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所未見|震撼!大群灰椋鳥「歸林」 人與自然咫尺之間

2020-12-05 新民晚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圖說:樹上停滿了灰椋鳥 趙鶯鶯 攝(下同)

三月初的上海,到傍晚五六點,天已經昏暗。這個時間,走在上海植物園裡,能碰到的遊人不多了。但在樹林裡,唧唧喳喳的鳥鳴連綿不絕,似乎有灰椋鳥、烏鶇、白頭鵯、灰喜鵲等叫聲混雜在一起。小鳥們也喜歡睡前的「臥談會」?

圖說:透過雙筒望遠鏡拍攝的枝頭停棲的灰椋鳥

近處遠處的大樹頂上,或是零星幾隻,或是烏壓壓一片,停駐著一些小鳥。這時要掏出望遠鏡才能辨識出鳥種。如果隨便瞥一眼,可能就當成舊年未落的枯葉。在這樣昏暗的光線下,有時鳥種也只能辨識個大概,看不清細節。但那成群的灰椋鳥卻總不會錯認的。

圖說:放大看灰椋鳥

灰椋鳥是雀形目椋鳥科的物種,整體由黑白灰組成,停棲時可以看到頭側的大白斑,飛行時可以看到翅上的白斑和白色的腰部。嘴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黃色。喜歡棲息在農田、林地。取食昆蟲和種子。在上海是留鳥,一年四季在郊區都能見到。冬季灰椋鳥會集結成很大的鳥群,在農田上翻飛,蔚為壯觀。

圖說:在盤旋飛舞中的灰椋鳥

不知是什麼驚動了遠處枝頂上那烏壓壓的一群灰椋鳥。成群結隊源源不斷地飛來,盤旋一下,飛向遠處,又回來盤旋一下,又飛遠,偶爾有幾隻落在途徑的枝頂上,但大部隊飛回來時又跟著飛了……就這樣飛了大約兩三分鐘後,成百上千的灰椋鳥們忽然衝向竹林落了一下。等了一會兒,再沒見它們飛出來。就這麼「倦鳥歸林」了?

圖說:倦鳥歸林

只記得在某部紀錄片裡見過類似場景,忘了是哪種椋鳥,在傍晚的城市上空分分合合、盤旋飛舞,數量比這次在植物園看到的更多。但隔著屏幕和親眼所見,受到的震撼無可比擬。

對於植物園已是相當熟悉了,卻是第一次發現這裡有如此規模的一群灰椋鳥。我們生存的世界和野生動物生存的世界,原來就在這咫尺之間。

四月份又將迎來愛鳥周。保護鳥類就要保護鳥類的棲息地。但這棲息地不就是人類和鳥類共同擁有的這個世界嗎?

新民晚報通訊員 趙鶯鶯

相關焦點

  • 你見過課本上的灰椋鳥嗎?太倉這裡有一大群~
    小學五年級的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灰椋鳥》,描寫的是成群的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情景,作者同時也發出了「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沒有林場工人的辛勤勞動,沒有這幾年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的感嘆。
  • 《灰椋鳥》創新教學設計
    3.感受灰椋鳥歸林時壯觀、和諧的場面,體會作者愛鳥的情懷,初步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4.品讀關鍵詞句,初步了解本文(散文)寫作特色,體會「場面美」、「意境美」。教學重、難點:感受灰椋鳥歸林時壯觀、和諧的場面,初步了解本文(散文)寫作特色,體會「場面美」、「意境美」。課時安排: 2 課時第一課時一、認識灰椋鳥,巧妙設疑引新課。
  • 原是灰椋鳥聚集淮南
    陳錦雲介紹,從大的範圍來看,這種現象並不是淮南所獨有,合肥、南京等地也有。因為專業敏感,當年他在合肥上大學時就注意到,秋後,常有大量灰椋鳥來到合肥城市集群。它們棲息於高大的法國梧桐樹冠上,嘰嘰喳喳,吵鬧不停,讓城市更有生機。而當冬季來臨,寒風瑟瑟,樹葉落盡,少了遮擋隱蔽的灰椋鳥也不願呆在光禿禿的樹枝上,很快就轉移離開了。
  • 南非|咫尺噬人鯊
    緊接著聚過來的是大群遊魚,很小隻,斑斕的色彩在海中反光。天氣很好,陽光透過海面,可以清晰的看見遊魚身上的色塊像慢動作一般,忽然安靜和慢速的世界,水面上的魚頭在塊碰到籠子時轉向,鯊魚從正前方竄過來的龐大身軀也跟著突然轉向,整個腹部朝向我們,咫尺之距。可以清晰的看到它深色的眼睛和有點怪異的臉部,安靜無聲息,沉默的擦過鐵籠外側,是在黑暗中緩慢移動的巨大威脅。
  • 七旬老翁護鳥一生:種下十畝林 但使群鳥歸
    在這位一輩子都在愛鳥護鳥的老人看來,打爺爺那輩就留下的鳥群已經不僅是屬於大自然的精靈,更是他的重要家庭成員。愛鳥代代傳 相伴八十載今年 71 歲的胡光明,家住遵義鳳岡縣琊川鎮朝陽村平安組石樑河畔,一輩子都在與房前屋後的群鳥打交道,在當地村民眼中,胡光明儼然一位 " 護鳥使者 "。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近日,在七河八島,有鳥友拍攝到大群候鳥排成「人」字形長隊飛越而過。揚州綠楊野生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介紹,天氣越來越冷,近期會有很多鳥兒遷徙過境。同時,觀測發現,來揚越冬的鳥兒也越來越多。大群候鳥遷徙排「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揚州是東部候鳥遷徙區,包括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如鴛鴦、鴴鷸等,它們會遷飛到或過境揚州。而地處淮河入江水道的七河八島,又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鳥友在這裡觀測到大群候鳥遷徙過境,「排成『人』字形長隊,一批有130隻左右,只是飛得太高太快,沒來得及觀察它們究竟是什麼鳥兒,就已飛過去了。」
  • 綠頭鴨、翠鳥、灰椋鳥、金翅雀……這些鳥兒都是迎澤公園的常客
    近日,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迎澤公園內,清脆鳴叫不絕於耳,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6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園林局獲悉,太原市各個公園的綠化覆蓋率逐年提升,以迎澤公園為例,環境越來越好,夏景一年比一年美麗,鳥的種類、數量逐年增加,該公園記錄鳥的種類數量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成為公園環境變靚的「見證人」。野生鳥類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
  • 武漢周邊避暑聖地大合集,千萬別忘穿秋褲!
    ,無論是連綿不斷的詠唱、念白性的念唱,還是以鐘磬伴奏的詩腔吟唱,都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沉靜下來。武當山八仙觀道茶總場有五大名茶——武當銀劍茶、武當針井茶、武當太和茶、武當奇峰茶、武當功夫茶,道茶,能使人心曠神怡,有清心明目,心境平和之效.
  • 張掖這群人去了「外星球」,自然景觀超震撼!
    一入景區,戶外運動愛好者們沿五彩迎賓山——萬佛山——通天柱——轉經輪——天書峽——七彩飄帶峽——情人崖路線行進,大家不時被沿途奇特的自然景觀深深震撼,手機相機齊上陣,不時記錄下一幅幅難忘美景。據了解,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木星谷景區位於肅南縣大河鄉。
  • 綠頭鴨、翠鳥、灰椋鳥、金翅雀……你沒看錯,這些鳥兒都是迎澤公園...
    近日,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迎澤公園內,清脆鳴叫不絕於耳,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美麗的自然生態畫卷。6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園林局獲悉,太原市各個公園的綠化覆蓋率逐年提升,以迎澤公園為例,環境越來越好,夏景一年比一年美麗,鳥的種類、數量逐年增加,該公園記錄鳥的種類數量從十餘種增至三十餘種,成為公園環境變靚的「見證人」。野生鳥類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位於太原市中心的迎澤公園,水域面積約佔其總面積的30%,自然生態環境良好。
  • 地球和火星有多遠,有時候咫尺之間,有時候天涯之別!
    地球和火星有多遠,有時候咫尺之間,有時候天涯之別!1975年8月20日美國的維京一號發射升空,在經歷三百零四天的漫長時間後,維京一號成功的在火星著陸了,之後的飛行器的飛行時間,都很漫長,這裡就會有很多人提出了疑問, 隨著科技的發達,為何飛向火星的速度反而越來越慢了,其實這很好解釋,人們發射火星探測器不僅僅是為了到達火星,到達火星只是最基本的一步,之後我們還要探測火星上面的環境以及各種條件
  •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探營:10大展區震撼亮相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石門二路128號靜安雕塑公園地塊內,建築面積45257平方米、展覽教育面積32200平方米、常設展區淨面積16050平方米。新自然博物館將分為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恐龍盛世、演化之道等10個展區,將展示來自七大洲 1 萬多件展品,其中既有首次在上海亮相的展品,也有精選的老館藏品,如老館中高大逼真的恐龍化石馬門溪龍等。
  • 大批灰椋鳥西安閻良盤旋 遠看猶如「龍捲風」
    寧峰說,這種鳥叫灰椋鳥,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以前是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現在在西安屬於留鳥。」為何每年10月份的下午6時許都會在閻良上空盤旋?
  • 《蝸牛與黃鸝鳥》:林允是一種自然的表現,我看,嘟嘟,皺眉
    在林允背景下,張新成的演技要比林允好得多,基本上沒有跳躍的部分,目前,演技仍在範疇和藝術家的學生中。林允真的有「本色出演」,不僅看不到演技,而且感覺火辣辣。其實,方曉雲的角色並不難,只是她比普通女孩更活躍,活潑但有點邋遢,她也可以歸為「傻白甜」,但林允將方曉雲的角色解釋為「傻」。
  • 人與自然:美利堅覓食的鳥群(全文)
    人們發現各處都有一些,一小群一小群聚集著,但在廣袤的土地上,卻難得見到它們的蹤影。隆冬,歡快的山雀、五子雀和絨啄木鳥在冬天,你穿過樹林走上好幾個小時,也不見鳥影、不聞鳥語。你可能偶然遇見一群山雀(chickadee),這些山雀後面尾隨著一兩隻五子雀(nuthatch),也許最後面還跟著一隻絨啄木鳥(downy woodpecker)。
  • 人與自然:美利堅覓食的鳥群(四)
    人們發現各處都有一些,一小群一小群聚集著,但在廣袤的土地上,卻難得見到它們的蹤影。隆冬,歡快的山雀、五子雀和絨啄木鳥在冬天,你穿過樹林走上好幾個小時,也不見鳥影、不聞鳥語。你可能偶然遇見一群山雀(chickadee),這些山雀後面尾隨著一兩隻五子雀(nuthatch),也許最後面還跟著一隻絨啄木鳥(downy woodpecker)。
  • 林群院士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12月17日,由中國科協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典贊·2019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京舉行,我院林群院士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 林群院士:極簡微積分
    編者按:我們曾推過林院士的一些文章,如 《找出酵母,由厚變薄|林群院士談數學教材減負的哲學》,《林群院士:我在廈大的老師李文清(附李文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