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資訊|雲隱科技對於上海都市農場的思考與探索

2020-12-04 百家號

上海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雲隱科技對於上海都市農場的思考與探索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時也伴隨著越來越大的工作和家庭壓力。尤其是長期在城市生活的市民,對鄉村生活和農耕體驗有著更加強烈的嚮往。雲隱科技經過了長達一個月時間的市場調研,實地走訪了位於上海周邊的多家農場,定位多以生態休閒農場、有機農場等為主,規模大小不一,幾十畝到上百畝不等。據我們實地考察發現,絕大多數農場位於郊區的鄉鎮裡,如青浦、松江、浦東、奉賢、崇明等環境優美、土地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也有從農業本身出發的,專門從事有機農業種植、生產、包裝、運輸等一條龍服務,比如松江的錦菜園,全程有機種植,供應給上海的一些大的商超。都市生態農場是現代都市人戶外放鬆休閒的重要場所之一,食品安全健康和孩子的自然教育也正在被逐漸重視。為此,雲隱科技在不斷市場探索的過程中,努力促進行業交流,取長補短。我們在物聯網領域紮根多年,希望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目前的著眼點是都市生態農場和設施農業兩個方向。百善孝為先,民以食為天。

2、上海灘第一渣男富豪,影后名媛玩弄於股掌之間,結局出人意料

民國時期文人才女數不勝數,卻也盛產渣男,且這些渣男總在其他方面比較優秀,如著名文人徐志摩、少帥張學良等,個頂個的渣,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一位,就算是放在當時的上海灘,也是渣男中的佼佼者,影后名媛都曾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唐季珊,東南亞著名的富商,做茶葉生意發家,家財萬貫、財大氣粗。唐季珊在經商方面十分有才能,一步一步做到了頂級富商的程度,而和唐季珊的商業才幹同樣為人廣之的,就是他的風流成性。唐季珊雖然沒有真心愛過哪一個女人,但他十分懂女人,所以他出手基本沒有失手過。在張織雲失去利用價值後,唐季珊也對她感到了厭倦,恰好在此時他又盯上了新獵物,阮玲玉,於是便對張織雲棄若敝履。阮玲玉也是一位電影皇后,不論是名氣還是外表都更勝過張織雲,只在第一影后胡蝶之下。唐季珊無意中見了阮玲玉,便下定決心要將她弄到手。阮玲玉死後,唐季珊沒有半分收斂,很快又結識了名媛王右家,兩人甚至結為連理。風流半生的大富豪,最後居然淪落到街頭做乞丐,如此結局,實在出人意料,也讓人唏噓,想必唐季珊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這樣一天吧。

3、說說上海最有舊上海味的地方是哪裡吧?

新閘路新閘路附近有不少裡弄,南面有松壽裡、培德裡等,但最著名的是新閘路以北的百年東、西斯文裡,它是上海後期石庫門裡弄住宅規模最大的。在東、西斯文裡最多時曾聚集2700多戶人家,是上海的城市遺產,也是上海人的文化遺產。外白渡橋上海外灘的第一座橋,也是上海市區最大的一座鋼鐵橋。它有百年歷史,承載著歷史文化的記憶。在橋上可以欣賞蘇州河兩岸風景,看到浦東最美麗的景色東方明珠。外白渡橋是上海現代化工業化的標誌之一,我們在很多影視劇裡面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最經典的就是情深深雨濛濛裡面依萍跳江了。平涼路這條路聚集了楊浦區的老式石庫門,附近有數不清的小巷小弄,有最具上海老弄堂風情的舊時裡弄,三益裡、隆仁裡等等。其中平涼路25號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的商業巨子嚴裕棠的家。老城廂是我前幾年去得最多的一個地方,因為走進那裡,你要不是抬頭看到東方明珠和環球金融中心等上海高標的建築,你會感覺自己走進了某個江南小漁村。它也見證了上海百年的歷史變遷。有人說「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這個叫做上海老街的地方,儘管被說爛了,但還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4、@普陀人,你關心的這條軌交線路建設更進一步!速來圍觀!

上海建工機施集團說:軌交14號線4標曹安公路站、嘉怡路站區間上行線盾構已順利進洞,這標誌著該項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曹安公路站~嘉怡路站線路區間上行線長1446.928米,區間出曹安公路站後沿曹安公路向西側穿滬寧立交橋橋樁後,下穿新槎浦並繞過8號橋橋樁繼續沿路中走行,繼續向西前進進入嘉怡路站。軌交14號線西起嘉定封浜東至浦東金橋,全長39公裡,設31座地下站,是「十三五」上海軌道交通網絡的骨幹線路。該線經過嘉定區、普陀區、靜安區、黃浦區、浦東新區等五個行政區,是聯繫城市西北部、浦東新區與中心城的便捷通道,有利於改善市區交通結構和環境。14號線在武寧路站與13號線換乘,在靜安寺站與2、7號線成三線換乘。說到14號線,我們普陀人一定不陌生↓↓↓。軌交14號線西起嘉定封浜東至浦東金橋,全長39公裡,設31座地下站,沿線經過嘉定區、普陀區、靜安區、黃浦區、浦東新區等五個行政區,是聯繫城市西北部、浦東新區與中心城的便捷通道。

5、塵封40年自述材料解開70年歷史謎團:《露宿街頭》拍攝於何時何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戰役勝利後,新華社曾刊發一張題為《露宿街頭》的照片。在眾多解放上海戰役的影像資料中,《露宿街頭》是最為經典的一張,現珍藏於軍事博物館。但長久以來,關於這張照片的詳細信息,一直沒有確切的說法:它拍攝於何時、何地,拍攝對象是哪支部隊?好在,一份塵封40年的自述材料,解開了為時70年的歷史謎團。這份自述材料出自《露宿街頭》的拍攝者陸仁生之手,寫於1979年。近日,已故的陸仁生老人之子陸列嘉、陸曉格,在接受向記者提供了這份自述材料。1949年5月,時任華東野戰軍新華社前線分社攝影組長的陸仁生被派到20軍某師,擔任隨軍攝影記者。當晚,陸仁生幾乎一夜未睡,僅在街頭木崗亭內稍作休息。次日凌晨,當陸仁生醒來,他見證了解放上海戰役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通過陸仁生的自述可知:《露宿街頭》拍攝於1949年5月27日清晨,拍攝地點是南京路西藏路十字路口以西。在完成自述材料後不到一年,陸仁生老人不幸過世。然而,這份自述材料在40年後,成為《露宿街頭》遲到的卻也是最權威的「圖說」。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家庭農場法規!《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全文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5號《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11月27日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2020年11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 上海崇明黃紫花菜試種成功,2020年將建成20個博士農場
    9日,長三角農業創新項目路演暨崇明生態高效農業項目專場路演活動在崇明舉行,11位來自上海、浙江、江蘇的農科專家面對面向農民演示農科項目。上海市崇明縣生態農業科創中心主任高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博士農場已成為崇明縣重點扶持項目,到2020年,將建20個博士農場,以形成固定專家服務團隊。
  • 上海:到2025年,基本建立農業高質量發展制度框架體系
    一、上海農業發展現狀近年來,上海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質量興農戰略的決策部署,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資金、市場等方面優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進上海農業高質量發展。
  • 外國公司欲建智能飄浮農場 或解決全球糧食危機(組圖)
    (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科技資訊網站TECH INSIDER 9月21日報導,不斷惡化的氣候趨勢和日益增長的人口都在將我們推向全球糧食危機的邊緣。到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增加到96億。這意味著只有全球糧食產量增產70%、發展中國家糧食增產100%才能滿足人們未來的糧食需求。但是產出食物需要土地和水源,不幸的是,這兩樣資源現在都非常緊張。
  • 上海分院與上海市嘉定區舉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
    上海分院與上海市嘉定區舉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 2020-11-19 上海分院 【字體:「嘉定·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地合作會議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在第三屆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科交會)期間舉辦。
  • 探索城市發展新勢能 2020城市創新大會召開
    來自城市建設、藝術設計、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業界領袖共同參與,圍繞時尚創意、城市設計、美好生活,探索城市發展的前沿趨勢及更多可能。上海市經信委都市產業處副處長陳建林致辭「市區兩級為打造人民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使人人參與享受生活品質,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 ...都市範」和「煙火氣」 在上海的詞典裡它們不是反義詞
    【民生觀察】 「都市範」和「煙火氣」 在上海的詞典裡它們不是反義詞 2020-06-17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院士林鴻宣入選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自2001年回國工作以來,林鴻宣以科學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率領研究團隊致力於水稻分子遺傳學研究,親自帶領助手、研究生到上海松江農場和海南基地進行試驗。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究,他在水稻重要複雜性狀方面做出系統性和原創性工作,分離克隆多個水稻基因或QTL並闡明性狀分子調控機制,為作物改良提供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基因。
  • 晉江首家「都市農場」 玩樂中輕鬆掌握「自然知識」
    相信「都市農場」是很多家長、孩子的不二之選。  據悉,晉江首家「都市農場」為特裡妮緹親子會所所擁有,特裡妮緹負責人告訴記者,「都市農場」引進了香港專業課程品牌,課程以「大自然課堂」為核心,並有專業老師進行講解和指導,真正實現專業、有效地學習,讓孩子在課程中輕鬆掌握大自然知識。
  • 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館12月27日開館
    上海,離這場世界性「時尚風暴」的中心越來越近。12月27日上午,上海市民又多了兩個零距離接觸科學時尚的好去處。    8時30分,盧灣區建國西路137號,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館開館。這是上海市提升和改造的第16家專題性科技場館,與此同時,磁浮科技館、紡織服飾館、民防科普館、滬杏科技視頻圖書館等6家專題性科技場館正抓緊時間自我更新和完善,準備明年開門迎客。
  • 科技人才如何「引」和「留」 上海的青年科學家們有話說
    今天下午,上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的優秀青年科學家代表在一場新年茶話會上道出他們對於上海科技創新以及青年人才工作的意見建議。  基礎研究需要持續穩定的投入  來自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陳玲玲曾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帶研究組開展了十年工作。她認為,上海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持續穩定的投入,鼓勵前沿基礎科學探索研究。
  • ...研究生, 碩士, 上海, 上海市, 大學, 中心, 有限公司] -上海...
    本科 上海市寶山區城市交通運輸管理所張懿 女 10701321910 碩士研究生 厚制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陳佳慧 女 20708311820 本科 上海大學杜佳耘 女 20301451916 本科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張祖航 男 20301470101 碩士研究生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高遠 男 20301491024 碩士研究生
  • 小空間大能量,人類食物的未來在城市農場?
    2018年發表在《Earth's Futur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都市農業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至關重要,每年可生產多達1.8億噸的食物——約佔全球豆類和蔬菜總產量的10%。事實上,新冠病毒的爆發並不是人們第一次擔心食品安全問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就要求美國人種植「勝利花園」以防止食物短缺。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榮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度先進集體...
    「小法布爾探索夏令營」、與上海市科委合作「琥珀展」、與圖書館合作的「鳴蟲科普展」等。在媒體宣傳方面,先後與新聞晨報聯合撰寫《花樣螳螂》、與科技2015聯合拍攝《白蟻來了》和《鳴蟲之趣》專題記錄片、與解放日報聯合撰寫《琥珀三寶》、與STV聯合拍攝《蟲蟲危機》等。在社會服務方面,本年度共接待市民和企業昆蟲鑑定和諮詢164次,並為23家企業出具了專業的鑑定報告;同時,作為農業部藥效測試指定單位,為上海莊臣、先正達、上海家化等18家公司做藥效測試86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 落地上海安全大腦,打造數字新高地,360與上海市普陀區達成戰略合作
    12月3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主辦,中以(上海)創新園、360政企安全集團、國際雲安全聯盟CSA承辦的中以(上海)創新園開園一周年暨2020上海數字創新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
    農場「變身」研學基地,蓬江這片山谷輕鬆實現都市田園夢!直到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選址於此,才有了如今的「蝴蝶效應」。水木甜園城市智慧農場入口處。劉淑君 攝該農場從2014年開始運營,最初定位為大棚有機種植,以蔬菜、石斛為主;2016年開始積極響應國家農藥化肥雙控的部署,利用工廠生產的有機水肥,對土壤進行深度改良,同時引進外國的先進生產品種,聯手香港科技公司,將智能傳感技術應用在種植生產上。
  • 上海市資訊|《英雄聯盟》S10落戶上海宣傳短片 遠古巨龍降臨黃浦江
    上海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本次決賽將於上海體育場舉行,這裡也是目前中超聯賽衛冕冠軍的主場。以及仁川文鶴體育場、北京國家體育場、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以及首爾世界盃體育場,它們都曾是重大賽事的旗艦場地,而如今上海體育場的加入,讓我們感到更加榮幸和自豪。明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就將回歸中國。
  • 看展覽丨NASA帶你探索宇宙:《星球奇境》太空展上海開幕
    看展覽丨NASA帶你探索宇宙:《星球奇境》太空展上海開幕 實習生 倪煒 澎湃新聞記者 文若愚 2017-09-29 20:52 來源:澎湃新聞
  • 打造全媒體矩陣做好民生服務 上海都市頻道探索節目新形式
    11月23日電(周卓傲)從明年起,一檔全新的日播類節目《解憂生活館》將在上海都市頻道亮相。據了解,這檔全新節目也是自這個月都市頻道為上海觀眾策劃製作了「B+心選進博好物」活動,為百姓打造「邊逛邊買」的雲端逛展體驗之後,在民生問題關注與百姓服務兩方面進行持續發力。  今年的進博會,都市頻道多維度描繪世界多國的好物產品,大跨步進行媒體融合,全力拓展B+商城。
  • 上海市「全國科普日」周末啟幕 帶你一起玩轉科學
    本屆科普日繼續探索新的科普表現形式,將科普和藝術、歷史、體育相結合,以電影、旅行、運動等方式,從全新的角度呈現科技的魅力。 三、2018上海科普電影周(含2018長三角科普電影創作分享會) 時間:9月16日上午10:00 地點:上海科技影城1號廳(南昌路59號科學會堂思南樓1樓) 2018上海科普電影周活動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由上海科技報社、上海科學會堂和上海市科技傳播學會承辦,於全國科普日期間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