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漆是什麼?犀皮漆又是什麼?清朝皇帝用的家具有多精美?

2021-01-09 文藏

歡迎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三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541字,閱讀僅需4分鐘~

雍正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以下簡稱《活計檔》)記道:「太監張玉柱交來波羅漆八仙桌四張……波羅漆香幾一張、波羅漆炕桌一張,傳旨:俱各送至圓明園交與園內總管。欽此。」看起來「波羅漆」是家具器表髹飾工藝的一種。

《活計檔》

但是,《活計檔》雍正十三年四月十一日另有一則記錄:「太監高玉交黑紅漆攝絲波羅漆波羅十八套,每套十件,系李學欲、春山進。傳旨:此波羅漆水甚不好,著造辦處另漆做。欽此。」這裡的「波羅漆」應確定是髹飾工藝之一,但這「波羅漆」的「波羅」又是什麼?顯然跟漆飾工藝沒有關係。《活計檔》內如此這般相同的漢語用字但意思或內涵出入很大或「前後不搭」的記載不少。

清犀皮漆面心紫檀獨足圓桌

滿語在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及天聰六年(一六三二年)歷經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二人的創製和改良,系以蒙古文字配以女真語音,再加上圈點、字頭等,使之與原女真語音更為貼切的一種語言。

爾後隨著後金政權不斷地向外兼併、拓展、徵伐與壯大,乃至入主中原,直至清王朝一統天下,滿語不但受到蒙古、漢文化、藏傳佛教等之影響,爾後因進入大清盛世,還可看到對外交流「四方來貢」的影子,造成《活計檔》中很多相同漢字的書寫,若追根究底,則發現其根本不是源自滿語。

「波羅漆八仙桌」與「黑紅漆攝絲波羅漆波羅」

清中期紫檀透雕拐子紋長桌

雍正年間有關「波羅漆」的記載不少。所謂「波羅漆」,或寫成「波蘿漆」、「菠蘿漆」,是古漆飾工藝的一種,又稱「犀皮」,其製作工序非常繁複。

清犀皮漆銀裡桃式杯

宋人的筆記中說:「世用朱黃黑三色(漆),沓冒而雕刻,令其文(紋)層見迭出,名為犀皮。」就是先在器表上一層生漆,趁其未乾之際推擠出一個個突起的小尖堆,待其幹透後開始以朱、黃、黑三色為主的色漆上於尖堆上,入蔭後再上另一色漆,如此往復地將一層層色漆堆棧在尖堆上,最多可上到二十道,最後再將整器高起的尖堆群打磨成光滑的平面,原來的尖堆處即圍繞著一圈圈有如行雲流水般的色漆層,呈現出或如松樹幹皮的鱗片,或如片片雲朵、綻開的圓花等形態各異的斑斕花紋。

清中期犀皮葵瓣形漆盒

清代北方稱此種漆飾為「虎皮漆」或「樺木漆」,南方則稱之為「波羅漆」。故宮博物院仍藏有不少波羅漆面的圓桌、長桌或盒類小件等等可供參考。

清犀皮漆圓筆筒
清嘉靖款犀皮漆圓盒

至於「黑紅漆攝絲波羅漆波羅」的「波羅」,依語意應為外表處理為「黑紅漆攝絲波羅漆」的「波羅」。「波羅」是滿語「boro」的音譯,是滿人夏天所戴的「涼帽」。

清犀皮漆銀裡碗
清犀皮漆葵瓣式蓋盒

但頂上不似吉服冠的「滿花金座」,而是「紅絨結頂」,也就是帽尖盤上俗稱的「算盤疙瘩」,如《康熙讀書像》中康熙皇帝所戴。因此,雍正十三年四月十一日所記的十八套涼帽,不管是玉草或藤竹絲等編織的胎底,其外表是「黑紅漆攝絲波羅漆」的處理。

清人繪康熙讀書像軸
清紅纓夏行服冠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皇朝禮器圖冊之「皇帝夏常服冠」

「攝絲」一詞在《紅樓夢》一書中仍見使用,第三十七回襲人「便端過兩個小攝絲盒子來……」但今日似難再見,若是類似上述「刷絲」的技法,「攝絲波羅漆」即為紋飾更富變化的「綺紋刷絲」,而「黑紅漆攝絲波羅漆」則似為黑紅兩色漆輪流堆棧在帽胎上,再用刷子刷出有「波羅漆」效果的花紋。除此之外,再從滿語探究,滿語「boro」又有「青灰」的意思,若僅「攝絲波羅漆」,以滿語推測,似也可指用攝絲的技法處理單一的青灰色漆,依《紅樓夢》的「攝絲盒子」之記,在此處即為「攝絲處理的青漆涼帽」。

原文作者:吳美鳳(作者系:中國文化大學(臺灣)美術學系助理教授)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10月刊《從「波羅漆」到「額摩鳥」:再談清代內務府器用成造中的滿語詞彙》(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百家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相關焦點

  • 犀皮漆真的是用犀牛皮製作而成的嗎?超寫實的犀皮漆器
    漆器工藝是我國傳承已久的技法,發源時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的先民們憑藉自己的智慧發掘出了對漆的使用方法,然後一發不可收拾迅速發展,因其精美的外形受到各朝各代人們深深的喜愛。明嘉靖 犀皮漆梅瓶關於漆器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器物的表面塗抹上一層漆,待其晾乾後就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藝品,複雜一點的多是在漆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雕刻手法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清朝妃子手上又長又尖的東西有什麼用?妃子戴手上不會不方便嗎?
    清朝妃子手上又長又尖的東西有什麼用?妃子戴手上不會不方便嗎?清朝皇帝的妃子手上都喜歡戴上又長右肩的那些「指甲套」。這些「指甲套」外表往往十分華麗,鑲嵌有各種玉石,做工也十分精美。但是很多人都有疑惑,妃子們帶著些「指甲套」有什麼寓意嗎?
  • 清朝龍袍、蟒袍之間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下必須穿蟒袍?
    在清朝,只有皇帝、皇后、太后可以穿。跟其他服飾相比,龍袍有幾個比較鮮明的特點。首先,它的黃色的。 最早的中國龍袍,並不是只有黃色。只是到隋唐開始,才把黃色確立為皇家的專屬。清朝時,繼承了這種文化,在龍袍上使用黃色,同樣規定為皇家專屬。不過,稍顯不同的是,清朝在龍袍上選用的是明黃色。這是一種比較明快的顏色,很像太陽照在大地的顏色。
  • 清朝官員的天問,科學能幹什麼有什麼用,你們有統治國家的科學嗎
    歷史學家們一直都有一個觀點,即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專制歷史中,只存在著「技藝」和「經驗」,而從來沒有「科學」可言。那麼歷史在進入18世紀末19世紀初時,英國人所帶來的工業革命中的科學成果時,作為社會精英的清朝各級官員,乃至於乾隆本身,對於「科學」又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
  • 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塊小金牌?
    在很多清宮劇當中,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其他朝代皇帝戴的帽子,是不太一樣的。而且,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有塊小金牌。那麼,這塊小金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是有特殊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美觀呢?古代帝王,因為身份尊貴,穿衣服飾必須彰顯帝王威嚴。清朝自入關以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清朝,做為中華上下5000年文明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總共存在時間(1636年—1912年)共二百七十六年。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清朝12個皇帝,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光緒載湉,每一個都有其秘聞。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1.努爾哈赤-曾經入贅過。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從前,人們對庭院情有獨鍾,無論是皇室還是平民,都喜歡庭院風格的建築,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民間園林,中國園林大大小小有幾萬家,在這眾多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四大園林,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以及蘇州拙政園和留園。
  • 清宮女子手上帶的指甲套叫什麼?有什麼作用?原來還能用來防身
    在一些影視劇或者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清朝宮廷女子手上會帶著一些指甲套,就有朋友好奇清宮女子手上帶著的這個叫什麼?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稱呼,就叫「指甲套」,作用就是保護嬪妃等貴婦的指甲,為此也稱為「護指」。一般在古代只有皇宮中的貴婦等人才能使用,清宮女子帶指甲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末掌握大權的慈禧。
  • 清朝宮廷內的「吃」有多講究?活生生將吃轉換為一種藝術
    上文說到了清朝宮廷裡面的餐具很多都是用金、銀、琺瑯、玉石等等作為材料製作的,這些餐具上的花紋眾多,裝飾性十分的強。不過雖然好看,看上去每一個也都十分精緻,但這些器具有些在我們這些不懂行的看來還是沒啥兩樣。但是其實這些一眼看上去好像差別不大的器具也是有講究的,各個階層所使用的的餐具的質地紋飾都是有明確的規定的,一不小心用錯了,那等著你的很可能就是責罰。
  • 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古代官員的年終獎什麼 螞蟻莊園1月8日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月8日的問題,這次的問題難度難度很高,相信有很多的玩家不知道具體的答案而錯過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因此這裡就來告訴大家螞蟻莊園1月8日小課堂的具體答案吧。
  • 清朝時,故宮有70多口井,卻沒有一口是用來喝水的,這是為何?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很多人想了解清朝,都會去參觀故宮。故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面積非常之大,裡邊的園林景色也是非常美觀。有人統計過,故宮裡整整有將近70多口井,這些井散布在整個故宮中。
  • 家用實木家具什麼木頭好?
    我們這裡說的實木家具是指純實木家具,是不經過任何二次加工的天然材料,不使用任何人造板製成的家具,這也是實木家具價格貴的原因,環保健康簡潔。實木家具也分為很多中,那實木家具哪種木材好呢?常用的家具木材有很多,貴的便宜的都有,那貴一點的一般家具用什麼木材是比較合適的呢?
  • 原來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真讓人驚訝!
    按照清代后妃制度,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后,母親為皇太后,她們同住在慈寧宮,太妃、太嬪住在旁邊的壽康宮、壽安宮。皇帝每天早晨穿戴整齊後,首先要向她們一一「請安」,以表示對長者的孝道與尊崇。除了康熙以外,清朝皇帝都是住在養心殿。皇帝每天早晨「請安」,要出吉祥門,乘坐兩人抬的轎子,經西二長街、出啟祥門。乾隆當了太上皇,嘉慶皇帝請安的內容便多了一項。皇帝請安完畢,就開始早讀。
  • 清朝這位皇帝倒黴至極,一生被行刺四次,最後卻被雷劈的面目全非
    有我們熟知的「康乾盛世」,很多皇帝都是很有作為的,康熙大帝的名號肯定是數一數二的,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清朝的皇帝,但不是康熙帝,說的這位一生很倒黴,被行刺四次,而且還是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個被行刺的皇帝,小編先不說名字,留個懸念最後你們猜一下。
  • 穿越時間,看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普通人可能一天也撐不下去
    ,想幹什麼幹什麼,身份尊貴,所有人都要討好皇帝,大權在握,一切政令只有皇帝點頭才能實行,    每天有美味佳餚,還有三宮六院,我們是各種羨慕。但是當皇帝就真的像我們想的這麼輕鬆嗎?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以位清朝皇帝一天的安排。  早上5點鐘起床。
  • 清朝初期的八大鐵帽子王是什麼時候形成的?都是哪個皇帝冊封的?
    清朝宗室的爵位分為十二等,如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而鐵帽子王則是王爵中最為尊貴的一種,它不像其他爵位,每過一代就會降一個等級,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永不降爵。因此,這個王爵被民間俗稱為鐵帽子王。
  • 多名清朝皇帝感染的天花,中國人竟早已發明了疫苗
    康熙據傳康熙皇帝之所以被選擇為皇位繼承人,就是因為感染天花後痊癒,有了免疫能力。接種天花疫苗,俗稱種痘,很多年紀稍大的人,小時候都有過接種的經歷。而正是因為全面有效的疫苗接種,天花目前是唯一被人類消滅掉的傳染病了。但是清朝皇帝就沒那麼幸運了。從清朝建立開始,有數位皇帝感染過天花,其中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正是死於天花。同樣慈谿皇帝的兒子同治皇帝,也是由於天花而死(有傳是死於梅毒)。
  •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
    清朝皇帝壽命一覽表:乾隆皇帝最高壽,同治皇帝最短命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
  • 定製家具用什麼板材最好,常見的定製家具板材有哪些?
    時間:2020-10-16 14:45:21 瀏覽:1次 定製家具用什麼板材最好,常見的定製家具板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