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技術成果頗豐 國際競賽、學術盛會表現不輸歐美

2020-12-04 科技前沿熱門

說到百度AI,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神奇的"刷臉"支付、自動駕駛、價格親民的小度音箱等等,但在更深、更技術的科研領域,百度更像一名"中國學霸",活躍在國際舞臺。

2020年已過四分之一,在全球抗疫、AI抗疫的同時,多場頂級國際AI大會接連舉辦,來自全球的AI從業者、高校、企業等參與其中,作為中國AI的代表企業,百度亮出科研實力與世界參賽者一較高下,並多次奪得第一。

自然語言處理被譽為"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百度一直在此領域深耕多年,並在國際上實力斐然。在近日SemEval 2020比賽中,百度一舉斬獲 5 項世界冠軍,令行業側目。SemEval 2020是由國際計算語言學協會(ACL)主辦,是全球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權威語義評測競賽。在這場競賽中,百度基於飛槳平臺自研的語義理解框架 ERNIE,在各項指標中"碾壓"其他參賽者,高比分領先第二名!

更早時間今年2月,AAAI 2020正式放榜,在斯坦福、哈佛、谷歌等強有力競爭者的近9000篇論文投稿中,來自百度的28篇論文入選,其中多篇論文也被選為Oral進行展示,再創百度參會入選論文數歷史新高。

AAAI可謂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大考", 這一學術會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工智慧發展初期,其涵蓋領域相當廣泛,評選標準也相當嚴格。在疫情影響下AAAI 2020更是"難上加難",五分之四的論文慘遭淘汰,在如此嚴格的評選下,百度仍有28篇論文入選,涉及領域還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投稿"扎堆"的大火領域!

相比人工智慧發展史,中國人工智慧行業起步較晚,但進步飛速。僅一年時間,百度就從15篇論文入選提升到28篇論文入選。百度這28篇論文入選,也有效拉高了"這屆中國選手"的論文錄取率,讓中國人工智慧的學術表現不差歐美!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百度也站在國際學術的"尖子"位置。3月,有該領域"奧斯卡"之稱的CVPR 2020公布論文收錄結果,百度又有22篇論文入選!入選論文全面涵蓋了視覺領域,並受邀參加由雪梨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科院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研討會,與更多頂尖學者進行深入交流。

CVPR是視覺領域最有含金量的學術會議之一,其嚴格程度,從接連下降的接受率可見一斑。近幾年,CVPR 的論文投稿量都在持續大漲但在接收率方面已是"二連降",本屆CPVR "中標率"只有22%,堪稱十年來最難入選的一屆。百度能抗住這麼嚴苛的評選標準,被錄取論文數量卻不降反增,從2019年的17篇增加到22篇,如此逆勢而行著實是有"真功夫"!

百度AI持續發力同時,智能雲的增速"豹變"更是有目共睹。前不久,百度智能雲天工物聯網平臺被美國調研機構IDC評為行業前三,在其發布的《IDC MarketScape: 中國公有雲物聯網平臺2019年廠商評估》報告中,肯定百度雲在能力和戰略兩個維度的領先地位,整體位居領導者象限。

百度已在AI領域布局多年,到現在,更是"全身心"投入。從百度在國際學界的表現來看,多年投入回報頗豐,在科研能力上展現出"中國學霸"式碾壓,代表中國AI站上國際舞臺,拿技術成果說話,提升中國AI在學術界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百度也擁有超強"動手能力",將核心AI技術灌注於實踐中,助推各領域快速落地相關產品,與更多有志者共同打造繁榮昌盛的AI生態。

相關焦點

  • 從KDD、IJCAI 兩大國際學術頂會,看京東、阿里、百度等國際影響力...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作為展示和交流人工智慧學術研究進展和技術成果的勝地,無論是 KDD、NeurIPS 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細分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還是以 IJCAI 為代表的綜合性人工智慧學術會議,隨著近些年來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深度學習的突破性進展,其火熱程度也在日益攀升。
  • 中國多媒體大會首日:四大技術競賽優勝方案出爐,學界業界成果大展示
    參會成果數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三十多項;在成果內容方面,今年更注重大家所關心的技術問題或行業熱點方面的成果,有一批智能媒體方面的成果,如數字視網膜、無人駕駛系統等。提及今年會議的亮點,他著重談到新增的四項技術競賽——用戶興趣建模、AI 在時尚領域的應用、圖像壓縮後處理、圖像去霧處理。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看到,四項大賽的優勝方案也在現場進行了展示。
  • AI 影響因子 8 月份回顧:騰訊 AI Lab 再佔榜首
    百度宣布成立深度學習技術平臺部,匯聚更多的 AI 科學家和架構師,進行深度學習框架 PaddlePaddle 的研發和推廣。他表示,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科大訊飛已經在語音合成、識別和評測上取得了領先表現,在機器翻譯、閱讀理解和圖文識別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 2014百度之星總冠軍:今年的百度之星不輸ACM
    對於我個人而言,並不是喜歡不喜歡編程,而是編程已經成為了我的一種屬性。」這位身材瘦小,戴著一副眼睛的男生向記者講述到。他叫蒙澎權,來自中山大學計算機系,是今年第十屆百度之星程序設計大賽總決賽冠軍。在百度之星的舞臺上,他並不是陌生的面孔,就在去年的決賽中,他曾奪得第四名。通過一年的努力,他成功向前邁進了一步,奪下今年的桂冠。
  • 內行的AI盛會——北京智源大會帶你洞見未來!
    會議將匯集幾十位國際頂尖AI學者和專家,共同探討AI最新的學術進展和產業趨勢,並展示AI科研、產業的最新成果。為什麼要參加北京智源大會?與眾多其他AI大會不同,本次大會將秉承「國際化、多元化、求真務實」的原則,力爭成為真正內行的AI盛會,討論真問題,分享真知灼見。
  • 中國學術力量:首屆華人帶頭的國際分布式AI學術會議將於北京召開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學術實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學術頂會移步中國。IJCAI2019、IROS2019 將於澳門召開,EMNLP 也在今年花落香港。伴隨著一波波湧向中國的學術浪潮,北京也將於今年 10 月迎來一個全新國際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重點關注分布式人工智慧。
  • 歐美大地助力中國地質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
    2019.10.16-19日,中國地質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春城昆明成功召開,歐美大地攜展臺與來自全國地勘行業領域的2000餘名地質科技工作者齊集一堂,共同研討交流地質科技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
  • 京東AI研究院獲QuAC機器閱讀理解競賽冠軍,模型能力業界領先
    這也意味著以零售、物流、金融、客服等優質場景為依託的京東 AI 研究院,在機器閱讀理解能力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圖 1QuAC 挑戰賽官方成績榜單(https://quac.ai)目前,QuAC 是人機多輪對話交互領域複雜度最高的數據集,要求模型具備強大的上下文語義理解、指代推理、省略語義恢復和知識推理等能力,這也吸引了全球頂級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究機構參加。
  • 百度傳課「相約校園好課」教你如何免費搜索中外學術資料
    作為國內最大的在線教育平臺,百度傳課一直以來都在致力於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的改革,打破地域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現狀,為用戶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百度學術在學術搜索技術方面的積累廣受認可,而百度傳課「相約校園好課」一直以來致力於洞察校園用戶需求,基於高校學生的學術搜索需求,推出《百度學術--巧用工具搜集學術論文資料》將以權威、全面的信息,更好地滿足國內各領域專業研究用戶的學術搜索需求。
  • 微軟創始人的AI研究院攜手微軟百度改進學術搜索
    北京時間6月21日上午消息,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人工智慧研究院集結了包括微軟、谷歌、百度和蓋茨基金會在內的大批公司和機構,希望通過共享技術和想法的方式,幫助科研人員和學術機構獲取最新的發現和信息,並對其加以利用。
  • 深外校友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鄭景旭也正發力於電池技術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日前,以鄭景旭為第一作者的論文《Reversible epitaxial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in battery anodes》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上發表。
  •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鄭景旭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化學家約翰·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40多年來,科學家對電池技術研究不輟,產品不斷升級迭代。在新能源儲存方面,可充電的金屬負極電池是一個嶄新的發展方向。
  • 百度AI人才圖鑑及頂層攻略
    在AI學術世界,王海峰博士之所以知名,或許因為他是作為NLP領域頂級科學家,成為了NLP領域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ACL(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50多年歷史上唯一出任過主席(President)的華人,是截至目前最年輕的ACL會士(Fellow),同時也是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ACL會士。
  • 繼人體檢測之後 大華股份AI又斬獲目標分割國際競賽第一
    杭州2018年9月14日電 /美通社/ -- 繼大華股份AI斬獲人體檢測國際競賽第一名之後,近日,大華股份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研發的目標分割技術,又刷新了KITTI Road/Lane Detection (UM_ROAD)競賽的全球較好成績,取得了道路場景下目標分割排行榜第一名,超越其它一流的AI公司和頂尖的學術研究機構,以及
  • 百度AI的2020
    開源開放已經成為驅動技術創新和加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飛槳是中國首個開源開放、功能完備、自主可控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開源框架 V2.0RC 版本,帶來「編程一致、動靜統一」的全新開發體驗,代碼開發更加簡潔,降低遷移成本,同時為深度概率編程、量子機器學習等前沿學術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
  • 匯集國際首創或領先的創新成果——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首先預祝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暨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即將在昆明順利召開。藉此盛會開幕之際,請您回顧一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的發展歷程?  袁洪福:謝謝信息網長期關心和支持近紅外光譜的發展,非常樂意接受您的採訪。  我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始於2006年。
  • AI視覺技術突破創新!國際學術權威CVPR收錄多篇聯發科論文
    近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而全球另一個極負盛名的AI學術盛會也在每年年中時備受關注,那就是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簡稱CVPR)。
  • 張亞勤退休百度,技術極客回歸學術生涯
    為了保證處於領先位置,剛成立的研究院急需一批國際科技人才的補給。為此,張亞勤後來又專門跑了一趟美國,在一年一度的視頻領域國際會議上為新東家招兵買馬。若干年後,也是這位「宣傳大使」為百度新興業務奔走相告吸納了眾多優質人才。張亞勤很勤奮,研究院創立初期,他白天面試、定方向、討論課題,晚上11點多從下班。
  • 我國首次舉辦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
    本報瀋陽6月27日電(記者苗家生) 第15屆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COMPUMAG今天在瀋陽開幕,這是國際電磁場計算學會ICS成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行國際學術會議,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電磁界著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
  • Google「學術」對壘百度「國學」(組圖)
    昨日,最大中文搜尋引擎百度在中華世紀壇宣布,其「國學頻道」正式發布。而另一家搜尋引擎Google則在11日宣布推出了「學術頻道」。在儀式現場,百度總裁李彥宏還特別強調,最近關於百度會對個人用戶收費的傳言都是誤傳,百度永遠不會對此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