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男子發現半米長大蚯蚓
北京時間9月5日消息,一名中國男子在自家後院發現一條半米長的蚯蚓,令鄰居大為震驚。雲南省賓川縣林業局職工李志偉(Li Zhiwei音譯)請了幾天假,準備把自家後院的積水排乾,結果發現了這條巨大的無脊椎動物。他說:「它看上去就像一條蛇。我很仔細地看了看,才發現它實際上是條蚯蚓。」他打算把這條蚯蚓養在自己家裡。
-
村民發現一隻近半米長的「大老鼠」,專家:系外來物種可食用
村民發現一隻近半米長的「大老鼠」,專家:系外來物種可食用這個村民就相當意外的在家附近,發現了一隻奇怪的生物,看起來非常的像是老鼠,但是體型又過於龐大,因為尋常老鼠,最多也就是手掌那麼大。 而這隻老鼠卻將近半米長,所以他們覺得可能不大對勁
-
河裡撈出一「外來入侵物種」,20cm長!專家:極其兇狠
對本地物種來說是一種災難事情還要從 7 月 22 日說起——呼蘭區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哈爾濱新區農業農村局執法總隊與哈爾濱生態保護志願者團隊繼續開展松花江母親河保護行動。行動中,在呼蘭區利民街道濱水大道北 50 米處、呼口大橋附近水域,志願者發現這裡仍然有大量非法網具,岸邊蘆葦一人多高,路非常難走,但大家克服困難,及時清理了大量的非法捕具。同時,發現並無害化處理綠頭鴨死體 1 只、斑嘴鴨死體 2 只、黑水雞死體 1 只。
-
澳大利亞發現長達三米的世界最大蚯蚓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發現澳大利亞巨型蚯蚓是世界上最長的蚯蚓物種,體長達3米,它們僅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吉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巨型蚯蚓學名為Megascolides australis,平均長度為1米,直徑2釐米,重量200克,但是這種長壽無脊椎動物可存活5年以上,最大體長達到3米。
-
漳州九龍江疑發現南非沙漠雨蛙 屬外來物種
據漳州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相關工作人員判斷,該動物可能是南非沙漠雨蛙,屬外來物種。 據悉,這種雨蛙就像挖掘機,一生中的多數時間都躲在地下,也不棲息於水中,主要集中在乾旱、半乾旱的灌叢植被沙地中,也有在壤質和巖石基質的丘陵地帶被發現過。當被驚擾時,它們的身體就會鼓脹成一個氣球,以防禦捕食者。
-
臺灣蚯蚓資源豐富 體型最大的長達86公分(圖)
臺灣蚯蚓資源豐富 體型最大的長達86公分(圖) 2008年10月13日 17: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此後近一世紀,臺灣蚯蚓分類研究斷斷續續,只有德國、日本、美國以及臺灣學者投入研究,到1960年代,臺灣蚯蚓種類共計發現有26種,其中特有種僅4種。 更可惜的是,自196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臺灣的蚯蚓調查研究幾乎完全停滯,直到近10年,蚯蚓調查和分類研究重新發展。
-
拇指粗半米長 宜賓發現巨型蚯蚓
這條蚯蚓好大的個頭,怕是一條『蚯蚓王』喲?!」昨日,在宜賓五糧液某車間上班的謝先生等人,從廠區一花臺泥土內無意發現一條長約50釐米、直徑1釐米左右的巨型蚯蚓,(下圖)引來眾多工友好奇的目光。 大家印象中的蚯蚓最多也就七八釐米長,身體細小;為此,大家甚至認為這是「蚯蚓王」。
-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體長3米可活5年以上(圖)
澳大利亞最新發現罕見的巨型蚯蚓,體長最大3米,壽命可達到5年以上。 據外媒報導,目前,科學家發現澳大利亞巨型蚯蚓是世界上最長的蚯蚓物種,體長達3米,它們僅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吉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
-
白雲一男子捕獲尖牙怪魚 竟是外來入侵物種雀鱔(圖)
前日下午,其在白雲區一河湧釣魚時,突然發現一條體長而且形態怪異的大魚,經朋友提醒後,他用網兜撈起帶回家,面對這條滿嘴利牙的「怪物」,他惴惴不安。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身長近半米的魚長得確實很奇怪,經魚類保護專家鑑定,該魚確是外來入侵物種雀鱔,「兇猛動物,最好不要私自養在家裡」。 圖為雀鱔,它滿口都是尖牙。
-
邕江發現生性兇猛的外來物種鱷龜,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外來生物
近日,南寧某槳板救援隊的工作人員在邕江邊訓練時,發現邕江裡發現了一隻動物,長相兇狠,具有很強攻擊力。經辨認,這隻動物是一隻鱷龜,屬於外來物種,它四肢粗壯有力,指甲彎曲尖利,背上有3條凸起的縱走稜脊,盾片成棕褐色,背甲的邊緣有許多鋸齒狀突起。
-
哈爾濱東郊有家「蚯蚓工廠」
四和村蚯蚓養殖戶劉東升。在哈爾濱東郊的賓縣永和鄉,有一家「蚯蚓工廠」。這裡生活繁殖著1200餘萬條蚯蚓,每天可吃掉禽畜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6噸,相當於這些蚯蚓的總體重。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家「蚯蚓工廠」。
-
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出現 像蚯蚓也像蛇(圖)
這兩條怪物是村裡人在挖建魚塘時發現的,經過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的初步鑑定,怪物原來竟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且為唯一一種產於中國的蚓螈——版納魚螈。由於版納魚螈數量極為稀少罕見,今年8月廣西專家公布其照片後,國內許多研究兩棲動物多年的專家和學者才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的「真面目」。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像蛇一樣長 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當地人說最長的蚯蚓超一米,粗細超成人拇指。圖為長約50釐米的巨型蚯蚓。巨型蚯蚓南美森林中存在著一種巨大的蚓螈(caecilian)亞種。這種生物在恐龍時代就有了。大多數發現這種生物的報告都在巴西。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蚯蚓,最長的可達2米多。普通蚯蚓體長約60mm-120mm,體重約0.7-4克。
-
...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午間社會新聞播報】5、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高雄撈獲"幽靈鱷魚火箭" 專家憂外來物種威脅生態
高雄撈獲"幽靈鱷魚火箭" 專家憂外來物種威脅生態 2008年02月25日 14: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幽靈鱷魚火箭」在生態圈中是強勢物種,據稱已經對本土魚種造成極大的威脅。 當地撈補人士表示,有的魚種也沒看過,很多魚種都是一般市面上很少看到的。其中最讓專家學者訝異的,就是一尾「幽靈鱷魚火箭」。
-
【圍觀】宜賓鹽坪壩驚現灣鱷,成年後體長可達7米!
經宜賓市翠屏區畜牧水產局漁政管理站技術人員檢查分析,認為該鱷魚為「放生」鱷,系長江水系外來物種灣鱷。該鱷魚可以長到7米長,不僅對自然生態造成破壞,還會威脅人類安全。劉小歡分析,長江天然水域目前沒有鱷魚生存,此鱷疑為「放生」鱷魚,是長江水系外來物種。
-
研究指出外來種蚯蚓正在讓北極土壤過度肥沃
最新研究指出,外來種蚯蚓正在讓北極土壤過度肥沃。照片來源:schizoform(CC BY 2.0)(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資訊中心網站(編譯:姜唯):蚯蚓是園丁最好的朋友、對土壤有益,也是鳥類的重要糧食。 但是,和低調的蚯蚓有關的,不一定都是好消息。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有研究指出外來種蚯蚓正在讓北極土壤過度肥沃。
-
"石頭"能動竟是50斤重大鱉 系外來物種珍珠鱉
半島都市報6月21日訊(記者 景毅) 21日中午,海陽網友在河邊垂釣時,發現一塊青灰色的「大石頭」在慢慢挪動,查看發現竟然是一隻重約50斤的大鱉。它看上去很虛弱,網友隨即向青島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求助。經初步鑑定,這隻大鱉為美國珍珠鱉,系人工養殖的外來物種,應當是愛心人士購買後放生的。 21日中午,網友@-Age-less向青島市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求助。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近日,位於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內,一起「食人鯧」傷人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外來物種和「非法放生」的強烈關注。專家指出,本次柳江傷人的食人鯧,很可能是經走私入境後,被「非法放生」到柳江所致。在當前,外來物種入侵引發了多種生態危機,而一些有意或者無意的「放生」行為,正導致「外來物種入侵」愈演愈烈。 1「食人鯧」頻出自然河流中 專家介紹說,食人鯧是對一類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這種魚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兩種。通常說的食人鯧,指一種肉食性紅腹鋸鮭脂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