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母:董玉清攝影
今年夏天,雨水充足,漳河水域水質良好,有桃花水母活躍。據長江科學院專家生物專家根據所採集標本、原水及微生物樣本等進行考察後介紹,漳河水域繁衍生息的桃花水母屬於索氏桃花水母,它是一種珍貴的自然物種,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哪裡水質環境好,它就出現在哪。
桃花水母:餘國彪攝
漳河水域(庫)是長江中遊地區的重要水源地,是荊門人民的母親河,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原河基礎上經人工築壩建成的水庫,庫容量達21億立方米。近年來,漳河水域(庫)經過艱苦的水環境治理,水質持續良好,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標準。2010年,開始出現了桃花水母活動跡象,逐漸被漁民和生物愛好者發現並公開。
索氏桃花水母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喜生活在水深2米的清澈湖水中,喜弱光,有一定的趨光性,生存水溫在18度至32度左右。因此,其核心活動區域,多見於水深2米左右的湖 懸崖絕壁,地理環境相對封閉。
桃花水母:董玉清攝
桃花水母因其透明身體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且在水中看起來頗似一朵盛開的桃花,因而得名。它屬小型個體,體寬約為硬幣大小,無頭無尾呈半球形,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它們在水中一張一縮上下飄蕩,悠然自得。
漳河桃花水母棲息地:董玉清攝影
桃花水母對水環境要求極高,必須是無毒無害,潔淨且呈弱酸性,其在漳河大面積出現,說明目前的漳河水域無論是從水質還是水中微生物的豐富還有氣候溫和等條件都十分適宜其生長繁衍,得益於幾代荊門人對水資源地悉心保護。
漳河山水:來源於荊門新聞網
對於漳河桃花水母繁衍生息及水資源保護話題,你有何看法,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