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流程還沒走完,美國混亂卻是愈演愈烈,對於即將入主的拜登而言,當前正面臨著兩重考驗。
一、驢象惡鬥
此次美國大選創造了112年來民眾投票率最高的記錄,拜登和川普各自獲得了7000多萬張選票,成為美國歷史上得票第一和第二的候選人。但這不是美國民主成熟的標誌,反而是分裂的表徵——美國選民分成了川普的支持者和討厭者這兩大陣營。
川普的支持者以美國底層白人為主體,俗稱紅脖子。他們在選舉期間非常活躍,挨家挨戶催促人們出來投川普一票。而民主黨很多選民平時本來沒有投票的積極性,但由於擔心川普連任成功,投票熱情空前高漲。
拜登獲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由於此次約有半數選民採取了郵寄投票。共和黨選民傾向於親自到投票站投票,而民主黨選民則更偏好郵寄投票,結果導致拜登獲勝。
正因如此,川普團隊和其支持者認為選舉不公平,他們指責民主黨「操縱了選舉」,拜登「偷走了選票」。
根據美國主流媒體公布的選舉結果,拜登已經獲得了306張選舉人票,取得絕對勝利。拜登強調,美國正面臨一個「黑暗」的時代,川普應該儘快進行權力交接,這樣才可以幫助數百萬失業的美國人。
同時,因為疫情的影響,分發疫苗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在川普的任期內,絕對無法妥善處理,這個時候拖延權力交接,就是在拖延美國民眾的生命。
但川普團隊至今仍不承認敗選,繼續用法律捍衛選舉的「公正性」。川普團隊不承認敗選並非是想通過司法程序來翻盤。其實,川普本人及其團隊心裡清楚,此次大選很難翻盤了。
但川普團隊的繼續抗爭對於共和黨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
怎麼解釋?
首先,此次大選還有一個戰場兩黨處於焦灼狀態,那就是兩黨參議院席位之爭。在參議員改選中,共和黨目前保住了基本盤,已經得到50個席位,而民主黨則僅得到48個席位。喬治亞州的2個席位成為雙方爭奪的關鍵。如果這兩個席位被民主黨全奪得,加上民主黨副總統為參議院主席,則民主黨就成為參議院多數黨。
由於民主黨已經獲得眾議院多數席位,再拿下參議員多數席位,拜登政府的政策就容易實施了。否則,只要有一個席位讓共和黨拿去,共和黨就在參議院佔據多數,拜登政府就成為跛腳政府。共和黨就可以利用參議院多數,否決民主黨提出的各項議案。
此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四名候選人在喬治亞都沒有拿到獲勝所需的50%半數票。他們將於1月5日進行決選,確定席位花落誰家。因此,川普團隊至少要硬頂到1月5日後,才有可能向拜登團隊移交權力。
其次,郵寄選票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如果川普團隊將官司告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雖然不可能否定此次大選中的郵寄選票合法性,但卻有可能出臺限制今後大選中郵寄選票的法案。此次大選大約有半數選民採取郵寄方式投票,因此即便其中有一些問題,最高法院不會否定如此眾多的郵寄選票。
但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6名屬於保守派,因此有可能做出今後對共和黨有利的法案。如果最高法院通過限制郵寄選票的法案,將對共和黨今後的選舉極為有利。
總之,川普團隊的最後努力不是「與風車作戰」,而是「合理」的選擇。
二、民主黨內部的分裂
從美國驢象兩黨惡鬥來看,拜登上臺將面臨一個分裂的美國。再從民主黨內部來看,拜登依賴的則是一頭得了精神分裂症的驢子。
《今日美國報》稱:「拜登剛贏,民主黨就圍繞未來的問題開始內鬥。」《華爾街日報》稱:「拿下白宮後,民主黨就下一步問題產生了分歧。」
《華盛頓郵報》指出,就在大選結果出爐後沒多久、大約11月5日的時候,民主黨內兩派議員就在電話會議上爆發了激烈的爭執,溫和派猛批進步派推動「極左觀點」,導致民主黨未能拿下多數席位。
民主黨的溫和派也被稱為「中間派」,在財政等問題更偏向於保守立場。而民主黨的進步派則主張推動全民醫保、呼籲撤銷對警察的撥款等政策,在社會問題上更加激進。
根據美媒披露的會議細節,溫和派成員抱怨稱,進步派的做法讓共和黨可以輕鬆地攻擊民主黨搞「社會主義」,從而失去大量選民的支持。而進步派則回擊說,溫和派的意思就是要保持沉默,「默許」各種社會問題長期存在。
溫和派議員指責一些呼籲推動「全民醫保」或撤銷警察撥款的進步派民主黨人丟掉了參議院席位,這種結果應該給民主黨「敲響警鐘」。
維吉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斯潘伯格更是痛斥道:「要是我們管這個叫成功,那2022年的選舉裡我們會被直接打到分崩離析。」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克萊伯恩接受美媒時採訪時,更是言辭激烈地表示,「撤銷警察撥款」的口號正在「害死民主黨」。
溫和派還指出,進步派提出的某些提案「代價高昂、不切實際」,與部分地區的選民脫節。我們應該設定較小的實際目標,比如降低稅率,來吸引共和黨選民或獨立選民。
但進步派人士立刻「回懟」。
進步派民主黨人、威斯康星州眾議員馬克·波坎在12日的一場線上活動中稱,對溫和派進步派的指責「非常荒謬」,他號召進步派人士保持一致,「反擊溫和派推動的敘事」。進步派代表人物之一、紐約州眾議員科爾特斯則批評溫和派「線上競選活動和集會搞得不好」,「拖累了搖擺選區的選情」。
進步派的意見恰好與溫和派的相反。他們認為,民主黨就是要搞點「大議程」才能吸引選民,比如推進「全民醫保」、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支出等。加州進步派眾議員凱蒂·波特就語帶嘲諷地說道:「害怕面對這些問題而什麼事都不做,也是種輸掉選舉的好辦法。」
國會進步派團體領導人普拉米拉·賈亞帕爾更是反過來宣稱,進步派的思想和組織才是提高關鍵戰場州投票率、幫助拜登獲勝的「法寶」。
儘管拜登現在根本還沒上臺,民主黨內部這場看似爭不出個結果的「內鬥」,就已經給未來拜登政府的施政弄出不少麻煩。更加悲催的是,民主党進步派佔據優勢,而進步派的主張與共和黨的主張對立得更加嚴重。
美媒稱,進步派在眾議院已擁有近100名成員,有可能成為眾議院最大的投票集團之一。一些進步派人士也毫不避諱地告訴美媒,如果拜登的立法不夠「深入」的話,他們之中可能會有人投反對票。
但矛盾之處在於,如果拜登想在參議院拿到60票通過立法,得到共和黨人的幫助同樣必不可少。
如果民主黨團結一致,拜登政府應對美國的分裂和複雜的國內外事務還較為容易一些。但不幸的是,民主黨這頭驢子患了精神分裂症。
拜登駕馭著一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驢子,卻想讓這頭驢子與怒氣衝衝的大象和好,團結起來把美國搞好。這個任務也太為難這位年近八旬愛打盹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