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趨勢、檢測,你想學的近紅外知識都在這裡——近紅外光譜...

2020-11-24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12-13日,由儀器信息網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聯合主辦的「2019近紅外光譜主題網絡研討會(iSymposium on NIR Spectroscopy , 簡稱iSNIRS 2019)」成功召開,16位來自近紅外領域的專家分享了近紅外的新技術、新應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新方法(化學計量學)、新材料(光纖等)、新器件(檢測器等)和新技術(計算機)的發展和出現,近紅外光譜技術從光譜分析隊列中吊車尾的位置迎頭趕上,嶄露頭角。

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結合現代化學計量學方法的近紅外光譜技術,已經成為工農業生產過程質量監控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在農產品、食品、醫藥、石化、菸草等領域均得到了廣泛應用。從報告期間網友的反饋情況可以看出,近紅外已逐漸成為各領域研究的重點,16個報告的時間裡,網友提問近160次,反響十分熱烈

本次研討會分設了4個專場,分別為:近紅外光譜新技術/新方法、近紅外光譜在飼料/菸草領域的應用、近紅外光譜在食品/水果領域的應用、近紅外光譜在製藥/茶葉/紡織品等領域的應用。

暨南大學—潘濤

近紅外(NIR)光譜是一種快速簡便的分析技術,它適用於幾乎所有類型物料的測量,具有分析通用性。由於對象和測量方式的多樣化,近紅外建模通常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優化選擇。報告中,暨南大學潘濤教授以血清尿素氮為對象,Norris導數濾波(NDF)為光譜預處理方式,等間隔組合偏最小二乘(EC-PLS)為波長選擇模式,介紹了近紅外光譜分析的個性化參數選擇方法。《近紅外光譜分析—通用性與個性化方法淺說》視頻精彩回放

瑞士萬通中國有限公司—王睿

近紅外光譜分析以其快速、無損、高效的特點在化工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質量控制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客戶的合作,瑞士萬通在近紅外領域不斷開發出新的應用,以滿足各用戶的特殊需求,報告中,瑞士萬通光譜產品線產品經理王睿以近紅外在電子菸產品,半固化片產品、PVA產品中的應用為主要內容介紹了該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帶來的效益。《近紅外分析技術在化工行業的新應用》視頻精彩回放

中國農業大學—李軍會

中國農業大學李軍會副教授的報告分為4個部分:1、近紅外光譜預處理方法選擇與注意問題 2、農產品近紅外光譜定量建模與注意問題 3、農產品近紅外光譜定性建模與注意問題 4、農產品近紅外光譜相似性分析與注意問題。《農產品近紅外定量定性建模與注意問題》視頻精彩回放

華東理工大學—倪力軍

報告中,華東理工大學倪力軍教授以菸草和中藥中主要成分近紅外光譜穩健模型的建立、評價及轉移為背景,分享了相關實踐與思考:1、基於光譜信號的方差分析篩選穩定、一致光譜信號建立NIR穩健模型以實現模型轉移;2、以穩定一致光譜信號為基礎進一步優化波長組合建立NIR穩健模型以實現模型共享;3、避免模型過擬合;4、RMSEC和R2評價定量模型時應注意的問題。《NIR穩健模型的建立、評價與轉移的實踐與思考》視頻精彩回放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李軍濤

飼料原料營養品質變異直接影響飼料配方的精準配製,準確、快速獲取各養分參數是飼料資源高效利用的基礎。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李軍濤博士的報告從飼料原料營養品質檢測重要性、近紅外技術原理與特點、定標模型構建與應用示範、定標模型網絡化管理及近紅外在線品控系統應用探討等多個方面進行展開,介紹了近紅外快速預測體系在飼料行業的應用。《飼料原料營養品質近紅外快速預測體系建立與應用》視頻精彩回放

四川威爾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宋濤

近紅外數據不僅包括常規意義上的成分含量數據,還包括光譜信息數據,以及差異化比較數據等幾種。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往往只注重成分含量數據,而忽略了其他的數據,但恰恰是這部分我們忽略的數據,對我們如何評價近紅外數據的準確性,經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四川威爾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宋濤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近紅外檢測過程中的數據準確性問題。《近紅外數據的準確性分析與評價》視頻精彩回放

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彭黔榮

報告中,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彭黔榮博士從技術層面介紹了近紅外技術在菸草行業的離線應用、在線應用、網絡化應用、數據應用等方面的內容,也介紹了近紅外技術在管理方面的要求以及存在的痛點和難點,結合近20年在近紅外領域的工作實際,介紹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和取得的效果。《近紅外技術在菸草行業應用的痛點和難點》視頻精彩回放

上海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葛炯

上海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葛炯工程師的報告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規範檢測的標準 2、選擇合理的建模集與驗證集 3、近紅外常量和微量成分建模 4、對於模型傳遞的認識 5、近紅外應用管理的網絡信息化。《如何在菸草領域應用近紅外》視頻精彩回放

中國農業大學—韓東海

任何技術的應用均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時代需求密切相關,近紅外技術也不例外。果蔬近紅外檢測的研究始於1989年之前的美國農業部研究中心的Dr. Karl Norris和Dr.Brith, G.S.,等人,而實際應用則始於1989年之後的日本。日本雖然沒有知名的近紅外通用儀器,卻有著門類齊全的近紅外專用儀器裝備,特別是在果蔬近紅外應用方面有著豐富的積累和經驗,歷經30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及時梳理其發展脈絡有助於我國發揮後發優勢。鑑於近年來果蔬近紅外檢測技術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為此,中國農業大學韓東海教授以社會需求引領技術進步為主線,總結整理歸納了日本果蔬近紅外應用技術的來龍去脈。《與時俱進的果蔬近紅外應用技術》精彩視頻回放

河南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劉建學

濃香型白酒生產過程中,入窖酒醅的生產指標主要有澱粉含量、PH值、水分和還原糖等。河南科技大學劉建學教授利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進行分析測量,建立了相對應的預測模型,實現了指標的快速檢測。通過入窖、發酵中期、發酵終了3個階段各指標的變化規律,最終實現了白酒發酵生產過程中的在線質量控制,完成了白酒生產的標準化和智能化。《濃香型白酒入窖酒醅生產指標的分析與測量》視頻精彩回放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健

報告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健高工主要介紹了近紅外光譜和離子遷移譜技術在酒類行業(白酒、黃酒、葡萄酒、啤酒)中的應用。首先介紹了近紅外光譜和離子遷移譜技術的基本原理、分析過程以及技術優勢,然後就這兩項技術以及設備在酒類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包括從原輔料的品質檢測、到酒類生產過程的品質在線監測,以及成品酒的質量控制等方面做了詳細說明。《新型快速檢測設備與技術在酒類行業中的應用》視頻精彩回放

南昌海關學會—桂家祥

南昌海關學會桂家祥研究員在報告中,站在紡織品領域行業高度,緊緊圍繞「樣品為王、儀器為基、標準引領、質控關鍵」展開,闡述了每一個關鍵環節的破題之策。報告題目:《紡織品原料組分近紅外快檢技術推廣的四個關鍵環節》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周學秋

報告中,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近紅外產品經理周學秋首先對近紅外技術的整體情況進行了介紹,隨後對其在製藥、茶葉、紡織品等領域的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賽默飛近紅外製藥,茶葉,纖維解決方案》視頻精彩回

天津中醫藥大學—李文龍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材整體性質量控制、多種中藥製藥工藝的在線監控以及中成藥製劑的快速檢測等方面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天津中醫藥大學李文龍副研究員在報告中主要介紹了他所在實驗室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並對近紅外分析技術的標準化、相關監管法規、以及過程分析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相關思考,目的在於推動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行業更為廣泛的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在中藥全程質量控制體系中的應用研究及相關思考》視頻精彩回放

安徽農業大學—任廣鑫

傳統茶葉質量檢測技術採用化學成分檢測和感官審評方法,該類方法無法實現茶葉生產與流通過程中在制品質量的實時監控與快速檢測。安徽農業大學任廣鑫副教授從近紅外技術原理出發,對該技術在茶葉品質成分分析、非法添加物檢測、等級判別、產地識別和真偽鑑別等領域進行了介紹,並對該技術在應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標準化建設和國產儀器開發等進行了展望。報告題目:《近紅外光譜技術在茶葉品控領域的應用與展望》

山東大學—李連

2005年,Tsenkova教授首次提出了「Aquaphotomics」 即水光譜組學,它可以提供隱藏在NIR光譜中的一些信息。水的光譜很容易受到溶液中其它分子的影響,即使加入的物質的量很少,它仍然會擾亂溶液中的共價鍵和氫鍵,水的結構仍會被改變。因此,可以利用水的光譜的性質,將水作為探針,應用於監測低濃度的蛋白質、糖、水質量檢測以及菌種篩選等各個方面。報告中,山東大學李連副研究員主要從水光譜組學的基本概念、水光譜組學的應用簡介,以及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了介紹,為網友的科研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基於水光譜組學的近紅外光譜應用進展研究》PPT下載《基於水光譜組學的近紅外光譜應用進展研究》PPT下載.pdf

相關焦點

  • 閔順耕談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動態
    2013年9月23日,「近紅外光譜應用新進展」專場研討會如期召開。閔順耕教授做題為《從NIR 2013看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動態》的綜述性報告,報告中介紹了NIR 2013的概況以及會上所展現出來的近紅外光譜新技術。
  •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摘要:說起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歷史,可謂坎坷不平。早在19世紀,人們最早發現的非可見光區域就是近紅外區域。但受當時的技術水平限制,物質在該譜區的倍頻和合頻吸收信號弱,譜帶重疊,解析複雜,近紅外光譜的相關技術沉寂了一個多世紀。
  • 我國近紅外光譜還依然「年輕」 未來大有可為——ACCSI2019近紅外...
    雖然業界普遍認為,近年來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無論在研發還是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近紅外光譜在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前景。不過,由於應用拓展不足,相關的檢測標準還不完善,模型建立、評價和修正有一定難度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紅外光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近紅外光譜的技術及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 近紅外與中紅外光譜分析的區別
    隨計算機發展和化學計量學(Chemometrics)誕生,NIR和化學計量學結合產生了現代NIR光譜學。NIR最先應用於農業領域。80年代,光譜儀器製作和計算機技術水平有了大的提高,NIR被廣泛應用於在工業和其它領域。近幾屆匹司堡分析儀器會議上,NIR已成為紅外光譜分析報導的熱點。NIR在線分析應用給石化工業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更是引人注目。
  • 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共同舉辦近紅外光譜技術論壇
    本次論壇雲集了江浙滬等地近紅外光譜分析檢測領域的專家學者、儀器生產單位的技術人員,以及從事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究與應用的一大批專業人士,參會人員近百人。 邵學廣教授是近紅外光譜和化學計量學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對整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廣泛而深入地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後該技術的發展方向
  • 我國工業在線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的關鍵問題分析
    2、提高應用技術人員近紅外光譜分析模型的開發能力  對於從事近紅外光譜技術應用的技術人員來說,建模是難點問題之一,因為它需要化學計量學知識作為支撐。  建立高質量的模型(不妨稱為最優模型)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簡化建模過程,建立一個比較優的合理的模型就不一定很難了。
  • 我國近紅外光譜發展多方有驚喜——參加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
    其中,南開大學邵學廣教授進行了題為《溫控近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報告,基於近紅外光譜的溫度效應,使用高維算法、互因子分析(MFA)、連續小波變換(CWT)、蒙特卡洛無信息變量消除(MC-UVE)、基於知識的遺傳算法等化學計量學方法,邵學廣教授對溫控近紅外光譜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指出溫控近紅外光譜技術在定量分析、結構與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質凝聚、LCST過程、疾病診斷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現狀評述(下)
    在慶祝《 Spectroscopy》創刊30周年之際,該刊邀請多位近紅外光譜技術領域的專家評論該技術的發展現狀,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儘管近紅外光譜不屬於特別靈敏的分析技術,但由於該技術具有不需要樣品預處理的特點,其非常適合於過程監測、材料科學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該刊邀請了多位本領域的專家就近紅外光譜技術新進展、近紅外使用者面臨的挑戰、應用領域以及該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評論。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新方法(化學計量學)、新材料(光纖等)、新器件(檢測器等)和新技術(計算機)的發展和出現,近紅外光譜技術從光譜分析隊列中吊車尾的位置迎頭趕上,嶄露頭角。
  • 【技術】近紅外光譜類型及優缺點
    【技術】近紅外光譜類型及優缺點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近紅外光譜儀種類繁多,根據不用的角度有多種分類方法。從應用的角度分類,可以分為在線過程監測儀器、專用儀器和通用儀器。從儀器獲得的光譜信息來看,有隻測定幾個波長的專用儀器,也有可以測定整個近紅外譜區的研究型儀器;有的專用於測定短波段的近紅外光譜,也有的適用於測定長波段的近紅外光譜。較為常用的分類模式是依據儀器的分光形式進行的分類,可分為濾光片型、色散型(光柵、稜鏡)、傅立葉變換型等類型。下面分別加以敘述。
  • 近紅外研究和應用急需產學研緊密結合——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
    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同期隆重舉行了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的頒獎儀式,中國農業大學韓東海教授榮獲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貢獻獎。曾獲得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2016年度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一 等獎,2014年日本近紅外學會「JCNIR Award」獎 ,《分析化學》2011年-2012年年度優秀論文獎等。積極參與近紅外光譜分會的組織成立工作。多次協助組織召開學術交流年會,技術培訓會,並在大會上作報告、授課。參與學會組織的社會調研,走訪基層一線,觀摩生產現場,座談近紅外技術應用,暢通學會與企業的渠道。
  • 三大近紅外光譜學會領軍人 共話未來發展趨勢——訪國際、亞洲...
    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泰國以及美國、德國、南非等十二個國家一百位近紅外光譜技術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國際學術會議,大家對近紅外光譜理論、化學計量學、近紅外光譜儀器、近紅外光譜應用等內容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與交流。
  • 近紅外光譜分析數據和模型(一)
    加上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幾十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而且其發展前景也是非常美好。在業界,近紅外光譜離不開化學計量學(多元校正是化學計量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已經成為近紅外光譜人的普遍共識。與其他光譜分析技術相比,近紅外光譜具有一些獨特的優點:1)分析效率高。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採譜快速。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
    近紅外光譜技術介紹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它是利用化學物質在近紅外光譜區的光學吸收特性,來快速測定某種樣品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學成分含量和特性新的物理測定技術。農產品中的蛋白質、澱粉、粗纖維、脂肪等成分具有含氫基團,在近紅外區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譜,每種成分都有特定的吸收特徵。利用近紅外分析儀檢測飼料的常規成分,具有快速、準確、成本低等特點。
  • 珀金埃爾默近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全解析
    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為了多方位展現我國在近紅外光譜領域的最新成果,儀器信息網和近紅外光譜分會合作製作《近紅外光譜新技術/應用進展》網絡專題,同時也以此獻禮近紅外分會成立10周年,並寄語2021年國際近紅外大會。
  • 前景廣闊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訪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
    這些儀器中只有光纖、晶片等材料是從國外進口,其它核心部件與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成果。在石油行業,大型工藝基本都採用在線近紅外技術監測從原料到成品油的物性指標,解決了煉廠實驗室負擔過重以及實時監測、優化控制的問題。
  • 近紅外光譜分析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Norris研製出了近紅外掃描光譜儀,這臺儀器成為日後近紅外光譜儀器的雛形。之後,隨著各種新的分析技術的出現,加之近紅外光譜技術存在的缺點,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較為緩慢。八十年代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價值被逐漸認知,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始大熱,近紅外光譜技術也隨之得到發展和完善。
  •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1、近紅外光譜技術介紹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它是利用化學物質在近紅外光譜區的光學吸收特性,來快速測定某種樣品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學成分含量和特性新的物理測定技術。近紅外光譜是指波長範圍介於可見區(VIS)與中紅外區(MIR)之間的電磁波,波長為780-2500nm範圍內的一段電磁波。物質中的不同組分或同一組分的不同含氫基團在近紅外區域有豐富的吸收光譜。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棉\氨綸面料分析中的應用
    其中700~1100 nm通常稱為短波近紅外譜區,而1100~2600 nm稱為長波近紅外譜區。近紅外譜區的信息量非常豐富,主要吸收來源於有機物含氫基團的倍頻和組合頻[2-4]。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光學、電子技術、化學計量學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得到迅速的推廣,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析技術,在醫藥、食品、農產品、煙等方面尤為突出。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器與應用發展「診斷」——訪江蘇大學陳斌教授
    近紅外光譜儀器已走過近50年的發展歷程,在這50年的時間裡,儀器從設計到性能以及測量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近年來,近紅外光譜儀器的數位化程度不斷提高,配備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和化學計量學分析軟體,使其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尤其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近紅外光譜儀器已被視為品質管理實驗中必備的儀器。