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暑假中的星期天,理所當然的「雙休日」,但廈門大學紀念百年校慶的緊鑼密鼓一刻也不曾停歇,酷暑中大型話劇《長汀往事》在翔安校區舉行了氣勢如虹的啟動儀式。
作為慶祝建校百年特別創作的校史文化精品劇目之一,《長汀往事》再現抗戰烽火中廈門大學為保衛教育堅守東南,內遷閩西長汀辦學的艱苦歲月,講述廈大師生在薩本棟校長帶領下篳路藍縷、奮發圖強,伴隨著民族血與火的洗禮,一步步踏實「南方之強」光榮和夢想。
廈大相關部門的要員以及劇團的全體師生悉數到場,我作為「校史專家」的唯一代表也應邀出席,帽子有點大哦。老夫表面上一臉平靜,滿腔卻早已心潮起伏:我父親鄭道傳1940年從長沙一中考入廈門大學,我母親陳兆璋1942年從福州一中考入廈門大學,雙雙都是薩本棟的學生,他們在長汀校園學生社團相識相知相戀,他們是《長汀往事》的歷史見證,我可是《長汀往事》的愛情結晶!這才是我獨一無二與生俱來血脈相連的身份!
從啟動儀式的發言中獲悉,廈大前幾年排演的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大獲成功,《長汀往事》有經驗可循,參演學生雖然耽誤了一些課業,但排演中獲取的人生歷練受益一生!參演的學生提出申請,可獲取人文學院戲劇選修課的學分,如此安排實事求是又十分人性化,聽了都舒服。
宣傳部樓紅英老師善解人意,臨時安排我上臺發言,那我就不客氣了,直言不諱,我以為陳景潤「哥德巴赫猜想」的劇情個性多於共性,成功相對容易;而薩本棟身為校長艱苦辦學愛生如子,共性多於個性,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概念化或標籤化,塑造好有血有肉的「這一個」,難度大矣!最後我替代我的父母親及其長汀同學們聲嘶力竭說一句:「古今中外可曾見過一個為辦學治學而傾盡心力活活累死的大學校長?廈大薩本棟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