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國際首創或領先的創新成果——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2020-12-01 儀器信息網

  從上世紀70年代末,從糧食和飼料領域的應用開始,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究和應用已走過近40年的歷程。近年來,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在農業、石化、製藥、食品、菸草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十分活躍,並且形成了包括科研、應用和儀器產業的完整體系。

  2018年6月21-24日,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暨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即將在昆明召開。此次會議的亮點有哪些?本次大會的召開,將給中國近紅外光譜帶來怎樣的促進及影響?帶著這些問題,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本次大會的主辦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袁洪福教授。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 袁洪福教授

  Instrument:袁老師您好!非常高興您接受我們的採訪。首先預祝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暨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即將在昆明順利召開。藉此盛會開幕之際,請您回顧一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的發展歷程?

  袁洪福:謝謝信息網長期關心和支持近紅外光譜的發展,非常樂意接受您的採訪。

  我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始於2006年。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近紅外分析技術在飼料研究部門開始了應用研究。進入90年代,近紅外光譜分析研究和應用逐漸多了起來,集中在農業和石化等領域;國外近紅外儀器廠家進行推廣儀器,院校和研究院所開展方法和國產儀器技術研究工作。這樣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到2000以後,從事其應用和研究的人員越來越多,當時國內各領域的研究團隊達到了40多個,大家普遍有一種強烈的學術交流願望。

  當時近紅外光譜在國內還屬於新興學科,還沒有一個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我國著名分析化學家陸婉珍院士倡議,並得到了科技部條財司王順昌司長的大力支持,於2006年在北京西郊賓館組織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從此,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同仁有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每兩年召開一次,分別在長沙、上海、北京、桂林、武漢等地舉行會議。

  今年6月是第七屆會議,也恰逢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The 6th Asian NIR Symposium,ANS2018)在我國召開,因此,這兩個會議一併召開,《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暨中國第七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The 6th Asian NIR Symposium (ANS2018) and the 7th Chinese National NIR Conference)。

  Instrument:作為近紅外光譜領域一項重要的盛會,大會的主辦方及組織團隊為此做了哪些工作?

  袁洪福:這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主辦和組織,大會得到了亞洲近紅外學會原主席OZAKI教授和現任主席土川先生的高度重視,2017年兩次出訪中國,與我們近紅外光譜分會進行討論會議的籌備工作。2017年11月亞洲近紅外光譜學會特別邀請我、郭隆海和王立波老師去日本駐波對會議籌備工作進行細緻了討論。此後,我們與亞洲近紅外學會召開了多次視頻會議。

  目前,已報名參加會議的代表人數已超過了400人。從會議網站建立、會議場所準備、網上徵文和審稿,邀請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TOM教授等著名學者參會,到具體會議日程安排等,會議籌備工作量非常大。這次會議籌備得到了近紅外光譜分會的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雲南瑞升菸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雲南同創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近紅外光譜分會掛靠單位北京信立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儀器信息網)的大力支持。

  雲南瑞升菸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雲南同創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同仁們在會議場館安排方面做了大量精心的準備,儀器信息網對會議註冊給予了大力支持。特別這次會議使用英語交流,很多外國代表參會,投稿和註冊工作難度和工作量都很大,具有國外學習經歷的年輕學者郭隆海(北京化工大學)、修遠(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和王書雅(中糧營養研究院),還有王立波和宋春風(北京化工大學)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確保了會議籌備工作順利進行。

  Instrument:相比往屆會議,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的亮點有哪些?

  袁洪福:國內近紅外光分析學科經過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技術開發都獲得了長足進展。這次會議投稿踴躍,論文質量普遍提升,有些論文水平很高,許多創新成果都是國際首創,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能夠充分展示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近年來發展的最高水平。

  參加會議代表呈年輕化的趨勢,一批近紅外光譜分析領域的青年才俊踴躍參加,展示著我國近紅外光譜學科未來發展前景光明。這次是國內和國際會議一併召開,得到了國內外知名學者高度重視,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TOM、日本OZAKI 教授、澳大利亞Roger教授等將出席大會並做主旨報告。國外參會代表來自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印度、英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參會國家也是歷年最多的。另外,這次參展的國內外近紅外光譜儀器廠商總數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接近上屆的兩倍。

  Instrument: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當前的發展狀況如何?有哪些問題仍待解決?本次大會的召開,將給中國近紅外光譜帶來怎樣的促進及影響?

  袁洪福: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發展狀況總體良好。在一些行業,如飼料行業,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獲得了廣泛普及應用,在提升行業生產技術水平和增加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效果。越來越多的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用於石油化工、製藥等工業過程優化與控制,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內許多優秀的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器廠家不斷地湧現出來,研製開發了許多近紅外光譜儀器新產品,其技術水平和創新程度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表明我國在近紅外分析技術領域極具發展潛力。

  近紅外光譜分會組織制定了近紅外光譜定量和定性分析通則國家標準;許多行業和儀器廠家也制定了許多應用的行業標準和規範,對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總之,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已從過去以院校和科研機構研究和寫文章階段,現在進入到更多地深入到解決各領域的實際問題階段,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領域中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認為其中有最重要的有三個:首先,是在技術方面,最重要的是近紅外光譜儀器和光譜的標準化。由於近紅外光譜分析可以快速提供樣品的多種質量信息,使得人們對它有很高的期望,如希望將儀器小型和微型化及低成本化,構建近紅外大數據,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在儀器和光譜標準化上有所突破;其次,是近紅外光譜標準的制定。任何分析技術的廣泛應用離不開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範體系來支撐,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也不例外。因此,亟待建立大量近紅外光譜分析標準,以滿足各領域對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需求;第三,即是大力培養熟悉和熱愛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人才,以確保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健康發展。

  這次國內和國際會議一併召開,為國內外學者和技術人員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機會,國際同行對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發展也可以有深入和直接的了解,因此,對於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分同仁與國際同行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實際意義。

  2017年我國成功獲得了2021年國際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主辦權,是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領域中的一大幸事。今年的這次會議無疑是一次預演、積累相關經驗,對於2021年成功國際會議具有重要意義。這次會議所展示最新成果,對於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發展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全國第三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上海隆重開幕
    ,華東理工大學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製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分析測試協會協辦的第三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上海航空酒店開幕。2006、2008年分別在北京、長沙成功召開的第一、二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為我國近紅外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本次大會為近紅外光譜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信息交流平臺,相信藉助這個平臺,並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將極大提升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基礎科研、應用技術水平。
  • 全國第六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今天將在湖北武漢召開
    為全力展示我國近紅外光譜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及成果,增進廣大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近紅外分析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的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將於今天(24日)在湖北武漢舉辦全國第六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會議為期3天。
  • 我國近紅外光譜發展多方有驚喜——參加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 安宏樂 段潮舒 孫巖 (導師:邵學廣)  2020年11月6-8日,為期三天的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線上召開,共計2000餘人報名參會。
  • 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圓滿落幕暨優秀青年報告獎名單公布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1月8日,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成功落下帷幕!本次會議規模空前,報名人數超過2000人!  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主辦,儀器信息網承辦,暨南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東星創眾譜儀器有限公司、廣州訊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析測試學報》雜誌等協辦。
  • 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第一輪通知)
    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的「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由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0年光譜年會」將於2020年5月15-18日在成都召開,會議由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
  • 近日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
    2020年11月6日,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隆重開幕,會議首日1000餘位網友報名參會,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褚小立博士主持開幕式,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張彤秘書長致辭。  開幕式伊始,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
  • 近紅外研究和應用急需產學研緊密結合——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
    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同期隆重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中國農業大學韓東海教授榮獲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貢獻獎。自1995年開始從事以近紅外技術為主的食品內部質量無損檢測研究,在果蔬內部質量無損檢測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 項,部級項目3項以及多項橫向課題;副主持及參加國家級科研項目7項,培養近紅外碩士和博士畢業生40餘名。發表SCI和EI收錄論文50多篇,主編、副主編和參與編寫專業書籍5部。已授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共12項。
  • 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11月1日,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化學會主辦,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承辦,蘇州市化學化工學會、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光譜等協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
  •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院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等120餘家單位的近600名代表參加了本屆大會。  10月28日上午,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開幕,研究員郭國聰主持了開幕式。
  • 三大近紅外光譜學會領軍人 共話未來發展趨勢——訪國際、亞洲...
    2010年10月14-17日,第三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暨第二屆亞洲近紅外光譜會議在上海召開。14屆國際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我們2年舉辦一次國際近紅外會議,2009年11月在泰國曼谷舉辦了第14屆國際近紅外會議,會議共邀請了來自中國、德國、澳大利亞、美國、日本、泰國等37個國家約450餘人參加。  未來,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與中國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之間,肯定會有很多交流和合作的項目的。
  • 錯過了2000人的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怎能再錯過視頻回看?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1月8日,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成功落下帷幕!本次會議規模空前,報名人數超過2000人!  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主辦,儀器信息網承辦,暨南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東星創眾譜儀器有限公司、廣州訊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析測試學報》雜誌等協辦。  會議為期3天,共安排了72個高質量的報告,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可。
  • 憶十年碩果 再啟新徵程—寫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CC...
    2008年,梁逸曾教授課題組在長沙成功舉辦了全國第二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每偶數年份舉辦一次全國性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的慣例被一直延續下來。  在第一屆學術會議上,陸婉珍院士倡議成立中國近紅外光譜學術組織,以便持續推進我國近紅外光譜健康持續發展。
  • 北京2021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將於明年10月線上召開
    儀器信息網迅 根據11月6日召開的國際近紅外委員會討論的結果,北京2021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第20屆國際近紅外大會,ICNIRS2021)將於2021年10月「線上」召開。
  • 院士領銜 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成都開幕
    大會秉承前20屆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之宗旨,全力展示我國在光譜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取得的成果,增進廣大光譜科學工作者及支持光譜事業人們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期形成自由研討的學術氛圍,讓光譜相關或相近的思想撞擊出火花,期待顛覆性創新創造力泉湧。
  •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劉中民表示,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是我國在該領域的最高水平的學術盛會。會上,大家將廣泛研討拉曼光譜、紅外光譜、螢光光譜、原子光譜、新概念光譜分析以及一系列新型光譜技術等主題,互相交流該領域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以及新的發展方向.
  • 中國光譜40年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會議開幕
    本次大會主題是「慶祝中國光譜40年,構建中國光譜新時代」。  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第一屆於1979年舉辦,本次會議恰逢40周年。而且,這也是時隔28年,該會議再次將光譜領域專家匯聚青島。來自國內外180多個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的65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本屆大會,是歷屆會議人數最多的一屆。
  • 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2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學儀器分會物理光學儀器專業委員會和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10月19-23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韶關學院和韶關市化學化工學會聯合承辦的「第17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廣東韶關召開。230餘名分子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 前景廣闊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訪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
    袁洪福教授在2008年11月舉行的全國第二屆近紅外光譜學術大會上所做的報告中說道。事情的起因源於2006年全國第一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上,與會專家強烈呼籲建立近紅外光譜學技術交流平臺,並且一致推舉袁洪福教授來主持這件事。
  • 2011 年全國化學與光譜分析會議(第一輪通知)
    屆時,會議將就各種材料,以及涉及生命科學、生物工程、環境保護、食品衛生、商品檢驗等專業領域分析化學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新的應用性研究成果等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同時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對有關學術領域的熱點問題做大會報告,會議將組織各類專題討論和學術交流。會議期間還擬舉行部分分析儀器公司相關業務推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