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字眼。
我們日常所說的癌是對惡性腫瘤一個籠統的稱呼,但其實醫學上所說的癌只是特指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1]。
人類與癌的鬥爭已經幾千年,至今人類仍然無法攻克癌症。
說到底,還是癌細胞太聰明的緣故。
今天帶大家看看癌細胞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到底聰明在哪。
一開始,我們體內的正常細胞按其功能分化組成一個個器官,進而形成了人體八大系統。
它們各司其職,工作起來井井有條,使得人體能夠順利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
(來源:soogif)
但是安穩日子過久了,總會有些叛逆的小壞蛋細胞不安分,搞大新聞。
這些細胞原來也都是正常細胞,但是在慢性炎症、病毒感染、菸草、酒精、遺傳、環境汙染等影響下,致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突變。這些正常細胞慢慢變壞,成為癌細胞,開始不停地分裂增殖。
(來源:《Organ Story》)
正常情況下,保衛人體的警察(免疫細胞)能夠識別到癌細胞,並會將它們清除。但有些癌細胞十分狡猾,它們學會了偽裝自己,潛伏在正常細胞中間,躲過了免疫細胞的追殺。
這些小妖精擁有無限增殖的能力,沒有免疫細胞的監管,它們的隊伍不斷壯大,與正常細胞搶佔空間和資源,形成癌症,大肆破壞我們的身體。
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癌細胞的破壞性,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抗癌之路。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試圖用燒灼、鹽等方法治療癌症。同時期的中國人、印度人、蘇美爾人則偏愛用茶、果汁、無花果、白菜等治療早期癌症;但對於晚期癌症,他們往往選用鐵、銅、硫、汞等內服外用[2]。
(來源:網絡)
當然,這些手段怎麼可能奈何得了癌細胞,癌細胞無所忌憚,依舊瘋狂繁衍。
1.人類的第一波進攻:外科手術
癌細胞恣意猖狂了三千多年,在19世紀左右,終於迎來人類第一波有力進攻。那時,麻醉及抗菌術的發展,使得手術能夠在更安全的無痛條件下進行,腫瘤外科學開始發力。
歐洲兩位外科醫師成功地施行了胃腸道和甲狀腺外科手術,成為開創腫瘤外科的先驅。之後,各種腫瘤切除手術蓬勃發展。自此,外科手術慢慢發展成為治療癌症的重要方式之一[3]。
(來源:soogif)
腫瘤外科手術給癌細胞帶來一波迎頭痛擊。但是外科手術對於很多未轉移的癌症來說是可行的,而對於早早就有二手準備的癌細胞,依然是無計可施。
這些頂頂聰明的癌細胞早早就做好了二手準備。它們在手術切除前,就悄悄通過淋巴管或血管,跑到了身體其他部位。甚至在手術時,有時也會有少量癌細胞躲過了被切除的命運,偷偷存活下來。
(來源:《Organ Story》)
這些殘存的癌細胞在人體內靜靜蟄伏,等待時機成熟,再次興風作浪,也就形成了癌症的復發和轉移。
2. 人類的第二波進攻:放射治療
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射線,由於當時他還不知道這種從未見過的射線有什麼作用,於是給它取名為代表未知數的「X」。
1896年人們利用X射線治療了第一例晚期乳腺癌,從此開創了用射線治療癌症的先河。1896年,隨著居裡夫人發現了鐳,人們可以在局部通過X線和鐳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的效果[4]。
但是由於癌細胞在人體內分布廣泛,並且會隨著血液和淋巴管到處轉移,跟我們的放射治療打著遊擊戰,久而久之,部分癌細胞對於射線的招數都爛熟於胸,甚至對於射線的敏感度都慢慢地降低了,所以放療也無法完全清除體內存在的癌細胞。
3. 人類的第三波進攻:化學治療
到了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些生化武器被運用在戰場上,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就是芥子氣,科學家發現被芥子氣傷害到的士兵體內細胞數明顯下降,於是有了利用化學藥物來殺死癌細胞的想法。他們研發出了最早的化療藥物——氮芥,這給癌症患者也帶來了短暫的希望[5]。
但是化療藥物和射線一樣,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正常的細胞,並且出現了骨髓抑制、嘔吐、脫髮等副作用。
那麼如何才能精準打擊癌細胞,把對正常細胞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4. 人類的第四波進攻:靶向治療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6],拓寬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許多疾病都在基因層面找到了突破口,癌症也不例外。
科學家開始猜測,既然癌細胞是因為基因突變而產生的,那麼是否可以針對突變位點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於是靶向藥物應運而生,它針對瞄準的靶點基因,實施精確打擊,這對於癌細胞簡直是致命一擊[7]。
然而人們很快發現,由於過於精準瞄準靶點基因,在利用靶向藥物治療後的幾年裡,狡猾的癌細胞會出現適應性的改變。
也就是說,咱們的治療方法升級了,癌細胞也跟著一起升級(癌細胞這是什麼智商啊)。從而,靶向治療有時會出現耐藥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患者病情惡化。
5. 人類的第五波進攻:免疫治療
於是,免疫治療開始進入科學家的視線,其原理就是不依靠外力,而是通過恢復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症。
其中,PD-1/PD-L1免疫療法成為最為英勇的「戰鬥先鋒」,這種通過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使癌細胞死亡的抗癌新方式,已經先後應用在近20種腫瘤治療上,狠狠地打擊了癌細胞的囂張氣焰,實質性地改善了晚期腫瘤患者的生存期,讓無數的科學家和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8]。
但目前免疫治療研究還有限,還並未適用到所有癌症中。
三千多年的纏鬥,人們一直在追,癌細胞一直在跑。雖然癌細胞十分狡猾,但我們對於癌細胞的認識一直在加深,多種治療方式的聯合使用讓癌症確診並不等於宣判死刑,帶癌生存的患者也能擁有高質量的人生。
我們相信,終有一天,癌細胞這個「叛逆的小壞蛋」會被繩之以法,癌症終將變成醫學史書上普通的一頁。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