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
南海區再獲「國字號」牌匾
南海西樵的
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
被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日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南海區農業農村局、西樵鎮人民政府等相關人員一行日前在西樵召開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座談會,現場為西樵鎮的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基塘農業系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通過不斷完善基塘農業種植方式
形成了系統的農業生產技術
衍生出獨特的農耕、生態和人文文化
對佛山乃至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
帶來了重要影響
世間少有美景
良性循環典範
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以西樵山南桑基魚塘溼地片區為主,面積為1.1萬畝,規模宏大,一望無際,極為壯觀,是珠三角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桑基魚塘,曾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繭繅絲、蠶沙養魚、魚糞肥桑」的完整生態循環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間少有美景,良性循環典範」示範區。
2019年12月31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公布《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公示名單》,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成功入圍。此次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牌匾的授予對於南海西樵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光瀲灩、阡陌相連,碧綠水岸圍起的片片魚塘,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作為珠三角腹地上的璀璨「明珠」,南海西樵這個嶺南文旅小鎮,正依託優美的漁耕粵韻,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現下已是盡顯古今芳華。
俯瞰萬畝桑基魚塘
綺麗風光盡收眼底
在西樵山南側有一條西樵山自然教育徑,起點在九龍巖入口旁,終點至雞冠峰,全長約600米。自然教育徑在原有豐富的鄉土植物基礎上,配植特色植物和常見的中草藥,豐富植物教育資源。在保留最自然的山林原貌的同時,自然教育徑還增設舒適優質的景觀臺、生態涼亭、生態步道、生態階梯等景觀設施和休閒設施。(戳此詳看南門步道打卡攻略)
行至教育徑最高處——雞冠峰,萬畝桑基魚塘盡收眼底,此處正是觀賞「世間少有的美景」桑基魚塘的最佳觀賞點。
活用「基塘文化」
積極推進西樵桑基魚塘片區建設
近年來,西樵鎮對該片區不斷改造提升,其中首期以西樵山南麓約1000畝魚塘片區為中心,依託珠三角的蠶桑文化,以嶺南水鄉的自然風光為景觀,建成集遊玩、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體驗式文化旅遊園。
西樵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
如今,位於片區核心區的西樵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開發出「桑基魚塘文化+傳統農業+生態農業+旅遊」發展模式,既傳承了文化,保護了環境,又豐富了西樵山旅遊內涵,使傳統嶺南水鄉文化得以延續發展,在人和自然協同發展方面引領潮流。
此外,西樵還積極推進西樵山南萬畝桑基魚塘片區建設,落實了建設傳承和發展基地、打造生態養殖示範區、打造水上生態觀光旅遊線路、計劃引入第三方養殖機構、計劃引入「香雲紗文化產業基地」等重點工作。其中,已建成核心區生態養殖示範區,片區看護房改造提升項目也在穩步推進。
西樵田(塘)頭棚改造提升,進一步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耕作環境。
接下來,西樵將啟動環西樵山綜合整治提升,重點對景觀綠化、水體、低矮廠房進行整治;大力推廣生態養殖示範,將現有的資源利用起來,打造高標準魚塘連片示範區;打造並活化桑蠶、香雲紗等博物館。關海權表示計劃把整個片區、國家生態公園、國家農業生態產業園和文旅產業、鄉村振興全面結合起來。
西樵漁業豐收
這裡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歡迎來南海西樵
一起賞「世間少有美景」
南海發布微信編輯部
來源:南海旅遊、南海西樵
審校:溫愛霞、吳碧霞、袁夏璐
厲害了
南海區再獲「國字號」牌匾
南海西樵的
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
被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日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南海區農業農村局、西樵鎮人民政府等相關人員一行日前在西樵召開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座談會,現場為西樵鎮的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基塘農業系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通過不斷完善基塘農業種植方式
形成了系統的農業生產技術
衍生出獨特的農耕、生態和人文文化
對佛山乃至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
帶來了重要影響
世間少有美景
良性循環典範
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以西樵山南桑基魚塘溼地片區為主,面積為1.1萬畝,規模宏大,一望無際,極為壯觀,是珠三角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桑基魚塘,曾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繭繅絲、蠶沙養魚、魚糞肥桑」的完整生態循環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間少有美景,良性循環典範」示範區。
2019年12月31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公布《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公示名單》,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成功入圍。此次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牌匾的授予對於南海西樵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光瀲灩、阡陌相連,碧綠水岸圍起的片片魚塘,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作為珠三角腹地上的璀璨「明珠」,南海西樵這個嶺南文旅小鎮,正依託優美的漁耕粵韻,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現下已是盡顯古今芳華。
俯瞰萬畝桑基魚塘
綺麗風光盡收眼底
在西樵山南側有一條西樵山自然教育徑,起點在九龍巖入口旁,終點至雞冠峰,全長約600米。自然教育徑在原有豐富的鄉土植物基礎上,配植特色植物和常見的中草藥,豐富植物教育資源。在保留最自然的山林原貌的同時,自然教育徑還增設舒適優質的景觀臺、生態涼亭、生態步道、生態階梯等景觀設施和休閒設施。(戳此詳看南門步道打卡攻略)
行至教育徑最高處——雞冠峰,萬畝桑基魚塘盡收眼底,此處正是觀賞「世間少有的美景」桑基魚塘的最佳觀賞點。
活用「基塘文化」
積極推進西樵桑基魚塘片區建設
近年來,西樵鎮對該片區不斷改造提升,其中首期以西樵山南麓約1000畝魚塘片區為中心,依託珠三角的蠶桑文化,以嶺南水鄉的自然風光為景觀,建成集遊玩、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體驗式文化旅遊園。
西樵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
如今,位於片區核心區的西樵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開發出「桑基魚塘文化+傳統農業+生態農業+旅遊」發展模式,既傳承了文化,保護了環境,又豐富了西樵山旅遊內涵,使傳統嶺南水鄉文化得以延續發展,在人和自然協同發展方面引領潮流。
此外,西樵還積極推進西樵山南萬畝桑基魚塘片區建設,落實了建設傳承和發展基地、打造生態養殖示範區、打造水上生態觀光旅遊線路、計劃引入第三方養殖機構、計劃引入「香雲紗文化產業基地」等重點工作。其中,已建成核心區生態養殖示範區,片區看護房改造提升項目也在穩步推進。
西樵田(塘)頭棚改造提升,進一步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耕作環境。
接下來,西樵將啟動環西樵山綜合整治提升,重點對景觀綠化、水體、低矮廠房進行整治;大力推廣生態養殖示範,將現有的資源利用起來,打造高標準魚塘連片示範區;打造並活化桑蠶、香雲紗等博物館。關海權表示計劃把整個片區、國家生態公園、國家農業生態產業園和文旅產業、鄉村振興全面結合起來。
西樵漁業豐收
這裡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歡迎來南海西樵
一起賞「世間少有美景」
南海發布微信編輯部
來源:南海旅遊、南海西樵
審校:溫愛霞、吳碧霞、袁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