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富鋰NMC材料電壓滯後原因 對未來開發電池正極產生巨大影響

2020-11-23 中國科技新聞網

據外媒報導,牛津大學、亨利・羅伊斯和法拉第學院(Henry Royce and Faraday Institutions)以及英國的國家同步加速器鑽石光源(Diamond Light Source)的研究人員利用「鑽石光源」的共振非彈性X射線散射(RIXS),識別重要電池材料富鋰NMC中氧化氧(oxidized oxygen)的性質。與當前最先進的材料相比,這種材料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延長電動汽續航裡程,因此,被廣泛認為可以應用於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研究人員希望,科學家們可以利用他們的研究結果,解決與富鋰材料有關的電池壽命和電壓衰減等問題。

(圖片來源:鑽石光源)

鑽石光源I21 RIXS(軟X線 RIXS光束線)首席光束科學家Kejin Zhou表示:「我們的工作主要是了解神秘的首次循環電壓滯後現象,在該過程中氧化還原過程無法完全恢復,導致電壓損失,能量密度降低。」

此前,該研究小組項曾研究過這一過程。據報導,在鈉離子電池正極中,電壓滯後現象的發生,是由於充電過程中過渡金屬離子遷移,使所形成的氧氣分子被困在粒子裡。Zhou表示:「目前,我們的研究集中在富鋰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上。跟以前一樣,關鍵發現顯示,材料內部會形成游離的氧氣分子,這在之前沒有得到重視。這一發現非常重要,因為該材料具有較高的TM-O共價,曾被認為可以抑制氧氣分子的形成。我相信,對於未來的電池正極設計,我們的工作將產生重大影響,使不穩定的蜂窩結構最小化。談到解決富鋰NMC材料存在的其它問題,比如電壓衰減,此次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問題會阻礙其商業化,影響發現可以更加可逆化利用O-氧化還原過程的新材料。

能夠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材料為數不多,富鋰正極材料是其中之一。在這些結構中,幾乎所有的鋰都可以被移除,首先通過過渡金屬(TM)離子氧化來補償,然後是氧離子。然而,充電時O-氧化還原過程涉及到的高電壓,在放電時不能恢復,導致產生所謂的電壓滯後,能量密度顯著降低。這是阻礙開發材料全部潛能的關鍵挑戰之一,並且對該現象的理解仍然不完整。

主要研究人員、牛津大學材料系的Rob House博士表示:「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使用了鑽石光源I21光束線的HR RIXS(高解析度共振非彈性X射線散射光譜儀)研究O-氧化還原過程。這是材料存儲氧離子電荷的方式,而氧離子是其結構的一部分。然而,研究人員很難完全理解這一過程。這種材料在首次充電時會發生複雜的結構變化,從而導致嚴重的電壓滯後,而氧離子存儲能量的機制尚不清楚。」

「通過獲得的數據,我們能夠識別之前被RIXS技術探測到但無法完全辨別的神秘光譜特徵。我們能夠分解由氧氣分子振動產生的精細結構,所以能識別在這一重要類別的電池材料中獲得的RIXS特徵。這些氧氣分子被困在正極材料主體中,在放電過程中,可以以較低的電壓(低於初始充電電壓)重新轉化為氧離子。這為解釋O-氧化還原過程提供一種新機制,也代表了開發電池材料的重要一步。」

相關焦點

  • 進展 | 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中科院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獲進展
    來源:中國科學院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青島能源所開發出高性能無鈷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體系
    富鋰錳基鋰電池正極材料因其高比容量、高工作電壓、熱穩定性好、低成本等優點一直備受關注,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動力型正極材料。但是其本身在循環中首效低、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差、電壓衰降嚴重、無相匹配的高壓電解液等缺點阻礙了其進一步商業化和產業化的發展。
  • 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我科研團隊自主開發出高性能無鈷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體系
    富鋰錳基鋰電池正極材料因其高比容量、高工作電壓、熱穩定性好、低成本等優點一直備受關注,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動力型正極材料。但是其本身在循環中首效低、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差、電壓衰降嚴重、無相匹配的高壓電解液等缺點阻礙了其進一步商業化和產業化的發展。作為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鈷起到穩定材料結構和提高循環、倍率性能的重要作用。
  • 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較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之一。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提高,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中科院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較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之一
  • 進展|4.6V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市場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特別是5G手機等,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和體積大小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高鈷酸鋰電池的充電電壓可以提高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其充電截止電壓已經從1991年最早商業化時的4.20V逐漸提升至4.45V(vs Li+/Li),體積能量密度已經超過700Wh/L。目前,開發下一代更高電壓的鈷酸鋰材料已經成為科研界及企業共同關注的熱點。
  • 2020WNEVC前沿技術解讀|高電壓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及電池技術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成本和環保等方面有更高追求,高電壓正極作為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已成為目前液態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趨勢,也是目前的研究重點。鎳錳酸鋰作為一種高電壓正極材料,其電壓平臺在4.7 V左右,比能量超過600 Wh/kg,由於鎳錳酸鋰材料主要由鎳元素和錳元素組成,不含鈷元素,因此較為環保,成本也較為低廉。
  • 物理所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基礎研究獲進展
    高容量正極材料是當前第三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研究的熱點。其中由巖鹽結構Li2MnO3以及六方層狀LiMO2結構單元形成的富鋰相納米複合結構正極材料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該類材料可逆儲鋰容量是第一代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的兩倍,達到250-300 mAh/g。
  • 「超威集團」前沿 | 中科院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其中,聚合物電解質屬於有機電解質,氧化物與硫化物屬於無機陶瓷電解質;按照正負極材料的不同,固態電池還可以分為固態鋰離子電池(沿用當前鋰離子電池材料體系,如石墨+矽碳負極、三元正極)和固態鋰金屬電池(以金屬鋰為負極)。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因此,提高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穩定性是提升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關鍵。 然而,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基礎科學問題的認識不清限制了其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本文將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機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的機理問題進行探討,對不同影響因素和優化方法進行總結和討論,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提供參考。
  • 新一代動力鋰電池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研究獲進展
    從技術層面看,採用更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最為直接有效的途徑。在目前已知正極材料中,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放電比容量高達300mAh/g,是當前商業化應用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等正極材料放電比容量的一倍左右,因而被視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理想之選。
  • 被廣泛看好的正極材料尖晶石錳酸鋰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應用?
    1984年Goodenough小組發現了尖晶石錳酸鋰(以下簡稱錳酸鋰)正極材料,因其具有生產工藝簡單、儲量巨大、大電流充放電能力和耐過充性能好、成本低廉以及無毒無汙染等優點,是被廣泛看好與研究的鋰電正極材料之一。
  • 富鎳正極製備新方法誕生!有望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帶來希望
    近日,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Jie Xiao 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使單晶、富含鎳的正極更堅固、更高效的方法。他們還開發了擴散誘導應力模型,以了解平面滑動的起源,他們還得到了避免裂紋的方法,打破了鋰離子電池不能持久的障礙,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Science封面。
  • 富鋰錳基動力電池將有望成為未來鋰電必然趨勢
    道路曲折的富鋰錳基動力電池終於也將迎來前途光明的的未來,新一代300-400Wh/kg動力鋰電池,是未來鋰電的發展主流,行業對於新一代高容量正極材料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因而,研究開發新一代300-400Wh/kg動力鋰電池,是未來鋰電材料及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同時,從目前的技術來看,通過降低電芯中非活性物質的質量比來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幾乎已經達到了技術的極限,採用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正負極材料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更為有效的技術途徑。 我們知道,設計電池的第一準則是容量匹配,也就是正負極的容量要匹配。
  • 鋰亞硫醯氯電池電壓滯後現象及消除方法
    鋰亞電池在經過長期微小電流或者長期靜置儲存後再大電流放電時會出現電壓滯後的現象。2SOCl2 +4Li → 4LiCl+SO2+ S鋰亞電池是不可充電的鋰金屬電池,其電解液及正極材料均為亞硫醯氯。當金屬鋰與亞硫醯氯化學反應時,會生成氯化鋰氧化產物,該氧化產物會附在金屬鋰的表面,我們稱之為氧化膜(也叫鈍化膜),這層氧化膜可以阻止反應的持續快速進行,換句話說,這層氧化膜對負極金屬鋰起到了保護作用,這也是該電池具有長時間儲存特性的原因。
  • 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在SMM舉辦的「2020(第五屆)中國國際鎳鈷鋰高峰論壇暨中國國際新能源鋰電材料大會」上,中南大學胡國榮在現場為大家講解了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目前811材料的成本比523更低,但能量密度更高!高電壓三元材料,NCM523、622材料可以實現高電壓化。
  • 【SNEC峰會】江特鋰電常務副總胡偉: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產業化現狀及...
    陳博士前面講到富鋰錳基電池的應用情況,我今天的匯報題目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產業化現狀及應用前景分析》。今天的匯報內容分四個層面展開。第一方面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概況,第二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產業化現狀,第三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應用前景分析,第四是公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