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區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

2021-01-10 虛擬演示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銀川市,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業中心,以發展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建材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是發展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

銀川是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西夏王陵。

城市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百強,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殊榮,被評為「中國十大新天府」。

三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的橫城水洞溝遺址和鎮北堡、暖泉等處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是銀川地區最早發現的居民點。殷商、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北羌、燻育(葷粥)、匈奴等民族活動、遊牧的地區。

銀川東與吳忠市鹽池縣接壤;西依賀蘭山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為鄰;南與吳忠市利通區、青銅峽市相連;北接石嘴山市平羅縣,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相鄰(以明長城為界)。其地域範圍在北緯37°29′~38°53′,東經105°49′~106°53′之間。 2013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48.60平方公裡。

銀川市區地形分為山地和平原兩大部分。西部、南部較高,北部、東部較低,略呈西南—東北方向傾斜。地貌類型多樣,自西向東分為賀蘭山地、洪積扇前傾斜平原、洪積衝積平原、衝積湖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灘地等。海拔在1010米~1150米之間,地面坡度為2‰左右,土層較厚。銀川西部的賀蘭山為石質中高山,呈北偏東走向。全長約150公裡,寬20公裡~30公裡。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阻擋西北冷空氣和風沙長驅直入銀川的天然屏障。賀蘭山在銀川市境內近70公裡,面積5.88萬公頃,山高坡陡,氣勢雄偉。

銀川位於中國東、西兩大構造帶的樞紐部位。在大地構造上,屬於中朝準地臺鄂爾多斯西緣拗陷帶的賀蘭山臺陷和銀川地塹,為賀蘭山褶皺帶與鄂爾多斯地臺間的山前拗陷區。是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中國首批確定的38個抗震設防城市之一。銀川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徵?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各種各樣形態,地球表面的地形都是在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部分。海底地形的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不同的地形類型有著不同的特徵,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五種陸地基本地形。第一種地形是「平原」地形,平原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許多平原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的區域。
  •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內,地勢較為低平的廣闊區域,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以及沿海地區。
  • 歐洲地形特徵:以平原地形為主,海拔最低的大洲,海岸線曲折漫長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 問答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各有什麼特點?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徵,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
  • 北美洲地形特徵:中部大平原貫穿南北,地勢東西兩側高中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美洲的地形特徵。
  • 海底地形可以分為幾部分?分別是什麼?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也就是陸地表面呈現出的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由於我們人類生活在陸地上,所以我們對於陸地地形更為了解,常見的陸地地形形態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形態。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地形還是「高原」地形?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地形、地勢和地貌混淆起來,這三個詞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地形主要側重地表形態和結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比如西高東低、中高周低、地勢崎嶇等都是地勢狀況的描述;地貌主要側重具有特定面貌的地表形態,比如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等等。
  • 地球表面形態之山地地形,關於山、山脈和山系的區別?
    地球的表面被厚厚的巖石所覆蓋,而覆蓋地球表面的巖石圈在內力和外力作用下,也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表形態。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包括陸地地形以及海面以下的海底地形兩部分。我們根據不同地形的海拔高度和形態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 如果我國的第三級階梯全都是平原地形,那會帶來什麼影響?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所呈現高低起伏的各種形態,地球的地形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兩大部分,由於我們人類生活在陸地表面,所以我們平時所說的地形通常是指陸地地形。根據形態特徵,陸地地形通常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國家乃至不同的地區都分布有不同的地形類型。
  • 地球表面不均勻,但分為海洋和陸地兩部分
    地球表面不均勻,但分為海洋和陸地兩部分。 由於海陸比熱不同,海陸熱性質存在顯著差異。 一般來說,陸地的比熱較小,加熱和冷卻速度較快;海洋的比熱較大,加熱和冷卻速度較慢。 由於陸地和海洋影響的差異,差異明顯:「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
  • 亞洲地形特徵: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而四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的地形特徵。
  • 全球各大洲地形簡介
    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全洲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大洲。地表起伏大,高低懸殊。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脈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窪地。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種形態,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體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根據展現的不同形態,我們可以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當然,海底也是有地形起伏的,只不過由於海水的覆蓋,我們很難看到海底的地形形態,海底地形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形態。聊聊大洲地形所以,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通常所說的地形也指的是陸地地形。地形可以分為宏觀地形和微觀地形,兩者主要的區別是觀察尺度的差異,宏觀地形是指大尺度、大範圍區域的地形狀況,往往反映一個大區域中的主體地形架構。
  • 山地地形中的「低山、中山、高山和極高山」是如何劃分的?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可以分為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只不過海底地形位於海面以下,很難直接觀察到,實際上海底地形和我們生活的陸地地形一樣豐富多彩。陸地地形我們都十分熟悉,依據海拔高度和地勢起伏情況,我們把陸地地形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形態,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其中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較大,地表陡峻的地表形態。
  • 世界「五大」地形
    山由山頂、山坡和山麓三個部分組成 。這些群山層巒疊嶂,群居一起,形成一個山地大家族。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有的彼此平行,綿延數千公裡;有的相互重疊,犬牙交錯,山裡套山,山外有山,連綿不斷。山地的規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於1000米的稱為低山。
  • 關於平原,你知道多少?
    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河南的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皖北部,與長江中下遊平原相連。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等5省、2直轄市地境域。 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面積約310,000平方千米。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關於「陸地地形」的教材分析   課文在講述五種地形的形態時,沒有對每種地形的形態作具體描述,更沒有採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結合地形景觀圖,從海攏高低和地面起伏狀況兩方面作了簡單的比較。這樣編寫的意圖是:(1)考慮到初一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適當降低了難度;(2)加強教學內容和直觀性,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些地形的定義,而是側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 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平原」的海拔,比一些「高原」的海拔還要高?
    我們知道地球的表面並不是平坦均一的,不管是陸地還是海洋中的海底都是有高低起伏的變化的,這種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態變化,就是「地形」。在地球的一些區域,由於受到不同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作用,從而形成了不同地形類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類型。
  • 我國除三大平原外,還有哪些著名小平原?成都平原算一個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但是我們國家的平原面積相對於我們的國土的面積來說,比例是較低的,一般情況下說到我國的平原,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一個呢?相信大家一定最先想到三大平原,因為三大平原在書本中涉及是很多的,大家應該也是比較了解的。但是大家知道除了這三大平原外,還有哪些著名的小平原嗎?
  • 中式大美|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看山不喜平,地形有起伏才有大美。我國幅員遼闊,匯聚各種地貌美景,隨時出發,即可去往想去的無數遠方,實為大國之便利。今天我們欣賞國內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從海拔角度,高原無疑佔據「高地」,但盆地和平原的區別並非在海拔。盆地與平原的關係:一些盆地包括平原、丘陵和河谷;而有的平原中間的大凹形區域,就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