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學的5大「步」:微積分到函數論、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2020-12-05 究盡數學

微積分

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性質及其應用的數學分支學科,並成為數學其他分支的基礎,也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必備工具。現在微積分學教程,通常的目錄次序是極限、微分、積分,正好與歷史順序相反。微積分最初關注的問題是計算面積、體積和弧長

公元前3世紀,阿基米得「窮竭法」最接近於積分法,用於計算圓周率及面積、周長;1609年,克卜勒藉助某種積分方法,計算了行星運動第二定律中包含的面積,和酒桶的體積;1635年,卡瓦列利發表不可分元法的論文,提出卡瓦列利原理,用於計算面積和體積;1650年,沃利斯把卡瓦列利的方法系統化,並進行推廣。

微分起源於作曲線的切線和函數的極大值、極小值問題。

首位真正的先驅工作是,費爾馬於1629年陳述的概念;1669年,巴羅使用了微分三角形,這已經很接近現代微分法。同時,他也是首個充分認識到微分法與積分法是逆運算的人。

微積分後續的發展與完善工作。

牛頓和萊布尼茲彼此獨立地創造一般的符號和一整套形式的解析規則,形成可以應用的微積分學;到17世紀末,大部分微積分內容已經建立起來。1696年,洛比達出版第一部微積分教材;1769年,歐拉論述了二重積分;1773年,拉格朗日考察了三重積分;1837年,波爾查諾給出了級數的現代定義;19世紀,柯西奠基了分析學的嚴謹化。比如他給出極限、連續性定義,將導數定義為差商的極限、定積分定義為和的極限等等;在柯西工作的基礎上,威爾斯特拉斯給出了現在使用的精確的極限定義,並同狄德金、康託爾於19世紀70年代建立了嚴格的實數理論,使微積分建立在了堅固的基礎上。

關於微積分創立的優先權,牛頓和萊布尼茨之間還有過激烈的爭論,請參考:微積分首創的榮譽應該歸於誰?萊布尼茨和牛頓都是「生父」!

複變函數論

複數產生于于16世紀,其廣泛運用在於18世紀。其中複變函數就是把複數作為自變量,主要研究解析函數的性質。複變函數的研究始於18世紀,於19世紀得到全面發展。

18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拉利用冪級數討論了初等複變函數的性質;1752年,達朗貝爾得出複變函數可微的必要條件;拉普拉斯考慮過複變函數的積分;1825年,柯西討論了虛限定積分,1831年推出了柯西積分公式,並依此建立了一整套複變函數微分和積分的理論;1851年,黎曼的博士論文《複變函數論的基礎》,奠基了複變函數論。他推廣了單位解析函數到多位解析函數;引入了「黎曼曲面」的重要概念,確立了復變因數的幾何理論基礎;證明了保角映射基本定理;威爾斯特拉斯完全擺脫了幾何直觀,以冪級數為工具,用嚴密的純解析推理展開了函數論。並將解析函數定義為可以展開為冪級數的函數,圍繞著奇點對函數性質進行研究。現代,複變函數論是解決飛機飛行理論、熱運動理論、流體力學理論、電場和彈性理論等工程技術問題的有力工具。

實變函數論

實變函數的發展較晚,其中積分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線段長度概念的推廣,引入了容度和測度,推廣了積分的概念。

1893年,約當給出了「約當容度」的概念,並用於討論積分;1894年,斯提捷首先推廣了積分概念,得到「斯提捷積分」;1898年,波萊爾改進了容度的概念,並稱之為『測度」;1902年,勒貝格改進了測度理論,建立了「勒貝格測度」、「勒貝格積分」等概念。1904年,他完全解決了黎曼可積性的問題。函數構造論是實變函數的另一個活躍領域。1885年,威爾斯特拉斯證明:連續函數必可表示為一致收斂的多項式級數。威爾斯特拉斯的這一結果和切比雪夫斯基最佳逼近論,是函數構造論的開端。

泛函分析

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撲線性空間到拓撲線性空間之間滿足各種拓撲和代數條件的映射的分支學科,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是從變分問題,積分方程和理論物理的研究中發展起來的。它綜合運用函數論,幾何學,現代數學的觀點來研究無限維向量空間上的函數,算子和極限理論。它可以看作無限維向量空間的解析幾何及數學分析。

有關泛函分析的更多內容,請閱讀:泛函分析:n維空間到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微積分學

微分方程

伴隨著微積分的發展,以及客觀物質世界中關於物質運動規律的描述,都促進了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發展。而隨著物理科學、工程技術所研究領域的廣度和深度的擴展,微分方程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反過來,從數學自身的角度看,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促使函數論、變分法、級數展開、常微分方程、代數、微分幾何等各方面的發展。從這個角度說,偏微分方程變成了數學的中心。

有關微分方程的詳細內容,請參考:微分方程:極富生命力,包羅萬象的數學分支

相關焦點

  • 泛函分析:n維空間到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微積分學
    泛函分析是分析數學中一個年輕的分支,作為古典分析觀點的推廣,它綜合函數論、幾何、代數的觀點研究無窮維向量空間上的函數、算子、和極限理論。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成為一門理論完備、內容豐富的數學學科。數學家開始著手分析學的一般化工作:瑞典數學家弗列特荷姆和法國數學家阿達瑪發表的著作中,最先出現了把分析學一般化的萌芽;希爾伯特和海令哲則開創了「希爾伯特空間」的研究;到20世紀20年代,一般分析學開始在數學界逐漸形成,也就是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
  • 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錦囊
    >5積分論6微分與不定積分7度量空間和賦范線性空間8有界線性算子和連續線性泛函9內積空間和希爾伯特 (Hilbert) 空間0課程簡介 1集合 (set) 1.1集合的表示1.2集合的運算>4.4依測度收斂 (convergence in measure)4.5本章小結5積分論 5.1Riemann 積分的局限性, Lebesgue 積分簡介5.2非負簡單函數的 Lebesgue 積分
  • 18世紀數學的發展,代數、幾何、分析三大分支開始形成
    自17世紀,創立微積分學以來,便大量應用於理論物理、力學和天文學等領域,並因此刺激和推動了微分方程、無窮級數論、微分幾何、變分學和複變函數論等新分支的產生。這些新學科與微積分本身的發展成為18世紀數學最重要的內容,使分析學形成了在內容和方法上都具有鮮明特點的、獨立的數學領域,與代數、幾何並列為數學三大分支。
  • 39.積分、泛函 + 歐拉-拉格朗日方程、實數、標量、變分法、極值、弧微分、範數(數學篇)
    變分法(高數)極值(高中)弧微分(高數)範數(高數)看不懂call小嗷2.1 積分積分是微積分學與數學分析裡的一個核心概念。積分相關推到式網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AF%E5%88%86%E5%85%AC%E5%BC%8F/85566512.2 泛函簡單的說, 泛函就是
  • 數學中的6大類方程
    代數方程中學階段接觸到方程基本都在這個範疇,方程中的未知數,可以出現在方程中的分式、整式、根式以及三角函數、指數函數等初等函數的自變量中。比如下面的形式(x是未知數):在中學階段遇到方程求解問題,一般地,可將方程轉換為整式方程;一般都是轉換為一元二次方程,或者多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問題。函數方程區別於上述方程,方程中的未知量是函數本身,而非函數的自變量;運算涉及到加減乘除以及函數複合。
  • 從代數方程、函數方程到微分方程
    代數方程,是要求計算出滿足條件的數。相當於由結果導出原因。直線思考的時候,計算一般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但是,知道結果計算原因的話可能的情況比較多。無解、一解、多解或者無限多的解。這時是轉換學生思考的第一階段。跳過這個檻已經拉開大半的人。記得,小學時候難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2.函數方程:函數相對於靜態的數,有一種動態的味道。我們中學時將其上升為「代數」。
  • 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的思考
    第一天立flag了,說好好把實分析和泛函分析給研究透,今天初略的看了一下周民強的《實變函數論》,是比較經典的實分析入門圖書。
  • 常微分方程中的重要方程:黎卡提方程(一階二次非線性微分方程)
    前面我們了解了什麼是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可分離變量微分方程,以及齊次微分方程,本篇講升上一個高度,一階微分方程中的二次微分方程義大利數學家在17世紀提出了著名的「黎卡提方程」,這個方程看上去挺簡單的,但分析起來相當複雜
  • 微積分是數學的基礎,極限是微積分的核心,如何掌握「極限」?
    無論是非數學專業理工科的高等數學,還是數學專業的數學分析,微積分都是其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在微積分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出:常微分方程論、偏微分方程論、微分幾何、實變函數論、複變函數論、解析數論等分支學科。微積分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想躲是躲不過去的。
  • 麻省理工學院的牛人解說數學體系,你到哪個層次了?
    不過,分析的範疇遠不只是這些,我們在大學一年級學習的微積分只能算是對古典分析的入門。分析研究 的對象很多,包括導數(derivatives),積分(integral),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還有級數(infinite series)——這些基本的概念,在初等的微積分裡面都有介紹。如果說有一個思想貫穿其中,那就是極限——這是整個分析(不僅僅是微積分)的靈魂。
  • "上帝的饋贈: 最小作用量原理 (1)-泛函變分法
    最近沉迷於物理世界, 學到分析力學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不禁感嘆自然世界之奇妙
  • 梅雅博論第四十八期:近現代中國數學史之偏微分方程的發展
    偏微分方程是一門揭示宇宙奧秘、改變世界面貌的科學。對於很多非數學專業的同學來說,可能是個較為陌生的名詞。那麼偏微分方程的具體概念是什麼?在數學學科中有怎樣的定位?它在中國數學界又是怎樣傳播和發展的?為解開這些疑惑,理學院特聘副研究員朱異於10月10日中午做客梅雅博論第48期,在隴上書店黨建服務中心與同學們分享了近現代中國數學史之偏微分方程的發展。
  • 偏微分方程 學習筆記
    有一句話叫做「數學是大自然的語言,而偏微分方程則是大自然的語法」,從此足以看出偏微分方程在自然界中的廣泛應用。無論是工程領域,量子領域,還是金融領域等,都有著偏微分方程的影子。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的發展,更是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領域,例如金融工程這一學科,開始獨立於傳統的金融學,就得益於偏微分方程應用到了期權定價當中,從而催生出了現代金融理論。
  • 微積分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是轉變思維和學好微積分的關鍵
    數學分析是國內數學專業本科階段的專業基礎課,其中的內容包含著微積分;而其他理工科的學生會學習包含微積分內容的高等數學,同樣作為基礎課程。無論是數學分析,還是高等數學,最重要和基礎的一個概念就是極限。要想學好微積分,透徹地理解極限的概念和思維方法。首先,簡單說一下極限的發展背景。
  • 《歐拉方程及微分方程建模》思路與方法
    二、常係數線性微分方程組舉例常係數線性微分方程組解法步驟:第一步:用消元法消去其他未知函數 , 得到只含一個函數的高階方程; 第二步:求出此高階方程的未知函數; 第三步:把求出的函數代入原方程組,一般通過求導得其它未知函數.
  • 描述物質運動變化的數學學科: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解微分問題的基本思想類似於解代數方程,要把問題中已知函數和未知函數之間的關係找出來,進而得到包含未知函數的一個或幾個方程,然後使用分析的方法去求得未知函數的表達式。  微分方程的發展歷程:  蘇格蘭數學家耐普爾創立對數時,就對微分方程的近似解進行了討論;牛頓用級數求解簡單的微分方程;瑞士數學家雅各布·貝努利、歐拉、法國數學家克雷洛、達朗貝爾、拉格朗日等人不斷地研究和豐富了微分方程的理論;複變函數、李群、組合拓撲學等數學分支的新發展,深刻影響了微分方程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微分方程的應用及理論研究的有力工具。
  • 學數學的女孩
    黎曼、柯西、泰勒、傅立葉、布萊尼茨這幫人面前姐的智慧被赤裸裸的鄙視  姐只能羞瑟的故作堅強可不可以有一個人 看出我的逞強 原諒我的偽裝  其他專業的只學了高等數學就說難姐大學學了17門數學數學分析 數值分析 數據分析 高等代數 近世代數 空間解析幾何 微分幾何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離散數學隨機過程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運籌學 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