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十年碩果 再啟新徵程—寫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CC...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2006年10月28~30日,「全國第一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北京西郊賓館會議中心成功召開,這是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會議正式出版了論文集《當代近紅外光譜技術》(中國石化出版社,2006),這次會議的籌備得到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王順昌理事長和汪正範老師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煉製分會的支持,會議由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近紅外光譜課題組承辦,這次會議的召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2008年,梁逸曾教授課題組在長沙成功舉辦了全國第二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每偶數年份舉辦一次全國性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的慣例被一直延續下來。

  在第一屆學術會議上,陸婉珍院士倡議成立中國近紅外光譜學術組織,以便持續推進我國近紅外光譜健康持續發展。在籌備過程中,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王順昌理事長、閆成德理事長、劉長寬秘書長、袁洪福教授、劉慧穎高工、原英賢公司姚建垣經理、韓東海教授、楊輝華教授等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聚光公司在資金和人力資源上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近紅外學會徽標的設計大家還是下了一些功夫,在集中大家的創意後,楊輝華教授專門請了清華大學美院設計了學會的徽標,在眾多的方案中憑藉大家的集體智慧終於優化出大多數人滿意的圖案。經過近三年多的籌備,2009年6月6日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China Counci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CCNIRS)宣告成立。

近紅外光譜學術組織的徽標設計形成過程

  CCNIRS陸續聘請陸婉珍、金國藩、張子儀、陳星旦、俞汝勤、戴景瑞、王海舟、劉文清、閆成德、嚴衍祿、羅國安、蔣世強、汪正範、燕澤程等院士和專家擔任顧問,這些顧問對近紅外光譜學術組織之後的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年年末CCNIRS都會拜訪這些老專家,送上近紅外群體對他們的祝福,並聆聽他們對近紅外發展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2009年5月31日在青塔賓館召開的最後一次學會成立籌備會

(自左至右為楊輝華教授、袁洪福教授、樊茸秘書、劉慧穎高工、韓東海教授、褚小立博士)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在青塔賓館成立

(自左至右為方家熊院士、金國藩院士、陸婉珍院士、馬晉並處長)

2009年6月6日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成立合影

  CCNIRS的成立得到了國際近紅外同行的關注,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Peter Flinn教授、亞洲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Yukihiro Ozaki教授、日本近紅外學會主席Sumio Kawano研究員、泰國Vichai Haruthaithanasan研究員等發來賀信,向CCNIRS的成立表示祝賀。國際NIR News期刊刊登了CCNIRS成立的消息。

NIR News期刊刊登了CCNIRS成立的消息

  CCNIRS推舉袁洪福教授為主任委員、劉慧穎老師為秘書長、韓東海教授等8人為副主任委員。在他們的帶領下,將CCNIRS這個學術團體辦得有聲有色,出新出彩。

  開好每隔一年的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是CCNIRS的主要工作之一,至今已先後在上海(2010年)、桂林(2012年)、北京(2014)、武漢(2016年)和昆明(2018年)舉辦了七屆。每屆會議都有300多人參會,每次會議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都派領導到會蒞臨指導,在大家的共同呵護和培育下,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逐漸形成了嚴謹務實、簡樸高效的獨特會風,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學術會議的舉辦對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10年和2018年我國還分別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和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增加了我國近紅外光譜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感謝CCNIRS成立後,歷屆承擔會議組織的杜一平老師團隊、楊輝華老師團隊、駱清銘老師團隊、王家俊老師團隊。

  在閆承德顧問的大力舉薦和劉慧穎秘書長的積極爭取下,CCNIRS成功組織申請了第446次香山科學會議學術討論會。2012年11月27日~11月29日,以「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關鍵技術問題、應用與發展戰略」為主題的香山科學在北京成功召開,陸婉珍教授、袁洪福教授、閆成德研究員、劉文清研究員擔任會議執行主席,來自國內20多個單位的40餘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會議。這是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裡程碑。與會專家對我國今後以社會民生重大需求,如何實現發展戰略進行了熱烈和深入的討論,對於今後一定時期可優先發展的工程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問題,達成基本共識。

  《近紅外通訊》是CCNIRS的會刊,由劉慧穎秘書長創刊,開始每季度出版一期,後來改為半年出版一期,迄今已出版19期,刊物欄目有學會動態、學術交流、技術講座、知識問答、團隊風採、儀器展臺、新書介紹等。《近紅外通訊》作為聯繫眾多CCNIRS成員的紐帶,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每年CCNIRS都會印製工作小秘書,在元旦前寄送給每位CCNIRS理事,近幾年把幾個與CCNIRS相關的重要日期做了標註,例如陸婉珍院士、梁逸曾教授逝世紀念日、各工作站成立紀念日等,增加了大家作為CCNIRS成員的歸屬感。

2010年10月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儀會議暨第二屆亞洲近紅外學術會議

2018年6月在昆明舉辦的第七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儀會議暨第六屆亞洲近紅外學術會議

CCNIRS主辦的《近紅外通訊》

  為了普及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CCNIRS自2010年開始舉辦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培訓班,最初幾屆培訓班陸婉珍院士和嚴衍祿教授等老一輩近紅外科學家都親自授課和答疑,目前已舉辦了五屆,國內知名的近紅外光譜專家和化學計量學專家都擔任過授課老師。值得一提的是,有兩次培訓班龔偉教授專門從國外趕回來授課,令人感動和敬佩。迄今,近400人接受了培訓,不少學員現已成為某些近紅外領域的技術骨幹或學術帶頭人。

2010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近紅外光譜培訓班

2015年9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近紅外光譜培訓班

  隨著CCNIRS的壯大,在時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吳幼華常務副理事長和燕澤程主任的支持下,2014年9月23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成立,在總會的直接領導下,CCNIRS更是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CCNIRS掛靠在儀器信息網,儀器信息網和唐海霞總經理在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短短幾年,近紅外光譜學術組織進一步壯大,捷報頻傳,喜事鶯啼。迄今,CCNIRS有常務理事65人,理事85人,會員237人,團體會員27家,並建立了昆明工作站(51名委員)、蘇滬工作站(38名委員)、山東工作站(28名委員)和廣東工作站( 22名委員)。

2014年9月23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成立合影

2016年4月26日CCNIRS蘇滬工作站成立

(自左至右依次為邵學廣教授、杜一平教授、袁洪福教授、陳斌教授、唐海霞總經理)

  自CCNIRS成立伊始,就開始籌備設立獎項,獎項名稱擬定為「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以鼓勵我國科技人員投身於近紅外光譜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工作。2009年9月在徵求陸婉珍院士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申請報告和評獎方法,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進展。2015年9月,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大力支持下,學會決定正式設立「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包括「貢獻獎」、「科技獎」和「青年獎」三項,這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一個以個人名義設立的獎項,可謂「來之不易」,大家備受鼓舞。遺憾的是,2015年11月陸婉珍院士溘然長逝,沒有等到獎項的正式評選和頒發就離開了。2016年2月26日,閔恩澤院士在重病床上與女兒閔之琴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用於設立 「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以完成陸婉珍院士的遺願。隨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成立了專門的評選委員會,評獎辦公室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獎勵辦公室張建老師和劉慧穎老師組成,負責組織評獎的相關工作。2016年2月和2018年5月,已進行了兩次評選,共評選出3位「貢獻獎」、3位「科技獎」和2位「青年獎」,還評選出了2位國際交流貢獻獎。「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設立與評選在業內影響廣泛,但這項工作剛剛開始,任重而道遠。相信在學會的指導下,這個獎項的含金量會越來越重,承載的內涵也會越來越豐富。

第一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頒獎儀式

(自左至右依次為駱清銘教授、胡昌勤研究員、袁洪福教授)

國際交流貢獻獎龔偉教授(中)與韓東海教授(左)、吳海龍教授(右)

  2016年3月全國第六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武漢召開,會議結束時一位近紅外青年才俊寫了一篇參會感想,發布在近紅外微信群裡,大家無不被之鼓舞和激勵,其對近紅外事業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其對近紅外發展的關切之意深厚濃重,其對實現近紅外夢的期盼之心赤誠相見。在會後總結時,CCNIRS秘書處提議組織「我與近紅外故事」的徵文活動,其主題是「回望·繼承·凝聚·奮進」,回望三十年來我國近紅外發展之歷程,繼承老一輩近紅外人深耕不輟之精神,凝聚所有近紅外人之士氣和智慧,繼續為之奮進前行。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幾乎所有近紅外人的支持,共有50餘位作者欣然命筆。文稿的體裁豐富,內容生動感人,所述經歷和經驗對近紅外發展有重要的啟迪作用,這成為該文集的特色和亮點。年逾九旬的陳星旦院士欣然撰寫了《我們與近紅外光譜儀打了幾十年交道》一文,老一輩近紅外科學家嚴衍祿教授為本文集作序。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資助下,2017年《回望 繼承 凝聚 奮進—我與近紅外故事文集》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這本書是記錄我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過程的重要史料,會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將我國近紅外人的精神永久傳承下去,將近紅外故事永久講下去。

CCNIRS組織編寫的《回望 繼承 凝聚 奮進—我與近紅外故事文集》

  袁洪福教授一直重視近紅外光譜方法的標準制訂工作。2012年,CCNIRS組織12個單位14位專家,藉助SAC/TC 481標準化委員會,成功制訂了《GB/T 29859-2013 分子光譜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則》。2016年,在袁洪福教授的帶領下,CCNIRS組織14個單位28位專家,制訂了國家標準《近紅外光譜定性分析通則》,目前已通過網審,頒布在即。感謝馬雁軍和王家俊兩位老師在標準制訂工作付出的努力。

GB/T 29859-2013 分子光譜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則

  為普及近紅外光譜和過程分析技術,CCNIRS組織編寫和翻譯了多本著作。2015年在劉慧穎老師的組織下,由國內30餘位相關領域學術帶頭人編著出版了《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實用手冊》。2014年在學會的幫助下,姚志湘教授組織翻譯出版了《過程分析技術:針對化學和製藥工業的光譜方法和實施策略》,2016年組織翻譯出版了《食品工業中的過程分析技術》,2018年組織翻譯出版了《過程分析技術在生物製藥工藝開發和生產中的應用》。

CCNIRS組織翻譯的過程分析技術叢書

  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成立於1986年,第一屆國際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ICNIRS)於1987年在英國召開。自1995年,ICNIRS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形成不成文的規則,一屆在歐洲國家舉辦,一屆在歐洲外的國家舉辦,截至2017年已舉辦了18屆。在中國舉辦一屆ICNIRS是我國幾代近紅外光譜人的願望,2010年在上海召開的亞洲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期間,陸婉珍院士專門與來華的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Pierre Dardenne教授進行交流,表達了中國想申辦ICNIRS 2015的夙願。隨後,CCNIRS組建了申辦ICNIRS工作組,由劉慧穎老師任組長, 2011年5月袁洪福教授帶隊參加了南非開普敦召開的第15屆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ICNIRS 2011)。在會上,梁逸曾教授代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和CCNIRS,宣講了2015年北京申辦第17屆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ICNIRS 2015)的申辦材料。雖然這次申辦失利,但卻很好地展示了中國的實力,也為下一次的申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010年陸婉珍院士與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Pierre Dardenne教授就申辦國際學術會議進行溝通交流

2011年中國赴南非參加第15屆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成員

(自左至右依次為劉慧穎秘書長、臧恆昌教授、潘濤教授、袁洪福教授、梁逸曾教授、高峰教授、趙會娟教授、戴連奎教授)

  這之後,CCNIRS積極重視開展與國際近紅外同行的交流,積極組織參加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和亞洲近紅外光譜會議,並在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上邀請國外知名專家來華做報告。2013年9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8位專家參加在瑞士巴塞爾舉辦的生物製藥展覽會(ILMAC),期間前往德國布魯克公司和瑞士萬通公司進行訪問。2014年5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10位專家參加了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第三屆歐洲過程分析與控制學術會議(Europact),併到丹麥福斯公司進行了工作訪問。韓東海教授利用與日本近紅外光譜學會建立的友好關係,幫助邀請了更多的國際近紅外知名教授來華訪問。為擴大我國近紅外光譜研究團隊在國際上的影響,在龔偉教授的幫助下,2014年和2015年國際期刊NIR News上專門介紹了我國多個近紅外研究團隊。2015年,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專門出版了一期中國專刊,該專刊在國際上較好地宣傳了我國在近紅外光譜領域取得的成就與進展。

2014年5月吳幼華常務副理事長帶隊訪問丹麥FOSS公司

2013年9月燕澤程主任帶隊訪問德國Bruker公司

2013年9月燕澤程主任帶隊訪問瑞士Metrohm公司

2016年3月國際近紅外光譜學會主席Tom教授參加第六屆全國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2016年10月張莉副秘書長接見亞洲近紅外學會主席和日本近紅外學會主席

(自左至右為張莉副秘書長、褚小立博士、Kawano教授、徐可欣教授、Tsuchikawa教授、韓東海教授、侯英老師、楊輝華教授)

2016年7月Ozaki教授受邀來京做學術報告

2016年11月CCNIRS組隊參加在日本舉辦的第五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2015年12月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出版的中國專刊

  2016年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指導下,CCNIRS啟動了申辦ICNIRS 2021的工作。在吸取上次申辦的經驗基礎上,決定用視頻方式代替PPT演講,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示更多想要表達的內容,畫面的視覺衝擊力會更強,語言表達更準確,也不會受演講人情緒的影響。經過3個月的精心準備,收集了400餘張照片和50G的視頻資料,並請專業公司製作申辦視頻,反覆修改了12版才最終製作完畢。還製作了紀念品(一張書籤和一個鑰匙鏈),現場發放給參會的每位代表,以加深參會代表對中國申辦會議的印象。2017年6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張莉副秘書長帶隊赴丹麥哥本哈根申辦ICNIRS 2021,劉慧穎老師代表CCNIRS具體負責申辦現場的組織工作。這是一直極具戰鬥力的申辦團隊,團隊中有參加多次國際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的邵學廣教授、臧恆昌教授、潘濤教授,有龔偉教授等國際友人,還有十餘名研究生和留學生。申辦過程中,中國博士生、留學生組成的志願者團隊積極主動出擊,熱情地向外國參會代表發放紀念品,傳遞2021北京申辦的意向,成為會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北京時間2017年6月15日凌晨,從哥本哈根傳回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國力壓對手奧地利、加拿大,成功獲得2021年ICNIRS大會主辦權,改寫了ICNIRS申辦的慣例。這是載入我國近紅外光譜發展史上的有一件大事。目前,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直接領導下,CCNIRS已成立了ICNIRS 2021會議籌備組,相關工作已經按部就班啟動。相信ICNIRS 2021將會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一屆會議,也將會極大地推動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的發展與壯大。

2017年6月丹麥哥本哈根申辦ICNIRS 2021團隊合影

(自左至右依次為:唐榮年、邵學廣、楊忠、臧恆昌、王學重、嶽海波、黃晶、張可欣、王立波、劉蓉、韓婭紅、蔡文生、劉慧穎、張莉、龔偉、潘濤、江明珠、範桂芳、浦媛媛、許碧貞、崔曉宇、董芹、顏輝、黃延盛、李連、潘磊慶、黃生權)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CCNIRS與大家一同走過了十年,大家目睹了CCNIRS從青澀走向成熟,CCNIRS也見證了每一位成員取得的進展與成就。感謝每一位CCNIRS成員的默默付出,因為有了大家積極的參與和奉獻,才使得CCNIRS之花悄然綻放,香味漸濃。CCNIRS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它是屬於每一位成員的記憶。感謝CCNIRS歷任的專職秘書,她們是樊茸、盧福潔和王立波三位老師。

  改用加措活佛的一小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我們其實一直都在路上。

  如果只能攜帶兩件行李,願是無畏與無執。

  如果只能有一個牽掛, 那一定是,近紅外。」

  只要我們一直走在奮進的大路上,中國的近紅外一定會有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褚小立 執筆

  2019年6月6日

  褚小立簡歷

  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以近紅外光譜為主要手段的過程分析成套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工作,先後主持和參與了近20項基礎研究、新產品研發和應用技術推廣等科研項目,取得了多項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論文:「褚小立,袁洪福,陸婉珍. 近紅外分析中光譜預處理及波長選擇方法進展與應用. 化學進展,2004,16(4):528~542」獲「2008年國內最具影響百篇文章稱號」、「褚小立,許育鵬,陸婉珍. 用於近紅外光譜分析的化學計量學方法研究與應用進展. 分析化學,2008,36(5):702~709」「獲2012年和2013年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論文」,「褚小立,陸婉珍. 近五年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34(10):2595~2605」獲「2017年國內最具影響百篇文章稱號」。申請發明專利50餘項,有近30項獲得授權。現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秘書長,以及《分析測試學報》《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儀器儀表用戶》等學術期刊的編委。

相關焦點

  •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成立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12月28日上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中糧集團營養健康研究院舉行。會議舉行了揭牌儀式,並選舉產生了80位理事,32位常務理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建忠擔任分會理事長。
  • 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共同舉辦近紅外光譜技術論壇
    2017年11月30日,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與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分子光譜協作組共同發起的近紅外光譜技術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副主任、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分子光譜協作組組長杜一平教授團隊和倪力軍教授團隊的精心組織下,由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分子光譜協作組、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和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共同舉辦。
  • 我國近紅外光譜還依然「年輕」 未來大有可為——ACCSI2019近紅外...
    針對這些問題,2019年4月19日,由ACCSI2019主辦方儀器信息網和本屆會議支持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合辦的近紅外光譜發展論壇在青島召開。大會組委會安排了七個專家報告,深入解析近紅外光譜的技術、標準、應用、儀器等關鍵問題,吸引了120餘位代表出席,現場座無虛席。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第一輪)
    研究員  汪正範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研究員  袁洪福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 會長  楊嘯濤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研究員  章詒學 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前總工  張樹霖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教授  張新榮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秘書長  鄭國經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光譜分會
  • 跨專業融合 近紅外分會雲南-山東工作站交流研討會順利舉辦
    2020年11月28日-2020年12月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主辦,近紅外光譜分會雲南工作站承辦的「近紅外光譜分會雲南工作站-山東工作站工作交流研討會」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雲南工作站召開。
  • 匯集國際首創或領先的創新成果——全國第七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
    帶著這些問題,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本次大會的主辦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袁洪福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理事長 袁洪福教授  Instrument:袁老師您好!  袁洪福:這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主辦和組織,大會得到了亞洲近紅外學會原主席OZAKI教授和現任主席土川先生的高度重視,2017年兩次出訪中國,與我們近紅外光譜分會進行討論會議的籌備工作。
  • 三大近紅外光譜學會領軍人 共話未來發展趨勢——訪國際、亞洲...
    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以及美國、德國、南非等十二個國家一百位近紅外光譜技術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國際學術會議,大家對近紅外光譜理論、化學計量學、近紅外光譜儀器、近紅外光譜應用等內容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與交流。
  • 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近紅外光譜發展史視頻徵集的通知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一次偉大的歷史轉折,勾勒出一幅中國未來發展的壯麗藍圖。科學春天的到來,打開了國門,用更為積極的心態去感知世界,也催動了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萌芽與迸發,更造就了今日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千花競放,百舸爭流。  中國近紅外光譜,順應歷史洪流,在機遇中誕生,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邁向未來。
  • ...共議產業發展新方向——「近紅外光譜儀器研製與應用推廣」專題...
    作為科學儀器的重要成員之一,近紅外光譜儀器在科學研究和各行業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國外相關研究機構調研顯示,2019年全球近紅外光譜市場3.95億美元,預計2023年該市場將達4.85億美元。作為科學儀器行業的高增長地區,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熱點。
  • 全國第三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在上海隆重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10年10月13日,為全力展示我國近紅外光譜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及成果,增進廣大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近紅外分析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事業的發展,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近紅外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
  • 近日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
    2020年11月6日,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隆重開幕,會議首日1000餘位網友報名參會,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褚小立博士主持開幕式,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張彤秘書長致辭。  開幕式伊始,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6月29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為支持單位,《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承辦的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近20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此次會議得到了珀金埃爾默、安捷倫、海光儀器、島津、壇墨質檢等多家企業的贊助和支持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
    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主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支持單位: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承辦單位:《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  二、 會議時間:2017年6月29-30日  會議地點:北京.紫玉飯店 北京市海澱區增光路55號 (具體路線詳見附件三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與應用發展「診斷」——訪江蘇大學陳斌教授
    目前,近紅外光譜的國家標準非常少,該技術還停留在企業內部的質量控制體系中,很多情況下得出的檢測數據不被行業認可。因此,儘快出臺相關國家標準,得到行業的認可,才能擴大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應用範圍。在這方面,行業協會、專業學會大有可為,他們的工作對加快近紅外光譜儀器的國產化進程起著巨大的作用。
  •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2020年會成功召開_資訊中心...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1月28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2020年會、第八屆二次理事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浙江省紹興市隆重召開。      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聯合協辦。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姜維利、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程紅、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秘書長曾偉、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負責人汪雨、儀器信息網高級市場拓展經理陳麗英出席了會議。
  • 錯過了2000人的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怎能再錯過視頻回看?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1月8日,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成功落下帷幕!本次會議規模空前,報名人數超過2000人!  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主辦,儀器信息網承辦,暨南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廣東星創眾譜儀器有限公司、廣州訊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分析測試學報》雜誌等協辦。  會議為期3天,共安排了72個高質量的報告,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可。
  • 近紅外研究和應用急需產學研緊密結合——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
    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同期隆重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中國農業大學韓東海教授榮獲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貢獻獎。中國農業大學 韓東海教授  韓東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近紅外光譜分會副理事長,曾兼職秘書長。
  • 近紅外光譜儀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調研組成員包括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專業技術委員會的相關負責人,近紅外光譜儀器研發專家以及應用方法開發的專家,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該課題具體負責人,業內專家等,如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燕澤程、總後油料研究所劉慧穎研究員、浙江大學的戴連奎教授、江蘇大學食品學院陳斌教授、華東理工學院倪力軍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褚小立博士、業內資深人士李雲濟博士、北京科學學研究中心楊麗及常靜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第三輪)
    當前光譜儀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新的應用正在不斷湧現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認真總結光譜儀器發展的成功經驗,展望未來,迎頭趕上,使我國光譜儀器科研和製造技術儘快全面趕上世界水平。為此,定於2017年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
  • ...技術、趨勢、檢測,你想學的近紅外知識都在這裡——近紅外光譜...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12-13日,由儀器信息網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聯合主辦的「2019近紅外光譜主題網絡研討會(iSymposium on NIR Spectros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