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蛇一樣長 綦江發現「史前巨蚯蚓」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當地人說最長的蚯蚓超一米,粗細超成人拇指。圖為長約50釐米的巨型蚯蚓。

巨型蚯蚓

南美森林中存在著一種巨大的蚓螈(caecilian)亞種。這種生物在恐龍時代就有了。大多數發現這種生物的報告都在巴西。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蚯蚓,最長的可達2米多。

普通蚯蚓

體長約60mm-120mm,體重約0.7-4克。比較常見,被稱為「釣魚蟲」。

俗語說,曲鱔(蚯蚓)可拉到黃鱔長。現在,位於綦江縣、巴南區和江津區交界處,屬綦江縣新盛鎮的薄刀嶺水庫大壩附近,巨型蚯蚓被釣魚人偶然發現。不需被人用手拉,它也比農貿市場賣的黃鱔長兩三倍,粗細超過成人拇指。

可以活多久?環境如何?

現在,大部分的巨型蚯蚓都是在巴西發現的,在美國華盛頓州境內,曾挖出了一條長0.9米巨型蚯蚓。在中國也有地方發現過巨型蚯蚓,但幾乎為單例。按時間推算,綦江早在1988年就發現了巨型蚯蚓,這和國內其他地方比起來算最早的。且像綦江這樣,有眾多巨型蚯蚓存在就更罕見了。壽命短的僅為兩個季度,而在較好的環境條件下,壽命可延長至兩年多。在理想條件下,蚯蚓潛在壽命要更長些。如赤子愛勝蚓壽命可能達到四年半,正蚓六年,長異唇蚓為十年三個月。

環境如何?

有專家認為,巨型蚯蚓如果是一條的話,可能是個體差異或受基因突變影響,如果有很多條的話,說明這一地區的土質、土壤條件適宜大型蚯蚓生長。但具體情況,還需進一步研究。

美國恐怖片中,有部電影講的是在內華達州、亞歷桑那州大峽谷,出現巨大沙蟲。這種怪物從大峽谷地心躥出,不但吃人還追咬汽車。那麼,現在這種常阻路愛滾泥沙,僅限嚇人不傷人的巨蚯蚓是啥物?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向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專家講述了採訪到的巨蚯蚓詳情。專家介紹,巨蚯蚓跟巨大沙蟲沒任何關係;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出現在薄刀嶺水庫的巨蚯蚓很罕見,甚至史料也沒記載。不過,它們跟參環毛蚓可能是近親,或屬個體超大的參環毛蚓。

據了解,參環毛蚓可作中藥材,又名廣地龍。較普通蚯蚓而言,它屬龐然大物:普遍長度12-40釐米,寬為0.6-1.2釐米;背面紫灰色,後部顏色較深,剛毛圈稍白,喜南方氣候,食肥沃土壤。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相關焦點

  • 綦江首次發現1.5億年前蛇頸龜化石
    我區古生物化石又有重大發現。近日,文龍街道通惠社區一農民在勞作時發現一枚化石。6月12日,經古生物化石專家現場查勘鑑定確認,這枚化石是距今1.5億年前的蛇頸龜化石。這一發現,填補了綦江龜化石的空白。
  • 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出現 像蚯蚓也像蛇(圖)
    佛山市高明區一居民發現版納魚螈。記者張宇傑 攝  全身左右有金黃色花紋  長相既像蚯蚓又像蛇  業界估計僅餘四百餘條  專家稱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本報佛山訊 (記者 李傳智) 這幾天,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熱鬧極了,90多歲的老人,兩歲大的孩童,都圍在兩條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旁,既興奮又好奇。
  • 臺灣省有一種像蚯蚓一樣的小蛇,只有二十多釐米長
    但是我敢擔保,世界上有一種蛇,哪怕是再怕蛇的人看到了都不會有害怕的感覺。這種蛇就是高雄盲蛇。 我之所以說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怕這種蛇,首先是因為這種蛇的體型很小,成體蛇的長度也不過只有二十多釐米
  • 重慶綦江發現一枚1.5億年前蛇頸龜化石
    新華社重慶6月23日電(黎華玲、陳正策)近日,重慶市綦江區發現一枚古生物化石,經重慶古生物化石專家查勘研究,確認為距今約1.5億年的蛇頸龜化石。在綦江區文龍街道通惠社區,村民劉昌餘勞作時發現一個類似烏龜殼的石頭,照片幾經輾轉被傳至綦江區國土房管局,初步認定為一枚古生物化石。為此,綦江區國土房管局組織古生物化石專家專程前往現場進行查勘研究。經反覆研究,專家確認了這枚化石為距今約1.5億年的蛇頸龜化石。
  • 市民抓到「兩頭蛇」 形似大蚯蚓時不時吐信子
    湘潭市民發現「兩頭蛇」 兩個頭中一個時不時吐出信子  6月8日上午,市民宋先生致電湘潭晚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昭山老家捉到一條形似大蚯蚓的怪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時不時吐出信子。6月8日,我們看到,這條蛇的頭尾一模一樣,像是有兩個蛇頭。記者陳旭東 攝  餐桌下發現「大蚯蚓」?
  • 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原標題:不是蚯蚓竟是蛇 廈門一人行道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東南網(微博)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林彬彬/文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昨日上午9點多,李先生路過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旁的人行道時,突然看到,地磚之間的縫隙中,有一條快速移動的「蚯蚓」。李先生彎腰觀察,發現它像蛇一樣曲線行進,而且似乎還會吐信子,不像是蚯蚓。「這是什麼東西?有沒有毒?」出於好奇,李先生就用小木條把它抓了起來。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巖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裡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他細看才發現「大蚯蚓」原來是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不時吐出信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發現]10多條「大蚯蚓」扭成一團,都有兩個「頭」­  前日上午10時多,唐頂紅在自家田裡挖土。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他細看才發現「大蚯蚓」原來是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不時吐出信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發現]10多條「大蚯蚓」扭成一團,都有兩個「頭」  前日上午10時多,唐頂紅在自家田裡挖土。半個小時後,他挖出一個約半米深的土坑,突然翻出10多條扭成一團的「大蚯蚓」,每條大約有筷子粗細,長度約為12釐米。
  • 市民抓到「兩頭蛇」 形似大蚯蚓時不時吐信子(圖)
    湘潭市民發現「兩頭蛇」 兩個頭中一個時不時吐出信子  6月8日上午,市民宋先生致電湘潭晚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昭山老家捉到一條形似大蚯蚓的怪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時不時吐出信子。(6月8日,我們看到,這條蛇的頭尾一模一樣,像是有兩個蛇頭。記者 陳旭東 攝)  餐桌下發現「大蚯蚓」?
  • 不是蚯蚓竟是蛇 雙十中學福建人行道的縫隙裡現5釐米盲蛇
    ­  臺海網5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文 陸軍航/圖)地磚縫中竟然出現一條蚯蚓一樣的小蛇!­  昨日上午9點多,李先生路過雙十中學枋湖校區旁的人行道時,突然看到,地磚之間的縫隙中,有一條快速移動的「蚯蚓」。李先生彎腰觀察,發現它像蛇一樣曲線行進,而且似乎還會吐信子,不像是蚯蚓。­  「這是什麼東西?有沒有毒?」出於好奇,李先生就用小木條把它抓了起來。後經了解他才得知,這是一條盲蛇,約5釐米長。
  • 一百英尺長神秘巨蛇一龍頭七鼻孔(圖)
    一百英尺長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婆羅洲一百英尺長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婆羅洲  神秘百英尺巨蛇出沒婆羅洲 1龍頭7鼻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據報導,有人在馬來西亞婆羅洲發現有一條長達一百英尺的巨蛇出沒
  • 是蚯蚓還是蛇?世界最小的蛇.也太弱了吧——盲蛇
    提起蛇,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毒蛇,提起毒蛇又很容易能聯想到自己被毒蛇咬的樣子,一想到這些八尺的大漢都難免虎軀一震,好像對蛇的恐懼被刻進的基因裡,又因為恐懼使得人們產生對蛇的厭惡,甚至憎恨。是盲蛇不是蚯蚓老夫小的時候也是很怕蛇的,但隨著對蛇類的研究和了解,這份恐懼慢慢的減弱,畢竟蛇類家族中也不全是脾氣火爆,爭強鬥狠的傢伙。
  • 盤點地球上史前十大奇異生物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許多奇異的已滅絕魚類、恐龍、鳥類及其他生物。1.蛇頸龍蛇頸龍生活在南極洲,它們脖子很長,有四個鰭。古生物學家日前在蛇頸龍化石上發現了鯊魚的牙齒,表明蛇頸龍可能遭到鯊群的圍攻。猛獁象6.史前巨魚史前巨魚長著鋒利的前牙,可以將鯊魚撕成兩半。科學家稱,巨魚可能是地球上「第一個百獸之王」。
  • 神秘巨蛇現身馬來西亞 長百英尺1頭7鼻孔(組圖)
    巨蛇在巴勒(Baleh)河出現河中再次出現巨蛇形狀的不明物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據報導,有人在馬來西亞婆羅洲發現有一條長達一百英尺的巨蛇出沒,這條被稱做Nabau的猛蛇長有一龍頭,七個鼻孔。由於當地媒體報導的非常形象逼真,且有照片為證,當地居民為此感到恐慌不已。
  • 史前巨鱷像狗一樣奔跑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Paul Sereno與加拿大蒙特婁市麥吉爾大學的Hans Larsson,在尼日和摩洛哥發現了5具生活在1億年前的、具有驚人差異的恐怖鱷魚化石。儘管這些鱷魚存在著各種差異,但它們卻共同擁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徵——能夠像哺乳動物一樣利用四肢在陸地上奔跑。 如果換一個時間和場景,這5種史前生物都有可能出現在《星際迷航》中。
  • 男子散步時遇上一條特殊的「蚯蚓」 專家:是條蛇
    網友:這「蚯蚓」是蛇  開始只是覺得這條「蚯蚓」爬行姿勢怪異,陳先生順手把它拍了下來,照片發到網絡上,沒想到,不少網友說,陳先生遇上了「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  在陳先生提供的照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條「蚯蚓」通體披著黑色鱗片,行進時呈「S」形,速度比一般蚯蚓快,十分靈活,像蛇在爬行。「也就十幾釐米長,我拍了它十幾秒,它就鑽到路邊的縫隙裡了。」
  • 沒想到厲害的滄龍也有對手,科學發現能夠吃掉滄龍的史前巨型烏賊
    其實在託斯特巨魷的身體內部,有像劍一樣的內殼,其外形以橢圓形的主體就像劍柄,長長的突起就像劍神。正是這些內殼變成了化石,給我們留下了追蹤這種史前海怪的線索。古生物學家在北美洲中部發現了託斯特巨魷內殼的殘片,其中一些較為完整的化石顯示它的體型相當巨大。
  • 全球七大史前巨獸:史前巨蟒活吞史前巨鱷
    10月22日消息,我們都知道恐龍的個頭很大,但不一定知道公牛一般大的老鼠、比人還高的海洋蠍子、皮球一樣大的巨型蛙、小個子成人一般大的企鵝、酷似地懶一般的有袋動物和15米多長且比現代大白鯊還要重30多倍的鯊魚。這些巨型動物都曾存在過,只是出現的時期和地方不同。
  • 玻璃蛇竟不是蛇,長的像蛇但它卻是一種蜥蜴
    其實玻璃蛇確實全身接近白色透明,甚至可以看到他的骨骼,但是玻璃蛇卻不是蛇,而一種蜥蜴,而且玻璃蛇之所以得名,更不是因為其外表外玻璃,而且是因為玻璃蛇尾部很長,在遇到危險時可以像壁虎一樣斷尾,體長可達一米二,因為它身體的脆弱,被人們稱為玻璃蛇。
  • 湖州現大蚯蚓比筷子還長還粗 獲贊最有價值動物
    蚯蚓一般只有豆芽菜大小,但是昨天記者在湖州武康城東路旁,見到了一條比筷子還長還粗的大蚯蚓,好像一條蛇,凡見者都稱奇,表示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蚯蚓。據百度百科介紹,蚯蚓分布廣泛,品種很多,全世界的蚯蚓約有4000多種,我國已記錄的約306種。常見的蚯蚓叫白莖環毛蚓,體長80~150毫米,直徑2.5~5毫米。其實有的品種蚯蚓可以長得很大。我國海南島萬寧縣出產的一種巨蚯蚓和華南參環蚓身長可達3.5米。然而,這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蚯蚓。1937年,有一則報導:人們在非洲一個叫屈蘭斯瓦爾的地方捕到一條長6.71米,直徑近乎2釐米的巨大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