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球深處的巖漿區的研究將有助於破譯地球的進化故事

2020-12-04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地球表面以下1800英裡深的地方,有一個攪動的巖漿區,夾在固體矽酸鹽地幔和富鐵熔巖核心之間:核心-地幔邊界。它是遠古時代的遺蹟,大約45億年前的原始時代,當時整個地球都處於熔融狀態,是一個無盡的巖漿海洋。儘管該地區的極端壓力和溫度使研究變得困難,但它包含了我們所知的世界神秘起源故事的線索。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阿里安娜·格裡森說:「我們仍在努力拼湊地球究竟是如何開始形成的,它是如何從一個熔融的星球轉變為一個有生物在其矽酸鹽地幔和地殼上行走的星球。了解材料在不同壓力下的奇怪行為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來研究在地核-地幔邊界發現的極端條件下的液態矽酸鹽。這將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地球早期的熔融時期,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巖石行星。這項研究由科學家紀堯姆·莫拉德和亞歷山德拉·拉瓦西奧領導,本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

科學家莫拉德說:「液體和玻璃的一些特徵,特別是矽酸鹽熔體,我們並不了解。問題是熔融材料在本質上更難研究。通過我們的實驗,我們能夠探測地球物理物質在地球深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處理它們的液體結構,並了解它們的行為。在未來,我們將能夠利用這些類型的實驗再現地球的最初時刻,並了解塑造地球的過程。」

比太陽還熱

在SLAC的Linac相干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器上,研究人員首先用一個仔細調諧的光學雷射器通過矽酸鹽樣品發出衝擊波。這使得它們能夠達到模擬地球地幔的壓力,比以前液態矽酸鹽的壓力高出10倍,溫度高達6000開爾文,略高於太陽表面。

接下來,研究人員在衝擊波達到所需壓力和溫度的精確時刻,用來自LCLS的超快X射線雷射脈衝擊中樣品。一些X射線隨後散射到探測器中,形成衍射圖樣。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指紋一樣,材料的原子結構往往是獨一無二的。衍射圖揭示了材料的指紋,使研究人員能夠跟蹤樣品的原子是如何在衝擊波期間隨著壓力和溫度的增加而重新排列的。他們將他們的結果與之前的實驗和分子模擬結果進行了比較,揭示了玻璃和液態矽酸鹽在高壓下的共同演化時間線。

把原子論與行星連接起來

在未來,行這項研究的極端條件物質儀器的升級,將使科學家能夠重現在內核和內核中發現的極端條件,以了解鐵的行為及其在產生和形成地球磁場中的作用。

為了跟進這項研究,研究人員計劃在更高的X射線能量下進行實驗,以對液態矽酸鹽的原子排列進行更精確的測量。他們還希望達到更高的溫度和壓力,以洞察這些過程是如何在比地球大的行星上展開的,以及行星的大小和位置如何影響其組成。

科學家說:「這項研究使我們能夠將原子論與行星聯繫起來。」截至本月,已發現400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約55顆位於恆星的可居住區,那裡可能存在液態水。其中一些已經進化到我們相信有一個金屬核可以產生磁場,從而保護行星不受恆星風和宇宙輻射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科學:新研究表明,彗星有助於地球的大氣層
    【科學:新研究表明,彗星有助於地球的大氣層】根據一項新研究,地球的一些大氣層是數十億年前由彗星帶入地球的。關於地球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謎團長期困擾著科學家們。一些人認為彗星最初可能會將一些水,有機和大氣分子帶到地球上,這些分子現在構成了它的生命。現在,由加州理工學院的Guillaume Avice博士,CRPG-CNRS和洛林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Avice博士和合著者一直在分析在礦物石英中發現的水氣泡中的微小古代空氣樣本,這些氣泡可追溯到30多億年前。
  • 地球深處的光景,是洋蔥結構嗎?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聯?
    在地球深處,科學家發現了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的奇怪斑點和山脈我們星球內部正在浮現的圖景是一場「徹底的革命」。圖解:科學家們正在繪製一幅由斑點、羽狀物和地球深處的金屬海洋組成的非凡景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芭芭拉·羅曼諾維奇等研究人員正在用地震波掃描我們星球的內部,就像醫生用超聲波觀察病人一樣。他們所看到是各種複雜的細節——不是平淡無奇的礦物塊,而是豐富而充滿活力的內部景觀。地幔看起來像洋蔥一樣分層,主要躍遷距離為250英裡和410英裡。在410英裡深處,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內部山脈,其山峰可能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 果蠅精子蛋白質被首次破譯 或可治療男性不育
    科學家首次破譯果蠅精子蛋白質  本報綜合報導英國科學家日前宣布首次破譯出精子內的幾百種蛋白質,這一通過果蠅精子研究得出的成果有助於人類了解男性不育的原因以及精子的進化源頭和進化過程。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巴斯大學的科學家首次破譯出包含381種蛋白質的果蠅精子細胞的蛋白質組,這是地球生物的第一個精子蛋白質目錄。
  • 地球文明來自宇宙深處?諸多疑問會讓達爾文進化論站得住腳嗎?
    在談及我國的五千年文明史之前,說書人思來想去,覺得有必要將史前文明可能存在的一系列故事為大家講一下,畢竟開頭太模糊的話,估計大家吸收起來也是很沒有味道的,我也不想讓大家帶著疑問,去了解我國甚至世界歷史,好吧,我們就從地球文明開始說起。
  • 智慧不是地球生物進化的明確方向,生物進化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筆者:三體-小遙長久以來,科學家們對於整個自然界的研究從未停止,無論是生命的起源還是進化方向,在相關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瓶頸,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也只能為我們提供一定的思路而已。生命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並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關生命的奧秘,包括基因,至今仍有一部分基因無法被完整破譯,有關生命進化的問題也沒有得到準確的答案。根據相關研究,人類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我們不僅擁有先進的智慧,還創造出了無數工具,甚至飛出地球,在遙遠的太空進行探索。
  • 魔鬼蠕蟲:長在地球最深處的動物
    魔鬼蠕蟲:長在地球最深處的動物 字號:小大 2011-06-08 16:02作者:本網綜合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稱,科學家已經在地下數英裡處發現一種「魔鬼蠕蟲」,這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生活在地球最深處的動物。
  • 歐洲探測衛星繪出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將有助於研究氣候變化
    歐洲探測衛星繪出首幅地球重力場圖 將有助於研究氣候變化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0年06月30日10:14   新華網巴黎
  • 地球的誕生與進化
    木星摧毀了這些巖石行星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形成掃清了障礙。幾百萬年後木星遷移留下的碎片逐漸聚集,在引力的作用下越滾越大,慢慢的形成了最初時的地球。此時的地球更像是地獄,溫度超過1200攝氏度,沒有空氣只有二氧化碳、氮和水蒸氣,它又熱又毒。新生的地球是一團沸騰的熔巖,沒有堅硬的表面只有無邊無際的熔巖海。一顆名為Theia的原行星與地球一次偶然相撞將地球撞出一大塊。
  • 地球深處,不止是炎熱,還下著「鐵雪」
    鐵顆粒的壓縮有助於外核收縮及內核生長。對於地球核液的研究既能解釋地震波的畸變,也有助於尋找宜居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保護著我們地球的磁場也被認為是由地核的運動造成的,從而這讓科學家們決定對它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讓我們來感謝一個來自國際小組的研究, 他們發現地核區域也存在著一種地核獨的「雪」。具體來說, 他們的研究表明在外核內部,凝固的微小鐵顆粒落下,在外核頂部堆積了厚達320公裡的「鐵雪&34;這是件很神奇的事情,&34;。
  • 地球最深處:研究人員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發現微生物
    如果你有潛水的經歷,一定知道,越往深處身體所承受的壓力會越重。那麼你能否想像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壓力情況呢?這裡即是地球最深的部分,大部分區域的水深都在8000米以上。
  • 科技創新人物 | 院士沈其韓:破譯地球的秘密
    不倦跋涉他對科學的熱愛和求索之心仿若大地上最尋常的巖石歷經風雨堅韌如初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地質學家沈 其 韓破譯地球的秘密變質巖石學是巖石學的重要分支,但是相關研究一直進展緩慢,直到上個世紀初,變質巖研究才有所突破,而中國的變質巖研究當時還是一片空白。程裕淇院士敏銳地意識到變質巖研究的重要性——除了能夠了解早期地殼的演化、通過原巖恢復推斷原巖的形成環境和構造背景外,還有助於利用變質巖來找礦。就這樣,1956年秋天,沈其韓跟隨程裕淇院士開始了長達60年的早前寒武紀地質、同位素年代學和變質巖區工作方法研究。
  • 人類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 探尋地球深處秘密
    而神秘的地球內部究竟是怎樣的?人類依然在探尋。  2008年,根據法國科幻巨匠凡爾納的小說《地心遊記》改編的電影上映,主人公來到了地球深處,在從未想像到的夢幻般的世界中穿行,遇到了很多奇異的生物。他們越來越接近地心,也面臨越來越多驚心動魄的危險,地心深處的火山即將爆發,炙熱的巖漿飛濺,勇敢的探險家們也必須迅速找到逃離的路。
  • 地球深處究竟是什麼樣
    地球深處究竟是什麼樣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1.08 星期五     近日,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已登上美國「決心」號鑽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鑽探
  • 地球的深層有另一個世界嗎?人類到達地球最深處也才12262米
    美國科學家曾大膽推測,人類進化過程中有一部分原始人為了躲避外來災難,通過火山口進入地下生活?通過後面進化適應了地下生活的人類,也就是後來科幻電影裡出現的地心人,不過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它們的存在。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地球內部的溫度是大於5000攝氏度、壓力是大於1億千帕。因此,地球深層溫度和壓力極高。
  • 地球的深層有另一個世界嗎?人類到達地球最深處也才12262米
    美國科學家曾大膽推測,人類進化過程中有一部分原始人為了躲避外來災難,通過火山口進入地下生活?通過後面進化適應了地下生活的人類,也就是後來科幻電影裡出現的地心人,不過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它們的存在。藉助地震波探測技術,目前已知的地球內部結構是這樣的:內地核、外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地殼。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地球內部的溫度是大於5000攝氏度、壓力是大於1億千帕。因此,地球深層溫度和壓力極高。以上是人類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對地球內部進行探測後得出的結論。
  •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地球的內部由地殼、地幔與地核組成,地球的中心層為地核,地球深處巖漿奔湧,如同地獄一般,巖漿的溫度與太陽表面溫度近似,約為6000℃,任何一個生命體在這裡都會化為灰燼、無法存活,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地球正是因為地核的存在,才令地球生機盎然
  • 比地球更好的生命搖籃
    今天,地球上充滿了生命,而在別的星球上,至今未見一絲生命的蹤影,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是生命最好的搖籃。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生命離不開水,海洋對於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進化至關重要,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海洋的情況。
  • 地球深處:比珠峰還要高的山峰 還有奇怪的地幔團塊
    然而,地幔團的性質一直是個謎,這主要是因為Tsekhmistrenko 和她的同事們研究的地震波只能間接地揭示我們星球的內部結構。波運動的快慢取決於它們所經過的物質的溫度和組成,然後,測量地表運動的儀器再對這些波進行探測並分析,以解釋這些波所經過的結構。不幸的是,這種方法很難地將溫暖、緻密的物質與較冷、較輕的物質區分開來,這給解釋留下了很大的錯誤空間。
  • 法國科學家破譯草履蟲基因組
    新華社電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宣布,法國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履蟲的基因組,這一成果對研究生物進化將會有所幫助。 法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草履蟲基因組含有約4萬個基因,遠遠多於人類基因組的25萬個基因。科學家分析說,草履蟲基因組之所以擁有如此眾多的基因,原因在於整個基因組經過了至少3次複製。
  • 地球靈魂的進化和發展
    事實上,地球上生命的生物演變,應該被看作是地球靈魂對一部分探索和體驗的靈性需求的背景。此探索的需要或渴望,產生了地球上豐富的生命形式多樣性。我們說過,造物永遠是意識內在流動的結果。儘管進化論為你們目前科學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正確地闡述了你星球上生命形成的發展,但它完全忽略了內在驅動,這深刻創造過程中「隱藏」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