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菠蘿和鳳梨有區別麼?答案原來在這裡

2021-01-09 奮奮看三農

文:山野草木村夫

導讀:夏季到了,又是到菠蘿上市的時候了!走在大街上,甚至回到了家中也都是飄著滿滿的菠蘿味。

收穫季節

媽媽:「喲,兒子回來了!」

我:「嗯,哈?家裡買菠蘿了?」

媽媽:「傻兒子,這可是鳳梨,比菠蘿好吃多了!」

我:「是這樣麼……」

聽到以上的對話,相信很多讀者朋友們都會和筆者有一樣的疑惑,菠蘿和鳳梨還有區別?

菠蘿和鳳梨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菠蘿和鳳梨的話題爭論從來沒有間斷過,無論是在民間市場渠道還是在如今網絡發展盛行的網際網路渠道上的差異化分析,其實得到的總結都是差不多,關於它們的差異性,筆者特異簡單概括為三個維度:

一、外觀維度,菠蘿葉子帶鋸齒,鳳梨葉子光滑;

二、果肉維度,菠蘿肉刺較多較粗,而鳳梨淺一些,削皮也快;

三、食用維度,鳳梨剝皮直接可以吃,菠蘿卻不行,它還需要泡鹽水;

歸納著大家的觀點,好像也是很有道理的,媽媽覺得鳳梨比菠蘿好,是因為菠蘿還需要泡鹽水才能吃,鳳梨直接削皮就可以了,不麻煩肯定更加高級一點。跑去市場問商販,他們會指著鳳梨說這個好,價格也貴一些。到底真是這樣麼?不是,它們就是同種植物,沒有高低級之分!

菠蘿科普

它果皮是黃色,外形和菠蘿蜜一樣,因此人們就給它取名叫菠蘿。最先產自於巴西,在15世紀末引進中國來。在中國的臺灣,它被當地人稱之為鳳梨,而在閩南地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旺梨。所以,菠蘿和鳳梨甚至旺梨,其實都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叫法不一樣,存在區域品種區別而已。

既然說到這裡,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它的英文知識點,菠蘿樹口語中有一個「pine」的單詞,而鳳梨單詞叫做「pineapple」,所以大家就應該很清楚一點的是,在外國,別人也是把這類水果稱之為菠蘿。

有讀者疑問了,為什麼鳳梨不用泡鹽水而菠蘿需要泡鹽水?

這就需要從生物學維度來分析了。菠蘿體內含有一種蛋白酶能讓人體喉嚨感到發癢過敏,但是遇到鹽水便失去活性,所以要泡鹽水才能避免過敏。鳳梨也同樣有類似物質,但是含量不高,所以可以直接食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菠蘿和鳳梨都是同一類水果,沒有所謂高低之分。至於為什麼那裡叫菠蘿,這裡叫鳳梨,其實就是地區的稱謂,也是商業大環境利益的驅動,不用糾結太多,愛怎麼叫就怎麼叫,開心就好哈!

讀者朋友朋友們,你們對這個話題之前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交流喔。

備註: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創,本文只做科普。

相關焦點

  • 菠蘿鳳梨有什麼區別?仔細看這裡,一葉識別鳳梨,黑心老闆不坑你
    菠蘿鳳梨有什麼區別?仔細看這裡,一葉識別鳳梨,黑心老闆不坑你。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現在是鳳梨上市的季節,酸甜可口很好吃。菠蘿跟鳳梨外表幾乎一樣,但是口感營養差不少,價格相差一倍多。
  • 菠蘿和鳳梨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終於弄明白了,以後別再被騙了
    平時我們去買菠蘿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兩個櫃檯放著相同的菠蘿,而且價格一個高一個低,相差很多。他們的名字標註的是菠蘿和鳳梨,長得很像,一般人不看標籤是分不出來哪個是鳳梨,哪個是菠蘿的。很多人覺得菠蘿和鳳梨是一樣的,難道真的不是一樣的麼?
  • 鳳梨和菠蘿有區別嗎?
    鳳梨和菠蘿有區別嗎?
  • 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所以菠蘿和鳳梨不同
    說起菠蘿,很多人會想到鳳梨,到之前為止,網上還有很多人在問,這兩樣東西是不是水果,有什麼區別。其實嚴格來說,菠蘿只是一個普通的名字,鳳梨是他的真名,或者說菠蘿是中國大陸和香港人的名字。當時,這種水果最早是作為臺灣省傳入中國的,當地人把他命名為鳳梨,因為他的形狀像梨,頂部的綠葉看起來像鳳尾,當他傳播到大陸時,由於菠蘿蜜(現在的粵西地區仍稱菠蘿蜜菠蘿或樹菠蘿)而被稱為菠蘿。
  • 菠蘿和鳳梨到底有啥區別?為啥別人一眼就能看來,而你卻不認識?
    菠蘿和鳳梨到底有啥區別?為啥別人一眼就能看來,而你卻不認識?菠蘿是一種非常好吃的熱帶水果,營養豐富,口感酸甜,味道特別好吃,深受大家的喜歡。鳳梨也一樣,雖然價格比菠蘿貴,但是好像吃的人更多。那麼菠蘿和鳳梨有啥區別?
  • 鳳梨和菠蘿傻傻分不清楚,兩者有啥區別?網友:主要因為「這」!
    推薦語:鳳梨和菠蘿完全不是一種東西,你們都分得清嗎?它們的區別到底在哪裡,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有很多的蔬菜和水果,大量的上市,大家都會想到現在市面上經常都售賣的一種菠蘿。菠蘿的顏色特別的漂亮,我們從遠處可以聞到它的一個清香味道。當你在逛街的時候都能夠看到小商販,他們都會把這些菠蘿切成一塊一塊的,放在一個玻璃柜子裡面來吸引著大家。不知道你們了解嗎?菠蘿其實也都是有一個孿生兄弟,他的名字呢叫做鳳梨。鳳梨和菠蘿傻傻分不清楚,兩者有啥區別?網友:主要因為「這」!
  • 你說的菠蘿是什麼菠蘿,你說的鳳梨又是什麼鳳梨?菠蘿和鳳梨,你上當了嗎?
    什麼是菠蘿,什麼是鳳梨? 如果只是單純判斷市面上的水果是菠蘿還是鳳梨,那不少人大概都知道。什麼葉子邊緣不一樣啦,芽眼顏色不一樣啦,口感不一樣啦什麼的。 在看到這些記載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鳳梨下面跟著的那個單詞?但是又不是菠蘿的英文pineapple?這是因為 Ananas comosus是鳳梨的學名。 在科學界,為了避免同一種東西,不同地方叫法不一樣而出現的尷尬,科學家們統一使用拉丁文來命名。一個物種可以有許多俗名,但卻只有一個學名。
  • 菠蘿與鳳梨有何區別,十有八九都分不清,了解之後受益匪淺
    菠蘿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熱帶水果,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非常誘人。它的原產地在美洲的熱帶地區,大約在16世紀的時候傳入我國。特殊又有辨識度的口味讓它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有的水果店會把菠蘿和鳳梨放在一起賣,但是價格卻不一樣,鳳梨通常要貴不少。
  • 你知道菠蘿跟鳳梨的區別嗎?它們當食材也是一道美味的佳餚
    天氣逐漸變熱了,菠蘿也逐漸上市了。有人會有疑問,菠蘿不就是鳳梨嗎?答案是NO菠蘿跟鳳梨是不一樣的,怎樣區別他們呢?一、菠蘿的葉子有帶刺的,鳳梨沒有二、菠蘿削皮後有肉刺,需要除去再吃,鳳梨則削皮後可直接吃三、菠蘿比較酸些,吃需要弄些鹽,鳳梨比較甜喜歡吃酸的可以選擇菠蘿,喜歡吃甜的選擇鳳梨。區分了菠蘿跟鳳梨,它們可生吃也可熟吃,現在我們來看看怎麼把它們作為一種食材來做成美食吧。
  • 菠蘿和鳳梨,別再傻傻分不清了,教你一眼辨別菠蘿和鳳梨
    菠蘿和鳳梨都是人們最喜愛的水果之一,但是人們往往會分不清它們。原因是它們不僅在外形上甚是相似,就連口感上也是相差無幾。但其實,菠蘿和鳳梨還是存在本質的,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三種辨別方法,讓大家以後一眼就能辨別菠蘿和鳳梨。
  • 都是名字惹的禍,菠蘿和鳳梨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水果?如何區分?
    提到酸的水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菠蘿,每次吃菠蘿,舌頭都受不了菠蘿的酸味,吃多了甚至會有一種刺痛感,所以水果店每次都會推薦我買鳳梨,說鳳梨口感好,營養也更全,其實鳳梨和菠蘿在外觀上很接近,也很難分辨,一不小心就會買錯,為了買到更合適的水果,特地學習了一下鳳梨和菠蘿到底有何不同。買過的朋友都知道,鳳梨的價格比菠蘿貴,有人說,鳳梨是臺灣的水果,大老遠地運到內地,價格當然會高。
  • 鳳梨和菠蘿是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叫兩個名字?
    我們在生活當中肯定會遇到鳳梨和菠蘿這兩種東西。我在以前一直以為是同一個東西,讓我們來看一下是什麼。鳳梨和菠蘿,它其實感覺長得是差不多得,那麼它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在市面上鳳梨和菠蘿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因為市面上的鳳梨一般都是比菠蘿貴。而且吃起來口感也不會太一樣。
  • 菠蘿沒了刺和黑眼就成了鳳梨?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落甜,ID:luotianshipi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麼多年,我們總在努力的區分菠蘿和鳳梨。水果攤的標價牌也一直不斷強化著它們的區別。有時候,鳳梨比菠蘿貴,老闆說:「鳳梨甜啊,而且皮上沒有黑頭」;也有的時候,菠蘿更貴,老闆又解釋:「菠蘿甜酸結合,味道更豐富啊,鳳梨比較淡,幫你切好」。
  • 科普 | 菠蘿罐頭是怎麼去芯的?簡直不要太利索……
    工廠處理菠蘿的方式簡單粗暴,去掉頂上的「綠刺頭」,然後就讓整個菠蘿硬生生地往空心的圓形刀具上撞,下一環節雙刀齊下,去掉頭尾兩端,簡直不要太利索,雖然看上去很浪費,但機器切刀其實是有根據菠蘿大小調節尺寸的。
  • 鳳梨的形態特徵,怎樣栽培管理鳳梨,及鳳梨的繁殖方法
    鳳梨分為食用鳳梨(俗稱菠蘿)和觀賞鳳梨兩種,現在介紹的是觀賞鳳梨。觀賞鳳梨是室內的理想觀葉和觀花植物。觀賞鳳梨植株高約10 - 50釐米,葉革質,葉子邊緣有鋸齒,有的長有短刺。葉旋疊式叢生成蓮座狀,莖部往下到根部之間的葉子長度越來越短,葉片形態豐富,色彩斑斕,有縱向或橫向斑帶的,有滿飾銀色的斑粉或絨毛的。葉面上黃、紅、綠、褐、紫等多種顏色,有規則地編織成波浪紋、螺旋紋、斑點等千姿百態的花紋。
  • 每日一花|歡迎再一次來到的鳳梨的花藝世界!
    本期每日一花關鍵詞:又是一期黑鳳梨,沒錯,就是這麼喜歡你。考完試的那夏終於回來啦,又可以好好給大家更新了,不知道手機前的你,有沒有想我呢~——那夏雖然還沒有到鳳梨上市的日子,但最近的鳳梨熱卻一直不散,依舊給大家分享一波鳳梨花束。
  • 《企鵝、鳳梨與穿山甲》:神奇生物在哪裡?冒險家們有話說
    這本《企鵝、鳳梨與穿山甲》的作者,查閱了冒險家和船長們的記錄與信札,整理了他們在陌生土地上遇到神奇生物們的故事。萬物能好怎?如果你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鳥,好奇地拍了照片發在微博上,詢問它是啥的時候,最先收到的回覆或許不是正確答案,而是「能好怎」。這是一句物種鑑定界的黑話,來源於網友們面對陌生物種時條件反射式的好奇,它的意思是:這玩意能吃嗎?
  • 水果菠蘿也能做出這麼美味菜餚,酸甜的菠蘿看看多少人愛吃?
    將菠蘿從1/3處切開, 剩餘2/3菠蘿作為裝飯的容器,將菠蘿肉取出,去芯後切小塊,隨後放到鹽水(鹽+水)中浸泡15分鐘,之後撈出菠蘿肉控水。2. 將雞脯肉切成小丁,用料酒和白胡椒粉醃製10分鐘;胡蘿蔔,洋蔥分別切成小丁。3. 熱鍋中倒適量橄欖油,油熱後倒入豌豆,玉米粒,胡蘿蔔,洋蔥翻炒幾分鐘。4. 繼續倒入雞肉炒香,雞肉炒變色後加入魚露和蠔油炒勻。5.
  • 原來區別這麼大
    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生蠔和牡蠣有什麼區別,生蠔和牡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食材,特別是在夜市,最常見的製作方法就是蒜蓉烤生蠔了,他還有很多其他的烹飪方式都是深受人民的喜愛,但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誤認為生蠔就是牡蠣,牡蠣就是生蠔將這兩種食物完全混淆。
  • 提醒:容易和小兒癲癇相混淆的3種疾病
    小兒時期,由於大腦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因而受到刺激後出現癲癇症狀的情況也是較為常見的,而由於癲癇的病因複雜,在小兒時期,其症狀表現上也難以準備辨別,常常會和某些疾病相混淆,具體有哪些呢?本期文章為您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