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說到養蜂,我們很多朋友一說馬上就是什麼標準箱、巢框、巢礎、飼餵器等等等等。但是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其實並不是每個養蜂人都擁有全套的這些蜂具,往往很多朋友就是在無意間就成了養蜂人,比如現在正是蜜蜂大量分蜂的時間,很多朋友可能無意間就發現了蜂群,這時候家裡面什麼都沒有,要說等買蜂具來收捕,別說黃花菜都涼涼了,可能蜜蜂早就在哪安家了。對於我們農村朋友來說,其實解決蜂箱問題並不難,高級的我們做不了,暫時一個安家的還是可以做的。今天蜂部落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飼餵器的簡易做法,其實對於我們農村來說,想要自制飼餵器是非常簡單的,只要利用好竹子就行,而且只要鋸子鋸5下就能搞定,具體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飼餵器的構造
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們餵養蜜蜂的飼餵器一般都是兩節,一節長,一節短,在實際養殖中一頭用來餵水,一頭用來餵糖漿,。雖然商家考慮周到,但是在實際養殖中餵水是很少有養蜂人考慮的,一般都是只餵養糖漿,因為養蜂人養蜂的地方一般都是水源充足的。根據這個構造,我們不難想像,其實這正是一個竹子的構造,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好竹子,在我們短時間無法找到飼餵器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用來應急的。
竹子加工為飼餵器
從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飼餵器的兩端有兩個小耳朵,這是用來卡在活框箱的兩個巢下的,這樣飼餵器就可以穩定在蜂箱中。而凹下去的地方正好是裝糖漿的地方,中間的小節是一個竹節,蜂部落認為在我們水源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不用,一頭長一頭短的構造,正好是竹子從根部到上部的構造,所以如果我們嚴格要求區分餵水和餵養糖漿,可以選擇根部開始向上的地方,這樣會有一頭長一頭短的兩個容器。
在我們選好竹子以後,先把竹子從側面剖開,為了使容器更大,可以採用不均等的剖開,然後我們選擇大的一側作為飼餵器。之後就是兩邊的耳朵,可以從兩邊的底部分別鋸開一半,剩餘的高度與活框箱的凹巢相同,然後從兩端剖開,這樣我們的簡易飼餵器就算是做成了。
土法飼養的飼餵器安裝
如果我們使用的是活框箱,直接按照上面的方法放進活框箱,然後放上漂浮物,加入糖漿即可餵養,如果我們使用的是土法飼養的,可以在蜂箱的側壁上釘上兩顆釘子,然後把兩個耳朵放在釘子上,如果晃動,可以幫上細鐵絲。然後放上漂浮物,加入糖漿,土法養蜂也就可以餵養了,是不是方便快捷還不花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