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好了,桃花水母更多了

2020-11-24 中國環境報

  近日,在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神泉鄉大灣村蓮興農業合作社基地的山塘內發現大量水生物,經萍鄉市農業局鑑定為索氏桃花水母。

  「每天中午水溫升高的時候,看到的桃花水母特別多,一群一群地浮在水面上。」特意趕回家鄉蓮花看桃花水母的攝影愛好者顏志高告訴記者。

  桃花水母為淡水水母,生活在湖泊、池塘、江河中,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要求生活水域潔淨且呈微酸性。它們的出現,說明蓮花縣水環境保護初顯成效。

  今年以來,蓮花生態環境局繼續堅持監管和服務相結合,嚴格落實汙染源網格化監管和日常環境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工作要求,聘請第三方環保專家團隊為企業把脈問診,進一步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

  同時,組織開展了疫情防控期間復產復工企業環保專項幫扶檢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專項整治、工業園企業大排查等專項行動,1月-8月共出動執法人員800餘人次,檢查企業70餘家,立案查處14家,行政處罰金額10.9萬元,確保轄區內不發生重大水環境汙染事件。

  此外,督促縣生活汙水處理廠、工業園汙水處理廠和全縣12個鄉鎮生活汙水處理站正常運行,紮實推進2020年省市下達全縣8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開展。

  據監測,2020年1月-8月,蓮花縣兩條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白馬河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水質、蓮江(禾水)龍山口國控出境斷面水質和高洲市控斷面水質除6月份(汛期)為Ⅲ類標準外,其餘7個月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全縣12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水質達標率100%,其中6個達到並優於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

相關焦點

  • 漳河水質良好,有桃花水母活動
    漳河水質良好,有桃花水母活動。根據長江科學院專家和生物專家根據收集到的標本、原水和微生物樣品,在漳河水域繁衍的桃花水母屬於索氏桃花水母,他是珍貴的自然物種,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水質好、環境好的地方就會出現。
  • 水質優良 蕭山頻現桃花水母
    最近,在蕭山區戴村鎮半山村李家塢水庫,有市民在採風途中偶然發現了有「水中國寶」之稱的桃花水母。通體透明的桃花水母宛如一朵朵小巧精緻的降落傘,在清澈的水中緩緩地一張一合。  據悉,桃花水母屬於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是世界高級別的「極危生物」,堪稱「水中國寶」。
  • 今年夏天,雨水充足,漳河水域水質良好,有桃花水母活躍
    桃花水母:董玉清攝影今年夏天,雨水充足,漳河水域水質良好,有桃花水母活躍。據長江科學院專家生物專家根據所採集標本、原水及微生物樣本等進行考察後介紹,漳河水域繁衍生息的桃花水母屬於索氏桃花水母,它是一種珍貴的自然物種,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哪裡水質環境好,它就出現在哪。
  • 桃花水母的傳奇故事
    2003年6月,隨著三峽大壩第二期工程結束,原生活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的世界珍稀動物秭歸桃花水母在秭歸縣內絕跡。這一現象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開始有更多的人把精力投入到桃花水母的保護與研究上。
  • 水母百科|桃花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桃花無論是在古代詩人詩句篇章中,還是在現代人們口口相傳裡,桃花總是與愛情有關。今天貝殼小姐姐給大家介紹一種水中愛情花——桃花水母。當然不是,桃花水母還有一個「水中大熊貓」的稱號,所以可見其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它們通常生活在較乾淨的水質中,必須無毒、無害且潔淨。生活環境哪怕發生微小的變化都會導致其消失。所以某種程度上說,桃花水母成為了判斷水質好壞的一個標準。
  • 漳河: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
    今年夏季,雨水充足,為漳河桃花水母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出現了大面積桃花水母分布活動的景象,使漳河國家重要溼地成為了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據悉,2019年夏秋,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流域水環境研究所組織專家深入漳河水庫,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桃花水母科學考察觀測,並將採集的100多個桃花水母活體標本,通過生物遺傳基因DNA比對實驗、生物生理形態等科學分析研究,已準確鑑定漳河棲息繁衍的桃花水母,屬於索氏桃花水母。
  • 五鄉一水潭發現桃花水母 專家:說明寧波水質越來越好
    記者見到劉師傅時,他正在廠裡上班,當問及水母一事,他立馬興衝衝地從裡屋拎來一隻水桶,「裡面有好幾隻,現在還活著呢。」記者看到水桶裡有大半桶水,水質不是特別的清透,有些藻類泥土等雜質,劉師傅說這水是他在撈水母的時候一同打上來的,是水潭裡的水。
  • 惠安一水庫現桃花水母 形似小白傘對水質要求高
    惠安縣海洋漁業局水技站負責人林志宏介紹,這是桃花水母,比較罕見。  透明「小白傘」在水深處暢遊  前日下午,家住惠安縣螺陽鎮錦豐村的林先生等人像往常一樣,到離家不遠的一水庫遊泳。當遊至水庫一深處時,大家驚訝發現,這裡有大量水母。於是,有的人上岸回家,有的人則繞到沒有水母出現的區域繼續遊。  「在此之前從未有人發現。」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圖片曝光 桃花水母有毒嗎?桃花水母是什麼?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
  • 海南農家水井出現大量桃花水母
    7月4日,海南省五指山市居民在當地農村的一口水井內,發現了大量桃花水母,據介紹,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古腔腸動物,距今至少有6億年,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在網傳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傘狀、幾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縮遊動著。
  • 文成驚現「桃花水母」!這意味著……
    ,圍觀的群眾紛紛拍照並上網對比資料,發現似乎是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也說明周邊的水質環境是比較好的。◆記者了解到,在我國,「桃花水母」有多達九個不同的品種(全世界共計有十一種不同的桃花水母),比如中華桃花水母、楚雄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短手桃花水母、杭州桃花水母、樂山桃花水母等
  • 貴陽一水庫發現「桃花水母」
    此前貴州僅在2012年有發現疑似桃花水母的報導,但多年來並無清晰的實物圖片和視頻,潛水愛好者提供的圖片和視頻,為市民清晰地展示了桃花水母曼妙神秘的一面。   尋潛水基地意外發現桃花水母   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對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質的要求極高。桃花水母生長於溫帶淡水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至少6億年的歷史。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溧陽!
    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專家表示,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6.5億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西丁農業生態園的主人叫丁金水,已是74歲的老人。他告訴記者,20日下午四點多鐘,他從池塘中舀水澆池邊小菜,忽然看見水中有微小生物在遊動。彎腰細看,發現好像是水母。
  • 愛乾淨的小機靈桃花水母
    「索氏桃花水母是最先被發現的桃花水母,我國在19世紀初,才第一次發現桃花水母的蹤跡。」李由明解釋,桃花水母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最早誕生於約6億年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有「水中大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以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小的魚類為食物。「桃花水母對生境的要求很高,喜歡乾淨的水質,一般生活在溫暖清潔的水域中。」
  • 汨羅首次發現「桃花水母」:貌似水母形如桃花
    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張志強解密:「這小東西是距今約5.5億年的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桃花水母,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世界級瀕危物種,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貌似水母形如桃花,遊動起來像柳絮  說起發現過程,周陽春驚訝不已。
  • 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時間:2020-08-14 09: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廬山梘窪水庫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近日,在江西廬山梘窪水庫,工作人員發現桃花水母活動蹤跡。
  • 桃花水母現身成都小區池塘
    黃科介紹說,區別於我們通常認知的生活在海洋裡(鹹水環境)的水母,桃花水母通常是生活在淡水環境中的。早在明朝萬曆年間的《歸州志》中就有記錄,當時稱之為「桃花魚」。現代的「桃花水母」名稱應該是傳承自此。「之所以叫『桃花魚』,可能來源樸素的觀察:一是,當時觀察到水母體出現多處於桃花開的時候。二是,大量水母體仿佛桃花花瓣飄蕩在水中。」
  • 都江堰又見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來源:成都商報都江堰又見桃花水母發現地:都江堰市蓮花湖生存條件7月18日,垂釣時,發現水中有一種半透明的小生物,內部像一朵桃花,周邊還長著觸角,遊動的時候還不停地收縮著,十分好看,便撈起來送到相關部門,鑑定發現,這是一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瀘州再現桃花水母!不在張壩長江,在一個小區池塘
    「桃花水母?記得啊,以前去張壩看過。」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對於瀘州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小區水景觀裡的桃花水母,你見過嗎?7月27日,瀘州市民李先生聯繫上川江都市報記者,稱在自己服務的龍馬潭區某小區水景觀裡,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生物。
  • 溧陽一農莊發現桃花水母
    池水水質清淨,沒有雜質。因為是白天,很難看到水母鳧遊。記者趴在池邊,靠近水面,才能隱隱發現,潔白的水母像小鳥一般展翅飛翔,只有半個指甲大小。 農莊主人叫丁金水,身材瘦小,頭髮花白,今年已74歲。老丁熱情好客,不厭其煩地向一批又一批遊客介紹。他說,21日下午4點多鐘,他拿著木勺舀水澆池邊小菜,忽然看見水中有微小動物在遊動,彎腰細看,覺得像是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