇類採購專業人士卻提醒市民,市場上太白的蘑菇最好不要買。  蘑菇中檢出螢光增白劑  前不久,浙江紹興的工商、農業部門進行聯合檢查時,在白蘑菇中檢測出違法添加了螢光增白劑。
  •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政法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中國政法大學關於推遲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全國統考報名及上半年論文答辯等工作的通知 各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根據各上級部門文件通知,經研究決定,現將我校2020年上半年同等學力申碩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 雙孢蘑菇成漂白「重災區」 漂白劑網上泛濫(圖)
    >  晚報記者 張鈺芸 報導  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張皓,在實驗室對消費者常吃的16種食用菌進行檢測後發現,來自北京、福建等市場上超九成的鮮蘑菇都被螢光增白劑汙染。儘管北京工商局相關人士隨後表示,其結果「不具科學性」,但依舊引發了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擔憂,那上海市場的鮮蘑菇是否安全呢?本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螢光蘑菇」未現上海市場  在張皓的實驗中,除了一份「有機金針菇」和兩份幹蘑菇中沒有檢出螢光增白劑,其他十多份樣品全是「螢光蘑菇」,菌傘邊緣和菌柄根部都殘留有螢光增白劑。
  • 法學專業最好大學,不只有中國政法大學,這幾所大學實力強分數低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提及法學專業,都會想到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當然,這些學校實力很強,但是,除了這些政法類大學,中國還有很多大學的法學專業很強,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 螢光蘑菇助專家合成人工螢光素
    新華社莫斯科4月30日電(記者欒海)在巴西分布的一種螢光蘑菇在黑暗中會發出綠色螢光,俄羅斯和巴西科研人員通過分析這種蘑菇的發光機制,人工合成螢光素分子,有望用於開展其他生物化學實驗。   在巴西部分地區的棕櫚樹下長有一種當地人俗稱「椰子花」的螢光蘑菇。
  • 西南政法大學:人才輩出,政法強校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政法大學之一的西南政法大學,可以說是在政法界擁有著非常高的威望,並且也得到到了非常多的同學們的認可,這所大學和其他的綜合類院校和理工類大學有很大的不同,這所大學經歷了很多事情,但仍然沒有被其他學校合併,仍然以政法二字為特色繼續的發展,從而贏得了現在地位。
  • 我國政法類大學排名出爐,西法大表現亮眼,中國政法雄踞榜首
    而讀者們知道哪所政法類大學的實力最強嗎?由軟科排名公布的我國政法類大學排名出爐,該榜單公平公正,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政法類大學排名出爐,榜首當之無愧 中國政法大學雄踞榜首,在我國政法類大學之中排名第一,榜首位置當之無愧。學校位於我國的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光是從城市來看,就帶有天生的「光環」。
  • 中國政法大學:香港學生,請在軍都山下度過美好時光
    光明日報記者 姚曉丹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2018級香港學生陳浩男格外忙碌,他開始了迎接新生的工作。「第一步,我們打算系統地教給港澳新生電子支付的方法。」  在中國政法大學,像陳浩男一樣的香港學生有287人。中國政法大學港澳臺教育中心副主任曾濤告訴記者,2019年學校共錄取香港地區新生共94人,本科76人,研究生17人,校際交流生1人。  在香港,成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是不少青年學生的夢想。而隨著交流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需要熟知兩地法律的人才,因此,不少香港學生選擇中國政法大學這所法律生心中的「第一學府」。
  • 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張軒,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熊雪,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少平,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鳴起,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楊臨萍,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賀恆揚,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教授,陸軍軍醫大學校長王生成少將,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李步雲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林教授等嘉賓出席紀念大會,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主持
  • 西南政法大學曾拒絕「併入」重慶大學,20年過去了,現況又如何呢
    今天要說的這個不願合併的大學就是西南政法大學。先說個能體現它實力的小故事吧,在2000年初的時候,一個學術座談會上,一共5個政法界德高望重的教授出席。在座的除了一人之外,其餘的都是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的學生。
  • 5種「奇特」的蘑菇,第1種蘑菇中的明星,最後一種會發綠色螢光
    說起蘑菇啊,你是不是會想起來我們經常食用的蘑菇啊!其實啊,蘑菇的種類有很多,有的蘑菇不能食用;有些蘑菇能食用;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5種「奇特」的蘑菇吧!第1種蘑菇中的明星,第2種比足球還大,第4種像火雞尾巴,最後一種能發出綠色光芒。
  • 浙大網紅教授鄭強給中國大學弄了個排名,五族八等,網友:現實!
    中國高校教授中,時不時會冒出「網紅教授」,有的曇花一現,有的歷久不衰。鄭強教授,是最近網上最火的教授之一,這個愛爆一點粗口的教授,以其犀利的觀點和幽默的語言,俘獲了眾多網友。鄭強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公布了自己關於中國大學的「五族八等」排名,鄭教授說,自己的「五族八等」大學分類法,是迄今為止中國高等教分類最本質最深刻的分類。匯總鄭強教授的演講內容,你來看看,他的大學分類有沒有道理。
  • 蘑菇,你好!
    本文來自「城市文化範」公眾號中科院微生物所趙瑞琳研究員做客北京城市廣播因為它生於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宋代陳仁玉著的《菌譜》中將它稱為松蕈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提及在中國也對冬蟲夏草藥用性能進行了詳實描述冬蟲夏草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抗菌、抗腫瘤護肝腎等廣泛藥理作用冬蟲夏草僅在中國
  • 西南政法大學不是211,但錄取分高,值得去嗎?
    西南政法大學雖然不是211,但是錄取分數比較高,這就說明了它的實力了,如果是想學法學,那絕對值得去啊。五院四系,是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這幾所高校在法律學科在中國法學教育界具有較大影響力。
  • 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誰的實力更強一些,結果一目了然
    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是中國的兩所政法類頂尖大學,實力雄厚,長期以來,這兩所大學為政法類第二名的位置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第一名中國政法大學),那麼究竟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呢?下面用數據分析一下,結果一目了然。
  • 北京化工大學螢光光譜儀項目中標公告
    中天信遠國際招投標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受北京化工大學的委託,就「北京化工大學螢光光譜儀項目」項目(項目編號:ZTXY-2019-H26157)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ZTXY-2019-H26157
  • 西南政法大學發展歷程——一個國家的法學教育樣本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簡宏妮 重慶報導  作為改革開放之後第一批恢復招生的政法院校,西南政法大學的發展歷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中國法學教育的發展脈絡,呈現出中國法治進程中的一個法學教育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