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壓縮的高熵合金納米柱中的位錯雪崩機制

2020-12-08 科學網

論文標題:Dislocation avalanche mechanism in slowly compressed high entropy alloy nanopillars

期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

作者:Yang Hu, Li Shu, Qun Yang, Wei Guo, Peter K. Liaw, Karin A. Dahmen, Jian-Min Zuo

發表時間:2018/10/01

數字識別碼: 10.1038/s42005-018-0062-z

原文連結:http://t.cn/E422UNz

最近《通訊-物理學》發表的一項研究Dislocation avalanche mechanism in slowly compressed high entropy alloy nanopillars通過將電子成像和機械測量結合起來研究位錯雪崩機制。

晶體會因位錯的間歇性增殖和滑移雪崩而變形。位錯增殖已經被研究的比較清楚,但是雪崩背後的形成機制尚不清楚,而且缺乏普適性的論點導致了關於晶體塑性有很多「細節混亂且具爭議」的意見。

來自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的Jian-Min Zuo及其研究團隊,他們通過直接的電子成像技術和精確的機械測量手段,跟蹤了高熵合金Al0.1CoCrFeNi壓縮納米柱中的位錯雪崩進程。結果表明,雪崩起始於位錯堆積和位錯帶的形成。位錯堆積形成在位錯帶前面,它的釋放會觸發雪崩,就像打開了一道水閘門。納米柱中位錯雪崩的大小在幾納米到100納米之間,其冪律分布類似於地震。因此,該研究識別了大晶體滑移的位錯相互作用機制,並對高熵合金的變形提供了關鍵性見解。

圖1:納米柱壓縮實驗設計

摘要:Crystals deform by the intermittent multiplication and slip avalanches of dislocations. While dislocation multiplication is well-understood, how the avalanches form, however, is not clear, and the lack of insight in general has contributed to 「a mass of details and controversy」 about crystal plasticity. Here, we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dislocation avalanches in the compressed nanopillars of a high entropy alloy, Al0.1CoCrFeNi, using direct electron imaging and precise mechanical measure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alanche starts with dislocation accumula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dislocation bands. Dislocation pileups form in front of the dislocation bands, whose giveaway trigs the avalanche, like the opening of a floodgate. The size of dislocation avalanches ranges from few to 102 nm in the nanopillars, with the power-law distribution similar to earthquakes. Thus, our study identifies the dislocati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for large crystal slips, and provides critical insights into the deformation of high entropy alloys.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http://t.cn/E422UNz

期刊介紹:Communications Physics(https://www.nature.com/commsphys/)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Nature Research publishing high-quality research, reviews and commentary in all areas of physics.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represent significant advances bringing new insight to a specialized area of research.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研究人員揭示體心立方結構高熵合金的特殊位錯動力學機制
    與傳統金屬和合金不同,高熵合金中存在較為顯著的化學成分波動和局部點陣畸變,必然對位錯的運動將產生重要影響。而對於「傳統主導位錯運動的機制是否仍然適用BCC高熵合金體系」這一基本問題還尚未得到清晰的揭示。
  • 湖南大學《IJP》:揭示高熵合金位錯和析出物相互作用機理
    導讀:沉澱物不僅在增強強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保持合金的高韌性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於解析度和時間的限制,難以通過原位TEM實驗直接觀察到高熵合金(HEA)中納米級析出物與位錯的相互作用。最近提出了由近等原子的五種或更多金屬組成的多組分合金,並將其命名為高熵合金(HEA),多元素合金(MEA),多組分合金(MA),多主要元素合金(MPEA) ),複雜的濃縮合金(CCA),成分複雜的合金(CCA)。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多主元合金)在論文中第一次被提出後,關於高熵合金的文章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此外,初始的單相合金可能是合成複雜納米複合材料結構的實用基礎。通過選擇合適的退火時間和溫度來優化強度和延性之間的權衡,可以調整各個相的體積分數。一種等原子單相TiZrNbHfTa高熵合金經高壓扭轉處理,晶粒尺寸小於100nm。在材料中引入納米晶體微觀結構有助於加速材料的相分解,因為這種材料具有大量快速擴散路徑和晶界形核位置。為了測試納米晶高熵合金材料的熱力學穩定性。
  • 中美聯合研究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制的影響
    作為一類新型的金屬晶體材料,多主元合金(MPEAs)也被稱為三元系的中熵合金(MEA)和四元、五元或三元系的高熵合金(HEAs),一直受到結構金屬研究界的廣泛關注。含有CoCrNi基FCC成分的MPEA憑藉高強度、高延性、高斷裂韌性、抗衝擊和抗輻射性能,已經成為MPEA增強結構性能研究中的典型。而對微觀和納米尺度機制的研究已經將MPEA的卓越性能與多種機制聯繫在一起。
  • 《Nature Commun》雙相高熵合金的超高應變硬化!
    高熵合金(HEA)最初是作為多個主要元素以相等或接近相等的原子比的濃縮固溶體開發的,在過去的十年中,它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近日,浙江大學、韓國首爾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合作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高熵合金應變硬化是由於三維錯層錯網絡的形成而造成的,它阻礙了位錯運動並進一步為hcp的形成提供了優選的位置。通過TRIP效應進入相位,發生局部化學成分的變化加劇的現象,為高熵合金的力學行為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具有單一的晶體結構。大量的試驗證實,高熵合金可以形成單一的體心立方或面心立方結構相或者體心立方面心立方簡單的混合相結構。高熵合金在鑄態和完全回火態會析出納米相結構甚至非晶質結構。當高熵合金熔化時,所含元素原子混亂排列,在冷卻凝固過程中,因涉及各主元素眾多原子的擴散再分配,將阻礙晶體的形核和生長,因此,有利於納米相的形成。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簡稱HEAs,是由五種或五種以上等量或大約等量金屬形成的合金。以往的合金中主要的金屬成分可能只有一至兩種。例如會以鐵為基礎,再加入一些微量的元素來提升其特性,因此所得的就是以鐵為主的合金,比如鋼。但是高熵合金中所有組元的元素都接近於等比例,比如A、B、C、D、E五重元素都接近20%的比例混合。
  • 成功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納米高熵合金
    導讀:本工作首次用雷射蒸發惰性氣體冷凝法製備了平均晶粒尺寸為25 nm 的CoCrFeNiMn納米高熵合金。與SPD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不同,該方法製備的納米高熵合金具有超高的硬度和極佳的熱穩定性。在600 ℃退火1小時後,硬度從484 HV前所未有地增加到791 HV。更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在1100 ℃的高溫退火後,仍能保持原始的高硬度。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高溫下如何氧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雖然高熵合金在高溫、防腐蝕、催化等領域已經展示出優異的應用潛力,目前對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在複雜應用環境下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表現仍然知之甚少。例如,高熵合金納米顆粒是否能在氧化氣氛中保持足夠穩定?是否會比單質金屬或二元合金有更好的抗氧化性?
  • 新方法大幅提高納米晶高熵合金硬度
    導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讀:本文為高性能納米晶高熵合金(nc-HEA)的製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600℃退火1h後,合金硬度從484 HV增加到791 HV。並且在1100 ℃退火後,原始的高硬度仍保持不變,表明nc-HEA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 納米結構高熵合金,實現2000%的史上最大伸長率!
    導讀:高應變率超塑性在高強度材料中極為罕見,尤其是高熵合金缺乏超塑性成形能力。本文製備的高熵合金在1073K高應變速率下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伸長率2000%,這是先進材料科學的巨大突破(a huge breakthrough)。研究表明,超塑性變形的主要機制與晶界滑移相關,晶內位錯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對變形的調節有重要作用。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多元金屬納米顆粒在催化、儲能、和影像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傳統溼法合成很難得到三元以上的金屬納米顆粒。熔煉法可以得到五元以上機械性能優異的塊體高熵合金,但卻非常難以納米化。胡良兵及其合作者發展了全新的兩步碳熱衝擊法(carbonthermal shock, CTS),可以得到八元高熵合金納米顆粒,且具備優異的催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 解密難熔高熵合金異常高溫強度根源
    過去的十年見證了合金設計策略的轉變,開始聚焦於多組分合金,這類被稱為多主元合金(MPEAs)、複雜成分合金或高熵合金。由於許多技術應用,特別是在航空航天和發電部門,難熔合金是極高溫下使用的很有吸引力的候選材料。然而,這類材料的合金開發進展緩慢。
  • 一種新方法製備超強納米結構高熵合金
    導讀:本研究通過磁控濺射法成功製造了一種等原子高熵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達到7.2nm,可達到13.76GPa的超高硬度。本文展示的一種製造超納米結構HEAs的新方法,在高熵合金中形成了超納米雙相玻璃晶體結構,突破了現有等原子高熵合金的最高硬度。
  • 香港城大-北科大-南京理工等:首次揭示高熵合金超低溫變形機制
    高熵合金(HEAs)基於新型合金設計,由多個主要元素組成,各元素為相等或接近等摩爾比,通常表現出高延展性和良好的強度。對於典型的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如CrMnFeCoNi (Cantor alloy),其室溫延展性為40-45%。對同一合金,當試驗溫度從室溫降至77 K時,其抗拉強度和極限抗拉強度增加了約80%。
  • 香港城大-北科大-南京理工等:首次揭示高熵合金超低溫變形機制
    高熵合金(HEAs)基於新型合金設計,由多個主要元素組成,各元素為相等或接近等摩爾比,通常表現出高延展性和良好的強度。對於典型的面心立方(FCC)高熵合金,如CrMnFeCoNi (Cantor alloy),其室溫延展性為40-45%。
  • 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一種改善中高熵合金性能的新途徑
    近日,來自兩岸三地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Co-Cr-Ni基中熵合金,通過引入非均析出相獲得了超高強度和均勻延展性組合(點此查看)。今天發表的Nature在中熵合金領域再次突破,通過實驗直接觀察到了短程有序結構,這種獨特的結構可以起到很好的強化效果,提高合金的層錯能和硬度。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Acta》揭示超低溫下中熵合金抗疲勞裂紋增強機制
    大量納米孿晶界的產生阻礙了位錯運動並導致加工硬化能力的增強,這延遲了頸縮不穩定性的開始,導致強度和延展性的增強。與對鉻鈷鎳基合金機械性能的廣泛研究相反,對高熵合金的疲勞性能的研究很有限,疲勞總是會限制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