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女孩愛上重慶崽兒 學會的第一句中文是「不要辣椒」

2021-01-20 上遊新聞

△李莎莎和奕豐結婚照

「我給你畫一個太陽,我給你說那個太陽是你;你給我畫星星,你給我說那顆星星是我。」

這是烏克蘭的一首著名歌謠,過去只有俄語版,但如今,這首歌有了中文版。創作者,一位是愛唱歌的烏克蘭女孩,一位是愛彈琴的重慶男孩。他們在音樂裡,擦出愛的火花。

△李莎莎和奕豐在家裡情歌對唱

學會的第一句中文是「不要辣椒」

「當時,中國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神秘。」五年前,李莎莎(Lisa)在烏克蘭赫爾遜州立大學畢業,學習英語和西班牙語專業的她,卻更想做一名歌手。「有個朋友說,在中國有一個在酒吧唱歌的工作機會,我就想,為什麼不去呢。」

2014年3月,李莎莎來到中國,開始在上海、廈門、南京等多個城市的酒吧演出工作。2014年7月,她又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重慶。

△李莎莎在酒吧唱歌

李莎莎說,那個時候她晚上在解放碑的酒吧工作,白天就一個人去解放碑附近看看這座城市。「我很喜歡旅行,所以即使晚上工作很累,我早上還是要起來出去逛逛,可是我不會說中文、也不認識路,只能一次一次探索線路。」

「我看到過一片懸崖邊的木頭房子,後來才知道那裡就是洪崖洞;還有十八梯、朝天門,也都是後來才知道的名字。」

李莎莎說,重慶給她最大的印象就是「爬坡上坎」,「我知道為什麼重慶的女孩子身材這麼好了,都是爬坡鍛鍊出來的。」

除了爬坡,李莎莎對重慶的另一個印象就是,辣!她說,來自烏克蘭的她完全不能吃辣,所以學習了兩個詞語叫「不要」「辣椒」,「我發現外國人的不要辣椒,和重慶人的不要辣椒完全是兩個概念,我說不要辣椒,但是還是會辣。」

「這個人和這座城市我放在了心裡」

當夜幕將臨,在解放碑得意世界一酒吧中,就會響起李莎莎的歌聲。俄羅斯歌曲、英文歌曲、西班牙歌曲,李莎莎都能信手拈來。但她給自己定下了規矩,就是唱完歌就回家,第二天還要接著逛重慶。「我只是喜歡唱歌,但我特別討厭酒吧嘈雜的環境。」

突然有一天,李莎莎想,來重慶這麼久了,但卻沒有交一個中國朋友、重慶朋友,要不今晚留下來看能不能認識些中國朋友。

「那天我就留下來在DJ臺幫忙,後來就有朋友過來邀請我過去一起玩,我過去後就看到有個很帥很可愛的男孩子坐在我旁邊,但是一直不說話,直到我準備走了,他才說了一句『Where are you from?』」李莎莎說。

那個大男孩就是李莎莎如今的丈夫奕豐。「那個時候並不是不想和她說話,只是我的英語水平僅限於『Hello』『bye-bye』,最後能蹦出那句話已經是我極限了。」奕豐說,他也喜歡安靜些的音樂,愛彈民謠吉他,所以幾乎不會去酒吧這樣鬧的地方,「如果那天不是因為朋友生日被拖著去了酒吧,我可能就錯過了和莎莎的相識。」

李莎莎說,那時每天晚上她下班後,奕豐都來接她去逛重慶夜景,還每天給她準備小禮物,知道她不能吃辣,便每天做好便當給她送去,「我知道他把我放在心上了,我也把這個人和這座城市放我心上。」

奕豐說,記得有一次他們逛街,看到街邊有賣狗牙齒的,莎莎就哭了,她說為什麼要傷害狗狗,我就覺得她特別善良。「那時我沒有房子,她說不介意,她想和我一起奮鬥,我就知道,這個人是對的人。」

△李莎莎和奕豐都喜歡滑雪運動

沒有婆媳矛盾只有文化差異

「聽朋友說中國的婆媳關係很微妙,但我覺得我很愛我的婆婆,我們之間沒有隔閡,有的只是文化差異。」李莎莎說,西方人見面有親吻的習慣,還記得剛和奕豐父母見面時,她想要親吻他們,但是父母很尷尬,「但現在媽媽已經習慣了,會和我主動親吻,但是爸爸一見到我就跑了,趕緊說『拜拜』。」

「我們和奕豐的爸爸媽媽都住在重慶,但也一個月才見一次面,能夠相見的時間已經很少了,所以見面的時候就要好好表達我愛他們。」

李莎莎到重慶已經有五年時間了,如今她不僅聽得懂重慶話,也能隨口蹦出幾句「重慶言子」,對中外的文化差異也是了如指掌。

李莎莎說,前幾年和奕豐的朋友、家人認識久了,就發現中國的酒桌文化和烏克蘭的酒桌文化很不一樣,「烏克蘭人愛喝酒,大家都是一起舉杯一起喝,但是中國人喜歡互相敬酒,還要說半天話,我覺得很奇怪。」

後來,李莎莎發現,敬不敬酒不是對錯的區別,而是文化的差異,「而且我也發現敬酒其實是中國人尊敬他人、自謙的表現,所以每次喝酒,我也要一個一個的敬酒,表達我對他們的尊敬。」

△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上李莎莎唱響全場

未來想站上大舞臺讓更多人認識

在今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開幕式上,一名烏克蘭女孩演唱了一首《絲路牽手》作為壓軸歌曲,這位歌手便是李莎莎。

「在重慶工作的五年裡,我的工作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已經慢慢離開酒吧,在更大的舞臺繼續的我音樂夢。」李莎莎說,她的目標是在中國做一名真正的歌手,所以她很榮幸受到官方邀請參加了此次「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演出。

前不久,李莎莎還登上了央視的舞臺,參加了「越戰越勇」節目並獲得了冠軍。「現在我的目標是參加更多的電視臺節目,讓更多人認識我,認識一個愛唱歌的李莎莎。」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 攝影 鄒飛

相關焦點

  • 烏克蘭「李娜」,這位華師校友想讓更多人愛上中國
    畢業後,她選擇回到家鄉,成為烏克蘭一名漢語教師,這是她一直以來的理想。這個中文名字叫「李娜」的烏克蘭姑娘說:「我想讓更多人像我一樣愛上漢語,愛上中國。」2018年11月初,烏克蘭喀爾巴阡國立大學漢語教師伊麗丘克·伊琳娜代表學校,在上海參加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烏克蘭前總統尤申科及其夫人卡特琳娜擔任翻譯。
  • ...我到中國過嘮倆年,才曉得我梭滴似從慶話」…歐洲女孩重慶話學...
    10月18日,歐洲女孩 @Gaby瀟瀟 的一段視頻在微博走紅,她用一口流利的重慶方言,訴說自己當初錯將重慶話理解成普通話的過程【視頻】歐洲女孩學會流利重慶話才知是方言據微博顯示,摩爾多瓦女孩 @Gaby瀟瀟 來中國已經有好幾年了,她的視頻平臺帳號有近2000萬點讚和200餘萬粉絲,是重慶當地的知名「網紅」。乍一看,這個年輕的姑娘擁有一副典型的外國面孔,可她一講話,便讓人不禁懷疑,這真的不是重慶妹子嗎?
  • 「火爐」感受夏日的灼熱 重慶女孩成為盛夏一景
    中新社重慶七月二十六日電 題:重慶的夏天 女人的天堂  中新社記者 範卉   連續三十八攝氏度的高溫天氣讓重慶人再次感受了「火爐」的強大威力。大街小巷被太陽曬得白晃晃一片,扎得人睜不開眼睛;灼人的熱浪潮水般裹住行人,讓人無處藏身。
  • 耗兒魚不是重慶特產?
    大學的時候,和我玩得最好的是我們班長,一個愛吃但賊瘦的重慶崽。每年寒假我都會飛去重慶找他,名義上是探望朋友,實則讓他帶去各種嗨吃重慶美味。原來早在十多年前,我就與耗兒魚狹路相逢——這不就是當年和我相愛相殺的扒皮狼嗎! 其實綠鰭馬面魨、扒皮狼、耗兒魚都是同一個東西,只不過因為灰溜溜的顏色、尖嘴猴腮的樣子像個耗子,才會被重慶人稱為耗兒魚。
  • 第三屆世界辣椒聯盟(重慶)研討會在渝召開 助力辣椒產業國際化
    8月19日,由世界辣椒聯盟主辦第三屆世界辣椒聯盟(重慶)研討會在重慶召開,來自歐洲的辣椒產業方面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代表、烹飪專家以及知名文化工作者參會,與重慶相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及協會代表進行深層次交流。
  • 天真純潔的女孩名!給女孩起一個天真爛漫的名字,做可愛的崽!
    天真純潔的女孩名!給女孩起一個天真爛漫的名字,做可愛的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可以說是所有父母的心聲,為人父母,當看到孩子幸福快樂,連帶著自己也會感到幸福和開心,所以,在寶寶出生以後,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其中就包括其名字,特別是溫柔的女孩,有著天真爛漫的一面,總是被父母牽掛在心上,因此,為女孩起一個好名,也需要父母深思熟慮。看完這些天真純潔的寶寶名字,有沒有為寶寶挑選到滿意的名字呢?
  • 重慶與瑞士蘇黎世州結為友好城市 「瑞士造」更實惠
    據悉,蘇黎世是繼法國的土魯斯市、俄羅斯沃羅涅日市、英國的萊斯特市、烏克蘭扎波羅熱州、德國杜塞爾夫市、挪威王國南特倫德拉格郡、匈牙利佩斯州、比利時安特衛普省之後,重慶在歐洲的第9個友好城市。  西蒙娜(Simone Jampen),瑞士人,去年1月,她隨同來渝工作的丈夫一起來重慶生活,目前她在重大學習中文。聽到重慶和瑞士蘇黎世結為友好城市的消息,她興奮地喊起來:「Great,good idea。」(太棒了,這真是個好消息。)  西蒙娜在蘇黎世生活了3年多,對蘇黎世很熟悉,「算半個蘇黎世人」。「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瑞士的金融中心。
  • 耗兒魚:真不知道上輩子欠了重慶人什麼!
    豆醬剝皮魚日料中也有「剝皮魚」的身影,日語中習慣叫它「皮剝」(カワハギ),中文正名叫絲背細鱗魨,也是「剝皮魚」大家族中的成員。它的身體扁平、略呈菱形,周身帶有斑紋。除了食用魚肉,人們似乎更垂涎它的肝臟。無論吃法還是口感,都和鮟鱇魚肝相仿。
  • 毛良知率隊到重慶考察辣椒加工企業
    7月21日,遵義市政協副主席毛良知率隊到重慶市考察辣椒加工企業,並就將來聯合發展願景相關事宜展開洽談。新蒲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張大亮,新蒲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婁金強隨同考察。毛良知一行先後來到重慶永健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胖子天驕融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走進生產車間,仔細參觀了公司產品技術生產流程,對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公司產業發展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毛良知指出,重慶市辣椒深加工產業化建設為遵義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一些好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學習借鑑。
  • 重慶首次將辣椒的辣度分為10級
    辣椒有多辣?重慶將用定量的方法回答這個問題。近日,「中國辣椒之鄉」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發布科研成果,率先在全國為辣椒及其製品分級標定辣度,明確將辣椒的辣度分為10級。  一直以來,表示辣味強弱的量化值國內稱為辣度,國際上則稱為斯高維指數(SHU)。到底有多辣,度數說了算。辣度和SHU越大,辣味就越強。
  • 重慶動物園30年來首次自然哺育華南虎幼崽(圖)
    重慶動物園30年來首次自然哺育華南虎幼崽(圖) 2015-02-15 16:58:162月15日電 (記者 韓璐)重慶動物園15日發布消息稱,該園8歲華南虎「復復」日前產下2隻華南虎幼崽並自然哺育,成為重慶動物園30年來首次自然哺育的華南虎。
  • 「豐盛手功」教你如何快速和重慶人打成一片
    一句地道的重慶話能瞬間打開重慶人的話匣子都會誇你重慶話很地道還會給你講更多關於重慶的趣事兒大家都是好朋友~真正感受過重慶方言的人一定能深深體會到重慶話的有趣!和 有毒!反應慢叫「方腦闊」說謊叫「扯把子」愛顯擺叫「寶器」一旦學會了某一句話就會無法自拔的愛上重慶話當你脫口而出「哦豁」和「該背時」用椒鹽普通話與商場嬢嬢Battle時那恭喜你你在距離成為真正重慶人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
  • 正宗的重慶酸辣粉,做法和配料都給你,外加紅油辣椒的秘方
    酸辣粉是重慶的特色傳統小吃,以酸辣爽口的獨特口味,收貨了不少吃貨們的味蕾,如今全國各地都都賣重慶酸辣粉的,不過很多地方的酸辣粉都不正宗,小編有幸認識了一位重慶專門做酸辣粉的師傅,自己學了兩手,這就把正宗的重慶酸辣粉,做法和配料都給你,外加紅油辣椒的秘方。
  • 重慶13歲女孩幫母親掃大街4年 曾被同學笑話(圖)
    小石蕊和媽媽一起掃大街昨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驅車來到李市鎮。「這個妹兒放暑假天天幫她媽媽掃地,他們一般在小巷子和三角壩附近。」提起這對母女,鎮上居民似乎都不陌生。剛好碰上趕集天,小巷子街道人潮擁擠,人群中一個身穿白體恤、黑褲子、扎著馬尾的女孩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米四左右的個頭,稚嫩的臉龐被曬得黝黑,不管集市多熱鬧,她都埋頭搜尋著地上的垃圾。不一會,一位環衛工拖著小型垃圾車朝女孩走過去,從女孩手中接過撮箕,將垃圾倒進車裡。小女孩叫石蕊,今年13歲,在李市中學讀初一。環衛工叫王孝芬,是她媽媽。
  • 【外國人學日語】我記住的第一句日語是……
    你學會的第一句日語是什麼?近年來學習日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是從哪句話開始學起的呢?日媒對此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除了「おはよう(早上好)」、「こんにちは(你好)」,有的答案著實令人跌破眼鏡,一起來看一下。 「イヤ~ダ~(不要啦)」。當時我去了日本女生的宿舍,同行的人給我介紹她認識的人,結果那個人說了一句「不要啦」,可能是見到我太害羞了吧。
  • 甜醉了的森系女孩名!起個唯美靈動的名字,做朋友圈萌萌的崽!
    甜醉了的森系女孩名!起個唯美靈動的名字,做朋友圈萌萌的崽!很多寶爸寶媽都希望給自己家寶寶起個森系風格的名字,森系名字天生就有一種氧氣感,自然清新是這類名字的代名詞。森系名字非常適合女寶寶起名,女孩用森系風格的名字起名,唯美自然,襯託出可愛氣質。
  • 逗貓惹狗、憨吃哈脹、磨皮擦癢……4歲混血萌寶沉迷重慶話,坐擁3萬...
    媽媽易術是重慶人,爸爸是紐西蘭人,都從事酒店管理工作。雖然才4歲,他已跟隨父母去過澳大利、緬甸、泰國等國家,小小年紀,至少飛過30多次,已經是個見多識廣的寶寶了!去年,EK回到媽媽的家鄉重慶。今年3月,他開始學說重慶話,顯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很快就從「零」基礎到熟練運用了。他學會了一大堆「言子兒」:「坐一悶墩兒」、「要得」、「敲棒棒」、「搞況了」。
  • 被中國方言帶跑的老外,說起中文太搞笑!
    畫完了一張二維碼但是漢語再難也抵擋不了「歪果仁」的學習熱情像當年我們初學英語用拼音標註英語單詞一樣「歪果仁」也獨創了一套中文解讀法則近似讀音法很好=Hen How我很好=Woe Hen How象形文字作畫法哭就是一隻戴著眼鏡的狗在流眼淚都說「歪果仁」學起中文來是件很艱難的事但有些人卻把中文學成了精張嘴就是地道的中國方言不看臉完全以為是當地人
  • 「死神」辣椒:辣度是重慶火鍋44倍,外國小夥挑戰,結果懷疑人生
    世界上存在一種辣椒,辣度是重慶火鍋的44倍,因為這辣椒曾經吃死過人,所以被稱為死神辣椒,碰一下非死即傷,結果有兩個歪果仁不信邪,在冰桶裡「作死」挑戰死神辣椒,直接被辣得直接求饒。都說中國人是最能吃辣的,但是卻有人持有懷疑態度,於是有人在網上向視頻博主「信誓蛋蛋」發起挑戰:你們敢在冰桶裡吃被稱為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嗎?
  • 動物園借大熊貓非法牟利,熊貓幼崽竟與遊客親密接觸?心疼胖達!
    最近,重慶動物園的大熊貓錄像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但這可不是吸貓視頻,而是引起了網民的極大憤怒! 這裡發生了什麼?原來,是一位網友拍攝了一段錄像,介紹了重慶動物園的飼養員讓遊客和大熊貓幼仔密切接觸的收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