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的異常細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形成的惡性腫瘤,佔我國泌尿系統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其中男性患者遠高於女性,雖然臨床上膀胱癌患者多為早期,但是依然有10%的膀胱癌患者被發現時已處於晚期,不幸的是,一旦進入晚期現有的治療方式患者的生存期只有1-2年,如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免疫治療成為了新的方向。
昨日,由中國膀胱癌聯盟、中國抗癌協會聯合主辦、阿斯利康中國和拓普基因支持的中國膀胱癌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在廣州啟動。作為晚期膀胱癌患者關愛項目,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將由全國約50家醫院的泌尿外科、腫瘤科、病理科醫師,為前1000名患者申請免費檢測。PD-L1檢測結果可為晚期膀胱癌患者用藥選擇提供參考,也是腫瘤免疫治療預後的重要預測指標。
中國膀胱癌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啟動現場
PD-L1檢測可預測治療效果,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全面啟動
PD-L1是一種參與免疫系統抑制的蛋白,膀胱癌細胞將其「劫持」後,使它成為自身的「隱身衣」,令免疫系統無法識別癌細胞,從而無法對癌細胞發起攻擊,久而久之癌症得以進展。經研究證實,PD-L1與晚期膀胱癌密切相關,可能是促進疾病進展的一個因素,PD-L1水平越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時間越短。由於研究結果發現,PD-L1高表達患者具有更高獲益,因此PD-L1檢測在膀胱癌的治療中至關重要,不僅可以預測膀胱癌患者的治療預後,還有助於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此次針對晚期膀胱癌患者的免費PD-L1檢測項目,由拓普基因提供技術支持,前1000名符合要求的患者提交申請後可獲得檢測機會。中國膀胱癌聯盟主席、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黃健教授表示:「近幾年的研究可以看到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成效,PD-L1檢測結果有助於指導晚期膀胱癌患者的用藥選擇,預測腫瘤免疫治療的療效,幫助他們獲得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這對於晚期膀胱癌患者個體化治療發揮重要的意義和臨床價值。也為未來中國開展膀胱癌腫瘤免疫治療奠定基礎。」
中國膀胱癌聯盟主席、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黃健教授
晚期膀胱癌預後差,5年生存率不足5%,腫瘤免疫治療為患者帶來希望
據估計膀胱癌佔我國泌尿系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大約10%的膀胱癌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經是晚期,且膀胱癌患者通常預後較差,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
我國膀胱癌現有的治療方案主要以化療為主,療效有限,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藥,加上嚴重的副反應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預後仍然不夠理想。在過去的近30年裡,針對膀胱癌的診療均沒有實現重大突破,尚存在著遠未被滿足的巨大臨床需求,因此醫生和患者都急需更為有效的治療方式。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諸多臨床研究已證實腫瘤免疫治療可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腫瘤免疫治療通過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抵抗癌細胞攻擊的能力,有效狙擊癌細胞入侵人體免疫系統,進而防止腫瘤細胞的進展。此次檢測為PD-L1高表達的患者或將有機會接受腫瘤免疫治療,從而改善患者治療預後,延長生存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