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原來真的等於八兩?這個標準的制定和李斯有關!

2021-01-11 圖片說歷史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超市,還是菜市場,我們常用千克或者斤作為稱量單位。而且生活中我們會習慣性地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眾所周知,一千克是兩斤,一斤是十兩,這個換算機制我們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依然成立。

但是人們總會在不經意間說到半斤八兩這個詞,意思呢大家都明白,就是說被指雙方實力不相上下。而大家熟知的半斤應該是五兩才對啊,為什么半斤和八兩被說成是旗鼓相當呢?說起來,這和我國古代的計量方式有關,甚至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人們一直以來的觀念都是半斤就是八兩,關於這種換算制度的確立,最早要追溯到秦始皇時期。

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後,原來各諸侯國還沿用著自己之前的文字和度量衡。於是秦始皇便下令頒布詔書「書同文,車同軌」,意思就是確立將小纂確定為全國文字,對於長度,錢幣,重量方面也都制定出了統一的標準。關於重量的統一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呢。

原來,執行統一重量的事情本來是李斯負責的,但是他是在想不出一斤確定為多少兩才合適。便想秦始皇請教去了,秦始皇也一時想不出來合適的數字,但是又覺得設計這個數字一定要公平,便給李斯批示了四個字「天下公平」,李斯也看不懂這皇帝寫字兒是啥意思,便將這幾個字的筆畫數之和作為標準。當然這樣確立標準看起來似乎也比較草率,而且古代文字和現在在寫法各方面都不一樣,所以這也有可能是後人們臆想的結果。

經過長時間的嘗試和修改,李斯確定下來的標準是,一石(dan)是四鈞,一鈞三十斤,一斤十六兩,一兩為二十四銖。他們用的工具也是根據這個換算機制來的,被稱作是十六金星秤。寓意為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組成了十六星,告誡人們在做買賣的時候不要缺斤短兩,缺了就會少無福無祿。

而這個十六制的換算一直沿用下來,直到新中國成立,為了國際需要以及換算方便,才將一斤改為十兩,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看李斯如何將半斤變成八兩
    在我們現在初中的物理課本上有一節專門介紹質量單位和重量單位,現在這個世界上按照物理學統一的質量單位便是千克(kg),其他的單位都是演變出來的,比如噸,克等等。但是在我國百姓中最常用的還是斤這個單位,日常的買菜過程中幾乎都是以此來結算。按照我國現在的換算方法一千克等於兩斤,而一斤等於十兩。
  • 臺灣一斤=600克,半斤=八兩,你知道為什麼嗎?(乾貨帖)
    那麼按照百科的解釋,1斤是十兩,半斤應該等於五兩,為什麼說半斤等於八兩呢?「半斤八兩」說的是舊制,現在已經是「半斤五兩」了。古代為何一斤要定為十六兩呢,這其中又有哪些特殊意義呢?說起一斤十六兩的起源,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關於「度量衡」的故事了?
  • 半斤有八兩重的那些事!
    前兩天和幾個兄弟朋友在一起喝酒,那天是我買的羊肉是生肉稱斤了店面幫煮好的那種,煮的是水煮羊肉。在喝酒聊天中我一個兄弟開玩笑的跟我說:你買的羊肉夠不夠稱呀才這麼點肉;然後我 隨口答了他一句:夠不夠稱我不知道,反正我買半斤得八兩就對了;就這麼一句話這兄弟和我爭紅臉了。
  • 為什麼古時候一斤等於十六兩?算起來那麼麻煩!
    我們常用半斤八兩這個成語來形容兩個人實力相當,不相上下。現在看半斤要比八量少,但是在古代一斤十六兩的制度下,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習慣了十進位,總會覺得一斤十六兩很麻煩。這數看著都頭疼……然而,一斤十六兩這麼難以計算的換算制度,卻在中國的歷史上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1959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才將原來的一斤十六兩改為一斤十兩,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折算。明知道一斤16兩很難折算,那為什麼古人還要制定這個規則呢?
  • 原來是大智慧
    前言中國歷史和文明源遠流長,老祖宗的智慧更是無窮,即便在落後的年代,他們也能發明如何造紙,如何研墨,如何提取金屬等,傳承至今,這些經驗仍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各處都能看到老祖宗智慧的影子,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稍加留意,處處都可見老祖宗的智慧和用心,比如至今仍活躍在大眾視線的筷子和秤。如今的計量單位早已採用國際標準,但在遙遠的古代,老祖宗們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計量方法,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是這其中包含了大智慧。
  • 半斤白酒等於幾瓶啤酒?吃了多年虧,現在終於明白了
    有的人經常說一句話,那就是「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當然對於這句話來說,可能真的是一些老酒鬼才會說的話了,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這個酒確實是對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帶來了很多不同的感覺。但是對於中國的酒文化來說,不同的地區也是有不同的文化的!一杯白酒相當於幾瓶啤酒?吃了這麼多年虧,終於明白了!
  • 李斯:千古第一相緣何被腰斬
    人物簡介   李斯,名斯,字通古(約公元前284年至前208年),戰國末期的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自幼好學雄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其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史稱「千古第一相」。
  • 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克數是不一樣的?
    因為這裡有一個差別的問題,在大陸的各個地方,一斤等於500克30算是所有人的共識,就算是沒有讀過書的,在菜市場買菜的大爺大媽都會知道。可是這樣的一個常識,放在別的地方就不能作為一個常識了。香港每年迎接的大陸遊客絕對是成千上萬的,很多人也會選擇在香港買東西,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在香港買東西,一斤等於605克,跟大陸人心裡所說的常識是不一樣的。請你們帶著疑惑往下看。
  • 桿秤:半斤八兩2000年 定盤星的來歷有個跟李斯有關的傳說
    砝碼大小共九個,分別為當時的一株、兩株、三株、六株、十二株、一兩、二兩、四兩和八兩。湖南省文物考古所的吳銘生認為,天稱和砝碼製作非常規範,這是當時稱量黃金貨幣的衡器。衡器在戰國時期已經普遍使用。但量值不統一,單位的大小和名稱也不一致,當時的重量單位包括鎰、釿、寽、鈞、石等。統一度量衡詔書版秦權通行全國
  • 半斤白茶白毫銀針該如何保存?乾燥、遮光、密封一樣都不能少!
    其二,口感淳和毫香充足!頭次採摘的白毫銀針,在口感上也擁有絕對的優勢,瑩潤、淳和、甘甜、順滑,這些優勢都能在口腔裡引發一場別致的體驗。加上白毫銀針的毫香充足,更是讓人慾罷不能。論香氣,白毫銀針絕對不會輸給白牡丹,它同樣擁有花香。花香還十分個性,清雅是它的精魂。
  • 揭秘:微波爐標準結構和標準的制定
    我國現行的標準架構是由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等五級構成。其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又分別有強制性和推薦性兩大類。涉及到國家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反欺詐的可以制定強制性標準,此外只能申請推薦性標準。   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從效力上是遞減的。
  • 李斯被腰斬後,一個後代被偷偷藏入小山村,現今這個村子人都姓李
    一個人是否賢能,也要看這個人所處的環境啊。」  說完這句話後,李斯熱血上湧,不禁想到了自己當下的處境。  上蔡郡雖然可以讓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天地如此廣闊,自己應該去更大的地方去看看。因為,環境對一個人眼界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自己也應該追求更好的環境。想到這裡,他馬上離開了廁所,然後,毫不猶豫地向上司辭去了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