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歡迎大家收看《極速姐說》的空調解讀專輯!咱們第二季保養即將進入尾聲了,在接下來我們會講解冷卻液,齒輪油和車輛漆面與內飾的保養,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咯!
不過今天,還是來講一個我們每天開車都會用的部件--空調的保養吧。
空調的工作原理?
首先啟動汽車後,發動機帶動壓縮機開始工作,推動冷媒開始循環工作。
蒸發器出來的低壓氣態冷媒流經壓縮機,壓縮成高壓高溫氣態,經過冷凝器散熱管降溫冷卻變成高壓低溫的液體。
再經過貯液乾燥器除溼與緩衝,然後以較穩定的壓力和流量流向膨脹閥,經節流和降壓最後流向蒸發器。
冷媒一遇低壓環境即蒸發,吸收大量熱能。車廂內的空氣不斷流經蒸發器,車廂內溫度也就因此降低。
液態致冷劑流經蒸發器後再次變成低壓氣體,又重新被吸入壓縮機進行下一次的循環工作。
知道了汽車空調的工作原理後,空調不冷的問題根源,就可以從其中幾個關鍵部分中來尋找。
缺氟
一說空調不冷,咱們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缺氟了,也就是冷媒。但其實冷媒並不是一種消耗品,一般專業正確的安裝,可以循環使用,製冷效果可以維持很久。
如果車齡在5年之內,發現製冷效果不好,或者在冷凝器附近發現有明顯的油汙,應該首先考慮是否漏氟,完成補漏後在進行加氟。
但是冷媒並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空調管壓力過高,帶不動,太少壓力太低,而到底加多少,應該按照不同車型的標識,並在加冷媒的時候通過觀察空調壓力表來決定。
jacky的車曾經就是維修師傅給他加冷媒的時候憑感覺,所以加多了帶不動,整個就癱瘓了。
同時,在製冷系統的運行中,水分有可能從管道接口滲入,而市面上常用的冷媒,R134a有很強的水溶性,遇水分消耗冷媒,並且水分和冷媒相遇會產生能腐蝕管道的副產品,所以在整修了空調系統完畢後,可以考慮把乾燥劑換了。
雖然有一部分車型是將乾燥裝置設計成免維護的,例如寶馬的F35,乾燥劑和冷凝器設計在一起,但有的也可以單獨更換,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車型處理。
冷凝器
汽車空調製冷的一個重要部件是冷凝器,靠汽車行駛時撞風,進行降溫,(停車的時候小風扇會啟動進行吹風散熱)但也因為冷凝器一般處在進氣格柵的後方進行撞風,容易被塵土覆蓋,就會影響降溫的效果,應該夾掉明顯的大塊的樹葉等,再用水槍或者小刷子輕輕清理汙垢。
濾芯
如果濾芯粘了太多髒東西,進氣孔都被堵住了,會導致風量過小,製冷效果不好。(在空濾那一期已經詳細講過,大家可以翻看)
壓縮機
因為壓縮機基本是用皮帶帶動,而皮帶有可能會老化斷裂,如果帶動壓縮機的皮帶鬆脫斷裂了,及時檢修。
只開通風感覺有異味,但開製冷卻沒事?
汽車空調其實一般分成兩個管道,一個是負責冷卻的,一個是負責常溫跟加熱的。
但我們開了AC的時候,進入車廂的空氣是走的負責冷卻的管道,而不開的時候,是走的常溫跟加熱的管道。
所以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建議大家做一個常溫跟加熱管道的清洗,這樣你的空調異味問題應該就不會再出現了。
好了!本期的姐說就到這裡結束了!下期咱們講講發動機的降溫器——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