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怎麼建?打造一個主題公園

2020-12-04 慢新聞

今日(27日),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由中鐵十七局四公司承建的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重慶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該項目的垃圾填埋區、滲慮液處理區、沼氣發電區等相關區域的改建升級工作同步啟動。

據悉,該項工程以打造生態主題公園的形式,進行生態修復和城市功能恢復,實現城市土地的循環再利用。

效果圖

「我們將會對目前已有的垃圾堆體進行整形、封場覆蓋,然後對滲濾液進行處理,控制地下水汙染、收集和處理有毒有害填埋氣體。」項目負責人趙軍強介紹,在環境與安全監測等工作結束後,將對垃圾堆體進行綠化,最終進行園林種植和景觀設置,變「毒土」為「淨土」。

長生橋垃圾填埋場位於南岸區茶園新區長生橋鎮,主要接受渝中區、南岸區、巴南區全部生活垃圾和九龍坡區、大渡口區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於2003年7月年投入運行。隨著重慶主城區面積的迅速擴大,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的環境汙染問題給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對其進行汙染控制及治理建設迫在眉睫。

沼氣發電區

該項工程的動工,不僅可以解決環境問題,還能釋放填埋場周邊土地。「這個項目的開工建設是四公司建設美麗重慶的一次新突破,同時也是進行『城市雙修』,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舉措。」趙軍強說。

據介紹,隨著當代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衛生填埋場將在未來10年內進入大量關閉狀態。而長生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也將為全國的衛生填埋場生態治理提供可供示範的解決方案。

「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繼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之後,住建部在2017年著力推進的又一全新發展理念。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到2020年,城市雙修工作將在全國各市、縣全面推開。通過開展城市雙修,使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城市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與修復,城市功能和景觀風貌明顯改善。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吳娟 兩江新區管委會供圖

相關焦點

  • 30多公頃垃圾填埋場將生態修復變公園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了通州北神樹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態修複試點項目的項目建議書。記者注意到,這個項目的批覆實際與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居民提供綠色活動空間不無關係。根據方案,這裡將經過治理等流程進行生態修復,最終變成公園。
  • [分享]垃圾填埋場生態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摘要:闡述了溫州楊府山垃圾填埋場封場後基地實施生態恢復和景觀規劃2個階段的景觀設計。 摘要:Dania濱海公園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便成為馬爾默最受歡迎的城市空間之一。
  • 武漢這座園林,相當於5個解放公園,耗資20億,曾是垃圾填埋場
    武漢這座園林,相當於5個解放公園,耗資20億,曾是垃圾填埋場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有很多知名的古典園林,比如蘇州園林、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位於武漢的一座園林,面積之大相當於5個解放廣場,而且耗資20億修建,曾經這裡還是武漢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武漢張公堤公園的核心區域,就是武漢園博園的所在地。武漢園博園位於中心城區的城鄉結合部,這裡的前身是武漢曾經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金口垃圾填埋場。
  • 中山這個佔地約140畝的垃圾填埋場變身綠地
    「綠肺」好消息來了平南簡易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高分通過市級驗收11月12日,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組織的驗收組前來三鄉鎮,對平南簡易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進行驗收。驗收組成員由生態環境部、廣東工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的三位專家,以及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的人員組成。他們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實地檢查等之後,認為平南簡易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已經達到《廣東省鎮級填埋場整治技術要求及評分細則》相關要求,高分通過市級驗收。
  • 天府生態智谷五大湖區錦繡天府公園一期工程開工 打造具有德陽特色...
    「發揮淺山丘陵地形地貌特色,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打造具有德陽特色的生態主題公園。」近日,記者在位於東一環路的天府生態智谷建設現場看到,五大湖區錦繡天府公園一期工程已動工建設。「按照五大湖區錦繡天府公園建設規劃,現正在推進一期工程——45支渠、壽豐河景觀打造。」
  • 住建部:《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工程技術標準...
    日前,住建部印發《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工程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詳情如下:   1 總則   1.0.1 為貫徹國家有關生活垃圾處理的法規和技術政策,保證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工程的質量,確保生活垃圾填埋場(以下簡稱填埋場)的安全運行,使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工程的設計、施工規範化,制定本標準。
  • ...柴窩堡、鹽湖片區生態環境治理(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初步設計的...
    關於對達坂城區烏拉泊、柴窩堡、鹽湖片區生態環境治理(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初步設計的批覆 2019-11-05 19:16:25 來源: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閱讀:
  • 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汙染風險分級評價
    等級分析分為廢物填埋場風險評估附件中的目標、規章和指示層,因此將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汙染風險作為目標級別(a);確定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汙染的影響因素為指導水平(R),包括垃圾填埋場的特徵(RA)、含水層(RB)的脆弱性(C);影響因素的元素被認為是指示級(W)。
  • 生活垃圾填埋場:韓國首爾 VS 中國上海
    早在2010前,曾經歷了周邊居民怨聲載道的抱怨,但當地政府打出「把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場建設成為世界最佳環保旅遊名勝」口號,通過規劃與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今天,小E首先從廠址和面積上介紹一下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跟上海市垃圾填埋場的相似之處。
  • 垃圾填埋場:溫室氣體減排新戰場
    ■本報記者 陸琦  提起垃圾填埋場,人們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揮之不去的惡臭。殊不知,除了臭味,垃圾填埋場還是溫室氣體甲烷的重要來源。  為此,科研人員正試圖開展垃圾處理領域汙染物跟溫室氣體協同減排的研究。
  • 廣東奕垌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預計2020年封場 填埋氣治理利用項目...
    市區唯一一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已構成汙染大氣環境的危害陽江市奕垌垃圾填埋場用地面積為 37 萬平方米,是陽江市區唯一一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承擔著陽江市中心城區(含陽東區)、海陵實驗區城鎮、高新區城鎮及部分農村等區域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處置,日處理量達 800 噸/日,垃圾處理方式為衛生填埋。
  • 「關注」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滿了!當地每天1萬噸垃圾咋辦?
    在西安,位於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眼下,這個佔地面積超過1000畝的國內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馬上就要被填滿,近期將關閉封場。填滿了!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封場△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於1994年建成,佔地1000多畝,相當於100個足球場的面積那麼大,每天處理垃圾達到10000噸,
  • 自貿港|打造生態新「名片」!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
    隨著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收尾,2200多畝的濱海生態溼地休閒區露出「真容」。海口江東新區堅決扛起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展示區的擔當,堅持規劃引領,注重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統籌實施溼地生態修復,打造江東生態的亮麗「名片」,讓邁雅河生態休閒區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濱海綠意空間。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景觀。
  • 垃圾填埋場垃圾廢水處理工藝詳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一、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①廢水水質及特性分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項目設計廢水處理量為72m3/d,收水範圍主要為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及各中轉站收集的垃圾滲濾液。廢水具有水量較小、排水不均勻、濃度高、雜質和懸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點。
  • 巖土工程相關知識:垃圾填埋場巖土工程勘察具體的技術方法
    1、地質填圖及地形測量  工作內容包含地形地貌、居民點分布、水文、巖性、構造(褶皺、斷裂、裂隙)、生態環境。  2、工程物探  查明場區及近場區地質、水文及工程地質條件(主要用於初勘階段)。
  • 全國最大!機場跑道變公園!
    修建於1929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也是當時設施最好的飛機場之一。客廳」南京大校場機場主跑道將被完整保留打造全國規模最大」規劃設計效果圖據介紹,跑道公園的打造目前暫定「九號雲層」方案,該方案主要在跑道上升起一片片絢麗的雲朵,這些雲結構實際是大型浮動充氣裝置。
  • 浙理工教授「和垃圾打了20年交道」,他的研究讓垃圾填埋場有效擴容30%
    讓現有的垃圾填埋場擴容30%,有效延長了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垃圾填埋場一般堆填高度可達100多米,相當於30層的房子,這麼高的填埋堆,如果防護措施不得當,填埋不規範,很容易造成填埋場失穩坍塌;垃圾滲濾液滲漏和外洩,甲烷等垃圾降解後生成的填埋氣外逸
  • 解析垃圾坍塌臨界值 新模型讓填埋場擴容30%
    解析垃圾坍塌臨界值 新模型讓填埋場擴容30%科技日報訊 (記者江耘 實習生辛晶晶 通訊員石叢珊)「基於全球62項案例總結的這套理論模型,可讓垃圾填埋場擴容30%,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在中國科協近日主辦的「科學填埋 綠色未來」科技成果科普發布會上,浙江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張振營教授的科研項目「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性分析關鍵土力學參數測試系統及應用」引起關注。「除了回收再利用和焚燒掉的,在我國,大約60%的垃圾,是以填埋的方式被處理的。」
  • 美國垃圾填埋場燃燒甲烷,導致鳥類被燒傷
    紅尾(kuáng)(上圖是在內布拉斯加州猛禽恢復中心獲救的紅尾)經常在垃圾填埋場裡尋找獵物,因此特別容易被甲烷燃燒傷害。2017年以來,金斯蘭德垃圾填埋場的甲烷燃燒器周圍安置了一個籠子,防止鳥兒撞上火焰。供圖:NJSEA總部位於新澤西州米靈頓的猛禽信託(The Raptor Trust)的執行董事Chris Soucy說,近年來,猛禽信託至少救治了四隻被甲烷燒傷的紅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