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歷程》 | 2010年 | 美國 | 傳記
///
每一個自閉的兒童都是星星的孩子,他們獨特,他們脆弱,他們聰明,他們敏感,他們需要來著社會更多的包容與愛,他們一樣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貢獻力量。
今天再推一篇傳記《自閉歷程》,一個自閉症女孩坦普·葛蘭汀,卻是個獨特的視覺思考者,擁有比常人更為強大的視覺能力,在家人,朋友,貴人的幫助下,不僅慢慢改善了自己的自閉症,還成為了著名的動物學家,並積極幫助更多的自閉症人群走出困境,融入社會,她的傳奇人生,不僅僅屬於她自己,更是屬於所有星星的孩子們的!
坦普從小就不愛和別人玩,也不讓別人接近和碰觸自己,就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窩在角落,到了4歲還不會說話,喜歡撕東西,轉圈圈。
坦普的媽媽急壞了,帶坦普去看了醫生,醫生告訴她,坦普這是典型的自閉症,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說話。
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媽媽,怎麼能夠接受自己的女兒是個自閉症患者,並且一輩子都不會說話,就這樣遠離人群遠離社會!媽媽不厭其煩的教坦普認字,引導坦普說話,想方設法不讓坦普和社會斷聯。
///
醫生建議坦普的媽媽把坦普送去專門的自閉症福利機構,媽媽哪裡會捨得,她覺得自己的坦普可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樣,但是她絕對不差,她堅持讓坦普去正常的學校上學,但是自閉症患者通常有自己的思考邏輯和思維方式,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和正常人有所不同,敏感,也不太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加上,在外人看來,自閉症患者的語言,行為都很迥異,受到歧視和欺負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坦普因為打人(主要原因不在坦普),被多所學校開除,迫於無奈的媽媽帶著坦普來到了寄宿學校。
一開始所有的老師都質疑坦普,都不太想接受她,坦普的媽媽從校領導們的眼神裡看出了他們對坦普的不友好和歧視,她不想把坦普一個人留在這裡受人冷眼,她正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個老師,教科學的卡洛克博士(也是坦普的貴人,改變了坦普的一生)叫住了她,他看得到坦普在科學方面的特殊才能,他說服了坦普的媽媽,讓她留在這個學校。
坦普除了在視覺科學方面有特殊才能外,在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幾乎為零,語言,數學,對坦普來說都太難了,同學們都笑話她,欺負她。
只有她的馬和卡洛克博士喜歡她,在其他老師都拒絕接受她的時候,卡洛克博士和校方申請讓他來教坦普。
卡洛克博士沒有看錯人,坦普果然是這方面的天才,很多的科學原理,一點就通,而且舉一反三。
除了教坦普知識,卡洛克博士還治癒坦普的心靈,讓她勇敢面對未知的困難,勇於接觸與嘗試,並且鼓勵坦普去考大學,去見識更廣闊的的天空。
///
在卡洛克博士的鼓勵下,坦普成功的考上了大學,在正式上大學前的這個暑假,坦普去了姨媽的農場度假,在這裡,姨媽給了她無限的自由空間,坦普找到了自己的樂園。
坦普為農場裝了自動開關門裝置,解決了農場長期存在的一大難題。
坦普和農場的牛們成為了好朋友,她喜歡觀察它們,和它們在一起,對它們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但是和自閉症患者相處本身就需要格外的小心謹慎,你不知道你遺忘的那個小細節會刺激到她。
一次坦普和牛群們歡快的玩耍後,回到房間,但是她找不到她的房間了,原來,她第一天來到姨媽家的時候,姨媽在她的房間門上貼上「坦普的房間」,她才認定這是她的房間,不然她會感到莫名的恐慌。
而那天清潔工在打掃衛生的時候不小心把紙弄丟了,坦普進門後就開始緊張,她衝出了房間,驚慌失措。
她想起了之前她看到過的幫助牛鎮定的機器,她把自己關了進去,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安全感,從那以後,她只要緊張,害怕,就會把自己關進那臺機器裡。
///
很快,暑假過去了,坦普的媽媽來接坦普去學校,學校的宿舍都是兩人一間,而坦普的舍友由於有事需要晚幾周到,看到別人都有舍友,而自己沒有舍友的坦普,開始莫名的惶恐,生氣,激動,在媽媽的安撫下才平靜了下來。
但是這一波的操作,大家都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坦普,在加上坦普平時的說話,行為都太不也一樣,沒有人願意接近她,太多新奇的事物,陌生的人,讓坦普陷入恐慌。
為了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她用能找到的材料給自己做了個簡易版的姨媽農場那種機器,她把自己放了進去,瞬間平靜了下來,而這時她的舍友來了,看到這樣的坦普,嚇得找學校投訴。
學校找坦普談話,竟然懷疑坦普有扭曲的性觀念。
他們沒收了坦普的機器,丟到了垃圾堆裡。
坦普氣的跑回了姨媽家,沒有機器她就不上學,姨媽只能陪著坦普去說服學校領導,坦普對領導們承諾,她能證明這個機器不僅僅對她有用,對穩定所有人的情緒都有一定的效果,校方終於妥協,只要坦普能拿出讓人信服的實驗報告,就同意她留著那臺機器。
坦普找了無數的人在做實驗,並且查閱了所有她能找到的關於這方面的資料。
但是期末考很快就到了,坦普還沒來得及上交她的實驗結果,老師就給她打了最低分。
覺得自己很委屈的坦普給恩師卡洛克博士打了通電話,卡洛克博士安慰她並鼓勵她找自己的老師好好的溝通,爭取屬於自己的合理權益。坦普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去找老師,要老師給她重新評分,要老師遵守約定讓她把機器留下來。
坦普成功的留下了她的機器,迎來了新的舍友,也是坦普人生中第一個好朋友,一個盲人女孩,在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中她們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坦普順利的讀完了大學,並以一個相當優秀的成績畢業了,還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
///
大學畢業後,坦普繼續攻讀畜牧學碩士,她去牧場學習研究。
坦普看到牧場的牛仔們粗魯的對待牛群,而牛群都處於暴躁害怕,驚慌失措的狀態,坦普想要改變它們,因為她在姨媽農場看到的牛群們不是這樣的,它們安靜溫順,坦普覺得絕對有讓他們更舒服的更自在的方式與環境。
但是她的研究課題卻沒有得到牧場主的同意,畢竟對他來說,牛隻是牲畜而已,養著就是為了殺了吃,有什麼好研究的,更沒必要增加成本讓它們心情愉悅。坦普可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為了她的課題,她把自己的甲殼蟲賣了,換了一輛皮卡車,特意把自己打扮的髒兮兮的混進牧場。
因為她的執著,牧場裡的工作對她的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不僅完成了她的研究生課題,還將她的研究成果在農業報刊上發表,贏得了不少的認可和掌聲。
但是坦普還是不擅於與人打交道,真實無心機的她總是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不帶修飾表達出來,換來的卻是不理解和怪異的目光。
她還是覺得和動物們相處更加自在一點,她繼續攻讀博士,她想盡辦法混進各大牧場。
她在腦海裡演示過無數次自己設計的浸淹池對牛群們的好處,但是沒有一個牧場主願意接受她的設計,直到一個牧場主在報刊上看過她發表的文章,對她的設計頗感興趣,她才終於將她的設計投入使用。
緊接著,坦普又對屠宰場下手了,她親眼見過傳統的屠宰場對牛們有多麼的殘忍,生命生而平等,即使最終要成為人類的口食,它們也配擁有該有的尊重!
///
在經歷了這麼多的挫折與堅持中,坦普始終記得卡洛克博士告訴她的「勇敢的打開你面前的每一扇門,你將開啟全新的世界!」即使後來卡洛克博士去世了,這句話也一直影響著坦普,她不僅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人生,她和媽媽,乃至和別人的關係都開始緩和了。
她參加自閉症俱樂部的研討會,主動現身說法,幫助更多的自閉症患者走出困境,開啟新的人生。
///
堅持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堅持一定不會成功!像坦普這樣的傳奇人物畢竟是少數,坦普是幸運的,如果沒有她的堅持,沒有家人的不拋棄不放棄,沒有社會大眾的包容與接納,她就會和大多數天生有缺陷的孩子一樣,被家人拋棄,被社會拋棄。
但是還有很多很多像她這樣的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讓世界多一些包容,多一份接納不同的胸懷吧,他們與眾不同,但是他們不差!
>>>我是拾光話影,你們知道的那個方式,就可以關注我,更多更好更及時的電影推介,等你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