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函分析:n維空間到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微積分學

2020-12-05 究盡數學

泛函分析是分析數學中一個年輕的分支,作為古典分析觀點的推廣,它綜合函數論、幾何、代數的觀點研究無窮維向量空間上的函數、算子、和極限理論。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成為一門理論完備、內容豐富的數學學科。

泛函分析的產生

19世紀以來,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出於對歐幾裡得第五公設的研究,引入了新的幾何學——非歐幾何;出於對於代數方程求解的一般思考,建立並發展了群論;數學分析的研究又促進了集合論的誕生。19世紀的新數學理論都為用統一的觀點把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化準備了條件。數學家開始著手分析學的一般化工作:

瑞典數學家弗列特荷姆和法國數學家阿達瑪發表的著作中,最先出現了把分析學一般化的萌芽;希爾伯特和海令哲則開創了「希爾伯特空間」的研究;到20世紀20年代,一般分析學開始在數學界逐漸形成,也就是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在20世紀30年代,泛函分析成為數學中一門研究無限維線性空間上的泛函數和算子理論的獨立學科。由於分析學中分析、代數、集合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存在相似的地方。比如:應用逐次逼近法既能用於代數方程求根,也能用於微分方程求解,並且兩類方程有著極其相似的「解的存在和唯一性條件」。這種相似性繼續在積分方程論中得到表現。

正是分析學中這些乍看起來不相干,卻存在著類似的東西,啟發了數學家從中探尋一般的、真正屬於本質的東西,從而促進了泛函分析的產生,使得古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得到一般化、幾何化。

非歐幾何的確立,數學家認識到了n維空間幾何,於是多元函數可以用幾何學的語言解釋成多維空間的影響。分析和幾何之間的這種相似的聯繫,使得分析幾何化成為一種可能,這種可能性要求把幾何概念作推廣,以至把歐氏空間擴充成無窮維數的空間。

在無窮維空間中,為滿足現代數學的發展要求,函數概念也被賦予了更為一般的意義:不同於古典分析中的函數概念是指兩個數集之間所建立的一種對應關係;考慮的函數關係是建立兩個任意集合之間的某種對應關係,其中無限維空間到無限維空間的變換叫做算子。可以把不同類型的函數看作是「函數空間」的點或矢量,從而得到個一般的「抽象空間」概念。

泛函分析的內容

泛函分析是研究現代物理學的一個有力工具。n維空間可以用來描述具有n個自由度的力學系統,然而要對具有無窮多自由度的力學系統進行描述,需要新的數學工具。一般來說,從質點力學過渡到連續介質力學,就是有窮自由度系統過渡到無窮自由度系統。現代物理學中的量子場理論就屬於無窮自由度系統。

研究有窮自由度系統要求 n維空間的幾何學、微積分學作為工具,研究無窮自由度的系統需要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分析學,這正是泛函分析的基本內容。正因為如此,泛函分析也被通俗的叫做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微積分學。古典分析中的基本方法是用線性的對象去逼近非線性的對象,泛函分析仍然沿用了這一思路。

發展到現在,泛函分析以其他眾多學科所提供的素材來提取研究的對象和某些研究手段,並形成了許多重要分支。分支如下圖所示:

泛函分析的發展也強有力地推動著其他分析學科的發展,是建立群上調和分析理論的基本工具。它在微分方程、概率論、函數論、計算數學、連續介質力學、量子物理、控制論、最優化理論等學科中都有重要的應用。近年來,泛函分析的觀點和方法在工程技術方面也獲得了更為有效的廣泛應用。

相關焦點

  • 分析學的5大「步」:微積分到函數論、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微積分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性質及其應用的數學分支學科,並成為數學其他分支的基礎,也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必備工具。現在微積分學教程,通常的目錄次序是極限、微分、積分,正好與歷史順序相反。牛頓和萊布尼茲彼此獨立地創造一般的符號和一整套形式的解析規則,形成可以應用的微積分學;到17世紀末,大部分微積分內容已經建立起來。
  • N維空間一——歐幾裡德空間
    空間有很多種(歐幾裡得空間、拓撲空間、閔可夫斯基空間、線性空間、希爾伯特空間、吉洪諾夫空間等),也存在很多維度,想要深刻理解n維空間,我們需要從最簡單的空間說起。歐幾裡德空間簡稱歐氏空間,或平直空間。在數學中,它是對歐幾裡德所研究的2維和3維空間的一般化。
  • N維空間二——如何擴展至四維、n維空間
    下面我們按照各種途徑仿照一維到三維的規律來擴展空間維度。一、用坐標軸擴展維度,過一點有幾條相互垂直坐標軸,就是幾維。0維:沒有坐標軸。1維:有一個坐標軸,就是數軸。2維:有兩個相互垂直的坐標軸,它們確定一個平面,3維:有3條相互垂直的坐標軸。4維:有4條相互垂直的坐標軸,但無法想像。……n維:有n條相互垂直坐標軸,更是無法想像。
  • 系統學習泛函之前的一個高觀點
    實變函數和泛函分析是區分工科生數學水平和數學係數學水平的關鍵課程,有一句話廣為流傳:「實變函數學實變,泛函分析心泛寒」,由此可知這兩門課的學習難度確實很大
  • 論證N+1維空間=N維空間+一維空間+R
    N+1維空間=N維空間+一維空間+R這條公式比較長,為了方便本文內容的使用,簡稱為「公式」。公式是在探索空間的邊界、尋找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所觀察到的。若能證明公式,空間的邊界為何物將進一步得到確認,一維空間的作用體現在維度空間的組成成分。R是指大維度空間拆分成小維度空間過程產生的額外事物。
  • 從1維到10維,這複雜的維度空間中,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維度空間的理論是非常複雜的,就算如今科學家對此有很多的猜測,但是很顯然,這也都是停留想像之中。那麼在科學家們看來,維度空間究竟有什麼秘密呢?從一維空間到10維空間它們又各自代表著什麼呢?如果想要了解維度空間,首先從字面上,要了解維的意思。
  • 泛函分析中距離空間的完備性一些總結
    在數學分析中,我們知道柯西收斂準則、區間套定理、聚點定理等六大定理它們在實數中是成立的,但是在有理數中卻不再成立。今天我們要探究的就是這個問題。為了在一般的距離空間中也建立起極限論,進而可以像微積分那樣去討論收斂等內容,我們首先要定義距離這個概念。
  • 為啥只有引力能超越一切維度(引力子和中微子能在高維空間遊泳)?
    萬有引力是否真的如表現出的那樣微弱,還是它和其他力一樣強大呢? 是否萬有引力與電磁力和核力不同,它並非我們這個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世界的產物?   我們知道,在三維空間的世界裡,萬有引力遵循平方反比律: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減半,它們之間的引力就增加到原來的4倍;距離減少到原來的1/3,引力就增加到原來的9倍。 然而,在理論上的一個四維空間中,萬有引力將遵循立方反比律,每增加一個維度,遵循反比律的力也增加。
  • 通俗分析物質空間維度
    既然世界上有正維數空間,如我們常接觸到的比較高端的「四維時空」,就一定有負維數空間,它不同於拓撲學中的負整數維空間,該負維度空間的能量低於真空在絕對零度時的能量(真空零點能),即物理學上的負能量。正維空間並不局限於超弦理論裡的10維宇宙空間,也不局限於超膜理論裡的11維宇宙空間,而是正無窮多維。同理,負維空間也不局限於拓撲學中的負整數維空間,而是負無窮多維的負能量空間。正、負、零維空間統稱為物質理想空間或理想空間。
  • 從2維空間到26維空間,「維度」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的?
    在中世紀後期,在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亞里斯多德的主要學術對手)的影響下,一種觀點開始在歐洲傳播開來:上帝根據歐幾裡得幾何學的法則創造了世界。因此,如果藝術家想要真實地描繪它,他們應該在他們的表現策略上模仿創作者。從14世紀到16世紀,像喬託、保羅·烏切羅和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這樣的藝術家發展了後來被稱為透視法的技術——一種最初被稱為「幾何形體」的風格。
  • 圖解:1維空間到10維空間
    好比右邊一個現在的我,左邊的是1分鐘前的我,將這兩個我看成是兩個點並穿過它們連成線,就是四維空間。但是在四維空間裡,能看到時間線上所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但是不能去到過去,就像影片《星際穿越》裡一樣。五維空間就相當於是由三維空間構成的面,在五維空間裡你可以看到你未來的不同分支可能性,類似平行宇宙,但是沒法改變你的過去和未來。
  • 圖解:1維空間到10維空間
    但是在四維空間裡,能看到時間線上所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但是不能去到過去,就像影片《星際穿越》裡一樣。其實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數影視作品和還有穿越故事,都是以六維空間建立的理論基礎。從七維空間開始,腦洞就開始比較大了。準備好了嗎?
  • 二維空間的閉合是圓,三維空間的閉合是球,四維空間的閉合是啥?
    自古以來,空間和時間一直是科學家探索的對象,時間的維度不好把握,有人說是一維,有人說四維。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德就建立了角和空間中距離之間聯繫的法則,也就是歐幾裡得幾何。後世數學家發現,這種數學空間可以被擴展,進而應用到任何有限維度,因此它被稱之為「n維歐幾裡德空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三維空間已經是數學家探索的極限了,迄今為止,四維空間也沒有被證明出來。不過,尋求規律是數學家的天性,從一維到三維的閉合情況來看,不難想像四維空間的閉合情況。在物理學中,「維」代表參數,零維是點、一維是直線、二維是面、三維是體。
  • 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錦囊
    8有界線性算子和連續線性泛函9內積空間和希爾伯特 (Hilbert) 空間0課程簡介 1集合 (set) 1.1集合的表示1.2集合的運算1.3對等 (equipotency) 與基數 (cardinal
  • N維?十一維時空?四維時空和三維空間都是什麼鬼?
    第一個概「念線性空間」,數學上的空間首先它是集合中的一種,其次這個空間(集合)中有很多(其實是無窮多個)對象組成,所有這些對象之間存在相對關係並且可以定義度量,譬如長度和角度,最後這個空間可以容納運動。所以線性空間就是向量(行列式)的集合,我們可以選定一個基,建立坐標系,定義長度或者角度,在這個線性空間裡可以用矩陣來表示向量的線性運動(變換)。
  • 德國數學家,證明4維空間真實存在,人進入4維空間後會變成什麼?
    這個問題目前人們還無法解釋這種多維空間,德國有一位數學家站出來表示稱,自己已經證實了四維空間的存在,其真相可能令人們無法適應,因為進入四維空間後,全部的事物將會同步。什麼是四維空間?四維空間不同於三維空間,四維空間指的是標準歐幾裡德空間,可以拓展到n維;四維時空指的是閔可夫斯基空間概念的一種誤解。在物理學中描述物質變化時所需的參數,這個參數就叫做維。
  • 空間獨立成分分析
    神經影像學當中的空間獨立成分分析可以將一組被試的大腦圖像在空間上分成不同的成分或網絡。
  • 維度空間:相鄰維度的維度空間,存在著什麼樣的聯繫?
    正八面體從維度空間的角度來看,正八面體可以體現出四個維度的維度空間:零維空間、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三維空間=(無數個)二維空間+(一個)一維空間。數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知識點,叫做矢量。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二維空間充當大小,一維空間充當方向,兩者結合成三維空間。 2. 三維空間的視角:任意一個二維空間,同時連接兩個互為相反方向的二維空間。
  • 二維空間的閉合是圓,三維空間的閉合是球,四維空間的閉合是啥?一位數學家終於說明白
    一位數學家終於說明白自古以來,空間和時間一直是科學家探索的對象,時間的維度不好把握,有人說是一維,有人說四維。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就建立了角和空間中距離之間聯繫的法則,也就是歐幾裡德幾何。後世數學家發現,這種數學空間可以被擴展,進而應用到任何有限維度,因此它被稱之為「n維歐幾裡德空間」。
  • 時空與空間的差別是什麼?以四維做解釋,全面解析兩者的區別
    時空與空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在維的角度上去理解,多維空間與多維時空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四維空間與四維時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維是描述事物變化時所需要的的參數,比如速度,密度,強度等。我們可以通過舉例來理解一下一、二、三維,其實一維可以理解成幾何學中的點,二維則是面,三維也是體。所謂的四維時空,簡單來說,就是在三維的基礎上加上時間軸,而時間就是第四維。時間是四維時空中的偽維,因為時間的單位與其他三個維度的單位有所不同。這便是四維時空。那麼什麼四維空間呢?它與四維時空又有怎樣的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