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野草木村夫
導讀:夏季到了,又是到菠蘿上市的時候了!走在大街上,甚至回到了家中也都是飄著滿滿的菠蘿味。
媽媽:「喲,兒子回來了!」
我:「嗯,哈?家裡買菠蘿了?」
媽媽:「傻兒子,這可是鳳梨,比菠蘿好吃多了!」
我:「是這樣麼……」
聽到以上的對話,相信很多讀者朋友們都會和筆者有一樣的疑惑,菠蘿和鳳梨還有區別?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菠蘿和鳳梨的話題爭論從來沒有間斷過,無論是在民間市場渠道還是在如今網絡發展盛行的網際網路渠道上的差異化分析,其實得到的總結都是差不多,關於它們的差異性,筆者特異簡單概括為三個維度:
一、外觀維度,菠蘿葉子帶鋸齒,鳳梨葉子光滑;
二、果肉維度,菠蘿肉刺較多較粗,而鳳梨淺一些,削皮也快;
三、食用維度,鳳梨剝皮直接可以吃,菠蘿卻不行,它還需要泡鹽水;
歸納著大家的觀點,好像也是很有道理的,媽媽覺得鳳梨比菠蘿好,是因為菠蘿還需要泡鹽水才能吃,鳳梨直接削皮就可以了,不麻煩肯定更加高級一點。跑去市場問商販,他們會指著鳳梨說這個好,價格也貴一些。到底真是這樣麼?不是,它們就是同種植物,沒有高低級之分!
菠蘿科普
它果皮是黃色,外形和菠蘿蜜一樣,因此人們就給它取名叫菠蘿。最先產自於巴西,在15世紀末引進中國來。在中國的臺灣,它被當地人稱之為鳳梨,而在閩南地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旺梨。所以,菠蘿和鳳梨甚至旺梨,其實都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叫法不一樣,存在區域品種區別而已。
既然說到這裡,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它的英文知識點,菠蘿樹口語中有一個「pine」的單詞,而鳳梨單詞叫做「pineapple」,所以大家就應該很清楚一點的是,在外國,別人也是把這類水果稱之為菠蘿。
有讀者疑問了,為什麼鳳梨不用泡鹽水而菠蘿需要泡鹽水?
這就需要從生物學維度來分析了。菠蘿體內含有一種蛋白酶能讓人體喉嚨感到發癢過敏,但是遇到鹽水便失去活性,所以要泡鹽水才能避免過敏。鳳梨也同樣有類似物質,但是含量不高,所以可以直接食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菠蘿和鳳梨都是同一類水果,沒有所謂高低之分。至於為什麼那裡叫菠蘿,這裡叫鳳梨,其實就是地區的稱謂,也是商業大環境利益的驅動,不用糾結太多,愛怎麼叫就怎麼叫,開心就好哈!
讀者朋友朋友們,你們對這個話題之前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交流喔。
備註: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創,本文只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