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工智慧教授百融開講 國際交流提升技術實力

2020-12-05 大眾生活報

近日,百融雲創邀請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美國數理統計學會以及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Roy E. Welsch 教授,與百融雲創的工程師們分享信用風險評估領域新的探索。

Roy E. Welsch 教授作了題為《Vine Dependence Models for Robust Covariance Estimation with Financial Applications》的演講,分享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在金融領域的運用。百融雲創的工程師們與Roy E. Welsch 教授交流了學習的心得、體會。

目前,百融雲創團隊中,重點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佔90%,關鍵崗位碩士及以上學歷佔80%,關鍵崗位海外留學生佔比60%。百融雲創一直作為國內大數據行業的領軍企業,始終堅信人才的成長和產業的成長、公司的發展是綁定在一起的,正是這樣的理念幫助百融雲創聚攏了相當一批行業背景資深技術人才。

百融雲創一直致力於從源頭上提高人才的素質,幫助人才的培養。去年,美國聖母大學終身教授李俊加入百融雲創,並出任人工智慧金融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百融雲創通過引進國際化人工智慧高端人才,打造一套AI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除此之外,百融雲創已經建立內部多維立體的培訓交流課程;內部定期開展算法大賽等各種形式的技術創新活動;邀請行業頂尖的技術專家面對面交流指導,幫助員工成長等。

與此同時,百融雲創設有覆蓋員工全職業周期發展的培訓體系,不斷提升員工個人能力,夯實基礎,提升效能,並結合企業文化,逐步組織推動形成學習/分享氛圍,努力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型組織。

Roy E. Welsch教授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資深教授,長期從事機器學習、統計學方面的研究,研究領域包括:預測分析、統計學應用、機器學習、信用風險評估。他的統計學教材一直是該領域的學習工具書,並且被很多國家採用。

Roy E. Welsch教授曾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學士學位. 和史丹福大學數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他於1969 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在MIT 長期執教,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統計和數據科學教授,曾任麻省理工學院統計中心主任等職務。

百融雲創和Roy E. Welsch教授均希望以本次交流為契機建立合作,發揮各自優勢,開展人工智慧、數據挖掘等領域的科研及教育合作。

編輯:PL

相關焦點

  •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華附學子「聊數學」
    今天下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華附講壇」第156期開講,與廣東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他以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交流的故事開場:「我們在這裡研究的是無用之學,這些無用之學在未來會成為社會的盤石、國家的棟梁」。丘成桐先生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以計算機硬體設計為例,通過利用費曼算法做「大數字因子分解」的辦法,有望提高硬體的速度和儲存的能力,為此各國關於量子計算器的研發工作紛紛展開。
  • 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時代的新興媒介(一)
    5G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應際而生的新興媒體,將會突破人類的哪些想像?  10月26日,以「人工智慧時代:新興媒介、產業與社會」為主題的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更高效的交流,但也使人類面臨更多的謊言,挑戰社會信任的基礎,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與自己交流的是人還是機器。史丹福大學教授、社交媒體實驗室主任Jeffrey Hancock  ICA 前主席、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教授Patrice Marie Buzzanell通過3個研究個案,發現不同性別、不同種族的人對於AI輔導的需求和利用程度不同。
  • 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開講
    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開講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記者 李晨暉 攝影 李派)12月13日下午,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在大禮堂開講。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受邀作為講壇首期報告人,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理學院院長宮鵬出席講座並致辭。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富春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翁徵宇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廣銘教授擔任此次講座嘉賓。物理系系主任王亞愚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動。
  • 陳祖煜院士在浙江大學寧波校區開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林丹虹)9月8日,浙江大學寧波校區啟新論道第一講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土木工程專家陳祖煜教授作了題為《機器學習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初析》的學術報告。寧波籍的陳祖煜院士心繫家鄉經濟建設、教育發展與人才培養,多次來到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與師生們親密交流,此次校區邀請陳院士開啟啟新論道第一講,為廣大師生們提供了高起點的專業型、學術型交流平臺。
  • 又一頂尖人才放棄美國籍!曾三次獲國際最高獎,如今終於回歸
    ,為了建設祖國,放棄了優厚的條件,不顧美國的阻撓,想盡辦法回到了祖國,幫助我國的科技有跨越性的提升。、統計和應用數學專家以及人工智慧專家,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後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就讀於哈佛大學、布朗大學,在史丹福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洛杉磯加州大學就職,曾經三次獲得計算機視覺領域國際最高獎,馬爾獎,是當之無愧的頂尖人才。
  • 學術交流 | 美國聖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7月1日上午,美國聖約翰大學陳哲生教授應邀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並以「天然藥物克服腫瘤多藥耐藥的研究」為題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景永奎教授主持,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學院部分教師及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陳教授長年專注於研究腫瘤耐藥機制和尋找開發逆轉耐藥的天然藥物。
  • 加強國際交流提升計量能力
    中國計量院  加強國際交流  提升計量能力  本報訊 (王秋豔 記者楊 蕾)近日,中國計量院國際諮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中國計量院舉行。在首批聘請的4位國際資深專家的基礎上,該委員會今年又增聘了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前主席、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前院長恩斯特·古博博士(Ernst Goebel)擔任委員。  經過3天的訪問與交流,國際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們對中國計量院一年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 xresearch創辦人彭仲康教授南中醫開講!
    xresearch創辦人彭仲康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開講      講座主題      「如何量化中醫的宏觀參數」          時間          10月23日 周一 1800 ~ 2030彭仲康教授 Dr, C.K. Peng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哈佛大學教學醫院BIDMC生理醫學非線性動力研究所主任,美國國立衛生院(NIH)複雜生理信號研究基地PhysioNet創立人之一。中國中醫科學院客座教授,臺灣交通大學講座教授,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 彭教授致力於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生理信號的動力學定量分析及統計物理學等方面研究工作。
  • 國際燃燒學會主席科瑟-赫英郝斯教授訪問中國科大
    侯建國會見了科瑟-赫英郝斯教授,他介紹了中國科大的辦學歷史與發展目標、英才教育與學術優勢、國際合作與協同機制等。科瑟-赫英郝斯教授介紹了比勒菲爾德大學的發展情況與特色學科,重點強調了交叉學科建設與國際合作情況,她希望通過此次來訪,能夠在兩校數學和燃燒領域已有合作的基礎上,逐步推進相關院系之間的交流合作,促成兩校建立起更加具體、全面的合作關係。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金羊網  作者:蔣雋;高焓  2020-12-01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省傑出人才、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大學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應邀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主題報告。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物理與電子學院和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天然藥物與免疫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第一附屬醫院、淮河醫院等專家學者60餘人在現場共享高端學術盛宴,校內外多名專家學者和廣大碩博研究生通過騰訊會議在線參加研討。
  • 「智能科學與技術」交叉學科國際論壇在自動化所召開
    為進一步提升「智能科學與技術」高精尖學科建設水平,推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搭建海內外學者進行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平臺,12月1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人工智慧學院在中科院自動化所舉辦了「智能科學與技術」交叉學科國際論壇。
  • ...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大會(AOPC2020)在北京隆重召開
    中國發展網2020年12月1日訊 11月30日,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技術交流大會(AOPC2020)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與此同時第十二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也如期舉辦。大會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理事長、東南大學張廣軍校長擔任大會主席,同時邀請到美國光學學會2021主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常瑞華院士,中科院理化所許祖彥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十一研究所周壽恆院士,深圳大學範滇元院士,東南大學崔鐵軍院士,香港大學校長張翔院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戰略研究院徐文偉院長,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秘書長趙雪燕女士等光電子產業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企業家聚集一堂,聚焦光電子領域的創新技術及產業應用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
  • 百度AI技術成果頗豐 國際競賽、學術盛會表現不輸歐美
    說到百度AI,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神奇的"刷臉"支付、自動駕駛、價格親民的小度音箱等等,但在更深、更技術的科研領域,百度更像一名"中國學霸",活躍在國際舞臺。2020年已過四分之一,在全球抗疫、AI抗疫的同時,多場頂級國際AI大會接連舉辦,來自全球的AI從業者、高校、企業等參與其中,作為中國AI的代表企業,百度亮出科研實力與世界參賽者一較高下,並多次奪得第一。自然語言處理被譽為"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百度一直在此領域深耕多年,並在國際上實力斐然。
  • 業界精英C位開講,V課堂揭曉智能汽車技術秘辛,直播乾貨大放送
    智能汽車作為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融合了計算機、AI人工智慧、高精度傳感器、5G通訊、自動控制、地圖及定位等多個細分技術,系統複雜度、技術新穎度都比較高,因此對於初學者或者初入行者都產生了一定的認知門檻。
  • 硬核實力!人工智慧學科到底有多強?一起來西安交大看看
    03 - 冠軍背後的強大學術實力 - 在強手林立的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奪得三連冠,不是沒有原因的。交大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國內領先的實力。
  • NeurIPS 2019聯邦學習國際研討會引關注,聯邦學習技術應用再拓邊界
    大會期間,微眾銀行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範力欣博士和高級研究員劉洋、谷歌研究科學家Brendan McMahan和Jakub Konečn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於涵教授,卡內基梅隆大學Virginia Smith助理教授組織主持了「實現數據隱私保護的聯邦學習國際研討會」(Workshop on Federated Learning for Data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
    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更高效的交流,但也使人類面臨更多的謊言,挑戰社會信任的基礎,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與自己交流的是人還是機器。他認為,全球範圍內應該有相關的政策和法規發揮作用,讓AI數據囊括足夠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提升數據質量,使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 任正非:5G全套技術可無歧視獨家許可給美國公司,人工智慧導致新的...
    很多人都非常關注人工智慧。他們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工作。對此,您怎麼看?任正非:人工智慧只會給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提升更高的效率。既然有了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效率,就業問題就可以另外的方式來解決。人工智慧是影響和塑造未來國家能力的核心變量,國家會因為人工智慧到來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從而根本上變革國際社會的發展進程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