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氏後人薩本介向福建省圖書館捐贈薩本棟手札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薩氏後人薩本介向福建省圖書館捐贈薩本棟手札
2015-03-30 23:02: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3月30日,薩氏後人薩本介(右二)贈送給福建省圖書館一件珍貴的薩氏文物——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薩本棟的一通手札。 記者 劉可耕 攝

    信中,薩本棟表達了對董作賓的關心,對其贈送鋼筆的感謝,並請他證實芝加哥大學藝術系一位教授欲來中國研究院史語所研究的事,最後表示期盼董作賓儘快回國。 記者 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3月30日電 (閆旭)薩氏後人薩本介30日贈送給福建省圖書館一件珍貴的薩氏文物——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薩本棟的一通手札。

  薩本介是薩本棟的堂弟,這封手札是他在一次拍賣會上拍得。

  薩本棟(1902-1949)是中國知名物理學家、電機工程學家、國立廈門大學第一任校長、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的這封手札是寫給甲骨文專家、歷史學家董作賓。

  信中,薩本棟表達了對董作賓的關心,對其贈送鋼筆的感謝,並請他證實芝加哥大學藝術系一位教授欲來中國研究院史語所研究的事,最後表示期盼董作賓儘快回國。

  信札沒有寫明年份,根據信札內容,這封信的寫於1947或1948年5月,因董作賓於1947年1月至1948年冬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期間,薩本棟正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兼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長。

  薩本介認為,這封信中可以看出薩本棟對朋友的關心,亦能看出他做任何事情都非常嚴謹、嚴格、認真的態度。

  短短一封二百餘字的信札,除了關乎薩本棟、董作賓二人,信中又提及夏鼐、李濟、傅斯年,五個人都是當時知名的學者,薩本介認為,這封信札藏著很多信息,從中可以看到這幾個人的關係,如何互相關聯、互相幫助,因此是非常珍貴的遺存。

  「這個小小的東西改變了我的一個觀念,過去我覺得他是一個物理學家,我做的工作離他太遠」,薩本介說,董作賓、夏鼐、李濟、傅斯年是語言、歷史、考古、人類學等領域的專家,通過這封書信,知道了薩本棟和文史學科的聯繫是很密切、很有交集的,在學術上是一個「既專又博」的人。

  同時,薩本介還認為,這封信亦是1947或1948年,中美文化交流的一個證據、一段佳話。

  兩張「國立中央研究院用箋」上,薩本棟的毛筆字娟秀可人。薩本介是一位書畫實踐、研究、鑑賞者,從事書畫創作、書畫理論研究和寫作,他說,初次看到這封信箋,他覺得十分驚訝,「薩本棟的字寫得太漂亮了」,他感嘆道。

  福建省圖書館館長鄭智明表示,多了一份薩氏族人手澤的珍貴遺存,使圖書館的館藏顯得更加厚重並富有價值,也使讀者多了一個了解薩本棟先生當時思想,並探尋社會軌跡的窗口。

  而薩本介說,他只是「做了一件把本棟護送回家的事」。「我沒有生長在福建過,把這個東西捐給老家,是我的一片鄉情,我始終覺得我就是一個福建人。」他說。(完)

相關焦點

  • 廈大第一任校長薩本棟:穿鐵衫辦南方清華(圖)
    簡單地說,薩本棟作為教育家最大的成功是,他用最少的錢辦出了質量上乘的學校,對於現在的教育家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薩本棟之所以能出色完成這一不等式運算,歸根結底,在於他「標么值」接近「1」的人生。  「標么值」是薩本棟首先使用來衡量電機性能的,他得出的結論是:「標么值」接近「1」的電機效率高性能最好。
  • 他主持了抗戰中的廈門大學 薩本棟
    1921年4月6日,中國傑出的華僑領袖、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陳嘉庚創辦了私立廈門大學,1937年5月,陳嘉庚已經再無財力支持私立廈門大學的運作,遂致電時任福建省省主席陳儀和教育部部長王世傑,擬無條件地將自己所創建的私立廈門大學捐獻給國家。
  • 薩本棟:為中國爭氣
    薩本棟本有機會離開中國。35歲,頂著全國最年輕大學校長的名號,薩本棟這一去廈大,就面臨著全面抗戰爆發的嚴峻形勢,人還沒認全,就立刻要準備遷校。他進入校長角色極快。戰火9月剛燒至廈門,他便將廈大先行遷入時為公共租界的鼓浪嶼,並立下誓言:「未到『最後一課』的時候,就要上課!」隨後為徹底解決安全問題,他力排眾議,親自選定長汀為廈大遷校最終目的地。
  • 廈門大學隆重紀念已故前校長薩本棟百年誕辰
    東方網7月25日消息:昨日是中國卓越物理學家、國際著名電機工程專家、傑出教育家、廈門大學前校長薩本棟教授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廈門大學舉行系列紀念活動,深切緬懷這位已故校長的業績和感人風範。
  • 《長汀往事》不了情,捨命辦學薩本棟
    作為慶祝建校百年特別創作的校史文化精品劇目之一,《長汀往事》再現抗戰烽火中廈門大學為保衛教育堅守東南,內遷閩西長汀辦學的艱苦歲月,講述廈大師生在薩本棟校長帶領下篳路藍縷、奮發圖強,伴隨著民族血與火的洗禮,一步步踏實「南方之強」光榮和夢想。廈大相關部門的要員以及劇團的全體師生悉數到場,我作為「校史專家」的唯一代表也應邀出席,帽子有點大哦。
  • 張大千弟子的後人向成都市政府捐贈近650件大千畫作及物品
    張大千弟子的後人向成都市政府捐贈近650件大千畫作及物品 2019嚴易夢 攝   中新網成都9月5日電 (嚴易夢)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藏品捐贈籤約儀式5日在成都舉行,張大千入室弟子孫雲生之子孫凱向成都市政府捐贈了近650件張大千畫作及物品,這標誌著成都張大千藝術博物館即將全面展開建設。  國畫大師張大千堪稱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 「公共圖書館法」公開徵求意見 專家:將催生中國式「卡耐基圖書館」
    為解決公共圖書館經費不足、藏書量少等難題,「公共圖書館法」公開徵求意見,擬放開圖書館冠名權  公共圖書館數量少、設施陳舊、缺乏管理、藏書量較少……這些制約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問題,有望通過立法解決。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
  • 復旦圖書館:在歷史的公轉中自轉
    1922年春,大學部遷往江灣新址,圖書館佔奕柱堂樓下二間。校董、曾國藩的外孫、後來成為上海總商會會長的聶雲臺捐贈《四部叢刊》一部,計2100冊。到了1923年4月6日,復旦留學同學會商議贈書母校圖書館。到了是年秋天,圖書館藏書總數已經達5260冊。1924年春,復旦大學聘杜定友為圖書館主任。這位圖書館學家擬定《復旦圖書館計劃》,提出「蓋大學而無圖書館,猶人之有軀殼而無靈魂也」。
  • 亞馬遜全球公益項目首次落地中國 向貧困地區捐贈80萬元「溫暖愛心...
    2020年11月13日,北京——亞馬遜中國今日宣布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向甘肅省禮縣和黑龍江省樺川縣的4000名學生捐贈價值共計80萬元人民幣的「溫暖愛心包」,幫助孩子們溫暖過冬。作為亞馬遜年末節日季全球性公益項目「Delivering Smiles」的重要部分,「溫暖愛心包」活動的落地標誌著該項目在中國的正式啟動,通過捐贈幫助貧困地區孩子過冬的愛心物資,為他們帶去關懷與微笑。這是亞馬遜中國首次參加這一全球性公益項目。該活動獲得新浪新聞的全程支持, 也得到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以及眾多愛心人士的共同助力。
  • 世界最美圖書館被指滿屋盜版書,館長發聲道歉
    一篇題為《滿是盜版書也能當最美圖書館,籬苑書屋打了所有讀書人的臉》的文章,讓「世界最美圖書館」陷入「盜版書風波」。文章稱籬苑書屋充斥大量盜版書,引發網絡熱議。對此,籬苑書屋昨天回應表示道歉,並表示目前書屋內的書,30%是前期從圖書館引進的套裝書;70%是讀者、機構捐贈而來。
  • 智利浙江商會向PDI捐贈抗疫物資
    華輿訊 據南美新聞網報導 4月28日,智利中國浙江商會向PDI總負責人埃克託諾斯(Héctor Espinosa)捐贈數千件抗擊疫情所需的醫療物資,其中包括約5萬個口罩,600個臉部保護裝置和一個警察總部入口的衛生過道。
  • 季羨林遺產案季成一審敗訴 法院判公益捐贈不可撤銷
    法院認為:季承作為季羨林先生全權委託的受託人雖然有權利提起本案訴訟,但是因季羨林先生與北京大學籤訂的《捐贈協議》已然成立併合法有效,且屬於公益性質的捐贈,即便季羨林先生本人都不能撤銷。季承作為季羨林先生的全權受託人只能按照委託人的真實意思實施委託事務。季羨林先生本人經過深思熟慮籤訂《捐贈協議》,其直至逝世都未明確表示要撤銷該《捐贈協議》。
  • 市圖書館徵集戰「疫」資料
    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該館面向全市徵集抗擊疫情相關文獻資料,現已開始接收電子文獻,恢復正常開放後接受到館捐贈與郵寄。徵集有網絡提交、郵寄或到館捐贈三種方式:網絡提交,發送至yqlib@163.com郵箱,郵件主題設為「樂清抗疫文獻徵集+聯繫人(單位)名稱」;郵寄,地址為城東街道伯樂東路890號樂清市圖書館地方文獻部;到館捐贈,可到市圖書館五樓地方文獻部(恢復正常開放後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30)。
  • 1140多種版本的《共產黨宣言》 在杭捐贈 其中1888年的英文版全...
    在這特別的一天,金亮先生《共產黨宣言》系列版本捐贈儀式在杭州文瀾書院舉行。  金亮先生是浙江奧特萊斯廣場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至愛古籍,又樂於公益。這次,金亮先生向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捐贈的《共產黨宣言》系列版本共1140多種,函括了1888年至今全世界出版的各語種版本。
  • 中國兩省向日本兵庫縣捐贈抗疫物資
    新華社東京6月11日電(記者姜俏梅)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10日代表廣東省和海南省向兵庫縣知事井戶敏三轉交抗疫物資。井戶表示,此次捐贈為兵庫縣應對今後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提供了大力保障。  何振良說,在中國新冠疫情嚴峻之時,兵庫縣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中方對此深表感謝並銘記於心。
  • 我校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近日,我校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方曉亮副教授課題組和化學化工學院鄭南峰教授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用於構建高能量密度鋰硫(Li-S)電池的新型自支撐正極
  • 中航工業航宇員工向襄陽市博物館捐贈歷史文物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6月8日,中航工業航宇獲悉,公司員工侯天翊向襄陽市博物館捐贈了多年收藏的歷史文物——五代花瓣口青瓷碗,並由此收到了襄陽市博物館館長頒發的「捐贈五代花瓣口青瓷碗榮譽證書」。同時,他的捐贈行為也受到了媒體關注,襄陽電視臺《今日播報》欄目為他捐贈文物一事做了特約專訪,並全程報導了整個捐贈過程。侯天翊自幼愛好古玩收藏,他捐贈的五代花瓣口青瓷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此文物現市場流通價值約四萬多元。在此情況下,侯天翊不為利益所動,為支持襄陽本土文化建設,毅然將文物無償捐獻。
  • 千餘種《共產黨宣言》系列版本在杭捐贈,1888年的英文版是已經13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的日子,在這特別的一天,金亮先生《共產黨宣言》系列版本捐贈儀式在杭州文瀾書院舉行。這次,金亮先生向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捐贈的《共產黨宣言》系列版本共1140多種,函括了1888年至今全世界出版的各語種版本。其中,1888年英文版《共產黨宣言》已經132歲了,這是經恩格斯校注的早期珍稀版本,全世界存量極少,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均獲專家們高度肯定。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這筆特殊捐贈不僅是非常寶貴的紅色教育資源,更具有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